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大转矩永磁直驱电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7388发布日期:2018-11-16 23:5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为一种低速大转矩永磁直驱电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以及电机行业的高速发展,客户对电机的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电机壳体外周布置有散热筋条,来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永磁电机是用永磁体作为定子固定在电机壳体内壳壁上,而大功率的永磁电机工作时,电机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永磁体的温度过高,仅靠电机壳体外周布置的散热筋条难以降低永磁体的温度,若永磁电机内的温度无法及时降低,永磁体会出现不可逆退磁的情况,而导致电机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电机温度的散热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速大转矩永磁直驱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套设在电机壳体外周的管状风罩,风罩的上间隔布设有进、出风口,风罩的内罩面与电机壳体的外壳面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形成环形腔室,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自进风口流经环形腔室并从出风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技术:
的技术效果为: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自进风口流经环形腔室并从出风口排出,将电机壳体上的热量及时地排出,能够有效降低电机温度,避免永磁体退磁的情况出现,确保电机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除去抽风机后的俯视视图;

图2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垂直于电机轴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低速大转矩永磁直驱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套设在电机壳体10外周的管状风罩20,风罩20的上间隔布设有进、出风口21、22,风罩20的内罩面与电机壳体10的外壳面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形成环形腔室30,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自进风口21流经环形腔室30并从出风口22排出。

将管状的风罩20套设在电机壳体10外周,风罩20的内罩面与电机壳体10的外壳面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形成环形腔室,如图3所示的气流流动路径,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自进风口21流经环形腔室30并从出风口22排出,气流将电机壳体10上的热量及时地排出,能够有效降低电机温度,避免永磁体退磁的情况出现,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所述风罩20与电机壳体10之间设有整体呈环形的散热筋板11,散热筋板11的中心线与电机壳体10的轴芯线重合,散热筋板11沿电机壳体10轴向均匀间隔布置。

散热筋板11与气流热交换,散热筋板11额外增加了导热面积,使电机壳体10上的热量快速被气流带走,使电机冷却更为快速、高效。

由于电机定子工作时的温度高,主要是降低定子的温度,因此,所述风罩20与电机壳体10形成的环形腔室30围设在电机壳体10上定子安装区域a的外周。保证定子能够有效冷却的同时,避免额外冷却结构的布设,降低制造成本。

所述风罩20包括两圆弧形罩板,两圆弧形罩板的端部与电机壳体10外侧的散热筋板11密封连接,两圆弧形罩板在电机壳体10周向上间隔布置,两圆弧形罩板在周向上相邻的侧边之间形成进、出风口21、22。进、出风口21、22自然形成,风罩20的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其中,风罩20也可以是多个弧形板分段焊接至散热筋板11上。

所述电机壳体10轴向水平布置,所述进、出风口21、22分别位于电机壳体10的下、上部位置处。

所述冷却单元为抽风机40,所述抽风机40的安装罩壳41的罩口罩设在出风口22的外周,抽风机40的进风口与安装罩壳41上的通孔连通。安装罩壳41的罩口与出风口22的外周密封配合,防止漏风的情况出现。另外,冷却单元也可以为吹风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速大转矩永磁直驱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套设在电机壳体外周的管状风罩,风罩的上间隔布设有进、出风口,风罩的内罩面与电机壳体的外壳面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形成环形腔室,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自进风口流经环形腔室并从出风口排出。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自进风口流经环形腔室并从出风口排出,将电机壳体上的热量及时地排出,能够有效降低电机温度,避免永磁体退磁的情况出现,确保电机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奔奔;裴悦;查玮;胡闽;吴浩亮;盛海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5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