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4538发布日期:2019-03-30 08:1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等随处可见,而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和外界之间免不了需要布设电缆,而现有的通常是在设备的外壳上打孔,使得线缆穿过设备外壳进入内部的方式,一般线缆不能完全将孔洞填充完全,如果对这些孔洞不进行处理,老鼠、虫蚁等这些小动物就会从孔洞进入设备内,损坏电缆和设备,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现有的线缆用孔洞封堵装置,通常是采用将封堵装置塞入孔洞内,拧紧连接螺栓,利用柔性密封件将线缆和孔洞内壁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以此达到密封封堵的效果,但是在封堵完成后封堵装置的端面和线缆之间依然存在缝隙,老鼠或虫蚁等小型动物能够从这些缝隙接触到封堵装置的内部结构,即柔性密封件,一旦将柔性密封件进行损坏之后,封堵装置就失去了封堵的效果,从而导致老鼠、虫蚁等进入设备内部,损坏电缆或设备,或遇到梅雨季节时,雨水会进入到设备内部,损坏设备,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能够防止老鼠、虫蚁等小动物进入封堵器内部,损坏封堵器,进而进入设备内部损坏设备,且能够较为有效、长久的起到封堵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包括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之间安装有填充层,所述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和填充层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线缆通孔,所述第一支撑层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若干所述螺纹孔以第一支撑层的中心为圆心均匀的设置的一个圆周上,所述第二支撑层和填充层于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螺纹孔内穿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位于第二支撑层外侧的一端上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拉杆上于接近第一支撑层的一端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啮合的螺纹部,所述第一支撑层远离填充层的端面上安装有线缆管,所述线缆管和线缆通孔相连通,所述线缆管上固定套设有辅助密封机构,所述辅助密封机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筒体和翼部,所述翼部的一端连接在筒体上,另一端向着远离第一支撑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翼部包括第一密封段和第二密封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线缆通过线缆管和线缆通孔穿过封堵器,将封堵器置入孔洞中,使得封堵器和孔洞进行初步的封堵,然后通过拧动拉杆,在限位块和拉杆的作用下,将第二支撑层向第一支撑层移动,此时,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对填充层进行挤压,使得填充层将孔洞和封堵器,线缆和封堵器之间存在的空隙进行进一步填充、封堵;然后,使用线缆管上的辅助密封机构,将翼部的第一密封段和第二密封段分开,将第一密封段翻折,使其扣在第一支撑板的外围,第一密封板的端面和设备的壁面贴合,利用吸盘的原理,将第一密封段和设备的壁面紧紧的压合在一起,此时,第一密封段将第一支撑层和设备之间的空间进行密封,最后,再将第二密封段通过扎带或其他的物件紧紧的套到线缆上,以此将线缆和线缆管之间的缝隙空间进行的密封,由此,通过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和填充层对孔洞进行密封,再通过辅助密封机构对第一支撑层和孔洞之间,线缆和线缆管之间的空隙进行二次密封,避免小动物从第一支撑层和孔洞之间,线缆和线缆管之间的空隙进入封堵器,损坏封堵,使其失去封堵的效果,再进入设备内部,损坏设备,起到了防虫鼠的效果,能够较为有效、长久的起到封堵作用。

进一步,所述线缆管远离第一支撑层的一端呈喇叭状结构。该结构的设计在穿设线缆时,喇叭状的结构更方便穿设线缆,且较为不易顺坏线缆。

进一步,所述筒体和线缆管之间还粘接有密封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辅助密封机构和线缆管之间的密封性,使得第一密封段能够较好的固定到设备的壁面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段从外到内包括第一基层、第一涂覆层和第一遮挡层,所述第二密封段从外到内包括第二遮挡层、第二涂覆层和第二基层。该结构的设计,在第一涂覆层、第二涂覆层上设置有驱虫、鼠的香薰体,能够进一步巩固本实用新型防虫鼠的功能,避免其顺坏封堵器,设置的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在安装或使用的过程中第一涂覆层、第二涂覆层较容易的就失去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遮挡层和第二遮挡层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微型气孔。该结构的设计,香薰体散发出的驱虫鼠的味道能够通过微孔散发出来,且保护效果较好。

进一步,所述第一遮挡层和第一涂覆层之间、第二遮挡层和第二涂覆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透气层。防水透气层的设计,即不减少第一涂覆层和第二涂覆层的效果,又能防止外界的雨水等进人内部损坏第一涂覆层和第二涂覆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层、第二支撑层和填充层,能够对孔洞进行封堵,同时在线缆管上安装了辅助封堵机构,通过辅助封堵机构能够对第一支撑层和孔洞之间,线缆和线缆管之间的空隙进行二次密封,避免小动物从第一支撑层和孔洞之间,线缆和线缆管之间的空隙进入封堵器,损坏封堵,使其失去封堵的效果,再进入设备内部,损坏设备,起到了防虫鼠的效果,同时,能够较为有效、长久的起到封堵作用,同时在辅助密封机构上设置有能够散发驱虫鼠味道的第一涂覆层和第二涂覆层,进一步保证了该封堵器的效果,侧面的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中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中翼部的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支撑层1、螺纹孔11、第二支撑层2、填充层3、线缆通孔4、拉杆5、把手51、限位块6、线缆管7、筒体81、翼部82、第一密封段821、第一基层8211、第一涂覆层8212、第一遮挡层8213、第二密封段822、第二遮挡层8221、第二涂覆层8222、第二基层8223、防水透气层8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包括第一支撑层1和第二支撑层2,第一支撑层1和第二支撑层2之间安装有填充层3,填充层3采用的的是柔性橡胶材料,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第一支撑层1、第二支撑层2和填充层3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线缆通孔4,用以穿设线缆,第一支撑层1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11,若干螺纹孔11以第一支撑层1的中心为圆心均匀的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螺纹孔11螺接有拉杆5,拉杆5依次穿过螺纹孔、填充层3和第二支撑层2,拉杆5上于第二支撑层2外侧安装有限位块6,拉杆5上于第一支撑板的外侧一体成型有把手51,在将第一支撑层1、第二支撑层2和填充层3置于孔洞中后,用手捏住把手51或用工具夹住拉杆5旋转,由拉杆5带动限位块6,带动第二支撑层2向第一支撑层1移动,以此挤压填充层3,以达到封堵的目的。

第一支撑层1远离填充层3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线缆管7,线缆管7和线缆通孔4相连通,线缆管7远离第一支撑层1的一端呈喇叭状结构,更方便穿设线缆,且较为不易损坏线缆,线缆管7上固定套设有辅助密封机构,辅助密封机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筒体81和翼部82,筒体81固定套设在线缆管7上,筒体81和线缆管7之间还粘接有密封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辅助密封机构和线缆管7之间的密封性,翼部82的一端连接在筒体81上,另一端向着远离第一支撑层1的方向倾斜延伸,而翼部82的端部超过线缆管7的端部,最终翼部82形成碗状结构,翼部82包括活动重叠在一起的第一密封段821和第二密封段822。当第一步封堵完成后,利用线缆管7上的辅助密封机构,将第一密封段821翻折,使其扣在第一支撑层1的外围,第一密封段821的端面和设备的壁面贴合,利用吸盘的原理,将第一密封段821和设备的壁面紧紧的压合在一起,此时,第一密封段821将第一支撑层1和设备之间的空间进行密封,最后,再将第二密封段822通过扎带或其他的物件紧紧的套到线缆上,以此将线缆和线缆管7之间的缝隙空间进行的密封,进一步增加封堵器的密封性,由此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小动物进入封堵器内部,损坏封堵器,使其失去封堵的效果,进而进入设备内部,损坏设备,起到了防虫鼠的效果,能够较为有效、长久的起到封堵作用。

其中,第一密封段821从外到内包括第一基层8211、第一涂覆层8212和第一遮挡层8213,第二密封段822从外到内包括第二遮挡层8221、第二涂覆层8222和第二基层8223,第一遮挡层8213和第二遮挡层822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微型气孔,第一遮挡层8213和第一涂覆层8212之间、第二遮挡层8221和第二涂覆层8222之间还设置有防水透气层823,在第一涂覆层8212、第二涂覆层8222上设置有驱虫、鼠的香薰体,能够进一步巩固本实用新型防虫鼠的功能,设置的第一遮挡层8213和第二遮挡层8221能够方便香薰体的味道散发出来,且能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在安装或使用的过程中第一涂覆层8212、第二涂覆层8222被磨损失去效果,而防水透气层823的设计,既不减少第一涂覆层8212和第二涂覆层8222的效果,又能防止外界的雨水等进人内部损坏第一涂覆层8212和第二涂覆层8222。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虫鼠设备电缆封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线缆通过线缆管7和线缆通孔4穿过封堵器,将封堵器置入孔洞中,使得封堵器和孔洞进行初步的封堵,然后通过拧动拉杆5,在限位块6和拉杆5的作用下,将第二支撑板向第一支撑板移动,此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对填充层3进行挤压,使得填充层3将孔洞和封堵器、线缆和封堵器之间存在的空隙进行进一步填充、封堵;然后,使用线缆管7上的辅助密封机构,将翼部82的第一密封段821和第二密封段822分开,将第一密封段821翻折,使其扣在第一支撑板的外围,其端面和设备的壁面贴合,利用吸盘的原理,将第一密封段821和设备的壁面紧紧的压合在一起,最后,再将第二密封段822通过扎带或其他的物件紧紧的套到线缆上,以此将线缆和线缆管7之间的缝隙空间进行的密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