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0410发布日期:2018-10-19 22:4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码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码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也叫电动机,从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诞生电动机开始,便逐步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也不断更新完善和细化。电机种类繁多,对于教育以及消费领域当中的小型电机:这类小型电机体积小,电压一般在 3.3-36V之间,通过齿轮啮合等方式改变输出扭矩,不同的扭矩,再加上根据不同的适用环境设计不同的外型组成不同种的电机。

现在国内在教育和消费领域内使用的电机固定方式为螺丝加固;

目前电机设计出来其电机扭矩和内部齿轮啮合关系便固定,电机扭矩和齿轮传动比固定,输出扭矩不易更改,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得到不同的扭矩就需要更换电机或者使用外部的传输关系来更改。这样对于需要不同扭矩的使用者来说,势必会增加采买成本或者制作机器时占用空间。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改变输出扭矩的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电机,用以解决现有电机的输出扭矩改变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编码电机,包括外壳,于所述外壳的一端螺纹旋接有下端盖,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螺纹旋接有上端盖,于所述上端盖的远离外壳的一侧螺纹旋接有圆筒状的固定位立柱;

于所述外壳内沿着其轴向卡接有相互平行的行星齿轮减速箱和电机本体,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和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齿轮组。

其中,所述齿轮组包括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的第一齿轮组,与所述第一齿轮组啮合有第二齿轮组;沿着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的轴向于其端部螺纹旋接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组相啮合的第三齿轮组;

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圆杆状的电机输出轴,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第一齿轮;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圆杆状的中间轴,于所述中间轴的上部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于所述中间轴的下部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第三齿轮;

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减速器轴,于所述减速器轴的外侧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

其中,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包括外筒,于所述外筒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下盖,于所述外筒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上盖;

于所述外筒内卡接有行星齿轮,于所述行星齿轮的上侧卡接或者螺栓固定有输出连接件,所述输出连接件的端部伸出所述上盖。

其中,所述行星齿轮包括外齿轮,于所述外齿轮内啮合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的个数大于等于2。

其中,所述外齿轮包括圆环状的齿圈,于所述齿圈的外壁上凸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安装棱,所述安装棱的外壁为圆柱曲面;于所述齿圈内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的分布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齿。

其中,所述输出连接件包括底板,沿着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于其上一体成型的设有圆柱状的输出管;沿着所述输出管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轴孔;

于所述底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侧壁和处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为平面,所述第二侧壁为曲面;相邻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切;

于所述底板的边缘处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每个所述第二侧壁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个数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0。

其中,所述上端盖包括盖体,于所述盖体上穿设有圆形的输出导向孔,安装后所述输出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输出导向孔内。

其中,所述固定位立柱的个数大于等于2;沿着所述固定位立柱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定位孔。

其中,所述上盖包括圆台状的盖板,于所述盖板的外侧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圆环状的外固定件,于所述外固定件的外侧边缘处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座,于所述连接座内穿设有连接孔;

沿着所述盖板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与所述输出连接件相适应的伸出孔。

其中,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的端部卡接有方形轴,于所述方形轴上套设有网板;

于所述方形轴上套设有圆筒状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外壳处于所述网板的同侧;沿着所述固定环的径向于其内通过螺纹旋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端部顶紧于所述方形轴上;所述固定位立柱顶紧于所述网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编码电机,包括外壳,于所述外壳的一端螺纹旋接有下端盖,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螺纹旋接有上端盖,于所述上端盖的远离外壳的一侧螺纹旋接有圆筒状的固定位立柱;

于所述外壳内沿着其轴向卡接有相互平行的行星齿轮减速箱和电机本体,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和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齿轮组;

本实用新型的编码电机便于拆卸安装,外壳由螺丝固定,取下外壳即可检修或更换齿轮,不需要将所述齿轮组全部重新安装,相对来说比较简易和方便;可以根据需要每次只更换一个齿轮,不需要将所有的齿轮全部拆卸之后再重新更换和安装,拆卸、安装、更换在操作上更方便;

通过设计兼容该电机齿轮组,在增加传动级数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安装行星齿轮减速箱所造成的长度的增加;通过齿轮组和减速器的多级传动,且齿轮的并排放置,减小输轴向长度;

行星齿轮减速箱与电机本体并排放置,减小安装时的轴向长度;

行星齿轮减速箱与齿轮组减速的综合使用,可以采用更换齿轮组而不需用更换减速箱的方式更改输出比,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电机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电机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减速箱的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减速箱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减速箱和齿轮组的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电机的使用状态图。

1-外壳;2-行星齿轮减速箱;21-外筒;22-下盖;23-行星齿轮;231- 外齿轮;2311-齿圈;2312-安装棱;2313-齿;232-内齿轮;24-上盖;241- 盖板;242-外固定件;243-连接座;244-伸出孔;25-输出连接件;251- 底板;252-第一安装孔;253-轴孔;254-输出管;255第一侧壁;256-第二侧壁;3-上端盖;31-盖体;32-输出导向孔;4-固定位立柱;5-电机本体;6-齿轮组;61-第一齿轮组;611-第一齿轮;612-电机输出轴;62-第二齿轮组;621-第二齿轮;622-第三齿轮;623-中间轴;63-第三齿轮组; 631-第四齿轮;632-减速器轴;7-下端盖;8-方形轴;9-网板;10-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的编码电机,包括外壳1,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螺纹旋接有下端盖7,于所述外壳1的另一端螺纹旋接有上端盖3,于所述上端盖 3的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侧螺纹旋接有圆筒状的固定位立柱4;

于所述外壳1内沿着其轴向卡接有相互平行的行星齿轮减速箱2和电机本体5,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2和所述电机本体5的端部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齿轮组6。

本实用新型的编码电机便于拆卸安装,外壳由螺丝固定,取下外壳即可检修或更换齿轮,不需要将所述齿轮组6全部重新安装,相对来说比较简易和方便;可以根据需要每次只更换一个齿轮,不需要将所有的齿轮全部拆卸之后再重新更换和安装,拆卸、安装、更换在操作上更方便;

通过设计兼容该电机齿轮组,在增加传动级数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安装行星齿轮减速箱2所造成的长度的增加;通过齿轮组6和行星齿轮减速箱2的多级传动,且齿轮的并排放置,减小输轴向长度;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2与电机本体5并排放置,减小安装时的轴向长度;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2与齿轮组6减速的综合使用,可以采用更换齿轮组而不需用更换减速箱的方式更改输出比,成本更低。

实施例2

进一步,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如下特征和连接关系:

所述齿轮组6包括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电机本体5的端部的第一齿轮组61,与所述第一齿轮组61啮合有第二齿轮组62;沿着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2的轴向于其端部螺纹旋接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组62相啮合的第三齿轮组63;

所述第一齿轮组61包括圆杆状的电机输出轴612,于所述电机输出轴612的端部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第一齿轮611;

所述第二齿轮组62包括圆杆状的中间轴623,于所述中间轴623的上部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61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21;于所述中间轴623的下部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第三齿轮622;

所述第三齿轮组63包括减速器轴632,于所述减速器轴632的外侧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与所述第三齿轮622相啮合的第四齿轮631。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2包括外筒21,于所述外筒2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下盖22,于所述外筒2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上盖24;

于所述外筒21内卡接有行星齿轮23,于所述行星齿轮23的上侧卡接或者螺栓固定有输出连接件25,所述输出连接件25的端部伸出所述上盖24。

所述行星齿轮23包括外齿轮231,于所述外齿轮231内啮合有内齿轮232;所述内齿轮232的个数大于等于2。

所述外齿轮231包括圆环状的齿圈2311,于所述齿圈2311的外壁上凸设有通过铸造方式与其一体成型的安装棱2312,所述安装棱2312的外壁为圆柱曲面;于所述齿圈2311内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的分布有通过铸造方式与其一体成型的齿2313。

所述输出连接件25包括底板251,沿着垂直于所述底板251的方向于其上通过铸造方式一体成型的设有圆柱状的输出管254;沿着所述输出管254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轴孔253;

于所述底板25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侧壁255和处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255之间的第二侧壁256;所述第一侧壁255为平面,所述第二侧壁 256为曲面;相邻的所述第一侧壁255和所述第二侧壁256相切;

于所述底板251的边缘处穿设有第一安装孔252,每个所述第二侧壁 256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252;所述第一安装孔252的个数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0。

所述上端盖3包括盖体31,于所述盖体31上穿设有圆形的输出导向孔32,安装后所述输出连接件25穿设于所述输出导向孔32内。

所述固定位立柱4的个数大于等于2;沿着所述固定位立柱4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定位孔。

实施例3

进一步,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如下特征和连接关系:

所述上盖24包括圆台状的盖板241,于所述盖板241的外侧卡接或者螺纹旋接有圆环状的外固定件242,于所述外固定件242的外侧边缘处设有与其通过铸造方式一体成型的连接座243,于所述连接座243内穿设有连接孔;

沿着所述盖板241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与所述输出连接件25相适应的伸出孔244。

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2的端部卡接有方形轴8,于所述方形轴8上套设有网板9;

于所述方形轴8上套设有圆筒状的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和所述外壳1处于所述网板9的同侧;沿着所述固定环10的径向于其内通过螺纹旋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端部顶紧于所述方形轴8上;所述固定位立柱4顶紧于所述网板9上。所述方形轴8采用插拔式设置,方便更换;

所述方形轴8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外脱落所述电机本体5时,所述固定环10无法通过网板9而受到阻挡,避免了脱落;

当我们需要更换方形轴8时只需要松动限位环,即可轻松更换输出轴。所述固定位立柱4用于支撑所述网板9,为安装所述固定环10提供空间。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