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流电缆耐压试验的过渡软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0310发布日期:2018-12-28 20:0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直流电缆耐压试验的过渡软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直流电缆耐压试验的过渡软接头。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缆产品的耐压与局部放电试验中,需要外接试验终端,其作用是连接电源并消除接口处的空气电晕放电干扰。但是,由于不同规格的电力电缆的直径不同,在与外接试验终端连接时,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接口尺寸不匹配的情况。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电缆接口外径缠绕铅笔头形状的绝缘胶带,实现过渡连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缠绕的过程受到人工操作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尺寸配合过盈或不足,导致试验终端内的绝缘液体泄漏影响试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全可靠且使用方便的用于直流电缆耐压试验的过渡软接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直流电缆耐压试验的过渡软接头,由多级不同内径的弹性套筒套装构成,其中,内侧弹性套筒的外径与外侧弹性套筒的内径尺寸相同,最内侧弹性套筒的内径尺寸与试验电缆的外径匹配,最外侧弹性套筒的外径尺寸与试验终端的内径匹配;通过弹性套筒的逐级叠加过渡,实现试验电缆与试验终端尺寸的匹配功能。

所述弹性套筒外壁上制有波纹。

所述弹性套筒采用橡胶或硅橡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多个不同内径的弹性套筒级联构成,通过最内侧弹性套筒与试验电缆相连接,通过最外侧弹性套筒与试验终端相连接,实现了不同尺寸的电缆与试验终端的可靠连接,有效地避免了空气电晕放电干扰,可安全可靠地进行直流电缆耐压试验,其使用方便,可有效提高试验效率。

2、本发明在各个弹性套筒外壁上均制有波纹,可以增加弹性套筒之间的摩擦力与抱紧力,防止套筒级联错位和试验终端内的绝缘液体流出,使得试验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连接示意图;

图中,1-内侧弹性套筒,2-套筒波纹,3-外侧弹性套筒,4-套筒波纹,5-电缆线芯,6-电缆绝缘护套,7-金属连接件,8-试验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用于直流电缆耐压试验的过渡软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内侧弹性套筒1和外侧弹性套筒3,两个弹性套筒均采用橡胶或硅橡胶等绝缘弹性材质制成。在两个弹性套筒外壁上分别制有套筒波纹2和套筒波纹4,内侧弹性套筒安装在第二弹性套筒内并通过内侧的套筒波纹增加两级套筒的摩擦力与抱紧力,防止两个套筒错位;外侧弹性套筒安装在试验终端内并通过外侧的套筒波纹增加套筒与试验终端的摩擦力与抱紧力,防止试验终端内的绝缘液体流出。

上述实施例为两级套筒结构的过渡软接头。实际上,根据电缆标准规定的规格尺寸,可以制备配套的弹性套筒;同样,试验终端的尺寸也是固定的,也可制备对应的橡胶套筒。在使用时,与试验电缆连接的是最内侧套筒,与试验终端相连的是最外侧套筒,中间通过叠加的中间尺寸套筒逐级连接。因此,本发明可以由多级不同内径的弹性套筒套装构成,内侧弹性套筒的外径与外侧套筒的内径尺寸相同,通过弹性套筒的级联叠加实现扩径功能。最内侧套筒的内径尺寸与试验电缆的外径相同,最外侧套筒的外径尺寸与试验终端的内径相同。

图2给出了采用二级套筒结构的过渡软接头的应用连接示意图。试验电缆(由电缆线芯5及外部的电缆绝缘护套6构成)的外径与内侧弹性套筒的内径相匹配。在使用时,首先,将试验电缆安装在内侧弹性套筒内;然后将外侧弹性套筒套在内侧弹性套筒的外径上,套接尺寸根据实际情况,以不造成内侧弹性套筒挤压变形为宜;最后,外侧弹性套筒与试验终端8连接,电缆线芯与试验终端内部的电源线通过金属连接件7相连。上述连接完成后,即可进行直流电缆耐压试验。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直流电缆耐压试验的过渡软接头,其主要技术特点是:由多级不同内径的弹性套筒套装构成,其中,内侧弹性套筒的外径与外侧弹性套筒的内径尺寸相同,最内侧弹性套筒的内径尺寸与试验电缆的外径匹配,最外侧弹性套筒的外径尺寸与试验终端的内径匹配。本发明通过最内侧弹性套筒与试验电缆相连接,通过最外侧弹性套筒与试验终端相连接,实现了不同尺寸的电缆与试验终端的可靠连接,有效地避免了空气电晕放电干扰,可安全可靠地进行直流电缆耐压试验,其使用方便,可有效提高试验效率;同时弹性套筒外壁上的波纹可以增加弹性套筒之间的摩擦力与抱紧力,防止套筒级联错位和试验终端内的绝缘液体流出,使得试验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平;王浩鸣;房晟辰;陈磊;李季;于洋;李琳;吴莉萍;于凡;陈铮铮;唐庆华;满玉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2
技术公布日:2018.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