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永磁伺服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860发布日期:2019-01-15 22:1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永磁伺服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的永磁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作为一种可将电能高效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程度的逐渐提高,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在当代工业设备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电机主轴的前后端都是伸出电机壳体的前后,通过在端盖上开设一个稍大于主轴直径尺寸的通孔来对电机的内部结构来进行保护,防止外界的杂物进入电机内部,这个结构虽然能起到保护电机内部的结构,但是对于一些微小的物体还是无法起到防护的作用,尤其是在缝纫行业,在工作过程中,线碰到转轴时,电机的转轴比较容易把线卷入到电机的内部,破坏电机,不仅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还对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伺服电机的机械结构是通过各个分立的零件加工再装配而成的,这样的设计虽然通过组装就可以完成一个电机,但是零件的类型、数目都比较多,组装起来比较繁琐,而且零件的加工面更多,在加工时还要对各个零件的精度进行确定,才能保证后续能够良好的装配,这些加工流程,增加了成本,比如目前常见的电机机构中,前、后端盖(轴承盖)和电机壳体是分开进行加工,然后再利用螺栓将三者组装起来,构成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动是有向位精度的, 且伺服电机的前端面与主轴之间有很高的垂直度要求,所以电机零件之间是有确定的位置,但是在多个零件的组装中,多个零件之间的位置的精确度不高,装配完成之后,造成电机整体的精度下降,因此目前的电机零件较多、装配麻烦、装配位置不精确、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以及安全性还不够高,这是本领域人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可靠性好、安全性高以及减少装配零件的一种新型的永磁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永磁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转子组件、后端盖组件和编码器盖,所述电机壳体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后端盖组件和编码器盖;所述电机壳体内腔固设有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内,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输出端和/或后端分别伸出所述电机壳体,所述输出端上紧密套设有挡盖,所述挡盖的外部设置在编码器盖的转轴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电机壳体上一体成型有前端盖。

优选地,所述电机壳体内成型有条形凹槽,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内的线架,定子铁芯外侧成型有与所述条形凹槽配合的凸条,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电机壳体通过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凸条确定角度位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壳体一体成型金属材质的毛坯,并且其内壁成型有条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线架上绕有漆包线组,所述线架通过卡扣连接有绝缘板。

优选地,所述线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所述卡扣的两侧设置有立柱平台,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扣凹槽,所述绝缘板通过卡扣凹槽与所述线架上设置的卡扣形成卡扣连接,并置于所述立柱平台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线架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线架一次成型,所述绝缘板一次成型。

优选地,所述挡盖周向设置有内孔,内孔的内部周向延伸有弹性导向片,内孔与所述转轴紧密贴合,并使得挡盖与所述转轴共同旋转。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壳体的设计,具有减少加工面,加工简单,无需装配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条形凹槽与凸条配合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定心精度好而且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在冲击振动载荷下也能较可靠的工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次成型的设计,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板的设计,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线架与绝缘板卡扣连接的设计,具有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通过条形凹槽的设计,具有增加阻力,使得安装更牢固的优点。

7、本实用新型通过挡盖的设计,具有防止线绕入电机中破坏电机的功能,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壳体为一体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定子铁芯与绝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定子铁芯与绝缘板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挡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挡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与挡盖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电机壳体;2-转子组件;3-后端盖组件;4-编码器盖;5-定子铁芯;6-第一螺钉;7-第二螺钉;8-转轴;9-挡盖; 10-条形凹槽;11-凸条;12-线架;13-漆包线组;14-绝缘板;15-卡扣; 16-立柱平台;17-卡扣凹槽;18-弹性导向片;19-编码器组件;20-第一通孔; 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3-第四通孔;24-内孔;25-前端盖;26-定子组件;27-轴承;28-漆包线组件;29-电源线;30-编码器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11:

一种新型的永磁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转子组件2、后端盖组件3、编码器组件19和编码器盖4,所述电机壳体1内腔设置有定子组件26,定子组件26与所述电机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体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0,所述后端盖组件3内安装有编码器组件19,编码器组件19与编码器线30连接,所述编码器组件19通过编码器线30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再来控制伺服电机旋转,所述后端盖组件3设置有第二通孔21,使用第一螺钉6 依次通过第二通孔21、第一通孔20,固定连接后端盖组件3在电机壳体1上,后端盖组件3上还设置有第三通孔22,编码器盖4上设置有第四通孔23,使用第二螺钉7依次通过第四通孔23、第三通孔22,固定连接所述编码器盖4在所述后端盖组件3上,所述转子组件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26内,所述转子组件2包括转轴8,转轴8设置有轴承27,所述转轴8,的输出端和/或后端分别伸出所述电机壳体1,所述输出端上紧密套设有挡盖9,挡盖9的外部设置在编码器盖4的转轴安装孔内。

所述电机壳体1上一体成型有前端盖25。

本实用新型将电机壳体与前端盖进行一体化设计制造,前端盖和壳体由同一铸件加工而来,提高了电机外部结构强度,减少加工面,不需要进行装配,无装配尺寸链,具有同一基准,加工精度就保证了最终壳体的精度,所述条形凹槽10在压铸电机壳体的时候也是一起成型,无需后续加工,减少了加工成本。

所述电机壳体1内成型有条形凹槽10,所述定子组件26包括定子铁芯5,和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5内的线架12,定子铁芯5外侧成型有与所述条形凹槽 10配合的凸条11,所述定子铁芯5与所述电机壳体1通过所述条形凹槽10与所述凸条11确定角度位置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壳体1一体成型金属材质的毛坯,并且其内壁成型有条形凹槽10。

本技术方案具体公开了定子组件与电机壳体固定连接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连接是采用过盈冷压的工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以定子铁芯5上成型的凸条11对准电机壳体1内部的条形凹槽10为基准,借助压力机将定子组件26压入电机壳体1内,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电机壳体1与定子组件26固定连接,壳体的条形凹槽10是在壳体压铸成型的同时一起成型的,定子铁芯5的凸条是硅钢片自动落片叠加而成,都无需后续加工,减少了大量的加工成本,本技术方案采用过盈冷压工艺,非常容易实现,凸条11具有增加阻力和堵转的作用,通过条形凹槽10与凸条11的配合,确定了定子组件26在电机壳体1内的位置,使得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准确统一,具有提高伺服电机转动的向位精度。

所述漆包线组件28包括漆包线组13和电源线29,线架12上绕有漆包线组13,漆包线组13与电源线29连接,所述漆包线组13通过电源线29连接伺服控制器,传输电源,所述线架12通过卡扣15连接有绝缘板14。

所述线架12上设置有多个卡扣15,所述卡扣15的两侧设置有立柱平台16,所述绝缘板14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15配合的卡扣凹槽17,所述绝缘板14通过卡扣凹槽17与所述线架12上设置的卡扣15形成卡扣连接,并置于所述立柱平台16的上表面。

本技术方案主要公开了一种将绝缘板14直接扣到线架12上的技术方案,线架上设计有多个单元,每个单元环形阵列在所述线架12的上表面,每单元是由一个卡扣15和对称其两边的立柱平台16构成,线架的材质为塑料材质,一次成型,卡扣15具有摇摆的弹性,能将对应的绝缘板14牢固的扣住,同时绝缘板14的下端面正好抵住立柱平台16的上端面,使得安装的更稳定、牢固,扣板也可为线路板,也是一次成型,容易实现,不仅安装方便可靠,而且隔断效果好,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能。

所述线架12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线架12一次成型,所述绝缘板14一次成型,都容易实现,绝缘性好,提高了安全电机的安全性能。

所述挡盖9周向设置有内孔24,内孔24的内部周向延伸有弹性导向片18,内孔24与所述转轴8紧密贴合,并使得挡盖9与所述转轴8共同旋转。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在电机转轴的输出端上设置有挡盖的技术方案,电机后端设计有挡盖9,挡盖9的小端口设计有弹性导向片18,通过弹性导向片 10的收缩作用,使得小端口与主轴转轴8抱紧,这样挡盖9随着主轴转轴8一起旋转,当有线缠绕在主轴后端时,就会被挡盖9阻挡,无法进入电机内部,防止线绕入电机中破环电机,特别是缝纫机上使用时,起到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挡盖9套设在输出端上时,由于内孔24的孔径稍小于所述转轴8的直径,所以通过其内孔24安装在转轴8上时,内孔24上延伸的弹性导向片18由于具有趋向于收缩的功能,将会紧密贴合在转轴的外周,挡盖会随着转轴8一起旋转,当有线缠绕在主轴后端时,就会被挡盖阻挡住,无法进入电机内部,防止线通过转轴8绕入电机中破环电机的内部结构,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在缝纫机上使用,起到很好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部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