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6887发布日期:2018-11-30 23:5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向设置激磁绕组的轴向激磁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轴向设置激磁绕组的电机在汽车发电机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方面却应用很少,其主要原因是轴向设置激磁绕组产生的磁场可以辐射到无限远处,由于车辆由钢铁构成,会产生很强的磁场汇集作用,在汽车驱动电机转子轴端的齿轮上汇集很强磁场,这部分磁场不但会分流电机主磁场,造成原材料用量增加,还会减少驱动电机功率,又会在由前轴承、前端盖、机体、后端盖、后轴承、转子轴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形成低压大电流,灼伤轴承珠粒和珠粒轨道,在电机转子轴端汇集很强磁场,会使轴端齿轮及齿轮箱内临近齿轮吸附铁屑等杂物加速齿轮磨损,严重影响车辆运行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磁场隔离绕组阻断电机磁场沿轴向辐射到无限远处的方法,以克服轴向设置激磁绕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之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定子铁芯、电枢绕组、转子和控制器,在转子与转子轴轴端之间设置磁场隔离绕组,磁场隔离绕组磁势方向与相邻激磁绕组e磁势方向相反,磁场隔离绕组磁势为相邻激磁绕组e磁势的30%-70%,最佳为50%。

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电机转子由前爪极a、后爪极d、激磁绕组e、永磁材料、转子轴、滑环等构成,激磁绕组e设置于前爪极a和后爪极d共同构成的内腔,永磁材料设置于前爪极a和后爪极d构成的爪极空隙之中,永磁材料磁场与电激磁磁场合并,共同构成转子磁场,激磁绕组e与滑环相连。

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电机转子由前爪极a、前中爪极b、后中爪极c、后爪极d、激磁绕组e、激磁绕组f、永磁材料、转子轴、滑环等构成,激磁绕组e设置于前爪极a和前中爪极b共同构成的内腔,永磁材料设置于前爪极a和前中爪极b构成的爪极空隙之中;激磁绕组f设置于后中爪极c和后爪极d共同构成的内腔,永磁材料设置于后中爪极c和后爪极d构成的爪极空隙之中,永磁材料磁场与电激磁磁场合并,共同构成转子磁场,激磁绕组e与激磁绕组f产生磁势方向相反,激磁绕组e、激磁绕组f与滑环相连。

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进一步设置为:磁场隔离绕组设置于转子与前端盖之间。

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进一步设置为:磁场隔离绕组设置于前端盖外端。

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电机冷却方式采用在转子轴后端安装风扇冷却。

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电机冷却方式采用智能电子风扇温控冷却。

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电机冷却方式采用导管通风智能电子风扇远端冷却。

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电机冷却方式采用油冷却或水冷却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用磁场隔离绕组阻断电机磁场沿轴向辐射到无限远处的方法,有效阻断磁场沿轴向的辐射,使电机磁场损失减小,驱动力矩增加,沿轴辐射磁感应电流消失,轴承珠粒灼伤、珠粒轨道灼伤和轴端磁场吸附铁销现想消失,驱动电机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延长;永磁材料设置于爪极之间构成的爪极空隙之中,使驱动电机磁场明显增强,体积明显缩小,重量明显减轻,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转子为1对爪极,磁场隔离绕组设置在转子与前端盖之间,固定在前端盖上基本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转子为2对爪极,磁场隔离绕组设置在转子与前端盖之间,固定在前端盖上基本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转子为1对爪极,磁场隔离绕组设置在转子与前端盖之间,固定在转子爪极前端基本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转子为2对爪极,磁场隔离绕组设置在前端盖外端基本原理图。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第一实施方式,其由前端盖12、后端盖3、定子铁芯7、电枢绕组10、转子和控制器,在转子与转子轴13轴端之间设置磁场隔离绕组11,磁场隔离绕组11磁势方向与相邻激磁绕组e14磁势方向相反,磁场隔离绕组11磁势为相邻激磁绕组e14磁势的30%。

其中,所述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转子由前爪极a9、后爪极d4、激磁绕组e14、永磁材料5、转子轴13、滑环2等构成,激磁绕组e14设置于前爪极a9和后爪极d4共同构成的内腔,永磁材料5设置于前爪极a9和后爪极d4构成的爪极空隙之中,永磁材料5磁场与电激磁磁场合并,共同构成转子磁场,激磁绕组e14与滑环2相连。

所述磁场隔离绕组11设置在转子与前端盖12之间,磁场隔离绕组11固定在前端盖12上。

所述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冷却方式采用智能电子风扇17温控冷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第二实施方式,其与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子由前爪极a9、前中爪极b8、后中爪极c6、后爪极d4、激磁绕组e14、激磁绕组f15、永磁材料5、转子轴13、滑环2等构成,激磁绕组e14设置于前爪极a9和前中爪极b8共同构成的内腔,永磁材料5设置于前爪极a9和前中爪极b8构成的爪极空隙之中;激磁绕组f15设置于后中爪极c6和后爪极d4共同构成的内腔,永磁材料5设置于后中爪极c6和后爪极d4构成的爪极空隙之中,永磁材料5磁场与电激磁磁场合并,共同构成转子磁场,激磁绕组e14与激磁绕组f15产生磁势方向相反,激磁绕组e14、激磁绕组f15与滑环2相连。

所述磁场隔离绕组11磁势为相邻激磁绕组e14磁势的50%。

所述驱动电机冷却方式采用在转子轴后端安装风扇1冷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第三实施方式,其与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磁场隔离绕组11设置于转子与前端盖之间,固定在转子爪极前端。

所述磁场隔离绕组11磁势为相邻激磁绕组e14磁势的70%。

所述驱动电机冷却方式采用导管通风智能电子风扇17远端冷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第四实施方式,其与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磁场隔离绕组11设置于前端盖外端。

所述驱动电机冷却方式为液体冷却,机壳设置有冷液却通道16,采用油冷却或水冷却方式。

总之,由以上实施例可见,用磁场隔离绕组11阻断电机磁场沿轴向辐射到无限远处的方法,有效阻断磁场沿轴向的辐射,使电机磁场损失减小,驱动力矩增加,沿轴辐射磁感应电流消失,轴承珠粒灼伤、珠粒轨道灼伤和轴端磁场吸附铁销现想消失,驱动电机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延长;永磁材料设置于爪极构成的爪极空隙之中,使驱动电机磁场明显增强,体积明显缩小,重量明显减轻,同时确立了磁场隔离绕组11磁势为相邻激磁绕组e14磁势的30%-70%,最佳为50%。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