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移动电源以及车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9511发布日期:2018-06-12 22:0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车载移动电源以及车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载移动电源以及车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中车辆越来越普及,用于提高车辆安全性的行车记录仪及其相关产品也得到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中,行车记录仪通过车辆的输出接口取电,一般是通过车辆的点烟器取电,停车后车辆的电源断电,若要让行车记录仪在停车时仍能持续监控,通常需要配备车载移动电源,以实现停车后对行车记录仪的供电。常见的车载移动电源通常包括多个输出接口,以为行车记录仪和其他用电设备供电。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移动电源大多是通过移动电源本身的电池对外放电,且对外放电时通过多个输出接口为与之连接的用电设备同时供电,造成车载移动电源的电量消耗较快,使得行车记录仪在停车后监控时间较短,给车辆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载移动电源以及车载监控系统,以实现停车后行车记录仪对周围环境的较长时间监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车载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包括:

输入接口、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和电池模块;

输入接口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接入外部电源;

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

控制模块还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池模块的充电和放电。

其中,当输入接口接通外部电源时,外部电源给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提供输出电流,且外部电源给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其中,当输入接口通电且电池模块未充满电时,外部电源给电池模块的充电电流大于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

其中,当输入接口断电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停止输出电流;若按键被触发,则电池模块放电,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均停止输出电流。

其中,所述车载移动电源还包括按键,当输入接口断电时且当按键被奇数次触发,则电池模块放电且仅供第一输出接口输出电流,第二输出接口不输出电流。当输入接口断电时且当按键被偶数次触发,则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均停止输出电流。

其中,车载移动电源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车载监控系统,该车载监控系统包括:

第一方面的车载移动电源和行车记录仪。

其中,控制模块还用于检测车载移动电源各输出接口连接的用电设备,并将与行车记录仪连接的输出接口作为第一输出接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包括输入接口、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电池模块,输入接口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接入外部电源;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控制模块还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池模块的充电和放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可以使得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可以不同时输出电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停车后车载移动电源多个输出端口同时输出电流造成电量消耗快,无法实现停车后长时间监控的问题,实现停车后车载移动电源的较长时间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载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载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载移动电源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载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车载移动电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载移动电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载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停车后对行车记录仪进行供电的情况,参见图1,该车载移动电源的具体包括:

输入接口10、控制模块20、第一输出接口30、第二输出接口40和电池模块50;

输入接口10与控制模块20电连接,用于接入外部电源;

控制模块20分别与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的输出电流;

控制模块20还与电池模块50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源模块50的充电和放电;

其中,输入接口10具体可以是车充头,车充头与控制模块20电连接,并可以连接外部电源,从而获得电能,车充头与车载移动电源本体之间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螺丝连接;也可以采用软连接的方式,例如将车充头与车载移动电源本体之间通过导线进行连接。示例性的,车载移动电源通过输入接口10与车辆电源输出接口(例如可以是点烟器)进行连接,当车辆行驶时,车载移动电源通过车辆电源输出接口从车辆电源中取电。输入接口10 还可以是USB插头,当车辆上设置能够直接充电的USB接口时,车载移动电源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车辆电源。另外,还可以通过改装汽车的方式实现车载移动电源直接从车辆电瓶取电。

示例性的,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具体可以是USB接口,行车记录仪和其他用电设备可以通过USB接口与车载移动电源连接,从而从车辆电源或车载移动电源中得到供电。

可选的,电池模块50采用耐高温电池,即使在车辆内温度较高的高温条件下,仍然可以保证安全工作。电池模块50与控制模块20连接,控制模块20可以控制电池模块50通过第一输出接口30向外部供电。另外,电池模块50还可以采用耐寒电池,当车辆内温度较低时,仍可以保证正常工作。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的选择可以根据车型或车辆经常所在场所等条件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控制模块20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模块2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的输出电流。例如,控制模块20可以控制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都对外输出电流,且电流大小相同,此时与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连接的用电设备都可以得到电力供应,且电流大小相同;或者控制模块20可以控制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 40的输出电流大小,例如可以控制第一输出接口30的输出电流始终大于第二输出接口40的输出电流,用户可以将急需充电的用电设备与第一输出接口30 连接,将不急需充电的用电设备与第二输出接口40连接。

可选的,针对特殊情况,控制模块20还可控制只有一个输出接口(例如第一输出接口30)对外输出电流,另一个输出接口(例如第二输出接口40)不对外输出电流,例如当某一用电设备需要得到尽量长时间得到电力供应时,控制模块20可以控制只有一个输出接口(例如第一输出接口30)对外输出电流,另一个输出接口(例如第二输出接口40)不对外输出电流,用户可将此用电设备连接至对外输出电流的输出接口上。

另外,控制模块20还可以控制电池模块的充电和放电。示例性的,控制模块20实时检测车载移动电源的输入接口10是否通电,当检测到输入接口10通电时,控制电池模块50进行充电;当检测到输入接口10未通电时,控制电池模块50对外放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包括输入接口、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和电池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控制模块还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池模块的充电和放电。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输出接口与第二输出接口是否输出电流或者输出电流的大小,以及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池模块的充放电状态,可以实现只通过一个输出接口输出电流,减小电量消耗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移动电源在停车后多个输出端口同时输出电流造成电量消耗快,无法实现停车后长时间监控的问题,实现停车后车载移动电源的较长时间供电。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载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本实施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当输入接口10接通外部电源时,外部电源给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提供输出电流,且外部电源给电池模块50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车辆在启动和行驶过程中,车辆电源始终对外部供电,即车辆在启动和行驶过程中始终向外部输出电流,此时车载移动电源的输入接口10接通外部电源,控制模块20检测到输入接口10接通外部电源后,控制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输出电流,且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 的输出电流由外部电源提供;并控制电池模块50进行充电,且充电电流由外部电源提供。当第一电源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连接用电设备时,用电设备可以持续得到外部电源的供电。

可选的,当输入接口10通电且电池模块50未充满电时,外部电源给电池模块50的充电电流大于第二输出接口40的输出电流。

示例性的,在车辆启动和行驶过程中,车载移动电源的输入接口10接通外部电源,输入接口10处于通电状态,外部电源为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提供输出电流,且外部电源为电池模块50充电。当控制模块20检测到电池模块50未充满电时,控制模块20对外部电源输入到车载移动电源的电流进行分配,使得外部电源给电池模块50的充电电流大于第二输出接口40的输出电流。若在车辆启动和行驶过程中,即输入接口10处于充电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0检测到电池模块50充满电后,控制电池模块50停止充电,并控制第二输出接口40的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即在在输入接口10通电情况下,对于电池模块50与第二输出接口40来说,总是优先满足电池模块50充电的用电需求,以保证车载移动电源的电池模块50能够尽量快速地充满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输入接口10通电的情况下,第一电输出接口30输出电流始终为额定值,其不受电池模块50是否充满电和第二输出接口40的影响。

进一步的,当输入接口10断电时,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均停止输出电流。

在停车后,车辆电源不再对外部供电,即停车后车辆电源对外部无电流输出,输入接口10不再接通外部电源,控制模块20检测到输入接口10断电后,控制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均停止输出电流,此时与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连接的用电设备均得不到电力供应,且电池模块50不再进行充电。

参考图2,车载移动电源还包括按键60,当输入接口10断电时且当按键 60被奇数次触发,则电池模块50放电且仅供第一输出接口30输出电流,第二输出接口40不输出电流。当输入接口10断电时且当按键60被偶数次触发,则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均停止输出电流。

停车后,输入接口10断电,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停止输出电流。若在此状态下,例如用户第1,3,5……次触发按键60时,控制模块20 检测到按键60被奇数次触发状态时,控制电池模块50放电且仅供第一输出接口30输出电流,第二输出接口40不输出电流;在此状态下,例如用户第 2,4,6……次触发按键60时,控制模块20检测到按键60被偶数次触发状态时,控制电池模块50停止放电,第一输出接口30和第二输出接口40均停止输出电流。例如,当第一输出接口30连接行车记录仪,第二输出接口40连接其他用电设备时,输入接口10断电后,若控制模块20检测到按键60被奇数次触发后,控制电池模块50放电,使第一输出接口30向与之连接的行车记录仪输出电流,第二输出接口40不向与之连接的其他用电设备供电输出电流;若控制模块20 检测到按键60被偶数次触发后,控制电池模块50停止放电,使第一输出接口 30不再向与之连接的行车记录仪输出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控制装置20中设置时间阈值(例如2s),当用户触按按键60的时间(例如3s)大于或等于该时间阈值(2s)时,则控制装置20将其判定为按键60被触发一次,当用户触按按键60的时间(例如1s)小于该时间阈值(2s)时,则控制装置20将其判定为按键60未被触发,不计入按键60 的触发次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通过在输入接口接通外部电源时,外部电源给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提供电流,且外部电源给电池模块进行充电;并在输入接口通电的情况下明确电池模块与第二输出接口的优先级;输入接口断电时,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检测按键被触发的次数来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是否输出电流以及控制电池模块的是否对外放电。实现了在输入接口通电时,保证车载移动电源的电池模块快速充电,以及输入接口断电时只通过第一电源输出接口对外输出电流,保证车载移动电源电池电量尽可能充足,并减小了电量消耗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移动电源在停车后多个输出端口同时输出电流造成电量消耗快,无法实现停车后长时间监控的问题,实现停车后车载移动电源的较长时间供电。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车载移动电源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70,用于显示电池模块50的剩余电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模块50(图中未示出)和控制模块20(图中未示出)集成在该车载移动电源内部。

示例性的,在输入接口10接通外部电源或未接通外部电源时,控制装置 20可根据按键60的被触按情况判断是否显示剩余电量。例如,如上文所述的,在控制装置20中设置时间阈值(例如2s),当用户触按按键60的时间(例如3s) 大于或等于该时间阈值(2s)时,则控制装置20将其判定为按键60被触发一次,当但用户触按按键60的时间(例如1s)小于该时间阈值(2s)时,则控制装置20将其判定为按键60未被触发,此时显示模块70显示电池模块50的剩余电量。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载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该车载监控系统具体包括:

车载移动电源100和行车记录仪200;

上述车载移动电源100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

可选的,控制模块还用于检测车载移动电源各输出接口连接的用电设备,将与行车记录仪200连接的输出接口作为第一输出接口。

示例性的,假设车载移动电源100包括输出接口E和输出接口F两个输出接口,当行车记录仪200通过输出接口E与车载移动电源100连接时,可选的,行车记录仪200通过其内部处理器向车载移动电源100发送特定信号,车载移动电源100的控制模块接收到该特定信号后,将输出接口E设置为第一输出接口;当行车记录仪200通过输出接口F与车载移动电源100连接时,可选的,行车记录仪200通过其内部处理器向车载移动电源100发送特定信号,车载移动电源100的控制模块接收到该特定信号后,将输出接口F设置为第一输出接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监控系统,通过车载移动电源的控制模块检测各输出接口连接的用电设备,使得行车记录仪始终与第一输出接口相连,也就保证了行车记录仪优先能够得到其所需要的电流供应,保证了行车记录仪最长时间的监控,进而使车辆安全更有保障。

实施例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车载移动电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车载移动电源,车载移动电源包括:输入接口、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和电池模块。该方法可由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执行,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10、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

其中,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例如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入接口 30、第二输出接口40。

例如,控制模块(例如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20)可以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都对外输出电流,且电流大小相同,此时与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连接的用电设备都可以得到电力供应,且电流大小相同;或者可以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大小,例如可以控制第一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始终大于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用户可以将急需充电的用电设备与第一输出接口连接,将不急需充电的用电设备与第二输出接口连接。

可选的,针对特殊情况,还可控制只有一个输出接口(例如第一输出接口) 对外输出电流,另一个输出接口(例如第二输出接口)不对外输出电流,例如当某一用电设备需要得到尽量长时间得到电力供应时,可以控制只有一个输出接口(例如第一输出接口)对外输出电流,另一个输出接口(例如第二输出接口)不对外输出电流,用户可将此用电设备连接至对外输出电流的输出接口上。

步骤S120、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电池模块的充电和放电。

其中,电池模块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模块50。

示例性的,实时检测车载移动电源的输入接口是否通电,当检测到输入接口通电时,控制电池模块进行充电;当检测到输入接口未通电时,控制电池模块对外放电。其中,输入接口例如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输入接口1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10和步骤S120可以同时执行,不分先后顺序。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控制第一输出接口与第二输出接口是否输出电流或者输出电流的大小,以及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控制电池模块的充放电状态,可以实现只通过一个输出接口输出电流,减小电量消耗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移动电源在停车后多个输出端口同时输出电流造成电量消耗快,无法实现停车后长时间监控的问题,实现停车后车载移动电源的较长时间供电。

实施例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载移动电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车载移动电源,该方法可由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执行,本实施例建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车载移动电源还包括按键,可选的,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0、控制模块控制检测输入接口是否接入外部电源。

步骤S131、当输入接口接通外部电源时,控制模块控制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输出电流,控制电池模块进行充电,且第一输出接口与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以及电池模块的充电电流来自外部电源。

可选的,当输入接口通电且电池模块未充满电时,控制模块控制控制电池模块的充电电流大于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

步骤S132、当输入接口断电时,控制模块控制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均停止输出电流。

可选的,车载移动电源还包括按键。输入接口断电时执行步骤S140;

步骤S140、判断按键被触发的次数;

步骤S141、当按键被奇数次触发,则控控制模块控制制电池模块放电且仅供第一输出接口输出电流,第二输出接口不输出电流;

步骤S142、当按键被偶数次触发,则控制模块控制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均停止输出电流。

该方法流程已在上述实施例二中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电源的控制方法,通过当输入接口接通外部电源时,控制模块控制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输出电流,控制电池模块进行充电,且第一输出接口与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以及电池模块的充电电流来自外部电源;并在输入接口通电的情况下明确电池模块与第二输出接口的优先级;输入接口断电时,通过检测按键被触发的次数来控制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是否输出电流以及控制电池模块的是否对外放电。实现了在输入接口通电时,保证车载移动电源的电池模块快速充电,以及输入接口断电时只通过第一电源输出接口对外输出电流,保证车载移动电源电池电量尽可能充足,并减小了电量消耗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移动电源在停车后多个输出端口同时输出电流造成电量消耗快,无法实现停车后长时间监控的问题,实现停车后车载移动电源的较长时间供电。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