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800kV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0500发布日期:2018-06-23 01:2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800kV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800kV换流站支柱绝缘子支架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800kV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800kV换流站直流场低电压设备的安装需要土建结构配合设备支架来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在设备支架顶部。当有地震发生时,设备支架对安装在其上部的电气设备的位移、加速度均有放大效果。因此,如果用于电气设备安装的土建结构及相关的设备支架的刚度不足,必然降低其抗震性能,从而导致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差,不能很好地满足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条件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9度地震烈度时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电力输送。另外,±800kV换流站直流场低电压设备的安装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范围内进行安装以节约土地资源、并能保证各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800kV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提高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的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800kV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包括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和支柱绝缘子支架柱,在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顶部设置限位沉槽,所述支柱绝缘子支架柱底部插接到限位沉槽中,在限位沉槽中灌注混凝土浆而形成第二混凝土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支柱绝缘子支架柱顶端固定连接转换顶板,在转换顶板上固定连接转换柱,所述转换柱顶端固定连接支架顶板,在支架顶板上开设安装通孔。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通孔设置若干个,且环支架顶板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支柱绝缘子支架柱底部设置抱箍筋,所述的抱箍筋全部位于限位沉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抱箍筋设置2道以上,且抱箍筋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支柱绝缘子支架柱底部设置钢筋网片,所述的钢筋网片位于限位沉槽外,在环钢筋网片四周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混凝土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的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底部设置锚筋。

优选地,所述的支柱绝缘子支架柱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地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顶部设置限位沉槽,支柱绝缘子支架柱底部插接到限位沉槽中,且在限位沉槽中灌注混凝土浆而形成第二混凝土保护层,由此可以减少支柱绝缘子支架柱顶位移绝对量和支柱绝缘子支架柱柱顶位移加速度放大系数,提高了支柱绝缘子支架的抗侧刚度,从而可以提高其抗震性能,使支柱绝缘子支架更好地满足地震高烈度地区高电压、低电压连接回路安全运行的抗震要求;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字柱,从而可以节省材料用量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800kV换流站直流场低电压设备安装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抗器基础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环向加强筋与分布加强筋相交处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800kV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的C-C向视图。

图7为图4中的B-B向视图。

图8为图1中的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D处放大图。

图10为图9中的F-F向视图。

图11为图9中的G-G向视图。

图12为图10中的H-H向视图。

图13为图8中的E-E向视图。

图14为图1中的50Hz阻波器电容器支架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I处放大图。

图16为图14中的J-J向视图。

图17为图15中的K-K向视图。

图18为图15中的L-L向视图。

图19为图17中的M-M向视图。

图20为图1中的5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N处放大图。

图22为图20中的O-O向视图。

图23为图21中的P-P向视图。

图24为图23中的Q-Q向视图。

图25为图21中的R-R向视图。

图26为图1中的光CT支架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27为图26中的S处放大图。

图28为图26中的T-T向视图。

图29为图27中的U-U向视图。

图30为图27中的V-V向视图。

图31为图1中的GRTS谐振平台基础的平面示意图。

图32为图31中的W-W向视图。

图33为图31中的谐振平台的结构图。

图34为图32中的谐振平台顶部的安装支座的平面布置图。

图35为图34中的安装支座的结构图。

图36为图35中的X-X向视图。

图37为图35中的Y-Y向视图。

图38为±800kV换流站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结构/400kV支柱绝缘子支架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39为图38中Z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0为图38中的A1-A1向视图(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结构)。

图41为图38中B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2为图38中的C1-C1向视图。

图43为图39中的D1-D1向视图。

图44为图39中的E1-E1向视图。

图45为图39中的F1-F1向视图。

图46为图38中的A1-A1向视图(400kV支柱绝缘子支架结构)。

图47为图38中G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8为图38中H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电抗器基础,1a-100Hz阻塞电抗器基础,1b-低电压平波电抗器基础,1c-50Hz阻塞电抗器基础,2-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3-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4-50Hz阻波器电容器支架结构,5-5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6-光CT支架结构,7-GRTS谐振平台基础,8-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结构,9-10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10-400kV支柱绝缘子支架结构,11-环向加强筋,12-分布加强筋,13-电抗器基础主体,14-地脚螺栓,15-绝缘包带,20-支架顶板,21-接地件,22-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3-钢筋网片,24-抱箍筋,25-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26-锚筋,27-第二混凝土保护层,28-支柱绝缘子支架柱,29-转换顶板,200-转换柱,201-安装通孔,251-限位沉槽,30-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31-避雷器支撑梁,32-避雷器安装座板,33-避雷器支架柱,34-加劲板,35-连接螺栓,36-支撑转换连接件,37-定位沉槽,40-电容器支架基础主体,41-电容器支架柱,42-电容器支撑横梁,43-电容器安装座板,44-电容器支撑纵梁,50-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51-避雷器支架柱,52-避雷器支撑纵梁,53-避雷器支撑横梁,54-避雷器安装座板,55-加强板,60-光CT支架基础主体,61-光CT支架柱,62-转换支撑柱,63-手工安装检修孔,70-框架柱,71-平台板,72-框架梁,73-加强横梁,74-安装支座,75-接地干线,76-龙骨架,77-基础底板,78-垫层,741-柱底板锚筋,742-柱底板,743-承接柱,744-溢浆孔,745-柱头板,746-安装孔,80-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基础主体,81-构架立柱,82-构架横梁,83-构架顶板,84-连接柱,85-构架斜撑,86-柱顶板,87-邻接板,88-柱基板,89-端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800kV换流站直流场低电压设备安装结构,具体包括电抗器基础1、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2、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3、50Hz阻波器电容器支架结构4、5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5、光CT支架结构6、GRTS谐振平台基础7、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结构8以及10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9和400kV支柱绝缘子支架结构10,所述的电抗器基础1包括100Hz阻塞电抗器基础1a、低电压平波电抗器基础1b和50Hz阻塞电抗器基础1c。其中,所述的100Hz阻塞电抗器基础1a、低电压平波电抗器基础1b、50Hz阻塞电抗器基础1c呈“I”字形分布,所述的5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5、10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9分别与电抗器基础1相互平行设置,在电抗器基础1与5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5之间设置50Hz阻波器电容器支架结构4。采用这样的布局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800kV换流站直流场低电压设备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800kV换流站直流场所占用的土地资源,节省了±800kV换流站直流场建设成本。

所述的电抗器基础1包括电抗器基础主体13和若干个地脚螺栓14,所述的电抗器基础主体13通常是混凝土结构的圆柱体,所述的若干个地脚螺栓14固定连接在电抗器基础主体13顶端部。为提高电抗器基础1的抗震性能,所述的若干个地脚螺栓14可以环电抗器基础主体13等间距设置,每一个地脚螺栓14均优选设计成L形结构,其中的弯折部预埋在电抗器基础主体13内部,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若干个地脚螺栓14的弯折部均指向电抗器基础主体13的中心轴线。

为进一步加强电抗器基础主体13的抗震强度,还可以在电抗器基础主体13内部设置钢筋制骨架,所述的骨架优选采用环向加强筋11与分布加强筋12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其中的环向加强筋11上设置切口而形成电气断路结构,所述的分布加强筋12相对于环向加强筋11呈放射状分布,且环向加强筋11与分布加强筋12之间的相交部位形成绝缘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电抗器基础主体13内部的钢筋骨架不能形成导电回路,以防止基础钢筋,即环向加强筋11、分布加强筋12,因发热而导致电抗器基础主体13的混凝土开裂。通常,可以在环向加强筋11的相交部位、分布加强筋12的相交部位分别包裹绝缘包带15,所述的环向加强筋11与分布加强筋12之间的相交部位通过绝缘包带15形成绝缘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的绝缘包带15通常采用绝缘玻璃丝带,且分别与环向加强筋11、分布加强筋12包裹密实。

如图4所示,所述的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2主要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25和支柱绝缘子支架柱28,所述的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25通常是混凝土结构体,所述的支柱绝缘子支架柱28采用单管柱,其底部插接到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25内部、且与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25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在支柱绝缘子支架柱28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地件21。为了方便在支柱绝缘子支架柱28上进行相应的电气设备的安装作业,可以在支柱绝缘子支架柱28的顶端固定连接转换顶板29,在转换顶板29上固定连接转换柱200,在转换柱200顶端固定连接支架顶板20,所述支架顶板20上开设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通孔201,如图5、图6所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2的自身机械强度,进而提高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结构2的抗震性能,可以在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25底部设置锚筋26,在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25顶部设置限位沉槽251,如图4、图7所示。先在支柱绝缘子支架柱28底部分别设置钢筋网片23和抱箍筋24,所述抱箍筋24通常设置2道以上,且抱箍筋2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然后,将支柱绝缘子支架柱28底部插接到限位沉槽251中,并使抱箍筋24全部位于限位沉槽251内,而钢筋网片23则位于限位沉槽251外,再向限位沉槽251中灌注一定量的混凝土浆而形成第二混凝土保护层27,从而使支柱绝缘子支架柱28与支柱绝缘子单管支架基础主体25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最后,在环钢筋网片23四周通过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2,所述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2的顶端最好是外露于水平地面,如图4所示。

所述的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3的构造如图8、图9所示,主要包括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30、避雷器支撑梁31以及避雷器安装座板32和避雷器支架柱33,所述的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30通常是混凝土结构体,所述的避雷器支架柱33采用单管柱,且设置并排的两根,所述的两根避雷器支架柱33与避雷器支撑梁31之间形成π形结构,在避雷器支撑梁31顶部固定连接若干个避雷器安装座板32,所述避雷器安装座板32上开设若干安装通孔,如图10所示。每一根避雷器支架柱33的底部分别插接到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30内部、且与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3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在每一根的避雷器支架柱33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地件21。

为了增强避雷器安装后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可以在避雷器支撑梁31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加劲板34,所述的加劲板34与避雷器安装座板32一一对应设置,如图9、图10所示。另外,还可以在避雷器支架柱33的顶端固定连接转换顶板29,在转换顶板29上固定连接支撑转换连接件36,所述的避雷器支撑梁31、支撑转换连接件36优选采用槽钢,所述的支撑转换连接件36通过连接螺栓35与避雷器支撑梁31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如图11、图12所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直流避雷器支架结构3的整体机械强度,进而提高其抗震性能,可以在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30底部设置锚筋26,在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30顶部设置定位沉槽37,如图8、图13所示。先在每一根避雷器支架柱33底部分别设置钢筋网片23和抱箍筋24,所述抱箍筋24通常设置3道以上,且抱箍筋2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然后,将避雷器支架柱33底部插接到定位沉槽37中,并使抱箍筋24全部位于定位沉槽37内,而钢筋网片23则位于定位沉槽37外,再向定位沉槽37中灌注一定量的混凝土浆而形成第二混凝土保护层27,从而使避雷器支架柱33与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3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最后,在环钢筋网片23四周通过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2,所述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2的顶端最好是外露于水平地面,如图8所示。

如图14、图15、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50Hz阻波器电容器支架结构4主要包括电容器支架基础主体40、电容器支架柱41以及电容器支撑横梁42和电容器支撑纵梁44,所述的电容器支架基础主体40通常是混凝土结构体,所述的电容器支架柱41采用单管柱,在电容器支架柱41顶端固定连接转换顶板29;所述的电容器支撑横梁42、电容器支撑纵梁44优选采用槽钢,在电容器支撑横梁42顶端固定连接电容器安装座板43,所述电容器安装座板43上开设若干安装通孔。其中的电容器支撑横梁42设置两根、且相互并排设置,在两根电容器支撑横梁42之间跨接若干根电容器支撑纵梁44,且电容器支撑横梁42与电容器支撑纵梁44之间通过连接螺栓35形成固定连接,由电容器支撑横梁42、电容器支撑纵梁44共同形成截面为方形的构架结构,所述的转换顶板29通过连接螺栓35与电容器支撑纵梁44形成固定连接。

如图14所示,每一根电容器支架柱41的底部分别插接到电容器支架基础主体40内部、且与电容器支架基础主体4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在每一根电容器支架柱41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地件21。为了增强50Hz阻波器电容器支架结构4的整体机械强度,以提高50Hz阻波器电容器安装后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可以在电容器支架基础主体40底部设置锚筋26,在电容器支架基础主体40顶部设置定位沉槽37,如图14、图16所示。先在每一根电容器支架柱41底部分别设置钢筋网片23和抱箍筋24,所述抱箍筋24通常设置3道以上,且抱箍筋2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然后,将电容器支架柱41底部插接到定位沉槽37中,并使抱箍筋24全部位于定位沉槽37内,而钢筋网片23则位于定位沉槽37外,再向定位沉槽37中灌注一定量的混凝土浆而形成第二混凝土保护层27,从而使电容器支架柱41与电容器支架基础主体4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最后,在环钢筋网片23四周通过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2,所述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2的顶端最好是外露于水平地面,如图14所示。

所述的5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5的具体结构如图20、图21、图23、图24、图25所示,主要包括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50、避雷器支架柱51以及避雷器支撑纵梁52和避雷器支撑横梁53,所述的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50通常是混凝土结构体,所述的避雷器支架柱51采用单管柱,所述的避雷器支撑纵梁52、避雷器支撑横梁53优选采用槽钢。所述避雷器支架柱51底部与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50固定连接,在避雷器支架柱51顶端固定连接转换顶板29,所述的转换顶板29上固定连接避雷器支撑纵梁52,所述的避雷器支撑纵梁52与避雷器支撑横梁53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且避雷器支架柱51与避雷器支撑横梁53之间形成π形结构。

如图20、图21、图23所示,所述的避雷器支架柱51设置并排的两根,在每一根避雷器支架柱51顶端固定连接转换顶板29,每一块转换顶板29上固定连接两根平行并排的避雷器支撑纵梁52,所述的避雷器支撑纵梁52与避雷器支架柱51之间形成T形结构;每一根避雷器支撑纵梁5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独立的避雷器支撑横梁5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35形成固定连接结构,这两根避雷器支撑横梁53是相互并排设置,由避雷器支撑纵梁52、避雷器支撑横梁53共同组成一个“井”字形构架。在每一根避雷器支撑横梁53顶端分别固定连接若干个呈“一”字形排布的避雷器安装座板54,所述的避雷器安装座板54上均开设若干安装通孔,如图21、图23、图24所示。

为了增强5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5的整体机械强度,以提高50Hz阻波器避雷器安装后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如图21、图23、图24所示,可以在相邻的避雷器支撑纵梁52、避雷器支撑横梁53、避雷器安装座板54之间的结合部位通过焊接固定方式固定连接加强板55;同时,在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50底部设置锚筋26,在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50顶部设置定位沉槽37,如图20、图22所示。首先,可以在每一根避雷器支架柱51底部分别设置钢筋网片23和抱箍筋24,并在每一根避雷器支架柱51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地件21。所述抱箍筋24通常设置3道以上,且抱箍筋2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然后,将避雷器支架柱51底部插接到定位沉槽37中,并使抱箍筋24全部位于定位沉槽37内,而钢筋网片23则位于定位沉槽37外,再向定位沉槽37中灌注一定量的混凝土浆而形成第二混凝土保护层27,从而使避雷器支架柱51与避雷器支架基础主体5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最后,在环钢筋网片23四周通过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2,所述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2的顶端最好是外露于水平地面,如图20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10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9的构造与5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5的构造基本相同,只是存在具体尺寸的差异,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6所示,所述的光CT支架结构6主要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光CT支架基础主体60和光CT支架柱61,所述的光CT支架基础主体60通常是混凝土结构体,所述的光CT支架柱61采用单管柱,其底部插接到光CT支架基础主体60内部、且与光CT支架基础主体6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在光CT支架柱61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接地件21。

为了方便在光CT支架柱61上进行相应的电气设备安装作业,可以在光CT支架柱61的顶端固定连接转换顶板29,在转换顶板29上固定连接转换支撑柱62,在转换支撑柱6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架顶板20,所述支架顶板20上开设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通孔,如图27、图29、图30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转换支撑柱62优选截面形状为方形结构的空心柱,在环转换支撑柱62四周方向上分别开设手工安装检修孔63,位于转换支撑柱62同一侧面的手工安装检修孔63最好是开设相对而立的两个,如图26、图27、图29、图30所示。通过设置手工安装检修孔63,可以极大地方便作业人员通过手工安装检修孔63进行相应的电气设备的安装作业或者安装后的检修作业。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CT支架结构6的自身机械强度,进而提高光CT支架结构6的抗震性能,可以在光CT支架基础主体60底部设置锚筋26,在光CT支架基础主体60顶部设置定位沉槽37,如图26、图28所示。具体地,可以先在光CT支架柱61的底部分别设置钢筋网片23和抱箍筋24,所述抱箍筋24通常设置2道以上,且抱箍筋2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然后,将光CT支架柱61底部插接到定位沉槽37中,并使抱箍筋24全部位于定位沉槽37内,而钢筋网片23则位于定位沉槽37外,再向定位沉槽37中灌注一定量的混凝土浆而形成第二混凝土保护层27,从而使光CT支架柱61与光CT支架基础主体6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最后,在环钢筋网片23四周通过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2,所述第一混凝土保护层22的顶端最好是外露于水平地面,如图26所示。

如图31、图33、图34所示的GRTS谐振平台基础7,主要包括框架柱70、平台板71以及框架梁72和安装支座74,所述的框架柱70与框架梁72之间固定连接并形成框架式结构,所述的平台板71固定连接在由框架柱70、框架梁72固结形成的框架式结构的顶端,在平台板71顶部固定连接安装支座74。为了方便相应的电气设备安装后更好地接地,如图34所示,可以在框架柱70、平台板71内预埋若干接地干线75,预埋在框架柱70内的接地干线75从框架柱70中引下至主接地网、并与主接地网之间形成不少于两点可靠连接;预埋在平台板71内的接地干线75连接各设备安装支座74、且其引线在靠近安装支座74一定距离时引出地面;通常,所述接地干线75的引线在距离安装支座74底板100mm处引出平台板71、且该引出平台板71的接地引上线要超出平台板71板面200mm。所有的安装支座74处均应设置接地引上线,如图34所示。

所述安装支座74的结构如图35、图36、图37所示,包括柱头板745、承接柱743和柱底板742,所述的柱头板745上开设若干个安装孔746。所述承接柱74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柱头板745、柱底板742形成固定连接结构,由柱头板745、承接柱743、柱底板742共同形成一个截面为“工”字形的支座结构。所述平台板71通常是混凝土结构体,所述安装支座74的柱底板742预埋在平台板71内、且与平台板71固结成一体,所述柱底板742的顶端面最好是与平台板71的顶端面相互平齐。为了防止在柱底板742与平台板71之间产生浇筑空隙而影响到GRTS谐振平台基础7的整体机械强度和抗震性能,可以在柱底板742上开设溢浆孔744,所述的承接柱743采用空心结构柱,且溢浆孔744与承接柱743内腔相通,如图35、图37所示。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GRTS谐振平台基础7的整体机械强度和抗震性能,可以在上述的GRTS谐振平台基础7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加强横梁73,所述的加强横梁73跨接在相对的两个框架梁72之间、且与平台板71固结成一体,如图33所示。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框架柱70内设置龙骨架76,所述的龙骨架76优选采用钢筋并焊接成格构式结构,如图3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龙骨架76底部固结在基础底板77内,所述的基础底板77固结在混凝土结构的垫层78上,在基础底板77内可以增加设置锚筋26,所述的锚筋26优选设置2层,且呈上下相对称结构设置,如图32所示。另外,如图35所示,在柱底板742的底部还可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若干条柱底板锚筋741,所述柱底板锚筋741优选采用L形结构,其弯折部均指向柱底板742外侧;所述的若干条柱底板锚筋741均埋设在平台板71内、且与平台板71固结成一体结构。

如图38、图39、图40、图44、图45所示的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结构8,其主体结构包括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基础主体80、构架立柱81、构架横梁82,所述构架立柱81底部与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基础主体8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在构架立柱81顶部固定连接转换顶板29,在构架立柱81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接地件21,在相邻的两个构架立柱81之间固定连接构架横梁82。所述转换顶板29与连接柱84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在连接柱84顶部固定连接构架顶板83,所述的构架顶板83上开设若干环形、均匀分布的安装通孔,如图43所示。为了增强构架顶板83的负荷承载能力,可以在构架顶板83与转换顶板29之间增加设置若干呈环形分布的加强板55,每一块所述的加强板55优选采用直角梯形结构的平板,且每一块加强板55分别与构架顶板83、连接柱84、转换顶板29以焊接方式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如图39、图45所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结构8的整体抗震性能,如图38、图40、图42、图44、图45所示,所述的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基础主体80可以设计成四基柱结构,所述四基柱结构中的四个基柱最好是呈方形结构分布,在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基础主体80内部可以固结锚筋26、龙骨架76和地脚螺栓14,且每一个基柱内均固结龙骨架76和若干个地脚螺栓14,所述的锚筋26位于龙骨架76底部。每一个基柱分别与独立的构架立柱81固定连接,每一个构架立柱81分别与独立的两个构架横梁82形成固定连接;优选地,在相邻的两个构架横梁82之间还可以设置构架斜撑85,由构架立柱81、构架横梁82、构架斜撑85共同形成格构式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

如图39、图40、图44、图45所示,所述的构架立柱81优选采用单管柱,所述的构架横梁82、构架斜撑85优选采用角钢件,在构架立柱81的顶部固定连接柱顶板86,在构架立柱81底部固定连接柱基板88,所述的柱顶板86与转换顶板29之间通过连接螺栓35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如图39所示;所述的柱基板88与地脚螺栓14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在构架立柱81与柱基板88结合部位设置若干个直角梯形结构且呈环形分布的加强板55,所述的加强板55分别与构架立柱81、柱基板88焊接固定,如图41所示。优选地,所述的若干个地脚螺栓14均呈L形结构,并且,位于同一基柱上的若干个地脚螺栓14顶部的螺纹端均外露于地面,而其底部的弯折部则均指向同一圆周的圆心。

为了方便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的安装作业,提高安装效率,可以在构架立柱81上焊接固定若干端接板89,其中,位于构架立柱81底部的端接板89与柱基板88焊接固定、且与相邻的构架斜撑85之间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如图41所示;位于构架立柱81中间的端接板89分别与相邻的构架横梁82、构架斜撑85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如图47、图48所示。同样地,也可以在构架立柱81与构架横梁82相结合部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端接板89,且该端接板89与构架斜撑85之间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在相互交叉的相邻两个构架斜撑85之间可以增加设置邻接板87,所述的邻接板87与相邻的构架斜撑85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如图40所示。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既便于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的安装作业,又可以使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成为一个整体式结构的构架,从而有利于提高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的抗震性能。

所述的400kV支柱绝缘子支架结构10的总体构造与支柱绝缘子格构式支架结构8的总体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在400kV支柱绝缘子支架的同一截面方向上,不存在相互交叉的相邻两个构架斜撑85,因此,不需要设置邻接板87,如图46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