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涂覆装置中的转子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4262发布日期:2018-11-23 21:1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涂覆涂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涂覆装置中的转子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一般通过电机驱动汽车行驶,相比与传统电机,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机需要满足一系列特殊的设计要求。新能源汽车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电机负载大电流,机体的温度很高,因此,对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绝缘性能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电机转子会采用静电吸附环氧粉末的方法给电机转子增加一个绝缘层,从而提高电机的绝缘性能。转子在静电吸附环氧粉末前,还需要进行高频除油,无论是高频除油过程,还是静电吸附过程,需要转子在输送带上保持转动,这样才能提高除油效果及静电吸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解决的是如何将电机转子快速、准确的放置在机械手下方,方便机械手同时准确的抓取两个电机转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涂覆装置中的转子输送装置,包括有进料输送带、安装有机械手的机械臂、螺杆输送带,螺杆输送带的一端设为进料端,另一端设为出料端,螺杆输送带包括有两根结构相同且平行排列的螺杆,螺杆的表面具有螺纹槽,转子两侧的转轴能够分别放置在两根螺杆的螺纹槽中,两根螺杆通过电机带动同步转动且同向转动,机械臂通过机械手抓取进料输送带上的转子放置在螺杆输送带的进料端。

电机通过齿形皮带带动两根螺杆转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齿轮,两根螺杆的端部均分别安装有齿轮,齿形皮带齿合电机转轴上的齿轮、两根螺杆端部的齿轮。

机械臂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有水平滑轨,水平滑轨中安装有滑块,滑块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在水平滑轨中移动,滑块下端安装有竖直朝下的气缸,机械手为气爪,气爪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

气爪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气爪之间的间距等于螺杆上螺纹槽的螺距。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臂及机械手将转子输送带上的转子转移至螺杆输送带上,转子两侧的转轴分别放置在进料端两根螺杆上相对应的螺纹槽中,电机带动两根螺杆同步同向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输送带上的转子保持相同的速度移动,转子自身发生自转,转子在经过高频除油或者环氧粉末静电吸附时能够保持匀速、自转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涂覆装置中的转子输送装置,气爪能够确保准确的抓住两根转子,实现两根转子的同时上料,进而确保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涂覆装置中双工位同步工作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涂覆装置中的转子输送装置,包括有进料输送带1、安装有机械手的机械臂、螺杆输送带,螺杆输送带的一端设为进料端3,另一端设为出料端4,螺杆输送带包括有两根结构相同且平行排列的螺杆5,螺杆5的表面具有螺纹槽6,转子2两侧的转轴7能够分别放置在两根螺杆5的螺纹槽6中,两根螺杆5通过电机9带动同步转动且同向转动,机械臂通过机械手抓取进料输送带1上的转子2放置在螺杆输送带的进料端3。

电机9通过齿形皮带10带动两根螺杆5转动,电机9的转轴上连接有齿轮11,两根螺杆5的端部均分别安装有齿轮11,齿形皮带10齿合电机转轴上的齿轮11、两根螺杆5端部的齿轮11。

机械臂包括有机架12,机架12上设有水平滑轨13,水平滑轨13中安装有滑块14,滑块14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在水平滑轨13中移动,滑块14下端安装有竖直朝下的气缸15,机械手为气爪8,气爪8安装在气缸15的活塞杆上。

气爪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气爪8之间的间距等于螺杆5上螺纹槽6的螺距。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