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机转子入壳工装及入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6343发布日期:2018-12-08 06:10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大型电机转子入壳工装及入壳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电机转子装配到电机定子中的工装,特别涉及一种将大型电机转子装配到电机定子中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将大型电机的转子装配到定子中的过程,也就是俗称的转子入壳工艺。现有的装配方法有二种,第一种是行车双钩起吊方式:行车的一端钩吊起转子的一端轴,在转子的另一端轴上套接有假轴,假轴的另一端穿过定子后与行车的另一端钩连接,通过行车的移动,将转子平移到定子中。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操作工人手扶假轴伸入到机座与转子的轴端连接处,但当假轴与转子的连接处被平移进定子中后,如果假轴的重心不在机座的外侧,假轴会出现栽头现象,使装配失败,另外,这种装配方法需要安排3-5人,从前后左右多个角度监控转子入壳时的姿态,稍有不慎或配合不当,便会发生转子磕碰定子的风险,因此,行车双钩起吊方式存在吊钩不同步会引发假轴脱落的潜在隐患,严重时可能导致定子摔落后的产品报废。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拐臂式吊具的起吊方式,拐臂式吊具的套筒套接在转子的外端轴上,行车的吊钩吊在整个吊具和转子的重心处的拐臂式吊具的上横梁上,将转子的内端轴对准转子,水平移动行车,将转子平移到定子中。由于大型转子的重量较大,这种装配方法存在在装配过程中拐臂式吊具的上横梁在拐弯出容易断裂,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电机转子入壳工装及入壳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大型电机转子入壳装配过程中存在较大事故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大型电机转子入壳工装,包括装配台,在装配台上固定设置有定子支架,在定子支架上平卧有定子,在定子支架右侧的装配台上设置有导轨,在导轨上分别活动设置有转子承载小车和转子随动小车,在转子随动小车上设置有随动支架,在转子承载小车上平卧有转子,转子的右端轴设置在随动支架上,在转子的左端轴上套接有装配引导套筒,在装配引导套筒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带凹槽的滑块,在装配引导套筒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前引导条,在装配引导套筒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后引导条,在装配引导套筒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左顶接板和右顶接板,在定子支架左侧的装配台上设置有套筒支撑箱架,在套筒支撑箱架上设置有套筒支撑箱,在套筒支撑箱的箱底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套筒引导导轨,在套筒支撑箱的前侧立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前引导槽,在套筒支撑箱的后侧立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后引导槽,装配引导套筒的下端面上设置的滑块通过其上的凹槽活动设置在套筒引导导轨上,装配引导套筒的后侧面上设置的后引导条活动设置在后引导槽中,装配引导套筒的前侧面上设置的前引导条活动设置在前引导槽中,在左顶接板与右顶接板之间设置有丝杠,在丝杠上设置有丝杠螺母,在套筒支撑箱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与丝杠螺母之间设置有传动带。

套筒支撑箱是由下半箱体与上半箱体扣接组成的,下半箱体与上半箱体是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的。

一种大型电机转子入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定子支架右侧的装配台上设置导轨,在导轨上分别活动设置转子承载小车和转子随动小车,在转子随动小车上设置随动支架,在转子承载小车上平卧有转子,转子的右端轴设置在随动支架上;

第二步、制作套筒支撑箱,在套筒支撑箱的箱底内侧面上固定设置套筒引导导轨,在套筒支撑箱的前侧立板的内侧面上设置前引导槽,在套筒支撑箱的后侧立板的内侧面上设置后引导槽;

第三步、制作装配引导套筒,在装配引导套筒的下端面上设置带凹槽的滑块,在装配引导套筒的前侧面上设置前引导条,在装配引导套筒的后侧面上设置后引导条,在装配引导套筒的顶面上分别设置左顶接板和右顶接板;

第四步、将套筒支撑箱固定到定子支架左侧的装配台上设置的套筒支撑箱架上;

第五步、将装配引导套筒的从套筒支撑箱的左端穿过套筒支撑箱和定子后与转子的左端轴套接在一起;

第六步、在左顶接板与右顶接板之间设置丝杠,在丝杠上设置有丝杠螺母,在套筒支撑箱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将驱动电机与丝杠螺母之间连接好传动带;

第七步、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会带动丝杠螺母原地旋转,使丝杠向左移动,丝杠顶着左顶接板向坐移动,左顶接板带动装配引导套筒向左移动,装配引导套筒通过左端轴牵引转子向左移动,转子随动小车也沿导轨向左随动,实现转子入壳到定子中,入壳到位后,关闭驱动电机,卸掉装配引导套筒。

本发明克服了在转子入壳过程中悬臂梁伸进伸出时容易出现栽头的现象,入壳平稳安全,可应用于各类电机转子一端加长或接引以实现转子轴向移动和定转子套装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大型电机转子入壳工装,包括装配台1,在装配台1上固定设置有定子支架2,在定子支架2上平卧有定子3,在定子支架2右侧的装配台1上设置有导轨4,在导轨4上分别活动设置有转子承载小车27和转子随动小车5,在转子随动小车5上设置有随动支架6,在转子承载小车27上平卧有转子7,转子7的右端轴8设置在随动支架6上,在转子7的左端轴9上套接有装配引导套筒10,在装配引导套筒10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带凹槽的滑块20,在装配引导套筒10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前引导条22,在装配引导套筒10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后引导条21,在装配引导套筒10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左顶接板23和右顶接板24,在定子支架2左侧的装配台1上设置有套筒支撑箱架12,在套筒支撑箱架12上设置有套筒支撑箱11,在套筒支撑箱11的箱底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套筒引导导轨19,在套筒支撑箱11的前侧立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前引导槽18,在套筒支撑箱11的后侧立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后引导槽17,装配引导套筒10的下端面上设置的滑块20通过其上的凹槽活动设置在套筒引导导轨19上,装配引导套筒10的后侧面上设置的后引导条21活动设置在后引导槽17中,装配引导套筒10的前侧面上设置的前引导条22活动设置在前引导槽18中,在左顶接板23与右顶接板24之间设置有丝杠25,在丝杠25上设置有丝杠螺母26,在套筒支撑箱1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3,在驱动电机13与丝杠螺母26之间设置有传动带。

套筒支撑箱11是由下半箱体14与上半箱体15扣接组成的,下半箱体14与上半箱体15是通过连接螺栓16连接在一起的。

一种大型电机转子入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定子支架2右侧的装配台1上设置导轨4,在导轨4上分别活动设置转子承载小车27和转子随动小车5,在转子随动小车5上设置随动支架6,在转子承载小车27上平卧有转子7,转子7的右端轴8设置在随动支架6上;

第二步、制作套筒支撑箱11,在套筒支撑箱11的箱底内侧面上固定设置套筒引导导轨19,在套筒支撑箱11的前侧立板的内侧面上设置前引导槽18,在套筒支撑箱11的后侧立板的内侧面上设置后引导槽17;

第三步、制作装配引导套筒10,在装配引导套筒10的下端面上设置带凹槽的滑块20,在装配引导套筒10的前侧面上设置前引导条22,在装配引导套筒10的后侧面上设置后引导条21,在装配引导套筒10的顶面上分别设置左顶接板23和右顶接板24;

第四步、将套筒支撑箱11固定到定子支架2左侧的装配台1上设置的套筒支撑箱架12上;

第五步、将装配引导套筒10的从套筒支撑箱11的左端穿过套筒支撑箱11和定子3后与转子7的左端轴9套接在一起;

第六步、在左顶接板23与右顶接板24之间设置丝杠25,在丝杠25上设置有丝杠螺母26,在套筒支撑箱1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3,将驱动电机13与丝杠螺母26之间连接好传动带;

第七步、启动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会带动丝杠螺母26原地旋转,使丝杠25向左移动,丝杠25顶着左顶接板23向坐移动,左顶接板23带动装配引导套筒10向左移动,装配引导套筒10通过左端轴9牵引转子7向左移动,转子随动小车5也沿导轨4向左随动,实现转子7入壳到定子3中,入壳到位后,关闭驱动电机13,卸掉装配引导套筒10。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是:驱动电机13通过皮带带动丝杠螺母26旋转,驱动悬臂梁上方的丝杠25做轴向直线运动,由于丝杠25设置在装配引导套筒10的顶面上的左顶接板23与右顶接板24之间,丝杠25做轴向直线运动,带动装配引导套筒10移动,使装配引导套筒10在套筒支撑箱11内的套筒引导导轨19上做轴向直线运动,从而实现转子7入壳到定子3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