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7848发布日期:2019-02-01 19:2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充电方案中,充电电路单一,充电效率较低,随着用户对终端设备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充电方法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提出采用低电压高电流的方式,并且为了防止电流过高击穿电路,解决大电流在传输线路里的损耗过大的问题,采取了一定的均流措施,比如使用2个充电芯片进行分流;还有技术方案采取同时增大电压和电流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虽然可以增大总电流达到快充的效果,但多路充电电路只能同时闭合和断开,且没有安全保护电路,在效率和发热控制上不能做到很好的平衡。

因此,如何在控制温度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达到快速充电的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快速充电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快速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识别模块、过温保护模块及开关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通过升降压充放电控制芯片U7、充放电控制芯片U8和单片机U10及数据通信协议对整个电路进行充放电控制和电压升降控制;

所述识别模块通过识别芯片以识别外接的元器件;

所述过温保护模块通过芯片电压调整器判断温度的高低以控制电路的通断;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收充放电指令以控制整个电路的充放电的通断。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升降压充放电控制芯片U7、充放电控制芯片U8、单片机U10、插件J2、30个电阻R6、R11-R16、R19、R22-R23、R27、R29、R34-R38、R66、R72、R82-R86及R88-R94,19个电容C11-C14、C19-C20、C38-C43、C48-C51、C53-C54及C56、二极管D13和D14、三极管Q8和Q9、电感线圈FR1及信号Auto、BTV、CG2-IO、CG2-CLK、EN1-Discharge、NTC、OG2-IO、OG2-CLK、SEG4、SW1、SW2及VOL-Vin;

所述升降压充放电控制芯片U7包括33个引脚,其第一个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第二个引脚连接电阻R16的一端,第三个引脚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四个引脚连接单片机U10的第五个引脚,第五个引脚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第六个引脚连接电阻R72的一端,第七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86和R90的一端,第八个引脚连接电阻R66的一端,第九个引脚连接电阻R83的一端,第十个引脚连接电阻R84的一端,第十一引脚连接电容C53的一端,第十二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93的一端和电容C54的一端,第十三个引脚连接电阻R85和R88的一端及电容C43的一端,第十四个引脚、第二十五个引脚和第三十三个引脚均接地,第十五个引脚连接电阻R94的一端,第十七个引脚连接分别连接开关模块和电容C38的一端,第十八个引脚分别连接开关模块和电容C38的另一端,第十九个引脚分别连接开关模块和电容C40的一端,第二十个引脚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0的一端和二极管D13的一端,第二十一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十二个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20的另一端和信号SW2,第二十三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十四个引脚分别连接二极管D13的另一端、二极管D14的一端和电容C42的一端,第二十六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十七个引脚分别连接信号SW1和电容C19的一端,第二十八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十九个引脚分别连接二极管D14的另一端和电容C19的另一端,第三十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三十一个引脚连接电容C39的一端,第三十二引脚连接电容C39的另一端;

所述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3的一端;

所述电阻R9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6的一端;

所述电阻R86的一端和R85的另一端、电容C41的一端和C43的另一端均连接过温保护模块;

所述电阻R81的一端和R2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和R82的一端;

所述电阻R14和R82的另一端并联,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

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6和R35的一端;

所述充放电控制芯片U8包括24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连接电容C49的一端,第二个引脚和第三个引脚均连接电容C48的一端,第六个引脚、第八个引脚和第九个引脚并联,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七个引脚连接电容C50的一端,第十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6和电容C14的一端,第十一个引脚连接信号OG2-IO,第十二个引脚连接信号OG2-CLK,第十三个引脚分别连接开关模块,第十五个引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第十六个引脚连接电阻R91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九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3和R38的一端,第二十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2和R37的一端,第二十一个引脚连接电阻R12和R89的另一端;

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电阻R27和R29的一端;

所述电容C12、C13和C51的一端、电阻R89和R91的一端、电阻R37和R38的另一端均连接过温保护模块;

所述插件J2包括五个接口,其第一个接口连接信号CG2-IO,第二个接口连接信号CG2-CLK,第三个接口连接充放电控制芯片U8第十六个引脚,第四个接口接地,第五个接口连接开关模块;

所述单片机U10包括28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接地,第二个引脚连接识别模块,第三个引脚连接识别模块,第四个引脚连接信号SEG4,第五个引脚连接升降压充放电控制芯片U7的第四个引脚,第九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十个引脚连接信号Auto,第十一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十二个引脚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三个引脚连接信号EN1-Discharge,第十四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十五个引脚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第十六个引脚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第十七个引脚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第十八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十九个引脚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第二十个引脚连接信号NTC,第二十一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十二个引脚连接信号VOL-Vin,第二十三个引脚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第二十四个引脚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第二十五个引脚连接识别模块,第二十六个引脚连接信号BTV,第二十八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

所述电阻R8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4和R11的一端;

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

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开关模块,发射极接地;

所述电阻R29、R34、R35、R66、R83、R84、R88、R90及R9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1、C12、C13、C14、C40、C41、C42、C49、C48、C50、C51、C53、C54及C56的另一端、及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均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模块包括识别芯片U2、跳线接口JP1、电源管理芯片Q10、电阻R3、R4、R5、R10、R65、R73、R74、R75、R78及R79、电容C6、及二极管D1、D2、D3及D4;

所述识别芯片U2包括五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与第三个引脚并联,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第二个引脚接地,第四个引脚连接跳线接口JP1的第三个引脚,第五个引脚连接跳线接口JP1的第二个引脚;

所述跳线接口JP1包括八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四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8和R10的一端及电源管理芯片Q10的第二引脚和第五引脚;

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过温保护模块;所述电阻R73的一端还连接过温保护模块;所述电阻R7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4和R75的一端;

所述R7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OL;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Q10包括六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与第三个引脚并联,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5和R79的一端,其第四个引脚与第六个引脚并联,且并联的一端连接电源R9的一端;

所述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过温保护模块;

所述电阻R74、R79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二极管D1和D2并联,其并联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二极管D3和D4并联,其并联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芯片U2为GL888F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包括电压调整器U3、插件J4、J5、J6及J8、电阻R2、R20和R21、电容C7、C15、C17及C22、二极管D5和D6、及开关S1;

所述电压调整器U3包括三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接地,第二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17和C22的一端,第三个引脚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和D6的一端;

所述二极管D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二极管D6的另一端连接开关模块;

所述电容C7和C15的一端还分别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插件J4包括五个接口,其第一个接口联系驱动模块,第二个接口连接驱动模块,第三个接口连接驱动模块,第四个接口和第五个接口分别连接识别模块,

所述插件J5和J6分别包括四个引脚,且四个引脚均接地;

所述插件J8包括四个引脚,且四个引脚均连接开关模块;

所述开关S1包括四个管脚,其第一个管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个管脚连接电阻R2的一端;

所述电容C7、C15、C17及C22的另一端、及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USB接口JP3、插件J1、MOS管Q2、Q3、Q4、Q5及Q7、22个电阻R17、R18、R39、R49、R50-R54、R57-R60、R67-R71、R76、R77、R80及R92、电容C2、C3、C5、C18、C23、C24、C30、C37、C44、C45、C46、C47、C60、C63、C65、C68及C71、三极管Q14、电感线圈L2及FR1;

所述USB接口JP3包括二十四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第十二个引脚、第十三个引脚及第二十四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92和R71的一端,第四个引脚、第九个、第十六个、第二十一个引脚分别连接驱动模块,第五个引脚连接驱动模块,第六个引脚、第七个引脚、第十八个引脚及第十九个引脚相互连接;

所述电阻R7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插件J1包括四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连接驱动模块,第二个引脚接地,第三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四个引脚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MOS管Q2、Q3、Q4、Q5及Q7分别包括八个引脚,且每一所述MOS管的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

所述MOS管Q2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4的一端、电感线圈L2的一端、电阻59的一端及Q4的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的一端;

所述MOS管Q2的第四个引脚连接电阻R67的一端,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7、R50、R53及R54的一端;

电阻R67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4的另一端;

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电阻R53和R54的另一端并联,且并联的一端还连接电阻R49、过温保护模块、电容C3、C2、C30、C63及C60的一端、及驱动模块;

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MOS管Q4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的一端接地,第四个引脚连接电阻R68的一端;所述电阻R68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电阻R5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5的一端;

所述MOS管Q3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感线圈L2的另一端、电阻R60的一端、电容C46的一端及MOS管Q5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的一端,第四个引脚连接电阻R69的一端,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8、R51、R76及R77的一端;

所述电阻R60的一端连接电容C47的一端;

所述电阻R69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6的另一端;

所述电阻R77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电阻R76和R77的另一端并联,且并联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2的一端、驱动模块、电容C18、C23、C24、C37、C65及C68的一端、及电感线圈FR1的一端;

MOS管Q5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的一端接地,第四个引脚连接电阻R70的一端;所述电阻R7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MOS管Q7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感线圈FR1的另一端、电容C71的一端和电阻R80的一端,第四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80的另一端,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

所述电阻R92的另一端、电容C2、C3、C5、C18、C23、C24、C30、C37、C45、C47、C60、C63、C65、C68及C71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接地,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8和R39的一端;

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30和C37为有极性的电容,其表示负极的一端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锂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电流电压检测、控制以及电路保护,降低了使用过程中因过度使用对锂电池造成的损坏,达到减少功耗,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的目的;且过温保护模块的设置能够有效保障电路的可靠性,同时能够减少芯片损耗。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快速充电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识别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过温保护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关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例,实施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充电电路,包括驱动模块101、分别连接驱动模块101的识别模块102、过温保护模块103及开关模块104:

驱动模块101通过升降压充放电控制芯片U7、充放电控制芯片U8和单片机U10及数据通信协议对整个电路进行充放电控制和电压升降;

如图2所示,驱动模块101包括升降压充放电控制芯片U7、充放电控制芯片U8、单片机U10、插件J2、电阻R6、R11、R12、R13、R14、R15、R16、R19、R22、R23、R27、R29、R34、R35、R36、R37、R38、R66、R72、R82、R83、R84、R85、R86、R88、R89、R90、R91、R93及R94,19个电容C11、C12、C13、C14、C19、C20、C38、C39、C40、C41、C42、C43、C48、C49、C50、C51、C53、C54及C56、二极管D13和D14、三极管Q8和Q9、电感线圈FR1及信号Auto、BTV、CG2-IO、CG2-CLK、EN1-Discharge、NTC、OG2-IO、OG2-CLK、SEG4、SW1、SW2及VOL-Vin;

升降压充放电控制芯片U7包括33个引脚,其第一个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第二个引脚连接电阻R16的一端,第三个引脚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四个引脚连接单片机U10的第五个引脚,第五个引脚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第六个引脚连接电阻R72的一端,第七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86和R90的一端,第八个引脚连接电阻R66的一端,第九个引脚连接电阻R83的一端,第十个引脚连接电阻R84的一端,第十一引脚连接电容C53的一端,第十二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93的一端和电容C54的一端,第十三个引脚连接电阻R85和R88的一端及电容C43的一端,第十四个引脚、第二十五个引脚和第三十三个引脚均接地,第十五个引脚连接电阻R94的一端,第十七个引脚连接分别连接开关模块和电容C38的一端,第十八个引脚分别连接开关模块和电容C38的另一端,第十九个引脚分别连接开关模块和电容C40的一端,第二十个引脚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0的一端和二极管D13的一端,第二十一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十二个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20的另一端和信号SW2,第二十三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十四个引脚分别连接二极管D13的另一端、二极管D14的一端和电容C42的一端,第二十六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十七个引脚分别连接信号SW1和电容C19的一端,第二十八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十九个引脚分别连接二极管D14的另一端和电容C19的另一端,第三十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三十一个引脚连接电容C39的一端,第三十二引脚连接电容C39的另一端;

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3的一端;

电阻R9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6的一端;

电阻R86的一端和R85的另一端、电容C41的一端和C43的另一端均连接过温保护模块;

电阻R81的一端和R2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和R82的一端;

电阻R14和R82的另一端并联,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

三极管Q9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6和R35的一端;

充放电控制芯片U8包括24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连接电容C49的一端,第二个引脚和第三个引脚均连接电容C48的一端,第六个引脚、第八个引脚和第九个引脚并联,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七个引脚连接电容C50的一端,第十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6和电容C14的一端,第十一个引脚连接信号OG2-IO,第十二个引脚连接信号OG2-CLK,第十三个引脚分别连接开关模块,第十五个引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第十六个引脚连接电阻R91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九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3和R38的一端,第二十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2和R37的一端,第二十一个引脚连接电阻R12和R89的另一端;

电阻R36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电阻R27和R29的一端;

电容C12、C13和C51的一端、电阻R89和R91的一端、电阻R37和R38的另一端均连接过温保护模块;

插件J2包括五个接口,其第一个接口连接信号CG2-IO,第二个接口连接信号CG2-CLK,第三个接口连接充放电控制芯片U8第十六个引脚,第四个接口接地,第五个接口连接开关模块;

单片机U10包括28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接地,第二个引脚连接识别模块,第三个引脚连接识别模块,第四个引脚连接信号SEG4,第五个引脚连接升降压充放电控制芯片U7的第四个引脚,第九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十个引脚连接信号Auto,第十一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十二个引脚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三个引脚连接信号EN1-Discharge,第十四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十五个引脚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第十六个引脚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第十七个引脚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第十八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十九个引脚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第二十个引脚连接信号NTC,第二十一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十二个引脚连接信号VOL-Vin,第二十三个引脚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第二十四个引脚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第二十五个引脚连接识别模块,第二十六个引脚连接信号BTV,第二十八个引脚连接开关模块;

电阻R8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4和R11的一端;

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

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开关模块,发射极接地;

电阻R29、R34、R35、R66、R83、R84、R88、R90及R93的另一端、电容C11、C12、C13、C14、C40、C41、C42、C49、C48、C50、C51、C53、C54及C56的另一端、及三极管Q9的发射极均接地。

识别模块102通过识别芯片以识别外接的元器件;

如图3所示,识别模块102包括识别芯片U2、跳线接口JP1、电源管理芯片Q10、电阻R3、R4、R5、R10、R65、R73、R74、R75、R78及R79、电容C6、及二极管D1、D2、D3及D4;

识别芯片U2包括五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与第三个引脚并联,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第二个引脚接地,第四个引脚连接跳线接口JP1的第三个引脚,第五个引脚连接跳线接口JP1的第二个引脚;

跳线接口JP1包括八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四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8和R10的一端及电源管理芯片Q10的第二引脚和第五引脚;

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电阻R73的一端还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电阻R7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4和R75的一端;

R7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OL;

电源管理芯片Q10包括六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与第三个引脚并联,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5和R79的一端,其第四个引脚与第六个引脚并联,且并联的一端连接电源R9的一端;

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过温保护模块;

电阻R74、R79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二极管D1和D2并联,其并联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二极管D3和D4并联,其并联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识别芯片U2为GL888F芯片。

过温保护模块103通过芯片电压调整器判断温度的高低以控制电路的通断;

如图4所示,过温保护模块103包括电压调整器U3、插件J4、J5、J6及J8、电阻R2、R20和R21、电容C7、C15、C17及C22、二极管D5和D6、及开关S1;

电压调整器U3包括三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接地,第二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17和C22的一端,第三个引脚连接驱动模块;

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和D6的一端;

二极管D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二极管D6的另一端连接开关模块;

电容C7和C15的一端还分别连接驱动模块;

插件J4包括五个接口,其第一个接口联系驱动模块,第二个接口连接驱动模块,第三个接口连接驱动模块,第四个接口和第五个接口分别连接识别模块,

插件J5和J6分别包括四个引脚,且四个引脚均接地;

插件J8包括四个引脚,且四个引脚均连接开关模块;

开关S1包括四个管脚,其第一个管脚连接开关模块,第二个管脚连接电阻R2的一端;

电容C7、C15、C17及C22的另一端、及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开关模块105用于接收充放电指令以控制整个电路的充放电的通断;

如图5所示,开关模块105开关模块包括USB接口JP3、插件J1、MOS管Q2、Q3、Q4、Q5及Q7、电阻R17、R18、R39、R49、R50、R51、R52、R53、R53、R54、R57、R58、R59、R60、R67、R68、R69、R70、R71、R76、R77、R80及R92、电容C2、C3、C5、C18、C23、C24、C30、C37、C44、C45、C46、C47、C60、C63、C65、C68及C71、三极管Q14及电感线圈L2和FR1;

USB接口JP3包括二十四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第十二个引脚、第十三个引脚及第二十四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92和R71的一端,第四个引脚、第九个、第十六个、第二十一个引脚分别连接驱动模块,第五个引脚连接驱动模块,第六个引脚、第七个引脚、第十八个引脚及第十九个引脚相互连接;

电阻R7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插件J1包括四个引脚,其第一个引脚连接驱动模块,第二个引脚接地,第三个引脚连接过温保护模块,第四个引脚连接驱动模块;

MOS管Q2、Q3、Q4、Q5及Q7分别包括八个引脚,且每一MOS管的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

MOS管Q2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4的一端、电感线圈L2的一端、电阻59的一端及Q4的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的一端;

MOS管Q2的第四个引脚连接电阻R67的一端,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7、R50、R53及R54的一端;

电阻R67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电阻R5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4的另一端;

电阻R5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电阻R53和R54的另一端并联,且并联的一端还连接电阻R49、过温保护模块、电容C3、C2、C30、C63及C60的一端、及驱动模块;

电阻R49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MOS管Q4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的一端接地,第四个引脚连接电阻R68的一端;电阻R68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电阻R5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5的一端;

MOS管Q3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感线圈L2的另一端、电阻R60的一端、电容C46的一端及MOS管Q5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的一端,第四个引脚连接电阻R69的一端,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8、R51、R76及R77的一端;

电阻R60的一端连接电容C47的一端;

电阻R69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电阻R5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6的另一端;

电阻R77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电阻R76和R77的另一端并联,且并联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2的一端、驱动模块、电容C18、C23、C24、C37、C65及C68的一端、及电感线圈FR1的一端;

MOS管Q5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的一端接地,第四个引脚连接电阻R70的一端;电阻R7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MOS管Q7第一个引脚至第三个引脚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感线圈FR1的另一端、电容C71的一端和电阻R80的一端,第四个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80的另一端,第五个引脚至第八个引脚并联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

电阻R92的另一端、电容C2、C3、C5、C18、C23、C24、C30、C37、C45、C47、C60、C63、C65、C68及C71的另一端均接地;

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4的集电极,三极管Q14的发射极接地,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8和R39的一端;

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模块。

电容C30和C37为有极性的电容,其表示负极的一端接地。

通过在锂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电流电压检测、控制以及电路保护,降低了使用过程中因过度使用对锂电池造成的损坏,达到减少功耗,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的目的;且过温保护模块的设置能够有效保障电路的可靠性,同时能够减少芯片损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