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2075发布日期:2018-08-29 01:0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线装置。



背景技术:

固线装置是在电力系统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连接器件。现有的过线接头均采用螺纹预紧来实现锁线功能,由于螺纹和电缆外皮较硬,因此,螺纹与电缆间存在间隙,从而使锁线密封性不好,尤其在一些多根电缆贯穿时,多根电缆与螺纹间容易受力不均形,不仅锁线效果差,而且更容易行成间隙,密封性更差,防护等级要求高的场合就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线装置,解决现有接头密封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线装置,包括夹紧头、气囊和内部用于穿设电缆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为可形变,所述夹紧头具有容纳槽,所述夹紧头套设在所述密封套的外周,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与所述密封套的外壁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气囊环设在所述密封套上且位于所述环形空间内,所述气囊对所述密封套进行挤压以使所述密封套形变后对内部穿设的电缆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气囊为膨胀状态,且所述气囊向外侧膨胀以压设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形成密封,所述气囊向内侧膨胀将所述密封套压设在所述电缆上形成密封;当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气囊为收缩状态,所述气囊与所述容纳槽之间、所述气囊与所述密封套之间均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外壁的两端环设有第一外檐和第二外檐,所述第一外檐位于所述容纳槽外部,所述第二外檐位于在所述容纳槽内部,所述气囊位于所述第一外檐和所述第二外檐之间,所述夹紧头与所述第一外檐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端面,所述气囊膨胀后对所述第二外檐进行挤压以使所述第一外檐朝向所述第二外檐移动,并且使所述第一外檐密封贴合在所述密封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夹紧头外部,用于将所述气囊充气至所述第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头外壁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内穿设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第二端与所述充气装置的出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放气阀,所述放气阀用于将所述气囊放气至所述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放气阀包括阀体、气门芯和密封塞,所述阀体为三通阀体,所述阀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阀体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所述气门芯,所述气门芯上连接有第二气管第一端,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所述阀体的第三端上设置有密封塞。

进一步地,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夹紧头上,且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夹紧头的外壁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充气装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充气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夹紧头的侧壁连接,且当所述外壳相对所述夹紧头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充气装置进行充气。

进一步地,所述放气阀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的放气孔,所述放气孔与所述放气阀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头的侧壁上环设有导轨或导槽,所述外壳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或导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头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的材质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橡胶、硅胶。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气囊代替传统的螺纹预紧方式锁线,由于气囊表面较软,使用时,将电缆穿设在密封套内,通过给气囊充气,气囊膨胀后可通过密封套对电缆表面均匀施压,从而使锁线效果更好,尤其是多个电缆时,没跟电缆均受力均匀,从而提高锁紧效果,并且均匀施压可以使密封套更紧密的贴合在电缆上,防止间隙的产生,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实施例的构示意图。

图例:10、夹紧头;11、容纳槽;12、第一开口;13、插孔;14、第二开口;20、气囊;30、密封套;31、第一外檐;32、第二外檐;40、充气装置;50、第一气管;60、放气阀;61、阀体;62、气门芯;63、密封塞;70、第二气管;80、外壳;81、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线装置,包括夹紧头10、气囊20和密封套30,包括夹紧头10、气囊20和内部用于穿设电缆的密封套30,所述密封套30为可形变,所述夹紧头10具有容纳槽11,所述夹紧头10套设在所述密封套30的外周,所述容纳槽11的内壁与所述密封套30的外壁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气囊20环设在所述密封套30上且位于所述环形空间内,所述气囊20对所述密封套30进行挤压以使所述密封套30形变后对内部穿设的电缆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气囊20代替传统的螺纹预紧方式锁线,由于气囊20和密封套30表面较软,使用时,将电缆穿设在密封套30内,通过给气囊20充气,气囊20膨胀后可通过密封套30对电缆表面均匀施压,从而使锁线效果更好,尤其是多个电缆时,没跟电缆均受力均匀,从而提高锁紧效果,并且均匀施压可以使密封套30更紧密的贴合在电缆上,防止间隙的产生,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气囊2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气囊20为膨胀状态,所述电缆穿设在所述密封套30内,且所述气囊20向外侧膨胀以压设在所述容纳槽11的内壁上形成密封,所述气囊20向内侧膨胀将所述密封套30压设在所述电缆上形成密封,从而提高密封效果;当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气囊20与所述容纳槽11之间、所述气囊20与所述密封套30之间存在间隙,使电缆更容易的取出,方便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夹紧头10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密封端面,密封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11连通的第一开口12,所述密封套30的第二端自所述第一开口12插入所述容纳槽11内,所述密封套30外壁的两端环设有第一外檐31和第二外檐32,所述第一外檐31位于所述容纳槽11外部,并与所述夹紧头10的密封端面相对应,所述第二外檐32位于在所述容纳槽11内部,所述气囊20位于所述第一外檐31和所述第二外檐32之间,所述气囊20膨胀后对所述第二外檐32进行挤压以使所述第一外檐31朝向所述第二外檐32移动,并且使所述第一外檐31密封贴合在所述密封端面上。也就是说,气囊20一边往下挤压第二外檐32,从而下拉密封套30使密封套30的第一外檐31与夹紧头10的第一端形成密封,同时,气囊20一边向里面膨胀紧紧锁死电缆,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充气装置40,所述充气装置40设置在所述夹紧头10外部,用于将所述气囊20充气至所述第一状态,通过设置充气装置40可以使安装过程更加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夹紧头10外壁上设置有插孔13,所述插孔13内穿设有第一气管50,所述第一气管50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囊20连通、第二端与所述充气装置40的出气口连通。使用时,充气装置40通过第一气管50向气囊20内充气,使气囊20达到第一状态,膨胀后通过密封套30对比电缆施压,从而密封并锁死。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放气阀60,所述放气阀60用于将所述气囊20放气至所述第二状态。需要卸下电缆时,通过放气阀60放弃,使拆卸过程更加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放气阀60包括阀体61、气门芯62和密封塞63,所述阀体61为三通阀体,所述阀体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管5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阀体6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所述气门芯62,所述气门芯62上连接有第二气管70第一端,所述第二气管70的第二端与所述充气装置40连通,所述阀体61的第三端上设置有密封塞63,密封塞63为半螺纹密封塞,拧紧时可以通过锥形面密封。通过采用三通阀体以及设置气门芯62,可以防止漏气,使放气阀60可以与充气装置40串联,从而使结构更加简化,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密封塞63可以控制气囊20排气,使拆卸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外壳80,所述外壳80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夹紧头10上,且所述外壳80内壁与所述夹紧头10的外壁间形成容纳腔81,所述充气装置40为微型打气筒,其位于所述容纳腔81内,所述充气装置40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80的内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夹紧头10的外壁连接,且当所述外壳80相对所述夹紧头10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充气装置40进行充气,所述放气阀60位于所述容纳腔81内,且所述外壳80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81的放气孔82,所述放气孔82与所述放气阀60相对应,所述夹紧头10的侧壁上环设有导轨或导槽,所述外壳80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或导槽内。使用时,通过往复转动外壳80,带动微型打气筒的活塞与气缸同时做相对的往复运动,从而给气囊20内充气,当气体将气囊20充满后,使气囊20进入第一状态,将线缆密封并锁死;当需要卸下电缆使,通过外壳80的放气孔82控制密封塞63放气,使气囊20内的气体排出,从而取出线缆。通过上述结构,在特高密封性和可靠性的同时,还使线缆的装卸更加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夹紧头1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11连通的第二开口14。第二开口14的直径小于所述夹紧头10的直径,第二开口14的边缘上垂直设置有钣金,钣金沿第二开口14边缘围成桶状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14连通,连接口的第二端的外周上设置有与外壳80相配合的导轨或导槽,所述充气装置40沿夹紧头10径向设置在所述容纳腔81内,且充气装置40的第一端铰接在外壳80的内壁上、第二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口的外壁上。通过将充气装置40径向设置在容纳腔81内,更加节省空间的同时,还更方便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密封套30的材质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橡胶、硅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