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9521发布日期:2018-07-27 23:5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太阳能电池板一般呈方阵分布,在有光照情况下,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生伏特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硅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

目前,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由多块太阳能电池板串联或并联组成,一般固定设置在向阳的位置,想要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十分困难,不够便携,而且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占地面积大,当需要移动位置时十分麻烦,而且组装或拆卸需要在安装位置进行,这样安装人员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另外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经常淋雨,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之间的接线或者太阳能电池板与控制器的电连接通常在接线盒内,而接线盒一般由abs制成,并加有防老化和抗紫外辐射剂,能确保电池版纳在室外使用25年以上不出现老化破裂现象。接线柱由外镀镍层的高导电解铜制成,可以确保电气导通及电气连接的可靠。接线盒用硅胶粘接在背板表面,但这样仍然会有水渗入,严重影响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其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方设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左右侧面均铰接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铰接有第三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第三太阳能电池板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长度的一半;

其中一个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右侧设有开口向右的插入腔,插入腔左侧设有插孔,插入腔腔口处设有安装环,安装环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插入腔对应,安装环外侧设有外螺纹;一插头与插入腔对应配合,所述插头包括插头主体,插头主体左端设有金属头,金属头与插孔配合,插头主体上可活动的套接有套环,套环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套腔,套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对应配合;套腔内设有挡环,挡环固定套接在插头主体上。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通过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铰接、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的铰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可以灵活的转动,这样在安装时,携带时,就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可以自由的调节以节约空间;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第三太阳能电池板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长度的一半,这使得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叠放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上方,使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占用空间最小,而且在移动过程中十分稳定,方便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

通过金属头与插孔配合,金属头与插孔分别与控制器的电路、第三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路连接,实现第三太阳能电池板与控制器的电连接;插头主体可插入到插入腔和所述通孔形成的空腔内,这样,金属头与插孔的对接十分稳固。安装环外侧的外螺纹能与套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应配合,这使得套环旋紧在安装环上后能将挡环压紧在安装环的右侧面上,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插头主体从插入腔内脱落,而且具有较佳地防水效果。

作为优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左右侧面的顶边均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顶边的两端,两个安装块之间设有圆槽,圆槽以所述顶边为轴;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外侧面的底边伸入圆槽后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安装块相对的侧面上。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外侧面的底边伸入圆槽后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安装块相对的侧面上,圆槽以第一太阳能电池板顶边为轴,使得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转动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左边,这时,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外侧面抵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左侧面上,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重合,这样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后就能有效地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安装块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对应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外侧面的底边的两端均设有圆杆,圆杆固定卡接在轴承的内圈内,圆杆与圆槽同轴。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圆杆通过卡接在轴承内,而轴承位于安装块内的安装腔内,所以圆杆可以稳定地在圆槽内转动。

作为优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第三太阳能电池板的铰接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铰接采用相同的结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第三太阳能电池板的铰接处位于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内侧面的顶边。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转动至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上方并与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贴合,也可转动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第三太阳能电池板重合,这时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第三太阳能电池板重合,呈水平分布,这样就能有效地工作。

作为优选,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内侧面的顶端设有卡杆,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内侧面的底端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卡夹,卡杆与卡夹对应配合。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卡杆可以卡接在容置腔内的卡夹内,这使得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与第三太阳能电池板重合时可以有效地固定,可有效地解决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因为重力不能与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重合的问题。

作为优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之间串联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之间串联连接,这能使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接线更简单。

作为优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内串联导线穿过圆杆的轴心后到达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内;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第三太阳能电池板之间串联导线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之间串联导线的连接结构相同。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串联导线采用穿过圆杆的轴心的方式,使得串联导线不易因为转动而绕到一起,不会受到拉力的影响。

作为优选,底座下方设有滚轮。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滚轮的设置可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移动十分方便,更能方便地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位置。

作为优选,插入腔前后侧均设有装填腔,装填腔与插入腔相通且相通处设有网格板,装填腔内设有挡板,一吸水袋卡在网格板和挡板中间;吸水袋为能透水的编织袋且内部盛装有高吸水树脂。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通过装填腔内吸水袋的设置,能吸取插头主体上的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防水能力,尤其是在雨天分开金属头与插孔后重新插入时,插头主体上的水会接触到雨水,雨水难以处理干净,这时通过吸水袋的吸水能力就能有效地防水;而挡板和网格板的设置能有效地固定吸水袋的位置,网格板不会影响吸水袋的吸水能力。

作为优选,装填腔右侧设有腔盖,腔盖上装有用于查看吸水袋状态的玻璃窗。

本发明的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中,通过腔盖的设置,使得吸水袋的安装和更换十分方便,当然,腔盖要具有较佳地防水能力;通过腔盖上玻璃窗的设置,这能十分方便地查看吸水袋的状态,当吸水袋因吸较多的水而发生膨胀时,这时就要及时的更换吸水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铰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串联导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螺杆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2中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防水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插入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插入腔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便携式光伏发电组件,包括底座110,底座110上方设有支撑柱120,支撑柱120上方设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左右侧面均铰接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铰接有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长度的一半。

通过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的铰接、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铰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可以灵活的转动,这样在安装时,携带时,就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可以自由的调节以节约空间;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长度的一半,这使得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可以叠放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上方,使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占用空间最小,而且在移动过程中十分稳定,方便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左右侧面的顶边均设有安装块210,安装块21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顶边的两端,两个安装块210之间设有圆槽220,圆槽220以所述顶边为轴;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外侧面的底边伸入圆槽220后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安装块210相对的侧面上。

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有两个,分别铰接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左右侧面的顶边上,以图1左半部分结构来描述铰接结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外侧面的底边伸入圆槽220后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安装块210相对的侧面上,圆槽220以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顶边为轴,使得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可以转动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左边,这时,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外侧面抵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左侧面上,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重合,这样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展开后就能有效地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安装块210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对应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安装有轴承240;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外侧面的底边的两端均设有圆杆230,圆杆230固定卡接在轴承240的内圈内,圆杆230与圆槽220同轴。

圆杆230通过卡接在轴承240内,而轴承240位于安装块210内的安装腔内,所以圆杆230可以稳定地在圆槽220内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铰接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的铰接采用相同的结构,以图1左半部分结构来描述铰接结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铰接处位于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内侧面的顶边,这样,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可以转动至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上方并与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贴合,也可转动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重合,这时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重合,呈水平分布,这样就能有效地工作。

本实施例中,以图1左半部分结构来描述铰接结构,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内侧面的顶端设有卡杆140,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内侧面的底端设有容置腔150,容置腔150内设有卡夹160,卡杆140与卡夹160对应配合。

卡杆140可以卡接在容置腔150内的卡夹160内,这使得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与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重合时可以有效地固定,可有效地解决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因为重力不能与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重合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之间串联连接,这能使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之间的接线更简单。

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内串联导线穿过圆杆230的轴心后到达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内;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之间串联导线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之间串联导线的连接结构相同。

串联导线采用穿过圆杆230的轴心的方式,使得串联导线不易因为转动而绕到一起,不会受到拉力的影响。当通过圆杆230的轴心时,可以采用集电环以进一步解决转动时导线自身转动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底座110下方设有滚轮111。

滚轮111的设置可使得本实施例的移动十分方便,更能方便地改变本实施例的位置。

实施例2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太阳能电池板,其包括底座110,底座110上方设有支撑柱120,支撑柱120上方设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底座110下方设有多个开口向下的第一安装槽311,底座110上方设有多个开口向上的第二安装槽312,第一安装槽311和第二安装槽312上下一一对应;第一安装槽311内设有滚轮111,滚轮111上方设有螺杆320,螺杆320向上可转动的穿过底座110,螺杆320与底座110螺接;第二安装槽312内设有第一锥齿轮331,第一锥齿轮331螺纹套接在螺杆320上;第一锥齿轮331与第二锥齿轮332啮合,第二锥齿轮332与连接杆340一端连接,连接杆340可转动的设在底座110内且连接杆340另一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333,连接杆340垂直于螺杆320;第三锥齿轮333与第四锥齿轮334啮合,第四锥齿轮334固定套接在驱动杆350上,驱动杆350分别垂直于连接杆340和螺杆320,驱动杆350可转动的设在底座110中间且驱动杆350一端伸出底座110外,驱动杆350一端设有手轮351。

手轮351的转动能带动驱动杆350的转动,第四锥齿轮334随之转动,因第三锥齿轮333与第四锥齿轮334啮合,第三锥齿轮333随之转动,连接杆340与第三锥齿轮333连接,也跟着转动,第二锥齿轮332转动,因第一锥齿轮331与第二锥齿轮332啮合,第一锥齿轮331转动,所以,手轮351的转动,能使第一锥齿轮331转动;第一锥齿轮331的转动使螺杆320转动,因螺杆320与第一锥齿轮331和底座110均螺接,所以螺杆320能上下移动,这就使得滚轮110能够伸出或缩回第一安装槽311内;当滚轮110伸出时,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能够方便的移动位置,输送十分方便;当滚轮110缩回时,底座110的位置十分稳定,使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工作时的位置十分稳定。另外,通过手轮351能控制滚轮111的上下伸缩,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311的数量为四个,第三锥齿轮333的数量为四个,第四锥齿轮334的数量为二个,一个第四锥齿轮334与二个第三锥齿轮333对应啮合,二个第四锥齿轮334均套接在一个驱动杆350上。

通过一个手轮351能同时控制四个滚轮111的伸缩,而且四个滚轮111的伸缩长度相同,使得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的升起和降落过程十分稳定,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操作过程中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312槽口设有槽盖360,螺杆320可穿出槽盖360。

槽盖360的设置能有效地防止异物或水进入到第二安装槽312内;螺杆320可穿出槽盖360,这使得槽盖360不会阻碍螺杆320的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锥齿轮331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滚珠370,槽盖360底面和第二安装槽312槽底均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滚珠370对应配合。

环槽与滚珠370的对应配合能保证第一锥齿轮331转动时的稳定性,也能减小摩擦,减小转动时受到的阻力,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滚轮111为万向轮。

滚轮111为万向轮,这使得在使用滚轮111时,能十分方便的移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

本实施例中,第一锥齿轮331顶面和底面的滚珠370均至少有二个,第一锥齿轮331顶面滚珠370的四分之一凸出第一锥齿轮331顶面,第一锥齿轮331底面滚珠370的四分之一凸出第一锥齿轮331底面。

第一锥齿轮331顶面和底面的滚珠370均至少有二个,这能保证第一锥齿轮331转动时的稳定性;第一锥齿轮331顶面滚珠370的四分之一凸出第一锥齿轮331顶面,第一锥齿轮331底面滚珠370的四分之一凸出第一锥齿轮331底面,这能保证滚珠370较佳地滚动。

本实施例中,槽盖360的边沿设有防水橡胶圈。

防水橡胶圈的设置有利于第二安装槽312内防水。

本实施例中,槽盖360上方设有挡雨罩,螺杆320顶端位于所述挡雨罩内。

挡雨罩的设置有利于第二安装槽312内防水。

实施例3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防水接线结构,其包括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右侧设有开口向右的插入腔410,插入腔410左侧设有插孔420,插入腔410腔口处设有安装环430,安装环430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插入腔410对应,安装环430外侧设有外螺纹;一插头与插入腔410对应配合,所述插头包括插头主体441,插头主体441左端设有金属头442,金属头442与插孔420配合,插头主体441上可活动的套接有套环444,套环444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套腔4441,套腔4441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对应配合;套腔4441内设有挡环443,挡环443固定套接在插头主体441上。

通过金属头442与插孔420配合,金属头442与插孔420分别与控制器的电路、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电路连接,实现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与控制器的电连接;插头主体441可插入到插入腔410和所述通孔形成的空腔内,这样,金属头442与插孔420的对接十分稳固。安装环430外侧的外螺纹能与套腔4441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应配合,这使得套环444旋紧在安装环430上后能将挡环443压紧在安装环430的右侧面上,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插头主体441从插入腔410内脱落,而且具有较佳地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插入腔410前后侧均设有装填腔450,装填腔450与插入腔410相通且相通处设有网格板452,装填腔250内设有挡板451,一吸水袋470卡在网格板452和挡板451中间。

通过装填腔450内吸水袋470的设置,能吸取插头主体441上的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防水能力,尤其是在雨天分开金属头442与插孔420后重新插入时,插头主体441上的水会接触到雨水,雨水难以处理干净,这时通过吸水袋470的吸水能力就能有效地防水;而挡板451和网格板452的设置能有效地固定吸水袋470的位置,网格板452不会影响吸水袋470的吸水能力。

本实施例中,吸水袋470为能透水的编织袋且内部盛装有高吸水树脂。

因高吸水树脂具有较佳地吸水能力,所以使得吸水袋470具有较佳的吸水能力。

本实施例中,装填腔450右侧设有腔盖460,腔盖460上装有用于查看吸水袋470状态的玻璃窗461。

通过腔盖460的设置,使得吸水袋470的安装和更换十分方便,当然,腔盖460要具有较佳地防水能力;通过腔盖460上玻璃窗461的设置,这能十分方便地查看吸水袋470的状态,当吸水袋470因吸较多的水而发生膨胀时,这时就要及时的更换吸水袋470。

本实施例中,挡环443离插头主体441左端的距离等于所述通孔的长度和插入腔410长度的和,这使得插头主体441插入到插入腔410内时,通过套环444将挡环443卡在安装环430右侧面上,既能保证稳定性,又能有效地保证贴合处的缝隙较小,从而具有较佳地防水能力。

本实施例中,吸水袋470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编织袋。

吸水袋470具有弹性,这能有效地解决吸水袋470内高吸水树脂吸水膨胀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高吸水树脂为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类、接枝丙烯酰胺、高取代度交联羧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交联型羟乙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的混合物。

高吸水树脂采用上述材料能有效地吸水。

本实施例中,挡板451的宽度为装填腔450宽度的四分之一,挡板451将装填腔450分为二个区域,一个区域用与装填吸水袋470,另一个区域与玻璃窗461对应。

挡板451的宽度为装填腔450宽度的四分之一,这既能较佳地卡在吸水袋470,又能方便装填吸水袋470;玻璃窗461与另一个区域对应,这能方便地从玻璃窗461处查看吸水袋470是否膨胀及膨胀程度,从而能及时地更换吸水袋470。

实施例4

如图1、图2、图3、图4、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防水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其包括底座110,底座110上方设有支撑柱120,支撑柱120上方设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左右侧面均铰接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铰接有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长度的一半;

其中一个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右侧设有开口向右的插入腔410,插入腔410左侧设有插孔420,插入腔410腔口处设有安装环430,安装环430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插入腔410对应,安装环430外侧设有外螺纹;一插头与插入腔410对应配合,所述插头包括插头主体441,插头主体441左端设有金属头442,金属头442与插孔420配合,插头主体441上可活动的套接有套环444,套环444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套腔4441,套腔4441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对应配合;套腔4441内设有挡环443,挡环443固定套接在插头主体441上。

通过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的铰接、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铰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可以灵活的转动,这样在安装时,携带时,就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可以自由的调节以节约空间;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长度的一半,这使得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可以叠放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上方,使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占用空间最小,而且在移动过程中十分稳定,方便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

通过金属头442与插孔420配合,金属头442与插孔420分别与控制器的电路、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电路连接,实现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与控制器的电连接;插头主体441可插入到插入腔410和所述通孔形成的空腔内,这样,金属头442与插孔420的对接十分稳固。安装环430外侧的外螺纹能与套腔4441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应配合,这使得套环444旋紧在安装环430上后能将挡环443压紧在安装环430的右侧面上,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插头主体441从插入腔410内脱落,而且具有较佳地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左右侧面的顶边均设有安装块210,安装块21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顶边的两端,两个安装块210之间设有圆槽220,圆槽220以所述顶边为轴;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外侧面的底边伸入圆槽220后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安装块210相对的侧面上。

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有两个,分别铰接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左右侧面的顶边上,以图1左半部分结构来描述铰接结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外侧面的底边伸入圆槽220后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安装块210相对的侧面上,圆槽220以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顶边为轴,使得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可以转动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左边,这时,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外侧面抵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左侧面上,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重合,这样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展开后就能有效地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安装块210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对应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安装有轴承240;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外侧面的底边的两端均设有圆杆230,圆杆230固定卡接在轴承240的内圈内,圆杆230与圆槽220同轴。

圆杆230通过卡接在轴承240内,而轴承240位于安装块210内的安装腔内,所以圆杆230可以稳定地在圆槽220内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铰接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的铰接采用相同的结构,以图1左半部分结构来描述铰接结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的铰接处位于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内侧面的顶边,这样,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可以转动至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上方并与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贴合,也可转动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重合,这时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重合,呈水平分布,这样就能有效地工作。

本实施例中,以图1左半部分结构来描述铰接结构,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内侧面的顶端设有卡杆140,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内侧面的底端设有容置腔150,容置腔150内设有卡夹160,卡杆140与卡夹160对应配合。

卡杆140可以卡接在容置腔150内的卡夹160内,这使得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与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重合时可以有效地固定,可有效地解决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因为重力不能与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重合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之间串联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内串联导线穿过圆杆230的轴心后到达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内;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第三太阳能电池板133之间串联导线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31、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32之间串联导线的连接结构相同。

串联导线采用穿过圆杆230的轴心的方式,使得串联导线不易因为转动而绕到一起,不会受到拉力的影响。当通过圆杆230的轴心时,可以采用集电环以进一步解决转动时导线自身转动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底座110下方设有滚轮111。

滚轮111的设置可使得本实施例的移动十分方便,更能方便地改变本实施例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插入腔410前后侧均设有装填腔450,装填腔450与插入腔410相通且相通处设有网格板452,装填腔250内设有挡板451,一吸水袋470卡在网格板452和挡板451中间;吸水袋470为能透水的编织袋且内部盛装有高吸水树脂。

通过装填腔450内吸水袋470的设置,能吸取插头主体441上的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防水能力,尤其是在雨天分开金属头442与插孔420后重新插入时,插头主体441上的水会接触到雨水,雨水难以处理干净,这时通过吸水袋470的吸水能力就能有效地防水;而挡板451和网格板452的设置能有效地固定吸水袋470的位置,网格板452不会影响吸水袋470的吸水能力。

本实施例中,装填腔450右侧设有腔盖460,腔盖460上装有用于查看吸水袋470状态的玻璃窗461。

通过腔盖460的设置,使得吸水袋470的安装和更换十分方便,当然,腔盖460要具有较佳地防水能力;通过腔盖460上玻璃窗461的设置,这能十分方便地查看吸水袋470的状态,当吸水袋470因吸较多的水而发生膨胀时,这时就要及时的更换吸水袋47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其包括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所有结构,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能够将实施例1-3的结构进行任意删减或任意组合,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