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装置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570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装置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一体化变压器台成套装置中的配电装置的箱体。



背景技术:

现国内一体化10KV柱上变压器台主要包括跌落式熔断器部分、避雷器部分、配电变压器部分、综合配电装置部分、导体引线部分,各部分分体安装,而且,每部分都有不同的安装方式,尤其是综合配电装置部分。配电装置部分根据配电容量大小可分四种结构形式、三种安装方式,结构形式以及安装方式的多样化造成了铁附件规格多、生产综合配电装置厂家与生产铁附件厂家没有统一标准,进而,造成了不同物料间匹配难度大、安装难度大、安装时间长、精度不高、整体可靠性差等问题。此外,现有的综合配电装置部分在防雨与防窃电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装置的箱体,能够适用于各种配电容量的综合配电装置,使各种配电容量的综合配电装置能够采用统一的安装方式,进而,方便综合配电装置部分的安装,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配电装置的箱体,所述箱体应用于一体化变压器台成套装置中,在所述一体化变压器台成套装置中,变压器安装于横担支架的上方;

所述箱体包括吊装结构,所述箱体通过所述吊装结构吊装在所述横担支架的下方,所述吊装结构在所述横担上以及在所述箱体上的安装位置固定,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所述腔室包括进线室、电容补偿室、计量室和出线室。

可选的,所述吊装结构为连杆式吊装结构,所述连杆式吊装结构包括多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箱体上设置的安装孔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安装孔的数量、大小分别与所述连杆的数量、大小相对应,所述连杆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箱体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置的安装孔。

可选的,所述连杆式吊装结构为四连杆式吊装结构,在所述四连杆式吊装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连杆的连线为一矩形。

可选的,所述连杆式吊装结构还包括箱体托架、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连杆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螺母、箱体托架、箱体下表面、箱体上表面、第二螺母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杆式吊装结构还包括防水垫圈,所述防水垫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箱体上表面之间。

可选的,所述连杆式吊装结构还包括平垫和弹簧垫,所述防水垫圈与第二螺母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平垫和弹簧垫,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平垫和弹簧垫。

可选的,所述箱体内部的多个所述腔室之间通过隔板相互隔离。

可选的,所述计量室设置有内置门和外置门,所述外置门为金属板防护门,所述内置门设置有观察窗和防窃电装置。

可选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线孔与出线孔,所述进线孔与出线孔处设置有防护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装置的箱体应用于一体化变压器台成套装置中,在一体化变压器台成套装置中,变压器安装于横担支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装置的箱体包括吊装结构,箱体通过所述吊装结构吊装在所述横担支架的下方,所述吊装结构在所述横担上以及所述箱体上的安装位置固定,使得无论何种电容量的配电装置的箱体,均可以采用同一种安装方式,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方式,进而,避免了由多种安装方式带来的安装附件标准不统一、安装难度大、精度不高、可靠性差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分别为进线室、电容补偿室、计量室和出线室,为进线、电容补偿器件、计量器件以及出线提供了各自独立的空间,方便了安装。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装置的箱体在吊装结构与箱体的连接部位设置了防水垫圈,在箱体进线、出线的部位设置了防护罩,防止了雨水与小动物的侵入,保证了配电装置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装置的箱体在一体化变压器台成套装置中的安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装置的箱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装置连杆与箱体上表面固定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装置连杆与箱体下表面固定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装置的箱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装置的箱体,能够适用于各种配电容量的综合配电装置,使各种配电容量的综合配电装置能够采用统一的安装方式,进而,方便综合配电装置部分的安装,降低安装难度、提高案子精度。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装置的箱体在一体化变压器台成套装置中的安装图,如图1所示,所述配电装置的箱体103应用于一体化变压器台成套装置中,在所述一体化变压器台成套装置中,变压器101安装于横担支架102的上方;所述配电装置的箱体103包括吊装结构,所述箱体通过所述吊装结构吊装在所述横担支架102的下方,形成纵向连接一体化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装置的箱体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吊装结构在所述横担支架102上以及配电装置的箱体103上的安装位置固定,由于吊装结构在所述横担支架102上以及配电装置的箱体103上的安装位置固定,使得吊装结构不会因为箱体大小而改变吊装结构,由于箱体的大小取决于配电装置容量的大小,所以本实用新型不会因为配电装置容量的大小而影响箱体的安装方式以及改变吊装结构,可选的,所述吊装结构为连杆式吊装结构,所述连杆式吊装结构包括多个连杆205,所述连杆205的一端通过所述箱体103上设置的安装孔与所述箱体103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05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担支架10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箱体10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安装孔的数量、大小分别与所述连杆205的数量、大小相对应,所述连杆205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箱体103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置的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的数量、大小分别与所述连杆205的数量、大小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连杆式吊装结构可以为四连杆式吊装结构,在所述四连杆式吊装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连杆的连线为一矩形。

连杆式吊装结构还包括箱体托架208、第一螺母209和第二螺母204,所述连杆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螺母204、箱体托架208、箱体下表面、箱体上表面、第二螺母204与所述箱体103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103上设置有进线孔与出线孔,所述进线孔与出线孔处设置有防护罩207。

所述箱体103设置有防护门210以及防护门锁2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装置连杆与箱体上表面固定连接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装置连杆与箱体下表面固定连接图,如图3、4所示,所述连杆式吊装结构还包括防水垫圈201,所述防水垫圈201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母204与所述箱体上表面之间。所述连杆式吊装结构还包括平垫202和弹簧垫203,所述防水垫圈与第二螺母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平垫和弹簧垫,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平垫和弹簧垫。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电装置的箱体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所述配电装置的箱体103内部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所述腔室包括进线室301、出线室302、计量室303和电容补偿室304,根据内置电源器件的功能进行合理布局,保障了配电装置长期正常运行。所述箱体内部的多个所述腔室之间通过隔板相互隔离。所述计量室设置有内置门305和外置门,所述外置门为金属板防护门,所述内置门305设置有观察窗和防窃电装置,方便了计量数据的观察与窃电行为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装置的箱体包括吊装结构,箱体通过所述吊装结构吊装在所述横担支架的下方,所述吊装结构在所述横担上以及所述箱体上的安装位置固定,使得无论何种电容量的配电装置的箱体,均可以采用同一种安装方式,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方式,进而,避免了由多种安装方式带来的安装附件标准不统一、安装难度大、精度不高、可靠性差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分别为进线室、电容补偿室、计量室和出线室,为进线、电容补偿器件、计量器件以及出线提供了各自独立的空间,方便了安装。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装置的箱体在吊装结构与箱体的连接部位设置了防水垫圈,在箱体进线、出线的部位设置了防护罩,防止了雨水与小动物的侵入,保证了配电装置运行的安全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