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0982发布日期:2019-03-30 08:3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新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太阳能具有清洁、环保等特点,不会产生污染或再次污染,因此,太阳能发电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太阳能发电装置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太阳能储能装置通常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再根据用电需求为用户供电。

传统的太阳能储能装置为外部设备充电,通常需要与所述外部设备所在的外部电路集成。因而对外部设备的类型造成了限制,即外部设备只能为可以固定于外部电路的设备。而现在人们常用的移动设备不能用传统的太阳能储能装置进行充电,这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限制了太阳能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太阳能储能装置不能为移动设备充电的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储能装置。

一种太阳能储能装置,包括储能壳体;储能电池,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内部,适于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电连接;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表面;充电插接装置,所述充电插接装置包括充电头,所述充电头通过usb线与所述储能电池电连接,可伸缩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

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电池、散热组件和充电插接装置。所述储能电池适于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电连接,可以将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所述充电插接装置包括通过usb线与所述储能电池电连接的充电头,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可以通过所述充电头为外部移动设备充电,清洁环保,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而且所述充电头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人们在使用时可以将所述充电头从所述储能壳体拉出,使用完成后可以归还所述充电头使其嵌入所述储能壳体内,进一步方便了人们为移动设备充电,也可以保护所述充电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储能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插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插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储能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升降装置和储能壳体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升降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升降装置的第一子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升降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13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升降装置的第一子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储能子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控制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控制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步进电机解锁的俯视剖面图;

图19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步进电机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电磁铁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电磁铁解锁的俯视剖面图;

图2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卷线机构的爆炸图;

图2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卷线机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2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卷线机构的俯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太阳能储能装置10、储能壳体110、第一储能子壳体111、第二储能子壳体112、防水圈113、驱动装置120、驱动组件121、凸轮122、凸轮工作面123、充电插接装置130、充电头插槽131、充电头132、传动件133、弹性件134、支架导轨135、滑动部136、阻挡面137、卡合面138、弹性件容纳腔144、顶盖139、电磁铁140、通槽141、活动轴142、容纳壳体143、储能电池150、通信控制组件160、通信控制板161、控制板支架162、二维码163、天线164、云端服务器165、运维终端166、用户端app167、用户终端168、检测组件170、检测板171、连接器172、霍尔元件173、检测磁铁174、usb线180、卷线解锁按钮190、卷线解锁弹簧191、升降机构200、升降壳体210、第一子壳体211、固定孔214、固定螺钉215、容纳槽217、第二子壳体212、通孔213、凹槽219、连接螺纹孔218、连接螺钉216、固定端221、自由端222、抵接倾斜面225、螺孔223、调节螺钉224、环抱机构230、遮蔽盖240、抱环转轴251、扭簧252、解锁弹簧253、解锁按钮254、导杆256、橡胶摩擦条260、散热组件300、液冷散热器310、片式散热器320、导热硅胶垫330、卷线机构400、卷线上壳410、卷线下壳411、发条弹簧420、卷轮430、转动导电板440、固定导电板441、pogopin442、卷轮弹簧450、卷轮锁扣460、卷轮锁扣转轴461、外接线47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储能装置10,包括储能壳体110、充电插接装置130(包括充电头插槽131、充电头132)、储能电池150、散热组件300、通信控制组件160(包括通信控制板161、二维码163和天线164)、检测组件170、升降机构200和卷线机构400。

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储能装置10包括储能电池150、散热组件300和充电插接装置130。所述储能电池150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内部,适于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散热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150表面。所述充电插接装置130包括充电头132。所述充电头132通过usb线180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电连接,可伸缩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所述储能电池150用于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电连接,可以将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所述充电插接装置130包括通过usb线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电连接的充电头132。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可以通过所述充电头132为外部移动设备充电,清洁环保,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而且所述充电头132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人们在使用时可以将所述充电头132从所述储能壳体110拉出,使用完成后可以归还所述充电头132使其嵌入所述储能壳体110内,进一步方便了人们为移动设备充电,也可以保护所述充电头132。

请参见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头132通过usb线180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电连接。所述充电头插槽131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所述充电头插槽131的形状与所述充电头132相匹配,使得所述充电头132可以嵌合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

请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300包括液冷散热器310,所述液冷散热器310贴合于所述储能电池150。所述液冷散热器310内具有冷却循环液。所述冷却循环液可以为水或乙二醇。所述液冷散热器310中的冷却液循环流动,从而带走所述储能电池150发出的热量,保护所述储能电池150。所述储能壳体110可以设置有孔径,以便所述液冷散热器310与外部的循环泵、水箱和换热器等联通。所述冷却循环液因而可以在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内部和外部之间循环流动。具体地,所述冷却循环液带走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内部产生的热量,并散发到外界环境中,温度低的冷却循环液重新泵入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器310环绕所述储能电池150设置。通过环绕的方式设置所述液冷散热器310,可以增大所述液冷散热器310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器310为蛇形管散热器。所述蛇形管弯曲盘绕于所述储能电池150的表面。所述冷却循环液在所述蛇形管中流动。所述储能壳体110可以设置有孔径,所述孔径与所述蛇形管尺寸相匹配。所述蛇形管散热器可以通过所述孔径与外部的循环泵、水箱和换热器等联通。所述冷却循环液可以通过所述蛇形管在所述储能装置内部和外部之间循环流动。具体地,所述冷却循环液带走所述储能装置内部的热量,通过所述蛇形管进入所述外部的水箱和换热器,散发到外界环境中。温度低的冷却循环液再重新泵入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内部,再重复上述过程。由此,可以源源不断地将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中,从而为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300包括片式散热器320,所述储能电池1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液冷散热器31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片式散热器320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器310可以弯曲形成槽型。所述槽型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的形状相匹配,以便扣合于所述第一表面。从而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片式散热器320利用铝导热性好的特点,具有多个散热片,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片式散热器320不仅散热性好,还兼具外型美观、重量轻、节能效果好等特点。所述储能电池15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片式散热器320以热传导的方式散到空气中,从而保护所述储能电池150,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片式散热器320可以通过贴合、卡扣、螺丝等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液冷散热器310和所述片式散热器320相配合,可以大大提高散热效率,及时将所述储能电池150产生的热量导出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从而解决了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产生的热量积累在其中,严重影响充电效率,损害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缩短使用寿命,烧坏正在充电的设备,甚至引起火灾的问题。

请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片式散热器320环绕形成一腔体,所述储能电池150设置于所述腔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片式散热器320被设计为储能电池150侧壁相匹配的筒状结构,所述储能电池150套接入所述筒状结构,可以增大所述片式散热器320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传递散热的效率。从而解决了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产生的热量积累在其中,严重影响充电效率,损害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缩短使用寿命,烧坏正在充电的设备,甚至引起火灾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300还包括导热硅胶垫330,设置于所述片式散热器320和所述储能电池150之间。所述导热硅胶垫330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绝缘性、压缩性、表面粘性的特征。所述导热硅胶垫330可以使所述储能电池150和所述片式散热器320紧密贴合,从而提高热传递散热效率。同时还起到绝缘、减震等作用,可以保护所述储能电池150。

请参见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壳体110包括:第一储能子壳体111、第二储能子壳体112和防水圈113,所述第一储能子壳体111和所述第二储能子壳体112扣合设置,所述防水圈113设置于所述第一储能子壳体111和所述第二储能子壳体112之间。所述第一储能子壳体111设置防水圈113安装槽。所述防水槽可以放置于所述防水圈113安装槽。所述第二储能子壳体112设置有防水骨位。所述防水骨位与所述防水圈113预压,用于固定所述防水圈113。所述第一储能子壳体111和所述第二储能子壳体112再通过螺丝、卡扣等方式固定连接,可以实现所述储能壳体110内部各个部件的防水。

请参见图7,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还包括升降机构200。所述升降机构200固定设置于储能壳体110,用于将所述储能壳体110固定于导杆256,并带动所述储能壳体110沿着所述导杆256的轴线运动。

请参见图8或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升降壳体210和环抱机构230。所述升降壳体210设置有贯穿所述升降壳体210的环状通道255。所述环状通道255用于穿过所述导杆256。所述环抱机构230设置于所述升降壳体210内,并围绕所述环状通道255设置,用于改变所述环状通道255的大小。所述环抱机构230可以由具有韧性和弹性的材料制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00与所述储能壳体110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00可以将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固定于导杆256。所述升降机构200可以包括升降壳体210。所述升降壳体210中部预留与所述导杆256形状相匹配的主杆孔。所述主杆孔可以为所述环状通道255,以便将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安装于所述导杆256。

请参见图9或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壳体210包括第一子壳体211和第二子壳体212,所述第一子壳体210和所述第二子壳体212拼接构成所述环状通道255。所述环抱机构230固定于所述第一子壳体211。

请参见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调节螺钉224。所述环抱机构230包括固定端221和自由端222。所述固定端22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211。所述自由端222具有螺孔223。所述第二子壳体212具有通孔213,所述调节螺钉224穿过所述通孔213和所述螺孔223连接所述第二子壳体212和所述环抱机构230。并能通过所述调节螺钉224改变所述环状通道255的直径的大小。所述调节螺钉224在旋入所述螺孔223的过程中,所述环结构230可以朝向所述环状通道255弯曲,因而可以缩小所述环状通道255的直径,从而可以将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固定于所述导杆256。

请参见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壳体211具有固定孔214。通过固定螺钉215和所述固定孔214配合将所述固定端221固定于所述第一子壳体211。所述固定端221可以设置有通槽,所述固定螺钉215穿过所述通槽和所述固定孔214,将所述环抱机构230固定于所述第一子壳体211。

再请参见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壳体212具有凹槽219。所述通孔213设置于所述凹槽219底部。所述调节螺钉224可以嵌入所述凹槽219,因此所述调节螺钉224可以避免暴露于所述第一子壳体211和所述第二子壳体212的表面。

再请参见图7或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00还包括遮蔽盖240,所述遮蔽盖240扣合于所述升降壳体210靠近所述自由端222的一侧。

所述螺孔223可以通过注塑技术与所述环抱机构230的所述自由端222贴接为一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壳体211和所述第二子壳体212还分别设置有连接螺纹孔218。所述连接螺纹孔218由所述固定端221朝所述自由端222延伸。所述升降壳体210和所述储能壳体110通过连接螺钉216连接。

所述环抱机构230可以为两个。所述环抱机构230在所述环状通道255处弯曲。两个所述环抱机构230包围形成所述环状通道255。

请参见图9,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钉224拧入所述螺孔223的过程中,所述调节螺丝可以对所述环抱机构230施加压力,使得所述环抱机构230抱紧所述导杆256。施加于所述环抱机构230的压力取决于所述调节螺钉224拧入的长度。即,拧入所述螺孔223的调节螺钉224越长,所述调节螺钉224施加于所述环抱机构230的压力越大,所述环抱机构230越抱紧所述导杆256。当所述调节螺钉224从所述螺孔223中拧出时,施加在所述环抱机构230上的压力减小甚至消失,所述环抱机构230与所述导杆256之间的压力随之减小甚至消失。所述环抱机构230与所述导杆256分离。所述环抱机构230与所述导杆256分离后,所述升降机构200可以沿所述导杆256升降或围绕所述导杆256旋转。从而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丝,可以调节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的高度,易于操作,方便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抱机构230包括自由端222和固定端221。请参见图11-图13,所述升降机构200还包括抱环转轴251、扭簧252和解锁按钮254。请参见图13,所述抱环转轴251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壳体211。所述固定端221套设于所述抱环转轴251。所述扭簧252套设于所述抱环转轴251所述扭簧252的两个卡合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环抱机构230和所述第一子壳体211。解锁按钮254抵接于所述自由端222。所述解锁按钮254可通过挤压所述自由端222改变所述环状通道255的大小。

请参见图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扭簧252的两个卡合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环抱机构230和所述第一子壳体211,可以使得所述环抱机构230有朝向所述环状通道255弯曲的趋势,进而可以抱紧导杆256。所述解锁按钮254抵接于所述自由端222时,可以使得所述环抱机构230远离所述环状通道255,进而可以松开所述导杆25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抱机构230与所述第一子壳体212内壁之间可以留有空隙,以便于所述环抱机构230与所述导杆256分离。所述环抱机构230弯曲处可以构成所述环状通道255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子壳体212可以构成另一侧内壁。所述环抱机构230弯曲处和所述第二子壳体212的内壁弯曲处包围构成所述环状通道255,以便于将所述储能壳体110安装于所述导杆256。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壳体212和所述第一子壳体211可以通过连接螺钉216固定于所述储能壳体110。所述第二子壳体212可以通过固定螺钉215固定贴合于所述第一子壳体211,使得所述环抱机构230弯曲处和所述第二子壳体212内壁弯曲处包围构成所述环状通道255,所述第二子壳体212和所述第一子壳体211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连接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由端222设置有抵接倾斜面225。所述解锁按钮254沿着所述抵接倾斜面225推动所述环抱机构230时,所述环抱机构230克服所述扭簧252的弹力扩大所述环状通道255的直径。可以理解,所述抵接倾斜面225朝向背离所述环状通道255的方向倾斜,因此当所述解锁按钮254沿着竖直方向向所述抵接倾斜面225移动时,所述环抱机构230会朝向背离所述环状通道255的方向运动,因而可以扩大所述环状通道255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壳体211开设有容纳槽217,所述解锁按钮254穿过所述容纳槽217与所述抵接倾斜面225抵接。所述容纳槽217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可以避免将解锁按钮254直接暴露在所述第一子壳体211的表面,可以保护所述解锁按钮254不被损坏。

再请参见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00还包括解锁弹簧253。所述解锁弹簧25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容纳槽217的底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解锁按钮254。当按压所述解锁按钮254时,所述解锁弹簧253被压缩,所述环状通道255的直径变大,此时所述升降机构200与导杆256的摩擦力变小,可以移动所述升降机构200。

请参见图11和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217底部具有与所述解锁按钮254尺寸匹配的孔。所述孔的周围具有环状凸起,所述解锁弹簧253设置于所述环状凸起外,所述解锁按钮254的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解锁弹簧253。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按下所述解锁按钮时,可以挤压所述环抱机构230发生形变,压缩所述解锁弹簧253,带动所述环抱机构230与所述导杆256分离。所述环抱机构230与所述导杆256分离后,所述升降机构200可以沿所述导杆256升降或围绕所述导杆256旋转。松开所述解锁按钮254时,所述解锁按钮254弹簧的弹力推动所述解锁按钮254回到原位。同时,所述环抱机构230在所述解锁弹簧253的作用下恢复形状,再次与所述导杆256贴合,使得所述升降机构200固定于所述导杆256。通过按压所述解锁弹簧254,即可调节所述升降机构200的高度,即调节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的高度,方便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可221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扭簧252。当所述解锁按钮254挤压所述环抱机构230发生形变时,所述环抱机构230与所述导杆256分离。当松开所述解锁按钮254时,所述扭簧252的弹力推动所述环抱机构230围绕所述扭簧252转动,与所述导杆256贴合,使得所述升降机构200固定于所述导杆256。通过按压所述解锁按钮254,可通过所述环抱机构230调节所述扭簧252,可以改变所述环状通道255的大小,从而调节所述升降机构200的高度,方便用户使用。

再请参见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00还包括橡胶摩擦条260。所述橡胶摩擦条260可以附着于所述环抱机构230弯曲处和所述第一子壳体211内壁弯曲处,即所述主杆孔内表面。当所述升降机构200安装于所述导杆256上时,所述橡胶摩擦条260与所述导杆256直接接触,可以增大所述环状通道255与所述导杆25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所述升降机构200固定于所述导杆256时更加稳固,避免滑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还包括通信控制组件160。所述通信控制组件160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内部,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电连接。所述通信控制组件160包括通信控制板161。请参见图14,所述通信控制板161设置于所述液冷散热器310远离所述储能电池150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控制组件160还包括控制板支架162。所述控制板支架162设置于所述液冷散热器310和所述储能电池150之间,用于支撑所述通信控制板161。所述控制板支架162可以环绕所述液冷散热器310和所述储能电池150,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储能壳体110内壁。

请参见图15-图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头132通过usb线180和所述通信控制组件170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控制板161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电连接。所述通信控制板161通过所述usb线180与所述充电头132相连。所述储能电池150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控制板161为所述充电头132供电。

请参见图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还包括检测组件170。所述检测组件170电连接于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和所述充电头132之间。所述检测组件170用于检测所述usb线180是否完整,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具体地,所述检测组件170包括检测板171和连接器(pogopin)172。所述检测板171贴合设置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底面的内壁。所述充电头插槽131的底面形成通孔。所述连接器172的公端可以设置于所述检测板171,与所述检测板171电连接,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凹槽。所述连接器172的母端可以设置于所述充电头132。当所述充电头132插入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时,所述检测板171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器172公端和所述连接器172母端与所述充电头132电连接。所述充电头132又通过所述usb线180和所述通信控制板161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电连接。所述检测板171的另一端与所述通信控制板161电连接。因此,所述通信控制组件160、所述usb线180、所述充电头132、所述连接器172公端和母端及所述检测板171构成闭合回路。所述储能电池150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控制组件160可以控制发射一个脉冲信号。所述脉冲信号通过所述usb线180和所述充电头132到达所述检测板171,所述检测板171可以检测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完整性从而判断所述usb线180的完整性。当所述检测板171接收到的脉冲信号不完整时,所述检测板171判断所述usb线180失效,并将所述失效信息传输给所述通信控制组件16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控制板161还可以将所述usb线180是否完整的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165。所述云端服务器165可以将所述usb线180是否完整的信息传输至运维终端166。运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所述运维终端166查看所述usb线180是否完整,并进一步确定失效的位置。

请再参见图3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板171可以通过螺丝或点胶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底面的内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172可以包括四个端子,即两个正极和两个负极,以增大过流能力。所述四个端子形成两个所述闭合回路。在任一闭合回路中,所述储能电池150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发射一个脉冲信号,所述脉冲信号通过所述usb线180、所述充电组件和连接器172的一组正负端子到达所述检测pcb,所述检测pcb可以检测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的完整性从而判断所述usb线180的完整性。当所述检测pcb接收到的脉冲信号不完整时,所述检测pcb判断所述usb线180失效,并将所述失效信息传输给所述通信控制机构。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可以进一步将所述usb线180是否完整的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165。所述云端服务器165可以将所述usb线180是否完整的信息传输至运维终端166。运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所述运维终端166查看所述usb线180是否完整,并进一步确定失效的位置。

再请参见图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170还包括检测磁铁174和霍尔元件173。所述检测磁铁174可以设置于所述充电头132。所述霍尔元件173可以设置于所述检测板171,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磁铁174产生的磁场的存在。当所述充电头132插入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时,所述连接器172的公端和母端相配合,所述霍尔元件173可以检测到所述检测磁铁174的磁场。所述霍尔元件173发出一个反馈信号到所述通信控制系统。所述通信控制系统接收所述反馈信号,从而判断所述usb充电头132已归还成功。所述通信控制系统进一步将所述判断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165,进行相关计费结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控制机组件还包括二维码163和天线164。所述二维码163可以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的外表面。所述储能壳体110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凹槽,所述二维码163嵌合于所述凹槽,并用透明塑料封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163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储能子壳体111,所述充电头插槽131的上方,以方便用户扫码使用。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可以设置于储能壳体110内部,贴合于所述储能电池150远离所述储能壳体110内壁的表面。所述通信控制机组件还可以包括控制板支架162,用于将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固定于所述储能电池150。所述控制板支架162可以环绕所述储能电池150,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储能壳体110内壁。所述通信控制板161与所述储能电池150通过线缆进行连接。所述天线164可以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150的侧表面,与所述通信控制板161电连接。所述天线164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终端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164可以包括gps天线和gsm天线2g/3g/4g信号天线。gps天线可以通过扣位的方式固定到所述储能壳体110内壁的一侧。gsm天线可以通过双面胶的方式粘贴到所述储能壳体110内壁的另一侧。所述gps天线和所述gsm天线可以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150的两侧,防止互相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通信控制板161与所述储能电池150电连接,所述储能电池150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控制板161为其他组件供电。所述储能电池150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发射一个脉冲信号,进而控制所述充电头132锁定/解锁。所述通信控制板161通过所述usb线180与所述充电头132电连接。所述充电头132具有检测磁铁174。所述充电头132再通过与连接器172的公端和母端与所述检测板171电连接。所述检测组件170具有霍尔元件173,可以检测所述检测磁铁174的磁场。所述检测板171可以检测所述usb线180的完整性以及所述充电头132是否归还,并将检测信息上报给所述通信控制板161。所述通信控制板161还与所述天线164电连接。所述天线164与所述云端服务器165通信连接。所述天线164可以将从所述通信控制板161接收到的信息发送至云端。所述云端服务器165可以将所述usb线180是否完整的信息传输至运维终端166。运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所述运维终端166查看所述usb线180是否完整,并进一步确定失效的位置。

所述云端服务器165还可以将充电头132是否归还的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168或用户端app167。用户可以使用用户端app167扫描二维码163,从而通过所述天线164控制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发射一个脉冲信号。所述脉冲信号可以控制所述充电头132解锁,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弹出,用户可以使用为设备充电。当用户归还所述充电头132后,所述检测组件170检测到所述充电头132已归还,将信息上报至所述通信控制板161。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再通过天线164上报至云端服务器165。云端服务器165进一步通过所述用户端app167可以根据充电时长进行扣费。

请参见图17和图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包括驱动装置120、至少一个充电插接装置130,所述充电插接装置130设于所述储能壳体110。每个所述充电插接装置130除了包括如前所述的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和所述充电头132,还包括驱动组件121、传动件133、弹性件134和凸轮122。所述凸轮122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121。所述驱动组件121与所述驱动装置120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133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所述传动件133的一端与所述凸轮122的凸轮工作面123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头132接触,能够将所述充电头132限位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所述弹性件13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储能壳体110,所述弹性件134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传动件133。所述传动件133通过所述凸轮工作面123驱动所述凸轮122转动时,所述凸轮122压缩所述弹性件134,所述弹性件134释放所述充电头132。

所述驱动组件121对所述传动件133的作用力小于所述弹性件134对所述传动件133的作用力时,所述弹性件134通过所述传动件133将所述充电头132限制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所述驱动组件121对所述传动件133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弹性件134对所述传动件133的作用力时,所述驱动组件121通过所述传动件133压缩所述弹性件134,同时所述传动件133通释放所述充电头132。

请参见图18和图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121为驱动轴。所述驱动装置120可以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可以称为脉冲电机,基于电磁铁原理,是一种可以自由回转的电磁铁。所述步进电机可以依靠气隙磁导的变化来产生电磁转矩,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驱动轴121的角位移,带动所述驱动轴121转动。所述储能电池150可以为所述步进电机供电。所述凸轮122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轴121。所述步进电机可以通过所述驱动轴121控制所述凸轮122旋转。所述凸轮122的凸轮工作面123可以与所述传动件133的一端抵接。所述充电头132可以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插拔配合。

再请参见图19,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头132插入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后,所述弹性件134的一端可以挤压所述传动件133。所述传动件133向所述充电头插槽131的开口处运动。所述传动件133远离所述弹性件134的一端可以卡住所述充电头132远离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底部的一端,因而可以避免所述充电头132离开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当所述凸轮122转动,使得所述凸轮工作面123与所述传动件133的一端接触并抵接所述传动件133时,所述传动件133可以压缩所述弹性件134。此时所述传动件133释放所述充电头132。所述充电头132可以离开所述充电头插槽13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池150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控制组件160向所述驱动装置120发射一个脉冲信号。所述驱动装置120接收所述脉冲信号后,带动所述驱动轴121顺时针转动。所述驱动轴121的转速、旋转角度取决于所述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所述驱动轴121可以带动所述凸轮122顺时针转动。所述凸轮122挤压所述传动件133的一端,使所述传动件133向靠近所述储能壳体内壁110的一侧运动,进一步压缩所述弹性件134。所述传动件133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头132分离,从而使所述充电头132可以被取出。因此实现了所述充电头132的解锁动作。当所述脉冲信号过后,所述驱动装置120失电,带动所述驱动轴121逆时针转动回到初始位置。所述驱动轴121不再挤压所述第一端部,使得所述传动件133松开所述弹性件134,所述弹性件134回复推动所述传动件133。

所述传动件133在所述弹性件134推力的作用下,向所述充电头插槽131的开口运动。当所述弹性件134回复到平衡位置时,所述传动件133的一个端部处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中。当所述充电头132插入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时,所述充电头132和所述传动件133的端部产生挤压,从而使所述充电头132扣合在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轮122的中间形成孔槽。所述孔槽与所述驱动轴121相匹配。所述驱动轴121可以嵌合与所述孔槽,从而将所述凸轮122固定于所述驱动轴12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轮122可以包括凸起。所述传动件133可以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凸起与所述传动件133的第一端部抵接。当所述步进电机得电,带动所述驱动轴121和所述凸轮122顺时针转动时,所述凸起可以挤压所述第一端部。从而带动所述传动件133向靠近所述储能壳体110内壁的一侧运动,使得所述传动件133和所述充电头132分离。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可以包括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坡面。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坡面,进一步便于所述凸起挤压所述第一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充电头132的接触部可以为相互匹配的公扣和母扣。所述母扣可以设置于所述充电头132的端部,所述公扣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的接触面可以彼此平行,相互配合。当所述充电头132被插入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时,所述母扣沿所述接触面滑动再与所述公扣勾住扣合,使得所述充电头132插入并锁定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导轨135和所述传动件133包围形成弹性件容纳腔144。所述弹性件134设置于所述弹性件容纳腔144内。通过所述弹性件容纳腔144可以限定所述弹性件134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133的横截面可以为e形。所述e形传动件133的上部可以为所述第一端部。所述e形传动件133的中部作为所述弹性件134的导向柱,用于固定所述弹性件134。所述e形传动件133的下部的靠近所述充电头插槽131的端部可以为所述第二端部,即所述公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插接装置130还包括支架导轨135。所述支架导轨135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的内壁。所述传动件133包括滑动部136,所述凸轮122转动以使所述滑动部136沿着所述支架导轨135移动,以改变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出口的大小。

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支架导轨135。所述支架导轨135固定贴合于所述储能壳体110的内壁。所述弹性件134远离所述e形传动件133的一侧可以固定于所述支架导轨135。所述支架导轨135可以包括上下两条导轨,所述e形传动件133嵌合于两条导轨之间。所述e形传动件13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两条导轨平行接触。所述导轨可以限制所述传动件133只能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便于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勾住。所述滑动部136可以设置于所述e形传动件133的下部。所述滑动部136可以在所述支架导轨135表面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136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面137。所述充电头设置有卡合面138,所述阻挡面137通过所述卡合面138将所述充电头132限定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当所述传动件133靠近所述充电头插槽131的开口时,所述阻挡面137挡住所述卡合面138,因而所述充电头132被限定在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充电头132嵌合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中时,所述连接器(pogopin)172的公端位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连接器172母端位于所述充电头132接触并产生挤压,所述连接器172母端的弹性体被压缩而产生弹性势能。

用户使用所述充电头131时,用户可以使用用户端app167扫描二维码(163),使得所述天线164控制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发射一个脉冲信号。所述驱动装置120接收所述脉冲信号后,带动所述驱动轴121和所述凸轮122顺时针转动。所述凸轮122挤压所述传动件133的一端,使所述传动件133向靠近所述储能壳体内壁110的一侧运动,进一步压缩所述弹性件134。所述传动件133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头132分离。当所述传动件133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头132分离时,所述连接器172母端的弹性体趋于恢复原来的状态而产生弹力,所述弹力作用于所述连接器172公端,使得所述连接器172母端被弹出,即所述充电头132在所述连接器172公端和母端的相互作用下被弹出,便于所述充电头132取出使用。因而,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163即可解锁所述充电头132,使得所述充电头132从所述充电槽插槽131中弹出,方便快捷,便于使用。

再请参见图16,当所述充电头132被归还再次插入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时,所述连接器172的公端与所述连接器172母端再次接触压缩。同时,所述检测板171的霍尔元件173检测到所述检测磁铁174的磁场。所述检测板171向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发出反馈信号,提示所述充电头132已归还。所述通信控制板161接收所述反馈信号,再通过天线164上报至云端服务器165。云端服务器165进一步通过所述用户端app167可以根据充电时长进行扣费。

再请参见图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可以包括三个所述充电头132,相对应地,所述储能壳体110可以包括三个所述充电头插槽131。三个充电头插槽131并排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所述驱动轴121贯穿三个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每个所述充电头插槽131中包括一个所述凸轮、122所述传动件133、所述弹性件134和所述支架导轨135的组合。三个所述凸轮122的凸起彼此成120度设置于所述驱动轴121。所述三个凸轮122可以实现所述三个充电头132的分别解锁动作。所述三个凸轮122按其凸起距离所述坡面的角度即转动时最先-最后接触到所述第一端部的斜面,分别为凸轮a、凸轮b和凸轮c。其对应的其他元件也标记为a、b、c。具体地,当所述驱动装置120接收转动信号时,所述驱动轴121带动所述凸轮a、所述凸轮b和所述凸轮c转动。所述凸轮a的凸起最先接触到与其配合的斜面a,挤压所述斜面a带动锁扣支架a向右运动,从而解锁所述充电头a,使得所述充电头a从充电头插槽a弹出。由于所述斜面a的长度有限,所述凸轮a继续转动,与所述斜面a脱离。此时所述斜面a不再受到挤压,所述传动件a回归原位。由于此时所述驱动轴121的转动角度小于120度,此时所述凸轮b和所述凸轮c未被触发工作,即所述充电头b和所述充电头c仍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驱动轴121转动超过120度时,所述凸轮b的凸起将接触斜面,从而解锁充电头b。同理,当所述驱动轴121继续转动超过240度时,所述凸轮c将被触发而解锁充电头c。由此,当所述步进电机收到转动信号时,可以实现所述凸轮a、所述凸轮b、所述凸轮c的依次相继被触发工作,从而实现所述三个充电头132的依次解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顶盖139。所述顶盖139用于将所述凸轮a、所述凸轮b、所述凸轮c封装于所述储能壳体110中。所述顶盖139设置有与所述传动件133顶端相匹配的孔槽。

请参见图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120可以为电磁铁140。所述电磁铁140具有活动轴142。所述活动轴142贯穿所述通槽141。所述电磁铁140通电时驱动所述活动轴142在所述通槽141的轴向做伸缩运动,电磁铁140通过所述活动轴142驱动所述传动件133移动。

请参见图21,所述传动件133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轴142的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头132抵接。所述弹性件13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储能壳体110的内壁,所述弹性件134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传动件133。所述电磁铁140断电时,所述弹性件134推动所述传动件133和所述活动轴142。所述弹性件134通过所述传动件133将所述充电头132限位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所述电磁铁140通电时,所述活动轴142推动所述传动件133。所述传动件133压缩所述弹性件134,同时所述传动件133通释放所述充电头13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140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可以构成所述通槽141。所述活动轴142可以设置于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电磁铁140可以控制所述活动轴142往复直线运动,从而控制所述传动件133压缩或松开所述弹性件1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140可以为中空的长方体,所述活动轴142可以为细长的圆柱体,设置于所述电磁铁140的中空结构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3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传动件133,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的内壁。当所述充电头132取出,所述弹簧处于平衡位置不受力时,所述传动件133处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头132插入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后,所述充电头132被限制在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内,并使得所述弹性件134处于压缩状态。当用户扫二维码163时,所述天线可以控制所述通信控制组件160向所述电磁铁140发射一个脉冲信号时,所述电磁铁140得电,内部产生磁场,从而推动所述活动轴142从初始位置向下运动。所述活动轴142与所述传动件133的接触部产生挤压,使所述传动件133向远离所述充电头插槽131一侧运动,进一步压缩所述弹性件134。此时所述传动件133与所述充电头132分离。所述充电头132嵌合于所述充电头插槽131中时,所述连接器(pogopin)172的公端与母端接触并产生挤压,所述连接器172母端的弹性体被压缩而产生弹性势能。所以当所述传动件133与所述充电头132分离时,所述连接器172母端的弹性体趋于恢复原来的状态而产生弹力,所述弹力作用于所述连接器172公端,使得所述连接器172母端被弹出。因而,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163即可解锁所述充电头132,使得所述充电头132从所述充电槽插槽131中弹出,方便快捷,便于使用。

当所述脉冲信号过后,所述电磁铁140失电,内部磁场消失。所述活动轴142向上运动回到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活动轴142不再挤压所述传动件133,使得所述传动件133松开所述弹性件134,所述弹性件134回复推动所述传动件133。所述传动件133在所述弹性件134推力的作用下,向所述充电头插槽131运动。当所述弹性件134回复到平衡位置时,所述传动件133将所述充电头132限定在所述充电头插槽131中。

当所述充电头132插入所述充电头插槽131时,所述充电头132和所述传动件132的接触部产生挤压,推动所述传动件133压缩所述弹性件134。所述充电头132和所述传动件133的接触部扣合在一起,从而使所述充电头132扣合在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内。同时,所述连接器172的公端与所述连接器172母端再次接触压缩。同时,所述检测板171的霍尔元件173检测到所述检测磁铁174的磁场。所述检测板171向所述通信控制板161发出反馈信号,提示所述充电头132已归还。所述通信控制板(161)接收所述反馈信号,再通过天线(164)上报至云端服务器165。云端服务器165进一步通过所述用户端app167可以根据充电时长进行扣费。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插接装置130还可以包括支架导轨135,所述传动件135包括滑动部136,所述滑动部136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面137,所述充电头132设置有卡合面138。所述支架导轨和所述传动件133包围形成弹性件容纳腔144等结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再请参见图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可以包括三个所述充电头132,相对应地,所述储能壳体110可以包括三个所述充电头插槽131。三个充电头插槽131并排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所述电磁铁140和活动轴142也可以为三套,并设置于容纳壳体143内。三个所述充电头132和三个所述充电头插槽131可以独立使用。

再请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还包括卷线机构400。所述卷线机构400设置于所述储能壳体110内部,用于收纳所述usb线180。进一步地,所述卷线机构400可以嵌合于所述第二储能子壳体112内部。请参见图22,所述卷线机构400包括卷线上壳410、卷线下壳411、发条弹簧420、卷轮430、转动导电板440、固定导电板441。所述卷轮430可以设置于所述卷线下壳411。所述卷线下壳411具有固定于其上的中心轴,所述卷轮430套接于所述中心轴。所述卷轮430与所述中心轴的连接部形成发条弹簧420凹槽。所述发条弹簧420可以设置于所述发条弹簧420凹槽,一端与所述中心轴卡接,一端与所述卷轮430卡接。所述卷轮430可以通过所述发条弹簧420带动所述中心轴转动。

请参见图23,所述卷轮430的边缘具有平行的上下两部分,形成卷线槽。所述usb线180可以缠绕设置于所述卷线槽。所述卷轮430绕所述中心轴旋转时,带动所述usb线伸出或缩回。具体地,当用户使用所述充电头132而拉伸所述usb线180时,所述卷轮430转动压缩所述发条弹簧420,产生弹力。当用户不拉伸时,外力消失,所述发条弹簧420趋于恢复形状,从而带动所述卷轮430旋转,实现usb线180的自动收回。

所述移动导电板设置于所述卷轮430上,所述usb线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移动导电板。所述卷轮430转动时,可以带动所述移动导电板转动。所述卷线下壳411具有出线口,所述usb线18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出线口、所述充电头插槽131与所述充电头132电连接。所述固定导电板441设置于所述移动导电板上,与所述移动导电板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导电板441与所述移动导电板可以通过pogopin442电连接。所述固定导电板441固定设置于所述卷线上壳410,所述卷线上壳410扣合于所述卷线下壳411。所述卷线上壳410具有出线口,所述固定导电板441通过所述出线口和外接线470与所述通信控制板161电连接。所述储能电池150通过所述外接线470、固定导电板441、pogopin442、移动导电板为所述usb线180供电。当所述usb线180拉伸或缩回时,通过带动所述移动导电板转动,但所述固定导电板441不会转动,因而可以防止所述usb线180被乱缠绕而损坏。

请参见图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线下壳411远离所述卷轮430的一侧具有卷轮430、卷轮弹簧450、卷轮锁扣460和卷轮锁扣转轴461。所述卷轮弹簧450与所述卷轮锁扣460抵接,可以带动所述卷轮锁扣460绕卷轮锁扣转轴461转动。当用户拉伸所述usb线180时,所述卷轮430旋转带动所述卷轮锁扣转轴461和所述卷轮锁扣460顺时针旋转,所述卷轮锁扣460与所述usb线180脱离,压缩所述卷轮弹簧450产生弹性势能。当将所述usb线180拉伸到合适的位置而停止拉伸时,所述卷轮弹簧450的弹力推动所述卷轮锁扣转轴461逆时针旋转到初始位置,使得所述卷轮锁扣460卡住所述usb线180,所述usb线180的长度不再变化,防止所述usb线180自动缩回而造成使用不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储能装置10还包括卷线解锁按钮190以及卷线解锁弹簧191。所述卷线解锁按钮190嵌合与所述储能壳体110,所述卷线解锁按钮190位于所述储能壳体110内部的一端与所述卷轮锁扣460抵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卷线解锁弹簧191固定于所述储能壳体110。当用户拉伸所述usb线180时,所述卷轮430旋转带动所述卷轮锁扣转轴461和所述卷轮锁扣460顺时针旋转,所述卷轮锁扣460与所述usb线180脱离,压缩所述卷轮弹簧450产生弹性势能。当用户使用所述usb线180完成后按下所述卷线解锁按钮190,压缩所述卷线解锁弹簧191带动所述卷轮锁扣460顺时针转动,与所述usb线180脱离,在发条弹簧420的作用下所述usb线180可以自动缩回。在任意位置松开所述卷线解锁按,即可使所述卷轮锁扣460卡住所述usb线180,停留在当时的位置,其原理如上述实施例,不做赘述。所述卷线解锁按钮190以及卷线解锁弹簧191可以实现一键自动收回所述usb线180,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