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0543发布日期:2019-01-04 23:2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缆敷设工作中,多是通过卷扬机或电动葫芦预放钢丝穿过管道,然后在钢丝绳端捆绑电缆,然后通过卷扬机回收钢丝带动电缆穿过管道完成电缆敷设。但是在实际敷设过程中经常遇到转角井,转角井中设置有轴线相互垂直的两组管道,这样钢丝以及电缆在经过转角入口和出口时摩擦非常大,会出现电缆外皮磨破、钢丝绳磨断、电缆无法拉动等情况影响正常敷设。

现有技术通常是搬运很多砖块放入电缆井,再摆上三联滑车,以此来将电缆顶出一个凸出的弧形,用以减小电缆入口和出口的摩擦,起到部分圆滑导向过渡的作用。这种临时堆砌设置的导向结构,使得三联滑车顶出的弧形无法精准的匹配电缆的转弯半径,故电缆进出点摩擦依然很大,使用时仍然受到一定限制。当三联滑车无法满足使用的时候,还需将电缆转角井彻底挖开后再敷设电缆,等施工完毕后在重新修复电缆井。这样施工量大,成本高,进度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更加精准地匹配转角井处电缆或钢丝所需的转弯半径,减少电缆以及钢丝穿过转角井进出点的摩擦力的电缆敷设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滑组件,第一定滑组件包括间隔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侧腰面,两个连接侧腰面所夹呈锐角且相互分离,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设置可转动的第一定滑轮,第一定滑轮转轴轴线垂直第一安装板,第一定滑轮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两连接侧腰面之间,第一安装板板面上靠近两连接侧腰面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同一侧设置的第一连接孔对应点之间连线平行同侧连接侧腰面设置;

至少由三个第一定滑组件构成的定滑装置,定滑装置中的第一定滑轮的轴线沿轴向的正投影位于同一圆弧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定滑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开设有至少两组间隔平形设置的条形孔,连接板平行第一安装板设置,同侧相邻的两个第一安装板上相对的两第一连接孔位于连接板上的同一条形孔中,螺柱穿过第一连接孔与条形孔,连接安装板与连接板。

这样,第一安装板多选用整体呈扇形或梯形的薄钢板。上述定滑装置可以方便拟合出匹配转角井中电缆敷设所需的转弯半径。其中定滑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定滑组件构成,使用时水平放置。其中主要通过连接板中的设置的条形孔来调整两个相邻第一定滑的轮之间的位置关系,连接侧腰面的设置方式更加方便调整,类似于将圆环按15度圆心角均分后胀开或缩小然后通过连接板上设置条形孔进行连接,使得第一定滑轮拟合出所需半径,使用时第一定滑组件为五个,位于两端的第一定滑组件的第一安装板靠近管道的出口或入口设置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其中使用时先穿卷扬机的钢丝,穿好之后安装的定滑装置,调整、并将钢丝置入定滑装置中由第一定滑轮拟合出的构成的圆弧上,然后牵引安装电缆。这样定滑装置可以有效的拟合出电缆所需的转弯半径,减少电缆以及钢丝穿过转角井进出点的摩擦力。其中第一安装板板面长度和宽度一般比第一定滑轮直径大100-200mm,这样可以使得电缆转角时位于两块第一安装板和第一定滑轮构成凹槽中,避免脱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调节滑槽,调节滑槽为条形,调节滑槽沿垂直第一安装板的两连接侧腰面的对称线的方向设置,且关于所述对称线对称;第一定滑轮的转轴穿出所述调节滑槽设置,穿出的部位上设置有外螺纹并配合有螺母锁紧连接到第一安装板上。

这样,调节滑槽的设置主要是方便调节,在拟合出所需半径圆弧后,沿调节滑槽的滑动可以使得在微小的变动下第一定滑轮更好的和钢丝以及电缆接触,达到更好的导向效果。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上两连接侧腰面之间夹角为15度或30度或45度或60度。

这样,第一安装板可以为扇形或者梯形,夹角越小其拟合出同一大小的圆弧对应所使用定滑轮越多精度越高,但是相应调整难度也的会增加,其角度越大所用第一定滑组件越少,精度越差,但是更好调整。

作为优选,第一定滑轮为尼龙滑轮。

这样,尼龙滑轮可以减少传动敷设过程中电缆表面的摩擦损耗。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和连接板厚度为8-12mm。

这样,上述尺寸满足结构强度,且比较容易获取,为优选的尺寸。

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由槽钢或角钢构成的水平设置的工字型支架,位于下端工字型的横梁上设置有竖向的与膨胀螺栓配合的第一安装孔,位于上端的工字型的横梁上开设竖向的第二安装孔;定滑装置水平设置,螺栓穿过竖向的第二安装孔伸入第一安装板上开设的第三安装孔中,通过螺母锁紧,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和定滑装置。

这样,支撑装置主要是方便井下固定定滑装置。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到地面上,然后上端支撑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定滑组件,第二定滑组件包括间隔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为矩形板,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可转动的第二定滑轮,第二定滑轮转轴轴线垂直第二安装板,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二安装板相对的两侧边之间,第二安装板板面上靠近两侧边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同一侧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对应点之间连心平行同侧侧边设置;

定滑装置整体构成竖向设置的C形,在位于C形定滑装置上端水平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定滑组件,第二定滑组件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孔朝向C形定滑装置开口设置,位于定滑装置上端的第一定滑组件的第一安装板为所述第二定滑组件的第二安装板平行设置并通过连接板连接,且该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对的两个安装孔位于连接板的同一条形孔中,螺柱穿过第一连接孔与条形孔,第二连接孔与条形孔,连接第一安装板与连接板,第二安装板与连接板。

这样,上述结构的设置主要是解决井口放线的问题,第二定滑组的设置主要的起到水平引入的作用,通过设置之间横过井口的之间将C形部位夹在之间固定,第二定滑组通过竖向设置构件支撑固定即可使用,这样解决了卷扬机或电缆线盘井口放线摩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缆敷设装置中第一定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缆敷设装置中定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缆敷设装置中C形定滑装置与第二定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安装板、2为第一定滑轮、3为第一连接孔、4为调节滑槽、5为连接板、6为条形孔、7为第二定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缆敷设装置中第一定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缆敷设装置中定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公开了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滑组件,第一定滑组件包括间隔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安装板1,第一安装板1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侧腰面,两个连接侧腰面所夹呈锐角且相互分离,两个第一安装板1之间设置可转动的第一定滑轮2,第一定滑轮2转轴轴线垂直第一安装板1,第一定滑轮2位于第一安装板1的两连接侧腰面之间,第一安装板1板面上靠近两连接侧腰面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3,同一侧设置的第一连接孔3对应点之间连线平行同侧连接侧腰面设置;

至少由三个第一定滑组件构成的定滑装置,定滑装置中的第一定滑轮2的轴线沿轴向的正投影位于同一圆弧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定滑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板5连接,连接板5上开设有至少两组间隔平形设置的条形孔6,连接板5平行第一安装板1设置,同侧相邻的两个第一安装板1上相对的两第一连接孔3位于连接板5上的同一条形孔6中,螺柱穿过第一连接孔3与条形孔6,连接安装板与连接板5。

这样,这样,第一安装板多选用整体呈扇形或梯形的薄钢板。上述定滑装置可以方便拟合出匹配转角井中电缆敷设所需的转弯半径。其中定滑装置通过多个第一定滑组件构成,使用时水平放置。其中主要通过连接板中的设置的条形孔来调整两个相邻第一定滑的轮之间的位置关系,连接侧腰面的设置方式更加方便调整,类似于将圆环按15度圆心角均分后胀开或缩小然后通过连接板上设置条形孔进行连接,使得第一定滑轮拟合出所需半径,使用时第一定滑组件为五个,位于两端的第一定滑组件的第一安装板靠近管道的出口或入口设置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其中使用时先穿卷扬机的钢丝,穿好之后安装的定滑装置,调整、并将钢丝置入定滑装置中由第一定滑轮拟合出的构成的圆弧上,然后牵引安装电缆。这样定滑装置可以有效的拟合出电缆所需的转弯半径,减少电缆以及钢丝穿过转角井进出点的摩擦力。其中第一安装板板面长度和宽度一般比第一定滑轮直径大100-200mm,这样可以使得电缆转角时位于两块第一安装板和第一定滑轮构成凹槽中,避免脱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开设有调节滑槽4,调节滑槽4为条形,调节滑槽4沿垂直第一安装板1的两连接侧腰面的对称线的方向设置,且关于所述对称线对称;第一定滑轮2的转轴穿出所述调节滑槽4设置,穿出的部位上设置有外螺纹并配合有螺母锁紧连接到第一安装板1上。

这样,调节滑槽4的设置主要是方便调节,在拟合出所需半径圆弧后,沿调节滑槽4的滑动可以使得在微小的变动下第一定滑轮2更好的和钢丝以及电缆接触,达到更好的导向效果。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1上两连接侧腰面之间夹角为15度或30度或45度或60度。

这样,第一安装板1可以为扇形或者梯形,夹角越小其拟合出同一大小的圆弧对应所使用定滑轮越多精度越高,但是相应调整难度也的会增加,其角度越大所用第一定滑组件越少,精度越差,但是更好调整。

作为优选,第一定滑轮2为尼龙滑轮。

这样,尼龙滑轮可以减少传动敷设过程中电缆表面的摩擦损耗。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1和连接板5厚度为8-12mm。

这样,上述尺寸满足结构强度,且比较容易获取,为优选的尺寸。

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由槽钢或角钢构成的水平设置的工字型支架,位于下端工字型的横梁上设置有竖向的与膨胀螺栓配合的第一安装孔,位于上端的工字型的横梁上开设竖向的第二安装孔;定滑装置水平设置,螺栓穿过竖向的第二安装孔伸入第一安装板1上开设的第三安装孔中,通过螺母锁紧,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和定滑装置。

这样,支撑装置主要是方便井下固定定滑装置。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到地面上,然后上端支撑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定滑组件7,第二定滑组件7包括间隔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为矩形板,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可转动的第二定滑轮,第二定滑轮转轴轴线垂直第二安装板,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二安装板相对的两侧边之间,第二安装板板面上靠近两侧边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同一侧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对应点之间连心平行同侧侧边设置;

定滑装置整体构成竖向设置的C形,在位于C形定滑装置上端水平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定滑组件7,第二定滑组件7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孔朝向C形定滑装置开口设置,位于定滑装置上端的第一定滑组件的第一安装板1为所述第二定滑组件7的第二安装板平行设置并通过连接板5连接,且该第一安装板1上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对的两个安装孔位于连接板5的同一条形孔6中,螺柱穿过第一连接孔3与条形孔6,第二连接孔与条形孔6,连接第一安装板1与连接板5,第二安装板与连接板5。

这样,上述结构的设置主要是解决井口放线的问题,第二定滑组的设置主要的起到水平引入的作用,通过设置之间横过井口的之间将C形部位夹在之间固定,第二定滑组通过竖向设置构件支撑固定即可使用,这样解决了卷扬机或电缆线盘井口放线摩擦大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