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水冷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8302发布日期:2019-03-22 19:21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伺服电机水冷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伺服电机水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是细纱绪森紧密纺牵伸装置重要元件,伺服电机长时间运转,工作温度在80~90℃,极易造成伺服电机齿轮箱油渍的挥发,不仅缩短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安全隐患。一般电动机结构均采用空冷散热,尤其在夏季空冷散热效率低,无法满足伺服电机的散热需求。水冷散热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里更高效的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流动快的特点,把系统部件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但水冷散热容易出现漏水现象,会引起电流源短路而烧毁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伺服电机水冷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的降低伺服电机的工作温度,提高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有效的防止漏水,减少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款伺服电机水冷散热装置,包括外层冷媒循环层、内层硅胶片导热层,所述冷媒循环层与硅胶片导热层通过粘合形成一体式导热散热组件,所述导热散热组件内层与伺服电机外壳相适配并紧密包裹在伺服电机外壳的外部,所述冷媒循环层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冷媒第一进口和冷媒第二进口,所述冷媒循环层顶面设有冷媒出口,冷媒循环层内部设有冷媒通道。

所述冷媒为水、乙醇水溶液,盐溶液等。由于伺服电机外壳表面通常没有散热翅,因此将冷媒循环层包覆在伺服电机表面,将电机散发的热量带走,由于冷媒循环层与伺服电机外壳通常无法良好契合,因此会形成空气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会降低散热效率,在冷媒循环层与伺服电机外壳之间添加硅胶片导热层。硅胶片导热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并且起到减震吸音的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硅胶片导热层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冷媒开关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工作温度为80~90℃,当伺服电机的温度高于50℃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开启水冷散热装置,当温度低于30℃时,关闭水冷散热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媒循环层底部设有紧固夹具,紧固夹具将导热散热组件固定在伺服电机外壳外部。所述紧固夹具为螺钉和螺母,将水冷散热装置紧固在电机外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媒循环层沿顶面四周设有封闭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1~3cm。所述凸起部可以防止冷媒出口漏水时,水不会马上从冷媒循环层顶面留下导致电机短路,所述凸起部形成防水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媒循环层底部的冷媒第一进口和冷媒第二进口分别设有过滤网。所述冷媒为冷却水,所述冷却水来自于纺织机台自由的冷却系统,水中可能会有纤维,灰尘等杂质,进入水冷散热装置后不仅影响散热效率,并且降低水冷散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硅胶片导热层的厚度为2~1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媒循环层为铜套结构。铜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媒循环层各个接口、冷媒第一进口、冷媒第二进口及冷媒出口均设有密封垫。防止水冷散热系统漏水,导致电机短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媒第一进口与冷媒第二进口分别与冷媒循环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伺服电机外壳表面没有散热翅的特点,采用冷媒循环层和硅胶片导热层制成散热装置,实现水冷散热。

(2)由于铜材导热快,采用铜材作为冷媒循环层的材质,能够实现伺服电机的快速散热。

(3)由于采用冷媒循环层包覆在电机表面的方式散热,冷媒循环层与电机外层物无法紧密贴合,存在空气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会降低导热效率,因此在冷媒循环层内部设有硅胶片导热层,硅胶片导热层可以根据伺服电机外壳的形状完美贴合,不会形成空气层,提高导热效率。

(4)采用水冷散热,如果发生水泄漏容易导致电机短路,因此在进口和冷媒出口处都安装密封垫,并且在冷媒循环层的冷媒出口平面设置凸起的防水台,导致漏水后水不会流下,导致电机短路。

(5)本实用新型水冷散热装置提高了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能少电能使用,同时降低工厂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伺服电机的水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冷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媒循环层;2、硅胶片导热层;3、冷媒第一进口;4、冷媒第二进口;5、冷媒出口;6、温度传感器;7、伺服电机外壳;8、凸起部;9、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伺服电机水冷散热装置,包括外层冷媒循环层1、内层硅胶片导热层2,所述冷媒循环层与硅胶片导热层通过粘合形成一体式导热散热组件,所述导热散热组件内层与伺服电机外壳相适配并紧密包裹在伺服电机外壳7的外部,所述冷媒循环层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冷媒第一进口3和冷媒第二进口4,所述冷媒循环层顶面设有冷媒出口5,冷媒循环层内部设有冷媒通道。

所述硅胶片导热层设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冷媒开关电连接。

所述冷媒循环层底部设有紧固夹具,紧固夹具将导热散热组件固定在伺服电机外壳外部。

所述冷媒循环层沿顶面四周设有封闭的凸起部8,所述凸起部高度为1~3cm。

所述冷媒循环层底部的冷媒第一进口和冷媒第二进口分别设有过滤网9。

所述硅胶片导热层的厚度为2~10mm。

所述冷媒循环层为铜套结构。

所述冷媒循环层各个接口、冷媒第一进口、冷媒第二进口及冷媒出口均设有密封垫。

所述冷媒第一进口3与冷媒第二进口4分别与冷媒循环泵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