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卷弹簧蓄能便捷充电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6801发布日期:2019-05-21 20:5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蜗卷弹簧蓄能便捷充电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蜗卷弹簧蓄能便捷充电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即手机,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手机已经不仅是用来通讯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离不开手机,手机电源始终都是采用蓄电池供电,而蓄电池供电无论采用多大的电池,总是会需要充电的,这个时候,移动电源应运而生,移动电源是专门为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的设备,但移动电源本身实际上也只是一块蓄电池,移动电源的蓄电池电量也始终会用完,而移动电源也会面临和移动设备同样的充电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卷弹簧蓄能便捷充电电源,该充电电源具有无需外界电源即可为其中的蓄电池充电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蜗卷弹簧蓄能便捷充电电源,包括壳体,还包括蓄电池、电路板和发电机,所述蓄电池、电路板和发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电路板分别与蓄电池、发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传动组、第三传动组和若干第二传动组,所述第一传动组包括第一传动轴及同轴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棘轮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面上设置有发条蓄能机构,所述发条蓄能机构中的若干组蓄能蜗卷弹簧与第一传动轴固连。

所述第二传动组包括第二传动轴及同轴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的一大一小两个齿轮,多个所述第二传动组均通过其中的小齿轮啮合前一个第二传动组的大齿轮、其中的大齿轮啮合后一个第二传动组的小齿轮的方式传动连接。

所述第三传动组包括第三传动轴及同轴安装在第三传动轴上的一个中间齿轮和锥齿轮。

所述第一传动组的第一齿轮与第一个第二传动组的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传动组的中间齿轮与最后一个第二传动组的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传动组的锥齿轮与发电机输入轴上的锥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传动组的驱动机构。

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动组的第一传动轴旋转,带动所述蓄能蜗卷弹簧蓄能,所述驱动机构停止驱动时,所述蓄能蜗卷弹簧释放能量,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并通过所述若干第二传动组传动至第三传动组,所述第三传动组的锥齿轮通过所述发电机输入轴的锥齿轮驱动所述发电机输入轴旋转,所述发电机通过电路板向蓄电池充电,需要使用移动电源时通过充电接口即可以所述蓄电池为电源向移动设备充电。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偏心自动上旋锤及上旋锤齿轮,所述偏心自动上旋锤偏心设置在上旋锤齿轮的轴上,所述上旋锤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组的棘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摇把,所述第一传动轴延伸出壳体表面与摇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按压驱动机构。

有益效果在于:

1、现有的带便携充电机构的移动电源的传动结构太过简单,充电效率低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组第二传动组,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动组旋转时,传动过程中转速不断增加,充电效率更高。

2、采用偏心自动上旋锤在走动的时候偏心自动上旋锤即可驱动发条蓄能机构蓄能,无需专门进行充电,更加方便。

3、采用摇把作为驱动机构,充电时更加稳定,较之偏心自动上旋锤充电效率更高。

4、采用按压驱动机构驱动,充电效率高的同时,没有摇把容易磕碰、不方便摆放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充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传动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充电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按压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按压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按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第三传动组;3、第二传动组;4、第一传动组;5、偏心自动上旋锤;6、发电机;7、电路板;8、蓄电池;9、发条蓄能机构;10、第一传动轴;11、上旋锤齿轮;12、棘轮;13、第一齿轮;14、摇把;15、蓄能蜗卷弹簧;16、外壳;17、上外壳;18、输入口;19、输出口;20、滑槽;21、下外壳;22、按压驱动机构;23、按压元件;24、驱动套管;25、驱动板;26、压柄;27、卡口;28、联动元件;29、驱动管;30、切口;31、第四齿轮;32、第一弹性件;33、第二弹性件;34、传动机构;35、第五齿轮;36、输出机构; 37、第六齿轮;38、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蜗卷弹簧蓄能便捷充电电源,包括壳体1,还包括蓄电池8、电路板7和发电机6,蓄电池8、电路板7和发电机6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电路板7分别与蓄电池8、发电机6电性连接,壳体1内还设置有第一传动组4、第三传动组2和三个第二传动组3,第一传动组4包括第一传动轴10 及同轴安装在第一传动轴10上的棘轮12和第一齿轮13,第一传动轴10两端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壁上,第一齿轮13相对于棘轮12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发条蓄能机构9,发条蓄能机构9中的蓄能蜗卷弹簧15与第一传动轴10固连,在本实施例中,蓄能蜗卷弹簧15的数量为一个,发条蓄能机构9包括一个发条套,发条套与第一齿轮13固连,蓄能蜗卷弹簧15一端与第一传动轴10固连,另一端与发条套固连,即蓄能蜗卷弹簧15释放动能时,可通过发条套驱动第一齿轮 13旋转。

第二传动组3包括第二传动轴及同轴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的一大一小两个齿轮,三个第二传动轴两端均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

第三传动组2包括第三传动轴及同轴安装在第三传动轴上的一个中间齿轮和锥齿轮,第三传动轴两端均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

第一传动组4的第一齿轮13与第一个第二传动组3的小齿轮啮合,第一个第二传动组3的大齿轮与第二个第二传动组3的小齿轮啮合,第二个第二传动组3的大齿轮与第三个第二传动组3的小齿轮啮合,第三个第二传动组3的大齿轮与第三传动组2的中间齿轮啮合,第三传动组2的锥齿轮与发电机6输入轴上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传动组4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偏心自动上旋锤5及上旋锤齿轮11,偏心自动上旋锤5偏心设置在上旋锤齿轮11的轴上,上旋锤齿轮11与第一传动组4的棘轮12啮合。

上述结构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动组4的第一传动轴10旋转,带动蓄能蜗卷弹簧15蓄能,驱动机构停止驱动时,蓄能蜗卷弹簧15释放能量,驱动第一齿轮13旋转,并通过三组第二传动组3传动至第三传动组2,第三传动组2的锥齿轮通过发电机6输入轴的锥齿轮驱动发电机6输入轴旋转,发电机6 通过电路板7向蓄电池8充电,需要使用移动电源时通过充电接口即可以蓄电池8为电源向移动设备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在携带本移动电源进行动作时,偏心自动上旋锤5进行摆动,通过棘轮12驱动第一传动轴10旋转,棘轮12可保证第一传动轴10的旋向始终为正向,三组第二传动组3使得转速不断提升,最终驱动发电机6输入轴旋转时转速最大。

本充电电源不仅仅应用于电话、电脑,还可以装备部队作为野外训练和战备使用。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驱动机构包括摇把14,第一传动轴10延伸出壳体1表面与摇把1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为摇把14驱动,通过摇把14直接驱动第一传动轴10旋转,驱动力更加稳定且驱动力较之偏心自动上旋锤5更大,充电效率更高,本实施例中,蓄能蜗卷弹簧15的数量为3个。

实施例2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驱动机构为按压驱动机构22,通过按压驱动机构22驱动第一传动轴10旋转,按压驱动机构22的按压元件23 设置在竖向限位腔内,竖向限位腔限定按压元件23竖直运动,通过按压该按压元件23竖直向下运动,能够驱动与输出端38相连接的第一传动轴10转动。

如图6和图7所示,按压驱动机构22包括外壳16以及设置在外壳16内的按压机构、传动机构34和输出机构36,外壳16包括上外壳17和下外壳21,上外壳17与下外壳21对合将按压机构的联动元件28、传动机构34以及输出机构36容置,保证各零部件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7所示,外壳16设置有输入口18和输出口19,外壳16内设置有联动元件28的第四传动组、传动机构34的第五传动组和输出机构36的第六传动组,第四齿轮31与第五齿轮35始终相啮合,第五齿轮35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与第六齿轮37相啮合传动,第六齿轮37设置有输出端38,输出端38设置输出口19 内与第一传动轴10相连接输出转矩,优选的外壳16内可以增设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为多个第七传动组,多个第七传动组相互啮合传动,变速机构的最后一个第七齿轮与输出机构36的第六齿轮37相啮合,传动机构34的第五齿轮35 能够在运动过程中与变速机构的第一个第七齿轮啮合传动,通过变速机构的作用,能够提高第六齿轮37的输出转速;具体的,第五齿轮35与第七齿轮均包括同轴设置的大齿轮与小齿轮,通过第四齿轮31驱动第五齿轮35的小齿轮,第五齿轮35的大齿轮驱动第七齿轮的小齿轮,第七齿轮的大齿轮驱动第六齿轮 37,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六齿轮37的转速。

如图8所示,按压机构包括按压元件23、联动元件28和弹性件,按压元件 23与联动元件28同轴设置且联动元件28位于按压元件23的下方,按压元件23的下端面设置有驱动面,联动元件28的上端面形成有与驱动面相配合的驱动斜面,通过按压该按压元件23竖直向下运动,驱动面抵接驱动斜面并相对运动,使联动元件28产生绕轴线转动的转矩,从而按压该按压元件23联动该联动元件28转动;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第一弹性件32抵接按压元件23,用于驱动按压元件23复位;第二弹性元件连接联动元件28,用于驱动联动元件28复位,使驱动面与驱动斜面在复位状态始终保持相对,从而保证了按压驱动联动元件28转动的连续性,使输出的转矩更加均匀。稳定、可靠以及可控。

如图6和图8所示,具体的,按压元件23包括驱动套管24和压柄26,压柄26与驱动套管24相连,驱动套管24的内部沿一径向方向设置有驱动板25,驱动板25的下端面形成驱动面;联动元件28包括驱动管29和第四传动组,第四齿轮31连接在驱动管29的下端,第四齿轮31安装于外壳16内并与外壳16 转动连接,第二弹性件33设置在外壳16内且其一端与第四齿轮31相连接,另一端与下外壳21相连接,驱动管29穿过外壳16的输入口18延伸至外壳16内,第一弹性件32套设在驱动管29上并抵接于上外壳17与驱动套管24之间,该驱动管29的上端面沿一径向方向形成两个切口30,该切口30具有倾斜面,切口30的倾斜面形成驱动斜面,在驱动套管24竖直向下运动过程中,驱动板25 的下端面抵接切口30的斜面并相对运动,使驱动管29产生绕轴线转动的转矩,使得第四齿轮31绕轴线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五齿轮35运动,使第五齿轮35沿着预定路径滑移靠近第六齿轮37或者第七齿轮与其啮合并带动其转动,对应的外壳16上设置有供第五齿轮35滑移的滑槽20结构;撤去驱动该驱动套管24向下运动的作用力时,在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33的作用下,第一弹性件32驱动该驱动套管24向上运动复位,第二弹性件33拉动第四齿轮31反转复位,使切口30与驱动板25保持相对,便于下次按压操作,并联动第五齿轮35运动第六齿轮37或者第七齿轮脱离啮合,通过连续压、放按压元件 23,实现输出机构36的连续转动;优选的,第四齿轮31为扇形的半齿轮结构,从而在保证驱动转动的前提下,有效减小了外壳16的体积。

如图8所示,按压驱动机构22还包括竖向限位腔,该竖向限位腔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形结构,驱动套管24设置在竖向限位腔内并其形状也为与竖向限位腔相适配的圆锥形结构,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驱动套管24从竖向限位腔的上端口脱离;竖向限位腔的内侧上至少设置有两条竖向设置的导向槽,驱动套管24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块,通过导向槽与导向块的配合,从而保证了套管竖向运动的可靠性,避免了其发生转动;竖向限位腔可以与外壳16一体形成,也可以与分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竖向限位腔与外壳16分体设置,竖向限位腔与外壳16一体成型并成型于外壳16的一侧。

通过按压驱动机构22驱动第一传动轴10旋转,在可以保证驱动力的同时,避免了摇把14不方便摆放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蓄能蜗卷弹簧15的数量为2个。

实施例3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