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2862发布日期:2019-01-29 17:03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stator),在其上面装设了成对的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而旋转部分(转子-rotor)叫转子铁芯,在上面要装设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感应电动势,充当旋转磁场,后产生电磁转矩进行能量转换。

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均是由多个冲片层叠而成,以定子铁芯为例,其工艺流程为:钢带放置在放卷机上进入校平机校平,然后进入纵剪机和横剪机剪成规则的片状,然后通过输送装置进入冲压机冲孔成型,最后经输送架输出成品冲片。

校平机也称矫正机、整平机,用于钢带的校平送进。它是板材加工中常用的设备,校平机的定型主要取决于被校带材的厚度、材质和要求,料越厚所需结构刚性要越好,辊数越少,辊径越大,功率越大(幅宽一定),反之亦然。

校平机主要应用于矫正各种规格板材及剪切成块的板材。该机能适用于各种冷、热轧板材的矫平。由于其操作方便、简单,应用范围遍布机械、冶金、建材、化工、电子、电力、轻工等多个行业,特别在造船、机车车辆、锅炉桥梁、金属结构工厂等行业,成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必需产品。

横剪机用于将金属卷板经过开卷、校平、定尺、剪切成所需长度的平整板料并堆垛。适用于加工冷轧和热轧碳钢、硅钢、马口铁、不锈钢及表面涂镀后的各类金属材料。

纵剪机又称纵剪线,纵切机,分条机,是金属分切设备的一种称呼,适用于进行金属带料的纵向剪切工作,并将分切后的窄条重新卷绕成卷,适用材料:马口铁、硅钢片,铝带、铜、不锈钢板、镀锌板等。

现有的硅钢片生产线存在以下问题:1、以e型硅钢片为例,现有的e型硅钢片成型工艺中,经冲压机冲孔成型的e型硅钢片,零散的落入容器内,还需要人工将散落的e型硅钢片整理,再进行后续的堆叠,不仅繁琐,而且堆叠平整度差;2、钢带在纵剪机和横剪机的作用下剪成片状后,需要用输送装置输送到冲压机内进行冲孔成型,现有的输送装置采用皮带输送,此种输送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钢片在皮带上不能有序排列,呈杂乱无序状态,甚至会发生堆叠,从而在进入冲压机冲孔前,还需要人工将钢片整理有序,操作繁琐;3、现有的校平机均是一个主动辊带动多个从动辊进行校平,如此会导致后面几根从动辊的校平力不足,使得钢带的剩余曲率不能逐步减小,成品钢带平直度差;4、现有的纵剪机在剪切钢带时,由于剪切力,钢带被剪切时会发生变形,如此会导致钢带剪切不平整,影响后道冲压工序的进行;5、现有的横剪机的刀刃为平刀刃,因此在剪切钢带时,不仅不易切断钢带,并且切边不平整,同时容易损坏刀刃;钢带置于下刀座被剪切时,由于剪切力,钢带会发生变形或滑移,现有的方法一般采用压板将钢带压住,但是此种方法,钢带每次剪切时候需要对压板进行压紧—松开—压紧循环操作,影响了钢带剪切的连续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它它依次包括放卷机、校平机、纵剪机、横剪机、输送装置、冲压机和输送架。

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其校平机包括电机、第一减速机、十字轴式万向节、第一主动轧辊、第二主动轧辊、第三主动轧辊、第四主动轧辊、第一从动轧辊、第二从动轧辊和第三从动轧辊,电机与第一减速机相连,第一减速机分别与第一主动轧辊、第二主动轧辊、第三主动轧辊和第四主动轧辊通过十字轴式万向节连接,第二从动轧辊和第三从动轧辊设置在第一主动轧辊与第二主动轧辊之间,第一从动轧辊设置在第三主动轧辊与第四主动轧辊之间。

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其纵剪机包括第二减速机、联接杆、锁紧手轮、丝杆、定位辊、剪刃辊和纵剪机体,第二减速机、联接杆、丝杆、定位辊和剪刃辊均设置在纵剪机体上,所述锁紧手轮与联接杆连接,电机与联接杆相连,联接杆与定位辊通过丝杆丝杆连接,定位辊位于剪刃辊上方,所述定位辊的两端设置有台阶面,剪刃辊的柱面上设置有支撑块,剪刃辊的两端设置有剪刃,剪刃与台阶面配合。

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其横剪机包括横剪机体、下刀座、上刀座、连接杆、气缸和压块,气缸的活塞部与压块连接,压块的两端通过连接杆与上刀座连接,下刀座设置在机体上,所述上刀座的侧面设置有切刀呈直角梯形,切刀的斜腰为刀刃,下刀座上设置有凹槽,钢带的两侧卡在凹槽内。

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其输送装置滑轨、传动座、主动轮、从动轮和链条,传动座套设在滑轨上,且能沿滑轨横向移动,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在传动座上,滑轨的两端设置有挡板,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链条链式传动连接,所述链条的链节上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用于放置钢片。

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其传动座上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位于主动轮或从动轮的内侧,感应器对应主动轮或从动轮的凹面、凸面,传动座上还设置有启停装置,启停装置位于主动轮或从动轮的外侧,启停装置与挡板对应。

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其输送架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转轴和翻转板,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一端均固定在冲压机下模的冲片出口处侧面,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与e型硅钢片的两个开口对应,第一导轨由第一支撑架支撑,第二导轨由第二支撑架支撑,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宽度略小于e型硅钢片的两个开口宽度,翻转板设置在冲压机下模上,翻转板的上表面与冲压机下模的上表面齐平,转轴穿过翻转板的中心轴且与翻转板固定连接,转轴的两端穿出冲压机下模的两侧,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具有向下的倾斜角,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末端设置有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钢带在校平机初段,由中等校平力a第一次校平,然后由较小的校平力b进行第二次校平,接着由中等的校平力c过渡到中段,中段有两个主动轮,较大的校平力d能去除钢带大部分剩余曲率,最后在中等的校平力e、f作用下平稳出料,此种结构,校平力足,使得钢带的剩余曲率能有效逐步减小,成品钢带平直度好。

2、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钢带进入纵剪机时,在定位辊的台阶面与剪刃辊的剪刃配合下,钢带的边缘被整齐剪切;同时在支撑块的作用下,钢带在被剪切的同时被压紧,不会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保证了后续冲压工序的顺利进行

3、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钢带进入横剪机时,由于钢带的两侧卡在凹槽内,在凹槽的作用下,钢带在被剪切时,不会发生变形和滑动;由于呈直角梯形的切刀的斜腰为刀刃,与传统的平刀刃相比,钢带更容易被切断,且切边整齐,同时刀刃不易磨损。

4、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钢片经输送装置进入冲压机,由支撑件托着钢片有序的进入冲压机,省去了工人重新整理钢片这一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主动轮或从动轮转动时,凸面、凹面交替对应感应器,若输送装置运行过程中异常情况而使得链条卡住时,感应器此时对应不到凸面、凹面交替,从而给电机发出信号,使得传动座向链条运行的反方向移动一端距离,当启停装置碰触到挡板时,输送装置停机,当故障排除时,传动座恢复到原来位置,继续输送钢片,因此本发明具有故障预警的功能;链条卡住时,传动座向链条运行的反方向移动一端距离,能够第一时间阻止钢片进入冲压机,并且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使得维修人员排除故障。

5、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钢片在冲压机内冲压成型后进入输送架,在翻转板的作用下,钢片翻转下落至两个导轨上,最终在挡块前停止,自然堆叠,方便工人取出,输送架省去了人工将散落的e型硅钢片整理这一工序,进行后续的压叠工序时,保证了铁芯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校平机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各个轧辊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纵剪机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横剪机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上刀座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下刀座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输送架的示意图。

图中:

放卷机1,校平机2,电机2.1,第一减速机2.2,十字轴式万向节2.3,第一主动轧辊2.4,第二主动轧辊2.5,第三主动轧辊2.6,第四主动轧辊2.7,第一从动轧辊2.8,第二从动轧辊2.9,第三从动轧辊2.10,纵剪机3,第二减速机3.1,联接杆3.2,锁紧手轮3.3,丝杆3.4,定位辊3.5,台阶面3.5.1,剪刃辊3.6,剪刃3.6.1,支撑块3.6.2,纵剪机体3.7,横剪机4,横剪机体4.1,下刀座4.2,上刀座4.3,切刀4.4,凹槽4.5,连接杆4.6,气缸4.7,压块4.8,输送装置5,滑轨5.1,传动座5.2,主动轮5.3,从动轮5.4,链条5.5,支撑件5.6,钢片5.7,挡板5.8,感应器5.9,启停装置5.10,冲压机6,输送架7,冲压机下模7.1,第一导轨7.2,第二导轨7.3,第一支撑架7.4,第二支撑架7.5,转轴7.6,翻转板7.7,挡块7.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9,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平整度铆接型硅钢片生产线及其工艺,依次包括放卷机1、校平机2、纵剪机3、横剪机4、输送装置5、冲压机6和输送架7。

钢带在放卷机1放出,进入校平机2内校平,接着进入纵剪机3和横剪机4中剪成钢片,经输送装置5输送至冲压机6,最后经输送架7输出冲压完成的钢片。

校平机2包括电机2.1、第一减速机2.2、十字轴式万向节2.3、第一主动轧辊2.4、第二主动轧辊2.5、第三主动轧辊2.6、第四主动轧辊2.7、第一从动轧辊2.8、第二从动轧辊2.9和第三从动轧辊2.10,电机2.1与第一减速机2.2相连,第一减速机2.2分别与第一主动轧辊2.4、第二主动轧辊2.5、第三主动轧辊2.6和第四主动轧辊2.7通过十字轴式万向节2.3连接,第二从动轧辊2.9和第三从动轧辊2.10设置在第一主动轧辊2.4与第二主动轧辊2.5之间,第一从动轧辊2.8设置在第三主动轧辊2.6与第四主动轧辊2.7之间。

第三主动轧辊2.6与第一从动轧辊2.8转动方向相反,第一从动轧辊2.8与第四主动轧辊2.7转动方向相反,第四主动轧辊2.7与第二主动轧辊2.5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主动轧辊2.5与第二从动轧辊2.9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从动轧辊2.9与第三从动轧辊2.10转动方向相反,第三从动轧辊2.10与第一主动轧辊2.4转动方向相反。

电机2.1启动,在第一减速机2.2和十字轴式万向节2.3的作用下,分别带动第一主动轧辊2.4、第二主动轧辊2.5、第三主动轧辊2.6和第四主动轧辊2.7转动。

钢带进入第三从动轧辊2.10与第一主动轧辊2.4之间第一次弯曲校平,校平力为a,之后进入第二从动轧辊2.9与第三从动轧辊2.10之间第二次弯曲校平,校平力为2.b,接着进入第二主动轧辊2.5与第二从动轧辊2.9之间第三次弯曲校平,校平力为c,然后进入第四主动轧辊2.7与第二主动轧辊2.5之间第四次弯曲校平,校平力为d,然后进入第一从动轧辊2.8与第四主动轧辊2.7之间第五次弯曲校平,校平力为e,然后进入第三主动轧辊2.6与第一从动轧辊2.8之间第六次弯曲校平,校平力为f,钢带进入后道经过多个轧辊的作用,钢带的剩余曲率逐步减小,钢带最终趋于平直,进入后道剪切工序。

各个轧辊之间的校平力相比如下:d>a=c=e=f>b,钢带在初段,由中等校平力a第一次校平,然后由较小的校平力b进行第二次校平,接着由中等的校平力c过渡到中段,中段有两个主动轮,较大的校平力d能去除钢带大部分剩余曲率,最后在中等的校平力e、f作用下平稳出料。

本发明利用多次反复弯曲而得到校平,在消除原始曲率不均匀的同时将轧件校平。钢带在轧辊的作用下,进行纯弯曲、发生弹塑性变形,当校平力消除、板带材弹性回复后,消除了一部分的原始曲率。剩余的曲率则作为下一个校平辊的原始曲率。

纵剪机3包括第二减速机3.1、联接杆3.2、锁紧手轮3.3、丝杆3.4、定位辊3.5、剪刃辊3.6和纵剪机体3.7,第二减速机3.1、联接杆3.2、丝杆3.4、定位辊3.5和剪刃辊3.6均设置在纵剪机体3.7上,所述锁紧手轮3.3与联接杆3.2连接,电机3.1与联接杆3.2相连,联接杆3.2与定位辊3.5通过丝杆3.4丝杆连接,定位辊3.5位于剪刃辊3.6上方。

所述定位辊3.5的两端设置有台阶面3.5.1,剪刃辊3.6的柱面上设置有支撑块3.6.2,支撑块3.6.2用于支撑钢带,剪刃辊3.6的两端设置有剪刃3.6.1,剪刃3.6.1与台阶面3.5.1配合。

锁紧手轮3.3将联接杆3.2锁紧,钢带置于定位辊3.5上,第二减速机3.1启动,在丝杆3.4的作用下,定位辊3.5向下移动,此时电机(图中未画出)分别带动定位辊3.5和剪刃辊3.6转动,当定位辊3.5的台阶面3.5.1与剪刃辊3.6的剪刃3.6.1接触时,钢带的边缘被剪切;同时在支撑块3.6.2的作用下,钢带在被剪切的同时被压紧,不会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因此钢带剪切平整。

横剪机4包括横剪机体4.1、下刀座4.2、上刀座4.3、连接杆4.6、气缸4.7和压块4.8,气缸4.7的活塞部与压块4.8连接,气缸4.7的缸体设置在横剪机上方的固定架(图中未画出)上,压块4.8的两端通过连接杆与上刀座4.3连接,下刀座4.2设置在横剪机体4.1上。

所述上刀座4.3的侧面设置有切刀4.4呈直角梯形,切刀4.4的斜腰为刀刃。

下刀座4.2上设置有凹槽4.5,钢带4.9的两侧卡在凹槽4.5内。

钢带4.9置于下刀座4.2上,气缸4.7启动使得上刀座4.3向下移动,切刀将钢带4.9切断。

由于钢带4.9的两侧卡在凹槽4.5内,在凹槽4.5的作用下,钢带4.9在被剪切时,不会发生变形和滑动。

由于呈直角梯形的切刀4.4的斜腰为刀刃,与传统的平刀刃相比,钢带4.9更容易被切断,且切边整齐。

输送装置5包括滑轨5.1、传动座5.2、主动轮5.3、从动轮5.4、链条5.5、支撑件5.6、感应器5.9和启停装置5.10,传动座5.2套设在滑轨5.1上,在电机(图中未画出)的作用下传动座5.2能沿滑轨5.1横向移动,主动轮5.3和从动轮5.4设置在传动座5.2上,滑轨5.1的两端设置有挡板5.8,主动轮5.3与从动轮5.4通过链条5.5链式传动连接,所述链条5.5的链节上设置有支撑件5.6,支撑件5.6用于放置钢片5.7,传动座5.2上设置有感应器5.9,感应器5.9位于主动轮5.3或从动轮5.4的内侧,传动座5.2上还设置有启停装置5.10,启停装置5.10位于主动轮5.3或从动轮5.4的外侧。

输送装置5由支撑件5.6托着钢片有序的进入冲压机,省去了工人重新整理钢片这一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主动轮5.3或从动轮5.4转动时,凸面、凹面交替对应感应器5.9,若输送装置运行过程中异常情况而使得链条5.5卡住时,感应器5.9此时对应不到凸面、凹面交替,从而给电机发出信号,使得传动座5.2向链条5.5运行的反方向移动一端距离,当启停装置10碰触到挡板时,输送装置停机,当故障排除时,传动座恢复到原来位置,继续输送钢片5.7。

链条5.5卡住时,传动座5.2向链条5.5运行的反方向移动一端距离,能够第一时间阻止钢片5.7进入冲压机,并且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使得维修人员排除故障。

输送架7包括第一导轨7.2、第二导轨7.3、第一支撑架7.4、第二支撑架7.5、转轴7.6和翻转板7.7,所述第一导轨7.2和第二导轨7.3的一端均固定在冲压机下模7.1的冲片出口处侧面,第一导轨7.2和第二导轨7.3分别与e型硅钢片的两个开口对应,第一导轨7.2由第一支撑架7.4支撑,第二导轨7.3由第二支撑架7.5支撑,第一导轨7.2和第二导轨7.3的宽度略小于e型硅钢片的两个开口宽度,翻转板7.7设置在冲压机下模7.1上,翻转板7.7的上表面与冲压机下模7.1的上表面齐平,转轴7.6穿过翻转板7.7的中心轴且与翻转板7.7固定连接,转轴7.6的两端穿出冲压机下模7.1的两侧,转轴7.6与电机相连(图中未画出)。

第一导轨7.2和第二导轨7.3具有向下的倾斜角,第一导轨7.2和第二导轨7.3的末端设置有挡块7.8。

冲压机将钢片冲压成e型硅钢片,此时电机带动转轴7.6转动,转轴7.6带动翻转板7.7翻转,在翻转板7.7的作用下,e型硅钢片向前行进,从而掉入第一导轨7.2和第二导轨7.3上,其中e型硅钢片的两个开口卡在两个导轨上,由于第一导轨7.2和第二导轨7.3具有向下的倾斜角,且第一导轨7.2和第二导轨7.3的宽度略小于e型硅钢片的两个开口宽度,e型硅钢片沿着两个导轨向下运动,最终在挡块7.8前停止,e型硅钢片自然堆叠,工人就能方便的将其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