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扭转减震装置的电机转子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0508发布日期:2018-10-13 00:3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是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端盖,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工作中,由于磁场变化的不均匀以及磁力分布不均匀等因素,会造成电机扭矩的波动,这种波动输出后,会给之后的零部件造成不利影响,例如:产生噪声、冲击损坏等,同时这种波动会消耗一定的能量,造成能源浪费。在电机轴的轴向安装扭转减震装置可以解决扭矩波动问题,但是,存在机构尺寸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小巧、电机轴的输出扭矩平稳、波动小的带有扭转减震装置的电机转子。

本技术所述的带有扭转减震装置的电机转子,包括从转子的中心穿过的电机轴,转子和电机轴两个部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转子与电机轴之间通过所述减震装置传递扭矩。

上述的电机转子,电机轴包括用于与负载相连的输出轴和用于安装转子位置传感器的监测轴;监测轴与转子固定相连;转子和输出轴两个部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转子与输出轴之间通过所述减震装置传递扭矩;监测轴与输出轴同轴,并可以绕轴线相对转动。

上述的电机转子,减震装置具有弹性元件。优选,设置减震装置的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具有沿着径向方向延伸到另一个部件上所开的槽内的齿,齿与槽的内壁之间设置弹性元件。

本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输出扭矩平稳、波动小,整体尺寸小的电机。

本技术所述的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端盖,端盖固定在电机壳体端部,转子为上述的带有扭转减震装置的电机转子,电机轴转动设置在端盖上。最好,转子位置传感器固定在电机轴的一端。

本技术所述的另一种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端盖,端盖固定在电机壳体端部,转子为上述的带有扭转减震装置的电机转子,电机轴转动设置在端盖上。最好,转子位置传感器固定在监测轴的一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电机轴与转子之间通过具有弹性元件的减震装置传递扭矩,这样,既达到了减震效果,同时实现较小的结构尺寸。弹性元件可以是橡胶、弹簧等。本技术实现了在转子的内部设置弹性元件等缓冲装置,输出轴通过缓冲装置与转子产生扭矩的部分相连,在不增加电机长度的基础上,实现扭转减震,使输出扭矩平稳。电机轴分为输出轴和监测轴两部分时,转子与输出轴之间通过减震装置相连用于输出扭矩;监测轴与转子刚性连接,这样监测轴上的转子位置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转子的位置,不受扭转减震装置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电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一种电机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2所示的电机,包括壳体1、固定在壳体内周的定子2、固定在壳体两端的端盖3,转子4、齿套5、电机轴6、弹性元件7、转子位置传感器8。转子4、齿套5、电机轴6、弹性元件7等形成了带有扭转减震装置的电机转子。端盖固定在电机壳体两端。齿套5周向均布有多个齿51,齿套5固定在电机轴6上,或者齿套51与电机轴是一体结构。齿51沿着径向方向延伸到转子内周上所开的槽41内,齿与槽的内壁之间设置弹性元件7,如橡胶,转子与电机轴之间通过所述弹性元件传递扭矩。电机轴6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两个端盖3上。转子位置传感器8固定在电机轴的一端。

实施例2:

参见图3、4所示的电机,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是:电机轴6包括用于与负载相连的输出轴61和用于安装转子位置传感器8的监测轴62;监测轴62与转子固定相连。齿套5固定在输出轴61上,或者齿套51与输出轴61是一体结构。输出轴61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监测轴62上,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一端盖上。监测轴6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另一个端盖3上。其他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

转子一般只有外圆柱面以内的一定厚度范围内的外侧部分,用于安放导体或永磁体,而靠近转子轴线的内侧部分与电机轴相连,则仅用于传递扭矩,本发明就是在这内侧部分设置扭转减震装置,这样,即达到了减震效果,同时实现较小的结构尺寸。

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在转子的内部,设置缓冲装置,输出轴通过缓冲装置与转子产生扭矩的部分相连,在不增加电机长度的基础上,实现扭转减震,使输出扭矩平稳。

电机轴可以是一体的或分体的,可以是任何具有同轴特征的轴、套等类型的结构。

对于需要消除扭转减震机构对转子磁场位置判断的情况,可以通过设置与转子磁场同步转动的机构连接到传感器,或者通过传感器直接测量转子产生磁场的机械部分,或与之角度固定的部分的角度位置。

本发明权利不受电机形式的约束,电机可以是各种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等具有转子的电机,可以是内转子电机,也可以是外转子电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