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镂空的内转子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2654发布日期:2018-12-21 20:1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轴心镂空的内转子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刷马达,尤指一种内转子的无刷马达。



背景技术:

无刷马达是一种以定子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藉此带动设有永久磁铁的转子旋转,进而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的驱动装置。一般的无刷马达大致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外转子,将设有永久磁铁的转子环绕套设于定子线圈的外侧,并且固定内部的定子线圈而旋转外部的转子马达;第二类为内转子,将设有永久磁铁的转子穿设套进环型排列的定子线圈的内侧,并且在外侧固定定子线圈而旋转内部的转子马达。

现有技术中,内转子马达的转子一般呈现一个圆柱体的形式,并在该圆柱体的外壁面环绕设有多个永久磁铁,且在该圆柱体的轴心部贯穿设有一根轴心杆;而定子的部分则是一两端封闭的中空管体且在内壁面环绕设有多个定子线圈。内转子与定子结合时,内转子设于该多个定子线圈的内径,且内转子的轴心杆贯穿定子封闭的两端,并以此作为支点使其可稳定相对于内转子转动,且使两者得以保持同轴。

然而,这样的结构会因为内转子是被包覆在定子的内部且双边覆盖住,空气不易流通,以致于定子线圈在通电时产生的热能不易排除,散热效果较差导致使用寿命的缩短,故障率提高,于是现有技术的内转子马达确实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心镂空的内转子马达,其轴心镂空且以扇叶轴承连接的结构可以强化其散热效能,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轴心镂空的内转子马达,其中包含:

一镂空定子,其包含有多个线圈部,该多个线圈部环绕间隔设置且于中心处形成一镂空空间;

两扇叶轴承,其连接于该镂空定子且分别位于该多个线圈部的两侧,且各该扇叶轴承具有可相对转动的

一轴承外框,其连接于该镂空定子;

一轴承内框,其连接于该轴承外框且包含有多个扇叶部,该多个扇叶部环绕设置于该轴承内框的内壁面;

一镂空螺旋纹内转子,其两端分别同轴的穿设结合于该两扇叶轴承的该两轴承内框,且该镂空螺旋纹内转子同轴并可相对转动地穿设于该镂空定子的该镂空空间内,该镂空螺旋纹内转子包含有

一螺旋纹内转子管体,其具有两端开口,且该两端开口的周缘分别沿该螺旋纹内转子管体的延伸方向凹设形成有多个镂空螺旋纹槽,该多个镂空螺旋纹槽贯穿该镂空螺旋纹内转子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且该两扇叶轴承的该多个扇叶部分别嵌合固定于该两端开口的该多个镂空螺旋纹槽内;

多个磁铁,该多个磁铁环绕设于该螺旋纹内转子管体的外壁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藉由使内转子设计改良为镂空螺旋纹内转子且包含有一螺旋纹内转子管体及两端开口,其中两端开口皆具有螺旋纹路的槽,并以螺旋纹内转子管体作为轴心再将多个磁铁设于其外壁面,藉此镂空螺旋纹内转子的轴心部位也就是螺旋纹内转子管体并为镂空状且可供空气流通,并以扇叶轴承连接镂空螺旋纹内转子与镂空定子使两者保持同轴且可相对转动,如此一来就不需要以轴心杆贯穿封闭保护盖作为支点,即可以增加通风性。并且扇叶轴承的扇叶部嵌合在螺旋纹内转子管体的镂空螺旋纹槽内,于是在镂空螺旋纹内转子转动时扇叶部即可在螺旋纹内转子管体的轴心部位形成风扇加速轴心部位的空气流通,以更进一步的增加散热性能。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轴心镂空的内转子马达,其中该镂空定子进一步包含有一定子管体,该多个线圈部环绕间隔设置于该定子管体的内壁面,该至少一扇叶轴承的该轴承外框设于该定子管体的内壁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轴心镂空的内转子马达,其中各该扇叶轴承进一步包含有多个滚珠,且各该扇叶轴的该轴承外框的内壁面设有一外滑槽,且该轴承内框的外壁面设有一内滑槽,该多个滚珠设于该内滑槽内且同时设于该外滑槽内,该轴承外框与该轴承内框以该多个滚珠相互抵靠,并且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镂空螺旋纹内转子与扇叶轴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镂空定子 11 线圈部

12 镂空空间 13 定子管体

20 扇叶轴承 21 轴承外框

22 轴承内框 221 扇叶部

23 滚珠 30 镂空螺旋纹内转子

31 螺旋纹内转子管体 32 磁铁

33 镂空螺旋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心镂空的内转子马达包含有一镂空定子10、两扇叶轴承20及一镂空螺旋纹内转子30。

镂空定子10包含有多个线圈部11,该多个线圈部11环绕间隔设置且于中心处形成一镂空空间12;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镂空定子10进一步包含有一定子管体13,该多个线圈部11环绕间隔设置于定子管体13的内壁面,但是并不以此为限,镂空定子10可以仅是多个线圈部11环绕形成。

请参阅图2及图5所示,两扇叶轴承20连接于镂空定子10且分别位于镂空定子10的该多个线圈部11的两侧,各扇叶轴承20具有可相对转动的一轴承外框21及一轴承内框22,轴承外框21连接于镂空定子10,且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外框21是设于镂空定子10的定子管体13的内壁面,但并不以此为限,若镂空定子10不包含有定子管体13时,则轴承外框21直接连接于该多个线圈部11;轴承内框22包含有多个扇叶部221,该多个扇叶部221环绕设置于该轴承内框22的内壁面,使轴承内框22呈现一风扇的形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扇叶轴承20进一步包含有多个滚珠23,且轴承外框21的内壁面设有一外滑槽211,并且轴承内框22的外壁面设有一内滑槽222,该多个滚珠23设于内滑槽222内且同时设于外滑槽211内,轴承外框21与轴承内框22以该多个滚珠23相互抵靠,并且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也就是说扇叶轴承20呈现一滚珠23轴承的形式,但是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滚针轴承,仅需使轴承内框22可与轴承外框21相互转动即可。

请参阅图2、图4及图5所示,镂空螺旋纹内转子30的两端分别同轴地穿设结合于两扇叶轴承20的两轴承内框22,且镂空螺旋纹内转子30同轴并可相对转动地穿设于镂空定子10的镂空空间12内,也就是说,镂空螺旋纹内转子30是穿设一扇叶轴承20的轴承内框22后,再穿设镂空定子10的镂空空间12,并且再次穿设另一扇叶轴承20的轴承内框22;镂空螺旋纹内转子30包含有一螺旋纹内转子管体31及多个磁铁32,该多个磁铁32环绕设于螺旋纹内转子管体31的外壁面;螺旋纹内转子管体31具有两端开口,且两端开口的周缘分别沿螺旋纹内转子管体31的延伸方向凹设形成有多个镂空螺旋纹槽33,并且两扇叶轴承20的该多个扇叶部221分别嵌合固定于两端开口的该多个镂空螺旋纹槽33内,藉此镂空螺旋纹内转子30的螺旋纹内转子管体31与扇叶轴承20的扇叶部221结合,并且扇叶部221所位于的轴承内框22则与轴承外框21可转动的结合,又轴承外框21结合于镂空定子10的定子管体13,于是镂空定子10则以此作为支点的与镂空定子10结合,并且同轴并可相对转动地穿设于镂空定子10的镂空空间12内。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镂空螺旋纹槽33的螺旋延伸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将镂空螺旋纹内转子30设计成一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并且以扇叶轴承20与镂空螺旋纹内转子30相互嵌合的结构作为支点,并与镂空定子10保持同轴且可相对转动的结合,如此一来镂空定子10的两端即为扇叶轴承20而非封闭壁面,并且镂空螺旋纹内转子30的轴心部位具有空间可供空气流通,更以扇叶轴承20的扇叶部221在转动时形成风扇加速空气的流动,藉此本实用新型即可大幅提升散热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