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5099发布日期:2018-11-16 23:07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属于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据统计我国电动机耗电占全国耗电量的60%以上,其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耗电约占35%,为耗电大户。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作为电能的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资源却越来越少,因而研究开发高效电动机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内外电机发展的趋势之一。

与电励磁电机相比,稀土永磁电动机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行可靠。尤其是它解决了电励磁电机的起动困难的问题,是一种异步起动同步运行的高效节能电机。可以预见,随着稀土永磁电动机设计的不断成熟和社会对这种电机优越性能的逐渐认识,稀土永磁电动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

目前常见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其转子结构中的鼠笼条主要用于起动,转子中内置永磁体磁钢。对于中小型电动机带重载工况,转子鼠笼条通常会选择趋肤效应较强的深槽笼型和双笼型,使电机在起动时,由于趋肤效应,转子电阻自动增大,从而增大起动转矩,减小起动电流;在正常运行时,转子电阻自动减小到正常值,使其具有较高的效率。此结构设计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电机,结构复杂、转子漏抗大,深槽笼型和双笼型占用了转子大量的空间,不利于电机的结构优化与生产加工,电机面临很大的工艺问题,增加了生产成本,在电机节材、性能优化和工作特性方面,尚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其包括定子壳体,所述定子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有前端盖和后端盖,且所述定子壳体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子,对应所述转子于所述定子壳体内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有气隙,所述转子包括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的铁芯以及与设于所述铁芯两端用于封装所述铁芯的带环,所述冲片上开设有位于其中心的与所述转轴匹配的转轴孔、围绕所述转轴孔均布的多个主磁钢孔以及设置于所述主磁钢孔两侧的副磁钢孔,相邻的所述主磁钢孔与所述副磁钢孔之间形成隔磁磁桥,所述的多个冲片上的相应的磁钢孔叠合形成用于放置永磁体磁钢的总磁钢孔,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磁钢的南北极相反,所述定子包括绕组轭以及镶嵌于绕组轭内的绕组线圈,所述绕组轭由多片冲片叠压形成,且所述的多片冲片的两端由带环封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冲片上开设有六个V型的主磁钢孔和六个一字型的副磁钢孔,所述的V型的主磁钢孔的尖端朝向所述冲片的中心,所述的六个主磁钢孔拼合形成六角星结构,所述的副磁钢孔垂直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磁钢孔的尖端的连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冲片上开设有八个一字型的主磁钢孔和八个一字型的副磁钢孔,所述的八个主磁钢孔拼合形成八边形结构,所述副磁钢孔垂直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磁钢孔的连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冲片的边缘位置开设有沿其圆周分布的多个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内灌铸有铝条,以使得所述的多个冲片与所述带环封装成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冲片为硅钢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依靠转子内的永磁体磁钢和定子旋转磁场的相互作用,从异步牵入同步运行,使转子的转速与定子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保持一致,没有转速差,消除了转子上的铜铁损耗;此外,由于稀土永磁电动机转子是由磁钢来励磁,使定子绕组的励磁电流减小,空载损耗减少。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与同等功率的、同类型的其他永磁同步电机相比节约电能达20%。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简单、转子漏抗小,转子占用了电机的空间小,有利于电机的结构优化,且使用寿命长。

4)改变定子的绕线组就可以改变电机的功率,无需更换变频器,因而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左边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1所公开的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2所公开的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其包括定子壳体,所述定子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有前端盖和后端盖,且所述定子壳体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子,对应所述转子于所述定子壳体内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有气隙,所述转子包括由多个冲片叠压形成的铁芯以及与设于所述铁芯两端用于封装所述铁芯的带环,所述冲片上开设有位于其中心的与所述转轴匹配的转轴孔、围绕所述转轴孔均布的多个主磁钢孔以及设置于所述主磁钢孔两侧的副磁钢孔,相邻的所述主磁钢孔与所述副磁钢孔之间形成隔磁磁桥,所述的多个冲片上的相应的磁钢孔叠合形成用于放置永磁体磁钢的总磁钢孔,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磁钢的南北极相反,所述定子包括绕组轭以及镶嵌于绕组轭内的绕组线圈,所述绕组轭由多片冲片叠压形成,且所述的多片冲片的两端由带环封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冲片上开设有六个V型的主磁钢孔和六个一字型的副磁钢孔,所述的V型的主磁钢孔的尖端朝向所述冲片的中心,所述的六个主磁钢孔拼合形成六角星结构,所述的副磁钢孔垂直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磁钢孔的尖端的连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冲片上开设有八个一字型的主磁钢孔和八个一字型的副磁钢孔,所述的八个主磁钢孔拼合形成八边形结构,所述副磁钢孔垂直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磁钢孔的连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冲片的边缘位置开设有沿其圆周分布的多个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内灌铸有铝条,以使得所述的多个冲片与所述带环封装成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冲片为硅钢片。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依靠转子内的永磁体磁钢和定子旋转磁场的相互作用,从异步牵入同步运行,使转子的转速与定子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保持一致,没有转速差,消除了转子上的铜铁损耗;此外,由于稀土永磁电动机转子是由磁钢来励磁,使定子绕组的励磁电流减小,空载损耗减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冲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与同等功率的、同类型的其他永磁同步电机相比节约电能达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简单、转子漏抗小,转子占用了电机的空间小,有利于电机的结构优化,且使用寿命长;改变定子的绕线组就可以改变电机的功率,无需更换变频器,因而适用范围较广。

以下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例1和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3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其包括定子壳体1,定子壳体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有前端盖2和后端盖3,且定子壳体1内通过轴承4安装有转轴5,转轴5上设置有转子6,对应转子6于定子壳体1内设置有定子7,定子7与转子6之间有气隙,转子6包括由多个硅钢片61叠压形成的铁芯以及与设于铁芯两端用于封装铁芯的带环,硅钢片61上开设有位于其中心的且与转轴5匹配的转轴孔611、十二个磁钢孔以及沿其圆周边缘均匀的多个轴向通孔613,十二个磁钢孔包括围绕转轴孔611分布的六个V型的主磁钢孔6121和六个位于主磁钢孔6121的两侧的呈一字型的副磁钢孔6122,主磁钢孔6121的尖端朝向冲片的中心,六个主磁钢孔拼合形成六角星结构,副磁钢孔垂直于相邻的两个主磁钢孔的尖端的连线,并且不超出相邻的两个主磁钢孔的尖端的连线。多个硅钢片61上的相应的磁钢孔叠合形成多个用于放置永磁体磁钢8的总磁钢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磁钢8的南北极相反,可以抵消彼此之间的磁性影响。具体的,硅钢片61的边缘的轴向通孔613内灌铸有铝条91,以使得多个硅钢片61与铝质的带环封装成一体。所述定子7包括绕组轭71以及镶嵌于绕组轭71内的绕组线圈72,所述绕组轭71由多片冲片叠压形成,且冲片的边缘设置有开放的凹槽,绕组轭71通过设置于冲片凹槽内的铝条92和位于绕组轭71两端的铝带环而封装为一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机,本实施例2中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部分相同,区别仅仅在于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6,此处仅对转子的结构进行描述,其他结构不再赘述。

参见图4所示,转子6包括由多个硅钢片61叠压形成的铁芯以及与设于铁芯两端用于封装铁芯的带环,硅钢片61上开设有位于其中心的且与转轴5匹配的转轴孔611、十六个磁钢孔以及沿其圆周边缘均匀的多个轴向通孔613,十六个磁钢孔包括围绕转轴孔611分布的八个一字型的主磁钢孔6121’和八个位于主磁钢孔6121’的两侧的呈一字型的副磁钢孔6122’,八个主磁钢孔6121’拼合形成八边形结构,八个副磁钢孔6122’垂直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磁钢孔的连线。多个硅钢片61上的相应的磁钢孔叠合形成多个用于放置永磁体磁钢8的总磁钢孔,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磁钢8的南北极相反,可以抵消彼此之间的磁性影响。具体的,硅钢片61的边缘的轴向通孔613内灌铸有铝条91,以使得多个硅钢片61与铝质的带环封装成一体。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