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车载逆变器的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1139发布日期:2019-01-15 22:1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车载逆变器的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功能车载逆变器的铝型材。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一种将低压直流电转化为220V交流电的电子设备,现如今市场上也出现有车载逆变器,有通过接线端连接至车内的点烟装置,且内部安装有净化器,实现功能多样化,但现有这种车载逆变器的外壳大多为塑料材质,看起来很低廉且散热差,另一方面是其组件多、结构复杂,生产及组装工序繁琐,无疑增加成本,还有车载逆变器大多内部无内置应急电源,在汽车熄火后其逆变和净化功能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组装工序简单且散热性好的多功能车载逆变器的铝型材。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车载逆变器的铝型材,所述铝型材呈正弦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间上方设置有一呈圆形状的通管,所述底板的两边缘通过倒圆角连接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所述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的上边缘与通管相切连接,所述底板靠近右端处设置有一内侧板,所述内侧板连接底板及通管且垂直于底板,所述内侧板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固定控制电路板的卡扣,所述左弧形板内侧壁设置有用于装载充电电池的支架,所述底板上对称的开设有两个用于贴合防滑橡胶垫的凹槽。

更具体的,所述通管的内侧壁设置有三个呈120°分布的的卡凸。

更具体的,所述内侧板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呈等间距排布且互相平行的散热翅片。

更具体的,所述支架为两个相连的弧形结构或两对相连的卡扣。

更具体的,所述通管的上部及右弧形板设置有阵列排布且用于散热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存在优点及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车载逆变器的铝型材,为挤出一体成型构件,组件少,因此生产及组装的工序较简单,减少成本且外观有质感,整个外形轮廓呈正弦结构且底部安装有防滑橡胶垫,有利于在车内稳固平稳放置;材质为铝合金且设置有散热翅片及通孔,有利于车载逆变器内部热量的扩散,保证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支架装载充电电池可保证在车辆熄火后逆变及净化功能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铝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铝型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铝型材装配零件后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为一种多功能车载逆变器的铝型材的实施例,所述铝型材呈正弦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中间上方设置有一呈圆形状的通管2,其中通管2的内侧壁设置有三个呈120°分布的卡凸21,用于固定净化组件11,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环形风扇、活性炭材料组成的吸附件以及带有过滤网的过滤件 (图中未示出,为现有技术,不详细阐述),通过环形风扇带动空气快速流通,车内污浊的空气经过滤件初步吸附后再经吸附件二次吸附净化;所述底板1的两边缘通过倒圆角连接有左弧形板3和右弧形板 4,所述左弧形板3和右弧形板4的上边缘与通管2相切连接,所述底板1靠近右端处设置有一内侧板5,所述内侧板5连接底板1及通管2且垂直于底板1,所述内侧板5上设置有一对卡扣6,用于固定控制电路板12的,并且其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呈等间距排布且互相平行的散热翅片7,避免控制电路板12的温度过高,影响使用寿命;所述左弧形板1内侧壁设置有支架8,用于装载蓄电13,所述支架8 可为两个相连的弧形结构,转载有充电电池13可保证在车辆熄火后逆变及净化功能可正常使用;所述底板1上对称的开设有两个凹槽9,用于贴合防滑橡胶垫14,保持逆变器在车内稳固平稳放置;在通管2 的上部及右弧形板4设置有阵列排布的通孔10,用于排放热量及空气流通。

虽然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前提下,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