一种防止电缆折断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1631阅读:12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制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电缆折断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式增温增湿机是烟草制丝线的重要设备,它安装在滚筒式薄板烘丝机前,用于提高进入烘丝机的烟丝的温度和湿度,提高烘丝后烟丝的填充值。隧道式增温增湿机由机架、振动输送机、待处理区、设有盖板的隧道和管路系统组成。出于安全和工艺的要求,在隧道上安装有检测隧道盖板打开的限位开关和检测隧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这些检测元器件的信号通过电缆先输送到安装在机架上的接线盒,再送到电控柜,位于振动槽的检测元器件的电缆是通过线槽——电缆接头——电缆接头——线槽连接到位于机架的接线盒。隧道式增温增湿机运行时,在电缆接头根部的电缆来回折弯,由于振动槽振动的频率非常快,因此电缆接头根部的电缆经常出现电缆被折断的现象,造成设备故障停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隧道式增温增湿机检测元器件连接电缆经常出现折断,进而产生设备故障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电缆折断的连接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止电缆折断的连接装置,包括电缆和防断装置,所述防断装置包括电缆接头和接头支架,所述电缆接头设置于接头支架上,所述接头支架上水平固设有第一滑竿和第二滑竿,所述第二滑竿平行设于第一滑竿的上部,所述第一滑竿上套设有至少两个滑环且滑环与第一滑竿间隙配合,相邻滑环间设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滑动套设在第一滑竿和第二滑竿上,所述第一滑竿的前端设有用于限制滑环运动轨迹的限位块,限位块与第一滑竿和第二滑竿均固接,且限位块凸出第二滑竿设置,所述电缆依次穿过滑环与电缆接头连接。

所述防断装置设有至少两组,且相邻防断装置的电缆接头通过电缆的延伸段连接。

所述电缆的延伸段外围设有保护层。

所述滑环设有2~4个。

所述保护层采用蛇皮管,所述蛇皮管直径为8~16mm。

所述电缆接头为塑料电缆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止电缆折断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的滑环结构,使电缆的上下运动转换为前后运动,可以有效防止电缆接头附近的电缆因振动槽高频振动而导致连接电缆被折断的问题,同时缓冲弹簧能有效减少滑环间的接触碰撞,避免电缆弯折过大,进一步降低电缆折断,提高电缆使用寿命;另外,第二滑竿上设有限位块,保证滑环仅仅在第一滑竿上滑动,限制其运动轨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电缆折断的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该防止电缆折断的连接装置包括电缆1和防断装置,所述防断装置包括电缆接头和接头支架,所述电缆接头设置于接头支架上,所述接头支架上水平固设有第一滑竿4和第二滑竿13,所述第二滑竿13平行设于第一滑竿4的上部,所述第一滑竿4上套设有至少两个滑环5且滑环5与第一滑竿4间隙配合,相邻滑环间设有缓冲弹簧7且缓冲弹簧7滑动套设在第一滑竿4和第二滑竿13上,所述第二滑竿13的前端设有用于限制滑环5运动轨迹的限位块6,限位块6与第一滑竿4和第二滑竿13均固接,且限位块6的高度凸出第二滑竿13设置,保证滑环5仅仅在第一滑竿4上左右滑动。所述电缆1依次穿过滑环5与电缆接头连接,所述滑环5吊挂在第一滑竿4上。优选的,所述防断装置设有至少两组,且相邻防断装置的电缆接头通过电缆的延伸段8连接。

本实施例中,防断装置设有两组,如图1所示,所述电缆接头包括第一电缆接头9和第二电缆接头10,所述接头支架包括第一接头支架11和第二接头支架12,且第一接头支架11和第二接头支架12上均设有第一滑竿4和滑环5,另外,第一接头支架11上的第一滑竿水平设置于其上部,第二接头支架12上的第一滑竿水平设置于其下部,所述第一电缆接头9设置于第一接头支架11上,所述第二电缆接头10设置于第二接头支架12上;第一电缆接头9与第二电缆接头10通过电缆的延伸段8连接,且电缆的延伸段8外围设有保护层2,且保护层2采用蛇皮管,所述蛇皮管直径为8~16mm,设备运行时,电缆1在蛇皮管里面晃动,初步减弱电缆1的振动幅度。而电缆接头设置于接头支架上,且电缆依次穿过第一滑竿4上的滑环5布置,随后通过线槽3连接到位于机架上的接线盒。

当隧道式增温增湿机设备运行时,振动槽高频振动,蛇皮管外部的电缆1产生晃动时,带动滑环5运动,使电缆1的上下运动转换成前后运动,从而防止电缆1折断。为了增强减振效果所述滑环设有2~4个,且相邻的滑环间均设置缓冲弹簧7,有效减少滑环间的接触碰撞,避免电缆弯折过大,进一步降低电缆折断,提高电缆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接头采用塑料电缆接头。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