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阵列钢结构支架及线缆防腐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0812发布日期:2018-06-30 06:4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阵列钢结构支架及线缆防腐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及线缆防腐,特别是一种光伏阵列钢结构支架及线缆防腐蚀结构,属于光伏安装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太阳能电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野外电站普遍采用的结构是钢结构与金属线缆构成的支架为主体,光伏电池附着支架上的结构,但钢结构与金属线缆组成的支撑结构曝露在野外环境中,其表面极易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及电化学作用而锈蚀。目前采用的防腐措施往往是通过表面涂油漆或油脂来解决,但此种方法当结构表面的油漆或油脂涂层性能较差而破损时,将会使材料本体暴露在外而产生锈蚀。因此需要经常进行人工修复,按照一般要求,光伏线缆及钢结构表面的防腐层维护周期般在半年一次,维护任务重、人工成本高,而且还不能完全保证防腐蚀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腐时效长,效果好,基本不需要人工维护的钢结构及线缆防腐蚀结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阵列钢结构及金属线缆防腐蚀结构,包括钢结构、架设于钢结构间的金属线缆以及外设电源,所述钢结构或金属线缆表面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由外至内分别设置有保护层、贴合层及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外设电源的正极连接,需要保护的钢结构或金属线缆与外设电源的负极连接,导电层与需要保护的钢结构或金属线缆之间还设置有贴合层,所述贴合层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层,所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层的内侧与需要保护的钢结构或金属线缆紧密贴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层的外侧与导电层紧密贴合,所述保护层箍设在导电层外侧,将导电层及贴合层紧密包箍在需要保护的钢结构或金属线缆上;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为锌合金导电层;进一步的,所述外设电源为光伏阵列中的光伏电池片,作为外设电源的光伏电池片的正极与导电层连接,光伏电池片的负极与被保护的架设钢结构的钢材及金属线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保护的钢结构及线缆上设置了阴极保护,利用光伏阵列本身的发电优势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防腐的模式对光伏阵列的钢结构及金属线缆进行防腐保护,有效保护了钢结构及金属线缆,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层使各层之间的导电性能更加符合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方式对保护电压及保护电流的要求;采用锌合金作为导电层,,锌合金作为牺牲阳极也是本实用新型防腐作用的补充,可以使腐蚀过程大大减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光伏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线缆的防腐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标记为:1:光伏电池板;2. 钢结构; 3. 金属线缆;4. 牺牲阳极;5. 线缆;6.凝胶电解质层;7. 锌合金导电层;8. 保护层;9. 光伏电池。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光伏阵列钢结构及金属线缆防腐蚀结构,包括钢结构2、架设于钢结构间的金属线缆3,如图2所示,以缆为例,在金属线缆表面设置有防腐层,防腐层由外至内分为三层,分别为保护层、贴合层及导电层,本实施例的导电层为空心柱状锌合金,贴合层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层,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层目前是很成熟的现有技术,它是由聚合物、增塑剂和电解质通过一定的方法形成的具有合适微结构的聚合物网络,利用固定在微结构中的液态电解质分子实现离子传导,采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可以更有效的增强钢结构或线缆本体与导电层的电性贴合度,而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可以方便的调整其本体电阻以使其符合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防腐模式的需要。本实施例采用丙烯酸酯类凝胶聚合物作为贴合层,贴合层外侧为导电层,导电层与外设的光伏电池9的正极连接,贴合层内侧为需要保护的钢结构或金属线缆3,需要保护的钢结构或金属线缆与外设电源的负极连接,贴合层外为保护层,保护层可以为强度大且防水的塑料或树脂层,保护层箍设在导电层外侧,将导电层及贴合层紧密包箍在需要保护的钢结构或金属线缆上。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