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充电电源逆变回路主开关IGBT的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4007发布日期:2018-12-28 19:32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压充电电源逆变回路主开关IGBT的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充电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充电电源逆变回路主开关IGBT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电容高压充电型电源一般采用开关逆变的形式,主要原理为先将220V市电整流,再利用逆变技术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然后经过高压变压器升压,最后通过高压整流后对高压电容进行充电。开关器件通常采用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BJT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因此开关逆变式充电电源的逆变回路主开关多采用IGBT模块。

IGBT模块的稳定驱动是充电电源工作性能的重要保障,通常要求驱动信号的上升下降沿时间应尽可能的短,且应有负偏压来保护IGBT和加快IGBT的关断速度。通常逆变回路由PWM控制芯片SG3525产生符合时序要求的开关触发信号,但SG3525驱动能力偏弱,不能直接用于驱动IGBT模块,所以需要在其后端添加触发放大的驱动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高压充电电源逆变回路主开关IGBT的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高压充电电源逆变回路主开关IGBT的驱动电路,包括有PWM控制芯片SG3525、反向高速MOSFET驱动器、由电阻R1、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组成的钳位保护电路、由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3和电容C1组成的分压触发电平形成网络、由MOS管T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和MOS管T2形成的推挽结构的触发电平输出电路、脉冲变压器Tr1、电容C2、电容C3、接口ST1和接口ST2,所述的PWM控制芯片SG3525的输出引脚连接反向高速MOSFET驱动器的输入引脚,所述的电阻R1和二极管D1并联,二极管D1负端接正电源电压,正端接二极管D2负端,二极管D2正端接地,电阻R1与二极管D1正端连接的一端连接反向高速MOSFET驱动器的输出引脚,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串联,其中电阻R2一端接正电源电压,电阻R4一端接负电源电压,电容C1和二极管D3并联于电阻R3两端,电容C1与二极管D3的负端连接的一端与反向高速MOSFET驱动器的输入引脚连接,电阻R5与电阻R6串联,电阻R7与电阻R8串联,MOS管T1的S极接正电源电压,G极接电阻R2和电阻R3的串联中心点,电阻R5和电阻R7均与MOS管T1的D极连接,MOS管T2的 S极接负电源电压,电阻R6与电阻R8均与MOS管T2的D极连接,MOS管T2的G极连接电阻R3与电阻R4的串联中心点,电阻R5、电阻R6的串联中点接至接口ST1和参考地形成一路输出;R7、R8的串联中点先接电容C2和脉冲变压器Tr1隔离,脉冲变压器的输出再经电容C3隔离后接至ST2形成一路隔离输出。

所述的反向高速MOSFET驱动器的型号为UC3709。

所述的MOS管T1为P型MOS管,MOS管T2为N型MOS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两级驱动电路,大大减小了IGBT驱动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沿时间(300ns→50ns),提高触发的稳定度; 提供-15V偏压,保护IGBT、防止误触发和加快IGBT关断速度;触发端同时提供一路脉冲变压器隔离的触发信号,可用于吸收等回路的同步触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测试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高压充电电源逆变回路主开关IGBT的驱动电路,包括有PWM控制芯片SG3525、反向高速MOSFET驱动器、由电阻R1、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组成的钳位保护电路、由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3和电容C1组成的分压触发电平形成网络、由MOS管T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和MOS管T2形成的推挽结构的触发电平输出电路、脉冲变压器Tr1、电容C2、电容C3、接口ST1和接口ST2,所述的PWM控制芯片SG3525的输出引脚连接反向高速MOSFET驱动器的输入引脚,所述的电阻R1和二极管D1并联,二极管D1负端接正电源电压,正端接二极管D2负端,二极管D2正端接地,电阻R1与二极管D1正端连接的一端连接反向高速MOSFET驱动器的输出引脚,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串联,其中电阻R2一端接正电源电压,电阻R4一端接负电源电压,电容C1和二极管D3并联于电阻R3两端,电容C1与二极管D3的负端连接的一端与反向高速MOSFET驱动器的输入引脚连接,电阻R5与电阻R6串联,电阻R7与电阻R8串联,MOS管T1的S极接正电源电压,G极接电阻R2和电阻R3的串联中心点,电阻R5和电阻R7均与MOS管T1的D极连接,MOS管T2的 S极接负电源电压,电阻R6与电阻R8均与MOS管T2的D极连接,MOS管T2的G极连接电阻R3与电阻R4的串联中心点,电阻R5、电阻R6的串联中点接至接口ST1和参考地形成一路输出;R7、R8的串联中点先接电容C2和脉冲变压器Tr1隔离,脉冲变压器的输出再经电容C3隔离后接至ST2形成一路隔离输出。

所述的反向高速MOSFET驱动器的型号为UC3709。

所述的MOS管T1为P型MOS管,MOS管T2为N型MOS管。

设计两级驱动电路来实现上述要求。首先SG3525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UC3709的输入引脚,UC3709对驱动信号有一定的增强能力,但是还不能够达到高速和低抖动的要求,且输出为反向信号,所以后面再添加推挽电路进行信号反向和驱动能力增强,电路描述如下:

1、R1和D1并联,D1负端接正电源电压,正端接D2负端,D2正端接地,形成钳位保护电路,对UC3709的输出信号进行电压保护;

2,R2、R3、R4串联形成分压触发电平形成网络,其中R2一端接正电源电压、R4一端接负电源电压,C1和D3并联于R3两端形成保护和吸收;

3,T1、R5、R6、R7、R8和T2形成推挽结构的触发电平输出电路;T1为P型MOS管,S端接正电源电压;T2为N型MOS管,D端接负电源电压;

4,R5、R6的串联中点接至接口ST1和参考地形成一路输出;R7、R8的串联中点先接电容C2和脉冲变压器Tr1隔离,脉冲变压器的输出再经C3隔离后接至ST2形成一路隔离输出,用于对吸收电路等的开关器件的触发。

图中各元件型号和参数如下:

MOS管T1型号 BUZ171,其VDS =-50V,ID = -8A,R DS (on ) = 0.3Ω;

MOS管 T2型号 BUZ71A,其VDS =50V,ID=13A, RDS (on) =0.12Ω;

电阻R1=1kΩ,R2=47.5Ω,R3=47.5kΩ,R4=10kΩ,R5=R6=R7=R8=10Ω;

电容C1=0.1μF,C2=C3=0.33μF;

二极管D1和D2型号为1N4148,稳压管D3型号为20V稳压。

电路正常工作时

VUC3709-7 =15V时;

VG(T1)=15V,VGS(T1)=0V,所以T1关断;

VG(T2)=15V- (15V+15V)/(10kΩ+47.5kΩ)×47.5kΩ=-9.78V

VGS(T2)=-9.78V-(-15)V=5.22V,

T2的开通条件为VGS>3V,所以T2导通,ST1输出信号为15V,

同理

VUC3709-7=0V时;

VG(T1)=0V,VGS(T1)=-15V,T1开通条件为VGS<-3V,所以T1导通;

VG(T2)=-15V/(10kΩ+47.5kΩ)×47.5kΩ=-12.39V,

VGS(T2)=-12.39V-(-15)V=2.61V,所以T2关断,ST1输出信号为-15V。

测试波形如图2所示,其中通道1蓝色信号为SG3525输出信号,上升沿约300ns,无法满足IGBT管稳定触发导通的需求;通道2绿色为UC3709输出信号,通道3红色为最终ST1输出信号,上升沿约50ns,大大提高触发的速度和稳定度,且具有负偏压进行关断辅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