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塔机固定式电缆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3794发布日期:2018-11-23 21:1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向装置,尤其是一种门塔机固定式电缆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乌东德水电站及白鹤滩水电站运行着多台门式起重机及塔式起重机,这些门塔机外部的供电电缆通常布置在轨道中间处,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减少电缆使用长度而被广泛采用。在实际运行中,设备单位通常采用安全绳对轨道中间供电电缆进行绑扎固定,这一做法虽然简单,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门塔机行走机构使用较为频繁,供电电缆在此过程中围绕固定点反复弯折,弯曲半径过小很容易导致固定点电缆外皮及内芯受损,如发现不及时会出现电缆短路或接地等故障,影响设备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塔机固定式电缆导向装置,克服现有门塔机行走机构频繁往复运行时造成电缆弯折损伤等安全隐患,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电缆导向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塔机固定式电缆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底板、电缆夹具、电缆导向筒及支架,所述固定底板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所述电缆夹具由上弧形板、下两弧形板组成,下弧板与固定底板焊接,上弧形板与下两弧形板螺栓连接;所述电缆导向筒通过支架安装在固定底板上并位于电缆夹具一侧。

所述电缆夹具与电缆外表皮之间设置一层软橡胶保护垫。

所述电缆导向筒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门塔机固定式电缆导向装置,通过在固定底板上设置电缆夹具,从而确定固定点,而另一端设置导向筒,能够保证供电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有效防止供电电缆在反复弯曲过程中受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筒与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底板与电缆夹具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固定底板1,电缆夹具2,电缆导向筒3,支架4,螺纹套5,螺纹杆6,滑槽7,滑块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门塔机固定式电缆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固定底板1从左往右设置有电缆夹具2、电缆导向筒3,电缆夹具2下部通过焊接方式与固定底板1连接,电缆夹具2上部弧形夹板与电缆夹具2下部弧形夹板采用螺栓连接。供电电缆通过焊接在固定板上的导向筒进行取向弯折。

安装过程:

1)、电缆导向筒3通过支架4焊接在固定底板1上,电缆导向筒3的直径根据供电电缆的大小配置选择,确保不低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2)、电缆夹具2的下弧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固定底板1上,上下弧板间采用螺栓连接;

3)、将电缆放置于电缆夹具2中,需注意在电缆与夹具中放置一层软橡胶衬垫,防止电缆压伤,拧紧电缆夹具2上下两部分的连接螺栓;

4)、外部供电电缆A进B出,调整固定导向装置固定底板1,尽量使B端与门塔机的电缆卷盘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最后将固定底板1膨胀螺栓逐一标记钻打,至此安装完成。

另外,可将导向筒3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4上,这样电缆导向筒3可沿轴线周向滚动。电缆在移动或弯折时与电缆导向筒3之间为滚动摩擦,减少磨损。

另外,可在电缆导向筒3两端下边缘焊接连接块,一端的连接块和支架4铰接,另一端的连接块和支架4通过磁铁进行磁性吸附。这样当需要将电缆取出时,可直接将电缆导向筒3转到一侧,取下电缆夹具2上的螺栓即可,而无需拔掉外部电缆或与设备连接一端的电缆。

如图3所示,另外,可在电缆导向筒3两端下边缘焊接螺纹套5,在支架4对应位置也焊接螺纹套5,螺纹杆6上下与电缆导向筒3或支架4的螺纹套螺纹连接,这样一方面方便拆卸,无需拔掉外部电缆或与设备连接一端的电缆;另一方面方便调整电缆导向筒3的高度,以便满足不同直径的电缆穿过。

如图4所示,另外,可在固定底板1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滑槽7,对应的电缆夹具2下部前后端设置滑块8,滑块8上钻螺纹孔,将滑块8设置在滑槽7内,使电缆夹具2沿固定底板1宽度方向前后移动,在调整好位置后,将螺栓旋进螺纹孔并穿过滑块下底面抵在滑槽7内底面上,进行摩擦锁紧固定。这样,在初始安装时,可将固定底板1大致调整好位置,后面需要调整B端与门塔机的电缆卷盘保持在一条直线时,可移动电缆夹具2的具体位置,通过微调满足要求,从而避免对固定底板1反复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