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电机的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6834发布日期:2018-07-27 22:51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电机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在当下工业生产过程中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电机问题也困扰着工作人员,尤其是电机的开关控制,电机开关控制不精确容易导致设备操作不精确,严重时导致整个工作进步停滞,同时增加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电机的开关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状电机的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内置开关电源电路,电路中电源正极经保险丝F1接电抗器L1的1端口,电源负极经电阻R1接电抗器L1的2端口,电抗器1端口经电容C2接2端口,电抗器L1的3端口和4端口分别经电容C1和C3接地,同时电抗器L1的3端口和4端口接由二极管D1-D4组成的整流桥,整流桥输出端接电容C27,整流桥输出端经电阻R6接电容C24,电容C24接地,整流桥输出端经电阻R5接电阻R10,电阻R10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同时电阻R5接芯片U1的7端口,整流桥输出端分别经电阻R7和电容C7接二极管D5,二极管D5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同时整流桥输出端接变压器T1的输入端,变压器T1的输出端经二极管D11接芯片U2的VIN端口,同时变压器T1的输出端经电阻R12接电容C12,电容C12接芯片U2的VIN端口,二极管D11分别经电容C14和电阻R13接地,芯片U2的VOUT端口接-15V输出电压,同时芯片U2的VOUT端口经电容C21接地,变压器T1的输出端经电阻R14接电容C11,电容C11经二极管D7接芯片U3的GND端口,同时变压器T1的输出端接芯片U3的VIN端口,同时变压器T1的输出端分别经电容C18和电阻R15接芯片U3的GND端口,芯片U3的VOUT端口接-15V输出电压,同时芯片U3的VOUT端口经电容C22接地,同时电容C22经电容C13接变压器T2输出端口的接地端,芯片U1的2端口分别经电容C4和电阻R3接芯片U1的1端口,同时芯片U1的2端口经电阻R2接芯片U4的4端口,芯片U1的8端口经电阻R4接芯片U1的4端口,芯片U1的8端口经经电容C5接电容C8,电容C8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芯片U1的8端口接芯片U4的3端口,芯片U1的4端口经电容C6接电容C8,同时芯片U1的4端口经电容C25接芯片U1的3端口,芯片U1的3端口经电容C9接电容C8,芯片U1的6端口经电阻R9接晶体管Q1的基极,芯片U1的7端口经二极管D6接电阻R8,电阻R8接变压器T2的输入端,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电容C19接电感L2接,电感L2接+5V输出电压,同时电感L2经电阻R18接电阻R19,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电容C23接+5V输出电压,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电阻R17接+5V输出电压,同时电阻R17接芯片U7的TV端口,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电阻R16接电容C26,电容C26接电感L2,同时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二极管D10接电感L2,二极管D10并联二极管D9,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电容C20接电阻R22,电阻R22接芯片U4的1端口,同时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二极管D12接电容C15,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滑动变阻器R21接电阻R19,芯片U4额4端口经电阻R23接地,芯片U4的2端口经电容C15接电阻R19,芯片U7的OUT端口分别经电容C16和C17接地,同时芯片U7的OUT端口接+3.3V输出电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芯片U1采用UC3842型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芯片,芯片U2和U3均采用LM7915型三端负稳压器电路,芯片U4采用TDA8178F型场扫描集成电路,芯片U7采用LM1117型稳压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开关装置通过设置开关电路,准确控制电机起停,精确控制电机运行,防止电机设备工作过剩或者不足,有效防止工作进度因电机控制不准而导致工作停滞问题,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管状电机的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内置开关电源电路,电路中电源正极经保险丝F1接电抗器L1的1端口,电源负极经电阻R1接电抗器L1的2端口,电抗器1端口经电容C2接2端口,电抗器L1的3端口和4端口分别经电容C1和C3接地,同时电抗器L1的3端口和4端口接由二极管D1-D4组成的整流桥,整流桥输出端接电容C27,整流桥输出端经电阻R6接电容C24,电容C24接地,整流桥输出端经电阻R5接电阻R10,电阻R10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同时电阻R5接芯片U1的7端口,整流桥输出端分别经电阻R7和电容C7接二极管D5,二极管D5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同时整流桥输出端接变压器T1的输入端,变压器T1的输出端经二极管D11接芯片U2的VIN端口,同时变压器T1的输出端经电阻R12接电容C12,电容C12接芯片U2的VIN端口,二极管D11分别经电容C14和电阻R13接地,芯片U2的VOUT端口接-15V输出电压,同时芯片U2的VOUT端口经电容C21接地,变压器T1的输出端经电阻R14接电容C11,电容C11经二极管D7接芯片U3的GND端口,同时变压器T1的输出端接芯片U3的VIN端口,同时变压器T1的输出端分别经电容C18和电阻R15接芯片U3的GND端口,芯片U3的VOUT端口接-15V输出电压,同时芯片U3的VOUT端口经电容C22接地,同时电容C22经电容C13接变压器T2输出端口的接地端,芯片U1的2端口分别经电容C4和电阻R3接芯片U1的1端口,同时芯片U1的2端口经电阻R2接芯片U4的4端口,芯片U1的8端口经电阻R4接芯片U1的4端口,芯片U1的8端口经经电容C5接电容C8,电容C8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芯片U1的8端口接芯片U4的3端口,芯片U1的4端口经电容C6接电容C8,同时芯片U1的4端口经电容C25接芯片U1的3端口,芯片U1的3端口经电容C9接电容C8,芯片U1的6端口经电阻R9接晶体管Q1的基极,芯片U1的7端口经二极管D6接电阻R8,电阻R8接变压器T2的输入端,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电容C19接电感L2接,电感L2接+5V输出电压,同时电感L2经电阻R18接电阻R19,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电容C23接+5V输出电压,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电阻R17接+5V输出电压,同时电阻R17接芯片U7的TV端口,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电阻R16接电容C26,电容C26接电感L2,同时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二极管D10接电感L2,二极管D10并联二极管D9,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电容C20接电阻R22,电阻R22接芯片U4的1端口,同时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二极管D12接电容C15,变压器T2的输出端经滑动变阻器R21接电阻R19,芯片U4额4端口经电阻R23接地,芯片U4的2端口经电容C15接电阻R19,芯片U7的OUT端口分别经电容C16和C17接地,同时芯片U7的OUT端口接+3.3V输出电压。

芯片U1采用UC3842型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芯片,芯片U2和U3均采用LM7915型三端负稳压器电路,芯片U4采用TDA8178F型场扫描集成电路,芯片U7采用LM1117型稳压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开关电源电路为原边电流内环的双闭环PI控制,5V输出经R18R19和1KΩ电位器分压,获得输出电压信号,后经稳压管产生偏差信号,在经光电隔离加到UC3842的误差放大器和基准电压比较型成电压外环,原边电流检测电阻R11、R10、C9滤波座位电流反馈信号加在UC3842的3端口,和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座比较,从而控制晶体管Q1的开通与截止,为了保证开关器件在快速开关过程中不产生大量的漏感尖峰电压,电路设置电阻R7、电容C7、二极管D5组成RCD缓冲回路来抑制,D5采用快速回复二极管HER107BL,从而获得高品质的控制电路,同时电路应用线性稳压芯片LM7915构成了复合式开关稳压电源,电路要求精度高,输出电压稳定。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