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北斗定位终端的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7103发布日期:2018-11-02 21:54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北斗定位终端的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压电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北斗定位终端的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集装箱作为现阶段货物进出口、配送、运输等环节的主要载体,通常会经过长时间、长距离、多环节的运输,货物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主要是在集装箱上安装追踪器,利用集装箱上安装的追踪器终端需要每天在规定时间内往中心发出信号,来确定集装箱的具体位置,以防集装箱的丢失。

目前的集装箱追踪器的电源都只能采用电池提供,需要在无源的状态下长时间的工作。如此,集装箱追踪器对自身耗电量的要求就非常的高。而目前采用的集装箱追踪器在休眠状态下的电流为1mA,集装箱追踪器的自身能耗较高,减少集装箱追踪器在源的状态下的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装箱北斗定位终端的电源电路,通过对电路的合理搭建,以及限定了与稳压模块连接的元器件的值,使得集装箱追踪器在休眠状态下的电流降至为1uA,降低了集装箱追踪器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装箱北斗定位终端的电源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节点电路、保护电路、输入电路、稳压模块、输出反馈电路和整流稳压滤波电路;所述的输入电路包括与稳压模块连接的电感L1和电阻R4,以及连接在电阻R4与稳压模块输入端之间的电容C14;其中电感L1的值为4.5-5uH,电阻R4的值为90-110K,电容C14的值为2-2.5uF;所述的输出反馈电路包括与稳压模块输出端连接的两个电阻R3、R5,以及与电阻R3并联的电容C5;其中电阻R3的值为670-690K,电阻R5的值为90-110K,电容C5为9-11pF。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电路串联电感L1后,分别与稳压模块的“开机SW1”和“复位SW2”支脚连接;所述的保护电路直接与稳压模块的“电池电压VBAT”支脚连接;所述的保护电路串联电阻R4与稳压模块的“使能脚EN”支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别与保护电路串联的电感L1电路、直接与“电池电压VBAT”支脚连接的电路、电阻R4电路,此三组电路形成并联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阻R3以及与电阻R3并联的电容C5的另一端与稳压模块的“反馈脚FB”支脚连接,形成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整流稳压滤波电路与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电阻R3串联,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入电压为3V,输出电压为3.8V。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为两节1.5V的电池。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装箱北斗定位终端的电源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电路的合理搭建,以及限定了与稳压模块连接的输入电路和输出反馈电路元器件的值,使得集装箱追踪器在休眠状态下的电流降至为1uA,降低了集装箱追踪器的能耗。

(2)输入电路中设计的3个并联电路能促使稳压模块工作,辅助稳压模块提升电压。

(3)所述的输出反馈电路中电阻R3与电容C5形成的回路构成输出反馈电路,辅助稳压模块进行稳压。

(4)保护电路的设计,能对整个电路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电路受损。

(5)整流稳压滤波电路的设计,能使得输出的电压更加的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稳压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节点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及零部件标注:1-电源节点电路、2-保护电路、3-输入电路、4-稳压模块、5-输出反馈电路、6-整流稳压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集装箱北斗定位终端的电源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节点电路、保护电路、输入电路、稳压模块、输出反馈电路和整流稳压滤波电路。其中,所述的稳压模块采用的是TPS61032RSA芯片,其输入电压为3V,输出电压为3.8V。

所述的电源节点电路包括电池接口CN1,所述的电源为两节1.5V的电池。电源节点电路与保护电路连接。

所述的保护电路主要包括MQ1和MQ2,所述的MQ1采用的是FDMA905P芯片,所述的MQ2采用的是2SK3541;所述的MQ2与MQ1的G脚和电阻R1串联,MQ1和电阻R1并联;所述的电源节点电路与MQ1串联,当电源节点电路的电压为3V时,从MQ1的输入脚进入,经过三极管后从MQ1的输出端输出,输出的电流通过初步整流后与输入电路连接;当电源节点电路的电压为非3V时,从MQ1的输入脚进入,经过三极管后从MQ1的G脚输出,经过MQ2后接地;或直接从与MQ1并联的电阻R1经过,再进入MQ2后接地。

所述的输入电路包括与稳压模块连接的电感L1和电阻R4,以及连接在电阻R4与稳压模块输入端之间的电容C14;所述的保护电路串联电感L1后,分别与稳压模块的“开机SW1”和“复位SW2”支脚连接;所述的保护电路直接与稳压模块的“电池电压VBAT”支脚连接;所述的保护电路串联电阻R4与稳压模块的“使能脚EN”支脚连接。所述分别与保护电路串联的电感L1电路、直接与“电池电压VBAT”支脚连接的电路、电阻R4电路,此三组电路形成并联电路。在本技术方案中,电感L1的值为4.7uH,电阻R4的值为100K,电容C14的值为2.2uF。

所述的输出反馈电路包括与稳压模块输出端连接的两个电阻R3、R5,以及与电阻R3并联的电容C5;所述的电阻R3以及与电阻R3并联的电容C5的另一端与稳压模块的“反馈脚FB”支脚连接,形成回路。电阻R5的一端与电阻R3串联,另一端接地。在本技术方案中,电阻R3的值为680K,电阻R5的值为100K,电容C5的值为10pF。

所述的整流稳压滤波电路由多个电容并联接地形成,所述的整流稳压滤波电路与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串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