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1014发布日期:2018-09-25 19:2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例如为了帮助露营等户外活动和停电时的活动而提供有利用发动机的电源装置。

这种电源装置包括例如将电池和逆变器等内部装置收纳在外壳之中的电源装置。该外壳具备例如用于进行维护的开口,覆盖该开口的罩通过固定用螺栓等紧固部件而被固定在外壳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利用固定用螺栓等紧固部件将罩固定在外壳上的情况下,固定用螺栓等部件个数会增加,并且在将罩向外壳进行安装时要使用装配辅具,因此安装作业会变得麻烦,还具有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606908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被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使用装配辅具也能够容易地将罩安装在外壳上的电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电源装置,其将电池与逆变器收纳于外壳内,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至少在开口部的上部形成有排水用的槽部,在所述开口部配置有覆盖所述开口部的罩,所述罩具有插入到所述槽部中的第1固定爪和从外侧对所述槽部进行按压的第2固定爪。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固定爪具有从外侧对所述槽部进行按压的按压部和从下方对所述槽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固定爪和所述第2固定爪共计具备至少3个,所述第1固定爪与所述第2固定爪交替配置并且被配置在不重合的位置处。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部的下部还具备能够与所述罩的下部卡合的定位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右半部侧和左半部侧各具备至少1处所述定位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外壳的侧方的所述槽部具备从所述槽部的内侧倾斜至外侧的倾斜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1固定爪插入到槽部中,第2固定爪从外侧对槽部进行按压,因此利用这些第1固定爪和第2固定爪经由槽部而对外壳与罩进行了固定。因此,能够提供即使不使用装配辅具也能够容易地对外壳与罩进行固定的电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整体形态的立体图。

图2是将前罩拆下的状态下的电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将前罩拆下的状态下的电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电源装置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5是从背面观察前罩时的立体图。

图6是从背面观察前罩时的立体图。

图7是电源装置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电源装置;11:外壳;11a:外壳主体(外壳);11b:下罩(外壳);12:前罩(罩);12a:顶部;12b:弯曲部;13:后罩(罩);15:开口部;18:凹部;19:凸部(定位部);20:槽部;21:主壁;22:槽底部;23:前壁;24:罩抵接部;25:倾斜部;51:第1固定爪;61:第2固定爪;62:按压部;63:支承部;s1:空间;s2: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1的整体形态的立体图。图2、图3为将前罩12拆下的状态下的电源装置1的立体图。图4为示出电源装置1的内部的立体图。此外,图7为电源装置1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所示的电源装置1中,将安装有前罩12的一侧定义为前方,将安装有后罩13的一侧定义为后方。此外,在电源装置1的正面观察时,将高度方向定义为纵向,将左右方向定义为横向。

如图1至图4所示,电源装置1具有:对配置于内部的发动机、电池17、逆变器以及燃料罐等进行收纳的外壳11;对形成于外壳11的前方的开口部15进行封闭的前罩(罩)12;对形成于外壳11的后方的未图示的开口进行封闭的后罩(罩)13;以及设置于外壳11的上部的把手14。

外壳11具有安装有把手14的外壳主体11a、和配置于外壳主体11a的下部的下罩11b。

这些外壳11、前罩12、后罩13以及下罩11b由树脂形成。

后罩13具备多个缝隙13a。

如图2和图3所示,外壳11在前方具备开口部15。该开口部15在正面观察时形成为四个角弯曲。在开口部15的上部形成有排水用的槽部20。

槽部20形成于开口部15的整个上部。此外,槽部20从开口部15的上部连续地形成至开口部15的两侧部。

如图4以及图7所示,槽部20具有与外壳主体11a连续的主壁21;槽底部22;从槽底部22的前方立起的前壁23;以及从该前壁23的上部向前方延伸的罩抵接部24。

在被主壁21、槽底部22、前壁23包围的位置形成有空间s1。

罩抵接部24的高度被形成为比外壳主体11a的上表面16的高度低。在对外壳11与前罩12进行了固定的情况下,前罩12的顶部12a与罩抵接部24抵接。

如图2所示,形成于开口部15的两侧部的槽部20具备倾斜部25。该倾斜部25配置在外壳主体11a的下部。倾斜部25被形成为,随着趋向于外壳主体11a的下部,槽底部22从电源装置1的横向内侧朝向外侧倾斜。

例如在户外使用电源装置1的情况下,落在电源装置1上的雨水等在槽部20中流动。在形成于开口部15的上部的槽部20中流动的雨水从形成于开口部15的上部的槽部20向形成于开口部15的侧部的槽部20流动,然后被倾斜部25引导,从而流向电源装置1的外部。

图5和图6为从背面观察前罩12时的立体图。

在前罩12的中央上部设置有面板开口33。在对前罩12与外壳11进行固定时,设置于外壳11内部的面板34嵌入于该面板开口33。如图1或者图2所示,在面板34上设置有电源按钮35、插座孔36。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前罩12的背面上部具备:在对前罩12与外壳11进行固定的情况下插入到槽部20的空间s1中的第1固定爪51、和从槽部20的外侧按压槽部20的前壁23的第2固定爪61。

第1固定爪51从前罩12的顶部12a向下方延伸。此外,第1固定爪51在前罩12的横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

从前罩12的顶部12a至弯曲部12b的背面配置有第2固定爪61。第2固定爪61向前罩12的后方延伸。

第2固定爪61具有:从槽部20的外侧对槽部20的前壁23进行按压的按压部62、和从下方对槽部20的槽底部22进行支承的支承部63。

按压部62位于与第1固定爪51相比靠前方处。在按压部62与第1固定爪51之间设置有至少比前壁23的厚度宽的间隔s2。通过使前壁23夹在按压部62与第1固定爪51之间来固定前罩12与外壳11。此时,还可以使第1固定爪51与前壁23卡合。

另外,作为前罩12的一部分的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由树脂形成。

如图5和图6所示,第1固定爪51与第2固定爪61在前罩12的横向上交替配置。此外,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被配置于在前罩12的横向上不重合的位置处。本实施方式的前罩12按照第2固定爪61、第1固定爪51、第2固定爪61、第1固定爪51、第2固定爪61的顺序具备5个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物理性地在前罩12的横向上交替配置,但并不一定限于该实施方式。所谓交替,例如可以像第2固定爪61、第1固定爪51、第1固定爪51、第2固定爪61、第1固定爪51、第1固定爪51、第2固定爪61这样的排列那样,只要在整体上对前罩12进行观察时,能够认为第1固定爪51与第2固定爪61是在前罩12的横向上交替配置的即可。在该情况下,通过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能够将前壁23在前后方向上稳定地固定。

此外,对于第1固定爪51在前罩12的横向上所具有的规定的宽度,可以在不与相邻配置的第1固定爪51或者第2固定爪61在前罩12的横向上重合的范围内任意变更。例如,可以将第1固定爪51设为从前罩12的顶部12a向下方延伸的销形状。

如图5所示,在前罩12的下部具备一对凹部18。该凹部18在前罩12的右半部侧和左半部侧的左右对称的位置处各配置有1处。

如图2所示,在下罩11b的下部,具备能够与该一对凹部18卡合的一对凸部(定位部)19。即,在开口部15的下部具备一对凸部19。该凸部19在下罩11b的右半部侧和左半分侧的左右对称的位置处各配置有1处。

凸部19是这样的部分:在不使用装配辅具而对前罩12与外壳11进行固定的情况下,首先通过使凸部19与凹部18卡合来进行定位。在使凸部19与凹部18卡合之后,利用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夹持前壁23,从而对前罩12与外壳11进行固定。

因此,凸部19具有如下范围的尺寸:在对前罩12与外壳11进行固定时,允许前罩12的转动。

凸部19和凹部18只要能够进行前罩12与外壳11的定位即可,其形状可以为任意。也可以在凹部18的内部配置例如弹簧件等,在以使弹簧件挠曲的方式将凸部19与凹部18卡合之后,利用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夹持前壁23,从而对前罩12与外壳11进行固定。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将前罩12固定于外壳11的情况下,首先,通过使前罩12所具备的凹部18与下罩11b所具备的凸部19卡合来对前罩12进行定位。

然后,由于凸部19允许前罩12的转动,因此使前罩12转动,将前罩12的上部所具备的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固定在外壳主体11a的槽部20。更加详细而言,通过将前壁23夹在第2固定爪61所具备的按压部62与第1固定爪51之间,从而对前罩12与外壳11进行固定。此时,仅通过由树脂形成的顶部12a、弯曲部12b、第1固定爪51以及第2固定爪61的挠曲,便能够对第1固定爪51以及第2固定爪61与前壁23进行固定。不需要装配辅具。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1中,在外壳主体11a(外壳)上,至少在开口部15的上部形成有排水用的槽部20,在开口部15配置有覆盖开口部15的前罩(罩)12,前罩12具有插入到槽部20中的第1固定爪51和从外侧对槽部20进行按压的第2固定爪61。

由此,利用插入到槽部20中的第1固定爪51与从外侧对槽部20进行按压的第2固定爪61,经由槽部20对外壳11与前罩12进行了固定。

因此,能够提供即使不使用装配辅具也能够容易地固定外壳11与前罩12的电源装置1。

此外,由于是利用外壳主体11a已具备的槽部20将前罩12固定在外壳11上的,因此不需要接受侧的加工。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2固定爪61具有从外侧对槽部20进行按压的按压部62和从下方对槽部2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63。

由此,除了能够利用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的按压部62从两侧方夹持槽部20的前壁23,还能够利用第2固定爪61的支承部63来对槽部20的槽底部22进行支承,因此能够将前罩12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外壳11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共计具备至少3个,第1固定爪51与第2固定爪61被交替配置并且配置在不重合的位置处。

由此,能够利用交替配置在前罩12上的3个以上的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将前罩12在前后方向上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外壳11上,并且第1固定爪51与第2固定爪61被配置在不重合的位置处,因此前罩12制造时的起模变得容易。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开口部15的下部还具备能够与前罩12的下部(凹部18)卡合的凸部(定位部)19。

由此,首先,通过使凸部19与凹部18卡合来对前罩12进行定位。接下来,在开口部15的上部,对槽部20与第1固定爪51以及第2固定爪61进行固定。由于能够在开口部15的下部先对外壳11与前罩12进行定位,因此即使不使用装配辅具也能够容易地将前罩12固定在外壳11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下罩(外壳)11b的右半部侧和左半部侧各具备一处凸部(定位部)19。

由此,由于定位变得更容易,因此即使不使用装配辅具也能够将前罩12稳定地固定在外壳11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槽部20还形成在外壳主体(外壳)11a的侧方,形成在外壳主体11a的侧方的槽部20具有从槽部20的内侧倾斜至外侧的倾斜部25。

由此,在形成于开口部15的上部的槽部20中流动的水会向与形成在开口部15的上部的槽部20连续的、形成于开口部15的侧部的槽部20流动,然后被倾斜部25引导而自然地导出到电源装置1的外侧。因此,能够提供如下的电源装置1:其能够利用形成在开口部15的上部的槽部20,在不使用装配辅具的前提下容易地对外壳11与前罩12进行固定,同时可以抑制水侵入到外壳11内部。

在以上,基于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由于只不过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因此能够在不脱离于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进行变更和应用。

例如,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还可以配置在前罩12的侧部。在该情况下,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在纵向上交替配置并且配置在纵向上不重合的位置。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可以固定在形成于开口部15的侧部的槽部20处。

此外,例如第1固定爪51和第2固定爪61显然还可以配置在后罩13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