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1998发布日期:2018-11-09 21: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充电组件,多个所述充电组件依次可推拉地相插接在一起;任一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托盘,其一侧面设置有导轨槽、另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导轨槽形状相匹配的导轨;和

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托盘的一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充电组件上:

导轨槽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导轨的内端设置有第一配合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一配合部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充电组件上:

导轨槽的外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导轨的外端设置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二配合部位置相对应;或

导轨槽的内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导轨的内端设置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二配合部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为直角梯形状的限位槽,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均为直角梯形状的配合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控制板,设置在多个所述充电组件中的任一个上,多个所述充电组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相串联连接后电连接在所述电源控制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充电组件上:

托盘上侧面的外端设置有第一极片和第三极片、下侧面的内端设置有第二极片和第四极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位置相对应、并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三极片和第四极片位置相对应并相连通;

其中,导轨槽设置在托盘的上侧,位于最上方的充电组件上的第一极片与第三极片相连通,所述电源控制板设置在位于最下方的充电组件上,位于最下方的充电组件上的第二极片和第四极片连接在所述电源控制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二极片、所述第三极片和所述第四极片上均设置有弹性触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槽为T形槽,所述导轨为T形导轨,所述导轨槽的两槽壁位于所述托盘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导轨槽外端的内底面上设置有抓取部,所述抓取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布满所述导轨槽的内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电池和显示屏,与所述电源控制板设置在同一充电组件上、并均与所述电源控制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材质为硅胶、橡胶或塑料,多个所述充电组件为2~7个。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