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把手装置及电源供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0332发布日期:2018-08-14 13:3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电源供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供应器及其把手装置以及把手。



背景技术:

电源供应器是将交流电或直流电转换成各种电气装置所需的稳定直流电源的装置,电源供应器藉由插设于其电源插座上的电源线来连接外部电力,以转换输出至各电气装置。现有的电源供应器除了具有不同的输出功率规格可供选择之外,还必须具备能够与各种电气装置相容的机体,以符合电气装置组装、拆卸的需求。

现有的一种电源供应器能够以抽取的方式直接与电气装置相结合,这种抽取式的电源供应器的机体上连接有把手,使用者握持把手并施力即可实现电源供应器与电气装置的组装或拆卸。但随着电源供应器体积的缩小,其机体面板的面积较小,因此把手固定于机体面板后,会对电源线的连接产生干扰,导致电源线的安装不便;同时,当电源线插接于电源插座后,若不对电源线进行固定,则电源线会因受外力拉扯或碰撞而松动或脱落,由此造成电源运作异常。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会干扰电源线安装并可以对电源线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干扰电源线安装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干扰电源线安装并能固定电源线的把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供应器,其具有的把手装置不会干扰电源线安装并能固定电源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把手,其包括一第一固定柱、一第二固定柱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一握持部,所述第一固定柱及所述第二固定柱与所述握持部之间均呈偏心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柱及所述第二固定柱向所述握持部的同一侧偏离。

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柱及所述第二固定柱各具有一第一侧面,所述握持部具有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偏离所述第一侧面所在平面,且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平面之间形成一避让空间。

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柱及所述第二固定柱用于组装至一面板上且两者相互平行。

较佳地,所述握持部包括相平行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一施力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呈偏心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柱呈偏心连接。

较佳地,所述把手还包括第一过渡段及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呈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及所述握持部之间,所述第二过渡段呈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柱及所述握持部之间。

较佳地,所述把手还包括一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握持部并向所述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方向凸伸,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一束线带。

较佳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束线带藉由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

较佳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一弯折片,述弯折片凸设于所述固定片的远离所述握持部的一端,所述弯折片、所述固定片及所述握持部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固定件的一收容区。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把手装置,其适用于一电源供应器,该把手装置包括一把手及一束线带,所述把手如上所述,束线带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握持部,其另一端可分离地卡设于所述电源供应器的一电源线上。

较佳地,所述束线带包括一固定带及一线扣,固定带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握持部,线扣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带,且所述线扣上形成有一用于卡设所述电源线的卡槽。

较佳地,所述线扣包括一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本体两侧面的弹性卡块及连接块,所述弹性卡块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所述卡槽,且所述弹性卡块可相对所述本体打开以使所述电源线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供所述固定带穿设的一连接孔。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源供应器,其包括一面板及一把手,一面板上具有对应一电源插座的一插接孔,把手如上所述,且所述把手通过其第一固定柱及第二固定柱固定于所述面板并位于所述插接孔的一侧,所述握持部向远离所述插接孔的一侧偏离。

较佳地,所述电源供应器还包括一束线带,其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握持部,其另一端可分离地卡设于插设于所述电源插座内的一电源线上。

较佳地,所述束线带包括一固定带及一线扣,固定带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握持部,线扣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带,且所述线扣上形成有一用于卡设所述电源线的卡槽。

较佳地,所述线扣包括一本体及连接于所述本体两侧面的弹性卡块及连接块,所述弹性卡块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所述卡槽,且所述弹性卡块可相对所述本体打开以使所述电源线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供所述固定带穿设的一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其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一握持部,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与握持部之间均呈偏心连接,且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向所述握持部的同一侧偏离,通过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将把手连接于电源供应器的面板上后,握持部向远离面板上的插接孔的一侧偏离,从而避让电源线的安装位置,因此把手不会对电源线的连接产生干扰,使电源线的安装方便。对应地,具有该把手的的把手装置、电源供应器均具有相同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将束线带可拆卸地连接于把手上,不仅可以对电源线进行固定,防止电源线因受外力拉扯或碰撞而松动或脱落,保证电源运作正常,还可以节省面板上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把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把手的正视图。

图4是图1中把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把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把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把手100的一实施例中,其包括一第一固定柱110、一第二固定柱120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一握持部130,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用于组装至一面板上并相互平行,且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与握持部130之间均呈偏心连接,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向握持部130的同一侧偏离。

如图4所示,更具体地,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具有第一侧面A,握持部130具有第二侧面B,由于握持部130与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的偏心连接,从而使第二侧面B偏离第一侧面A所在平面,即第二侧面B与第一侧面A所在平面之间形成一间隙,该间隙形成一避让空间T。

继续参看1-4所示,所述握持部130包括相平行的第一连接杆131、第二连接杆132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一施力杆133,第一连接杆131的远离施力杆13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110呈偏心连接,第二连接杆132的远离施力杆133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柱120呈偏心连接,因此,第一连接杆131、第二连接杆132向远离第一侧面A的方向偏离。

参看图3-4所示,所述把手100还进一步包括第一过渡段140及第二过渡段150,第一过渡段140呈倾斜地连接于第一固定柱110、第一连接杆131之间,从而使第一固定柱110、第一连接杆131呈偏心设计,对应地,第二过渡段150呈倾斜地连接于第二固定柱120、第二连接杆132之间,从而使第二固定柱120、第二连接杆132呈偏心设计。

结合图1-4及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100通过其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连接于电源供应器的面板上后,第一连接杆131、第二连接杆132向远离电源插座400的一侧偏离,由于第二侧面B与第一侧面A所在平面之间所形成的避让空间T的存在,因此,可以避让电源线的安装位置,使把手100不会对电源线的连接产生干扰,使电源线的安装方便。

下面参看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把手100的另一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还包括一固定部160,其固定于所述握持部130并向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方向凸伸,固定部160用于连接用来固定电源线的束线带。

具体地,所述固定部160包括一固定片161及一弯折片162,固定片161的一端固定于施力杆133并位于远离第二侧面B的一侧,固定片161上开设有固定孔1611,弯折片162凸设于固定片161的远离施力杆133的一端并向第二侧面B方向弯折,使弯折片162、固定片161、施力杆133之间形成一收容区163,束线带藉由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孔1611内,且固定件容纳于所述收容区163。将束线带固定于把手100上,可以节约电源供应器的面板上的安装空间,同时实现对电源线的固定。

下面参看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把手装置10,包括一把手100及一束线带200,所述把手100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束线带20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把手100的握持部130,束线带200的另一端可分离地卡设于电源供应器的电源线上以固定电源线。

具体地,所述束线带200包括一固定带210及一线扣220,固定带210的一端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未标号),线扣220可调节地连接于固定带210,且线扣220包括一本体221、弹性卡块222及连接块223,弹性卡块222连接于本体221的一侧面并与本体221之间形成一卡槽224,且弹性卡块222的一端可相对本体221打开以使电源线卡入所述卡槽224内,连接块223连接于本体221的另一侧面,且连接块223与本体221之间形成供所述固定带210穿设的连接孔225,固定带210与线扣220之间的可调节连接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设计,不再赘述。

优选地,把手100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即,把手100具有固定部160,束线带200与把手100连接时,通过固定件230依次穿设于固定带210上的通孔、固定片161上的固定孔1611而将两者固定连接,且固定件230容纳于收容区163内。本实用新型中的把手装置10,不仅可以实现对电源线的固定,还可以节约面板上的安装空间。

优选地,固定件230可采用螺栓,但不以此为限,还可以利用其他连接件。

下面参看图9-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源供应器1,可插拔地组装于电气装置中,以将交流电或直流电转换成电气装置所需的稳定直流电源。所述电源供应器1包括一面板300,面板300上开设有与电源插座400相对应的插接孔310,电源线藉由插接孔310插接于电源插座400上。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1的一实施例中,其还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把手100,因此对把手100的结构不再重复描述。安装后,把手100通过其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连接于面板300上并位于插接孔310的一侧,把手100的握持部130向远离插接孔310的一侧偏离,即,把手100的第一侧面A、第二侧面B位于临近插接孔310的一侧,从而使由第二侧面B与第一侧面A所在平面之间所形成的避让空间T加大电源线的安装空间,因此能够避让电源线的安装位置,把手100不会对电源线的连接产生干扰,使电源线的安装方便。

下面结合图7-8、10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1的另一实施例中,其还包括一把手装置10,该把手装置10包括一把手100及一束线带200,把手装置10的结构如图7-8所示,因此对其结构不再重复描述。

如图10所示,安装前,先将把手装置10的把手100、束线带200固定连接为一体,即,将固定带210叠置于固定片161上,并利用固定件230穿设于固定带210上的通孔、固定片161上的固定孔1611而将两者固定连接,且固定件230容纳于所述收容区163内。

结合图4、10所示,把手装置10连接于面板300上时,把手100安装于插接孔310的一侧,且把手100的握持部130向远离插接孔310的一侧偏离,从而使把手100的第二侧面B与第一侧面A所在平面之间所形成的避让空间T加大电源线的安装空间,当电源线插接于电源插座400上时,把手100能够避让电源线的安装位置,不会对电源线的连接产生干扰,使电源线的安装方便。

然后调整线扣220在固定带210上的位置,并拉动线扣220的弹性卡块222使其与本体221之间形成开口,利用该开口将电源线卡入卡槽224内,实现对电源线的固定,当电源线受到外力拉扯时,不易松动或从电源插座400脱落,保证电源运作正常,而将束线带200固定于把手100上,可以节省面板300上的安装空间。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把手100,其包括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一握持部130,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与握持部130之间均呈偏心连接,且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向所述握持部130的同一侧偏离,通过第一固定柱110、第二固定柱120将把手100连接于电源供应器1的面板300上后,握持部130向远离面板300上的插接孔310的一侧偏离,从而避让电源线的安装位置,因此把手100不会对电源线的连接产生干扰,使电源线的安装方便。对应地,具有该把手100的把手装置10、电源供应器1均具有相同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10将束线带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把手100上,不仅可以对电源线进行固定,以防止电源线因受外力拉扯或碰撞而松动或脱落,保证电源运作正常,还可以节省面板300上的安装空间。对应地,具有该把手装置10的电源供应器1均具有相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电源供应器1的其他部分的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