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0481发布日期:2019-05-24 20:5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剥线剪的相关配件,特别关于一种剥线剪的止挡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剥线剪用以剥除线材外部的绝缘层,以使线材内部金属部分外露,前述线材例如电工线、单芯线、多芯线及光纤等,以便于电性连接、加工等后续作业,然而,一般实务操作上,决定要剥除多长的绝缘层,往往仅能够凭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因此,常常会发生剥除过长的绝缘层导致线材于对接加工完成后,仍有部分的金属外露,进而容易导致短路、触电等危害,反之,当剥除过短的绝缘层时,将导致无法顺利将线材与其他机构或其他线材连接,导致连接的效果不佳,为此,需要一种能够精准的控制剥线长度的剥线剪的止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剥线剪的止挡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让使用者能够精准的控制剥线长度,进而让剥线作业标准化。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供以装设于一剥线剪,包括:

一结合组件,具有一本体、一结合部、一滑移槽及一指示部,该结合部位于该本体,该结合部供以与该剥线剪结合,该滑移槽开设于该本体,该滑移槽沿着一滑移方向延伸,该指示部位于该本体且设置于该滑移槽周侧;以及

一滑移件,具有一主体部及连接于该主体部的一挡止部,该主体部可滑移的设置于该滑移槽内,该挡止部供以挡止一线材。

由前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要通过移动该挡止部,并配合该指示部,便能够得知欲剥线的长度,进而达到精准的控制剥线长度,进而让剥线作业标准化的目的。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供以装设于一剥线剪,而该剥线剪的止挡装置,包括:

一结合组件,具有一本体、一结合部、一插设槽及一插设件,该本体沿着一滑移方向延伸,该结合部位于该本体,该结合部供以与该剥线剪结合,该插设槽开设于该本体,该指示部位于该本体且设置于该插设槽周侧,该插设件呈矩形的型态,该插设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之间具有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一第一挡止面及一第二挡止面,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之间连接该第一挡止面及该第二挡止面,该第一侧面具有一第一插设部,该第二侧面具有一第二插设部,该第一插设部与该第二插设部于该滑移方向的位置不同,该第一插设部及该第二插设部供以插设于该插设槽内,供以使该插设件结合于该本体。

由前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主要通过使该插设件以不同的方式结合于该本体,并配合该指示部,便能够得知欲剥线的长度,进而达到精准的控制剥线长度,进而让剥线作业标准化的目的。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供以装设于一剥线剪,而该剥线剪的止挡装置,包括:

一结合组件,具有一本体、一结合部、一插设槽及一插设件,该本体沿着一滑移方向延伸,该结合部位于该本体,该结合部供以与该剥线剪结合,该插设槽开设于该本体,该指示部位于该本体且设置于该插设槽周侧,插设件为阶梯状,该插设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该第三端及该第四端之间具有一第三侧面、一第四侧面、一第三挡止面、一第四挡止面、一第五挡止面及一第六挡止面,该第三侧面及该第四侧面之间连接该第三挡止面、该第四挡止面、该第五挡止面、该第六挡止面,该第三挡止面衔接该第四挡止面,该第五挡止面衔接该第六挡止面,该第三挡止面、该第四挡止面、该第五挡止面、该第六挡止面于该滑移方向的位置皆不相同,该第三侧面具有该第三插设部,该第四侧面具有一第四插设部,该第三插设部及该第四插设部供以插设于该插设槽内,供以使该插设件结合于该本体。

由前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主要通过使该插设件以不同的方式结合于该本体,并配合该指示部,便能够得知欲剥线的长度,进而达到精准的控制剥线长度,进而让剥线作业标准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一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的示意图。

图2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一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的示意图。

图3A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B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5A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B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6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二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的示意图。

图7A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二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7B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二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7C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二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于第三状态的示意图。

图7D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二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于第四状态的示意图。

图8A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三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8B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三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8C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三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于第三状态的示意图。

图8D为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第三实施例组合于剥线剪于第四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至图4,供以装设于一剥线剪A,而该剥线剪的止挡装置,包括:

一结合组件10,具有一本体11、一结合部12、一滑移槽13及一指示部14,该结合部12位于该本体11,该结合部12供以与该剥线剪A结合,该滑移槽13开设于该本体11,该滑移槽13沿着一滑移方向X延伸,该指示部14位于该本体11且设置于该滑移槽13周侧,该指示部14具有复数指示单元141,各该指示单元141沿着该滑移方向X排列;

于本实施例中,该结合部12包括成形于该本体11的一侧壁121、一夹壁122以及一结合栓123,该侧壁121与该夹壁122沿着该滑移方向X排列,该侧壁12与该夹壁122之间形成一夹设空间124,该夹设空间124内供以容置该剥线剪A的其中一个刃部A1,该夹壁122具有一贯孔122A,该结合栓123贯穿该贯孔122A及该刃部A1并抵于该侧壁121,由此使该本体11结合于该剥线剪A的刃部A1。

较佳的,该侧壁121另具有至少一引导孔121A,该引导孔121A位于该侧壁121的侧缘,该引导孔121A供以引导线材L穿设至该刃部A1的一剪槽A11。

一滑移件20,具有一主体部21及连接于该主体部21的一挡止部22,该主体部21可滑移的设置于该滑移槽13内,该挡止部22则面对该夹壁122,该挡止部22供以挡止该线材L,较佳的,该滑移件20另具有一拨动部23,该拨动部23结合于该主体部21,该拨动部23供以让使用者接触施力,较佳的,该主体部2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211及一第二侧面212,该挡止部22结合于该第一侧面211,该拨动部23位于该第二侧面212。

于较佳实施例中,该结合组件10的本体11具有相对的一正面111及一反面112,该滑移槽13贯穿该正面111及该反面112,该指示部14位于该正面111,该侧壁121及该夹壁122成形于该反面112,该本体11于该反面112另具有复数沿着该滑移方向X延伸的卡齿11A,该卡齿11A位于该滑移槽13的两侧,该滑移件20于该第一侧面211另具有一卡部24,该卡部24的形状与该卡齿11A的型状对应,该卡部24卡设于该卡齿11A,由此将滑移件20定位于该滑移槽13,而当使用者施予外力,使该卡部24脱离卡齿11A时,便能够使该滑移件20于该滑移槽13内滑移。

本实用新型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请参照图5A、图6至图7D所示,供以装设于该剥线剪A,而该剥线剪的止挡装置,包括:

一结合组件40,具有一本体41、一结合部42、一插设槽43及一指示部44、一插设件45,该结合部42位于该本体41,该结合部42供以与该剥线剪A结合,该插设槽43开设于该本体41,该指示部44位于该本体41且设置于该插设槽43周侧,该指示部44具有复数指示单元441,各该指示单元441沿着该滑移方向X排列,该插设件45呈矩形的型态,该插设件45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45A及一第二端45B,该第一端45A及该第二端45B之间具有一第一侧面451、一第二侧面452、一第一挡止面453及一第二挡止面454,该第一侧面45及该第二侧面452平行,且两者之间连接该第一挡止面453及该第二挡止面454,该第一侧面451具有一第一插设部451A,该第二侧面452具有一第二插设部452A,该第一插设部451A与该第二插设部452A于该滑移方向X的位置不同,该第一插设部451A与该第二插设部452A供以插设于该插设槽43,由此,该插设件45具有四种不同结合于该本体41的状态,以使该插设件45与该刃部A1之间沿着该滑移方向X的距离不同;

详言之,请参照图6、图7A至图7D所示,请先以图6、图7A为基准,于第一种装设状态下,该第一端45A于该第二端45B上方,意即该第二端45B较该第一端45A接近该剥线剪A的一刀柄A2,该第一侧面451面对该本体41,该第一插设部451A插设于该插设槽43内,此时该第一挡止面453面对该刃部A1,且该第一挡止面453与该刃部A1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D1;

于第二种状态下,请参照图7B,该第二端45B于该第一端45A上方,意即该第一端45A较该第二端45B接近该剥线剪A的刀柄A2,该第一侧面451面对该本体41,该第一插设部451A插设于该插设槽43内,此时该第二挡止面454面对该刃部A1,且该第二挡止面454与该刃部A1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D2;

于第三种状态下,请参照图7C,该第一端45A于该第二端45B上方,意即该第二端45B较该第一端45A接近该剥线剪A的刀柄A2,该第二侧面452面对该本体41,该第二插设部452A插设于该插设槽43内,此时该第一挡止面453面对该刃部A1,且该第一挡止面453与该刃部A1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D3;

于第四种状态下,请参照图7D,该第二端45B于该第一端45A上方,意即该第一端45A较该第二端45B接近该剥线剪A的刀柄A2,该第二侧面452面对该本体41,该第二插设部452A插设于该插设槽43内,此时该第二挡止面454面对该刃部A1,且该第二挡止面454与该刃部A1之间具有一第四距离D4;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距离D2大于该第四距离D4、该第四距离D4大于该第三距离D3、该第三距离D3大于该第一距离D1,由此,于本实施例中,便能够通过使该插设件45用不同的方式插设于该插设槽43内,以控制剥线的长度。

较佳的,该插设槽43的数量为复数,各该插设槽43沿着该滑移方向X排列。

本实用新型剥线剪的止挡装置的第三实施例,请参照图5B、图8A至图8D所示,供以装设于一剥线剪A,而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插设件65型态不同,于本实施例中该插设件65为阶梯状,该插设件65具有相对的一第三端65A及一第四端65B,该第三端65A及该第四端65B之间具有一第三侧面651、一第四侧面652、一第三挡止面653、一第四挡止面654、一第五挡止面655及一第六挡止面656,该第三侧面651及该第四侧面652平行,且两者之间连接该第三挡止面653、该第四挡止面654、该第五挡止面655、该第六挡止面656,该第三挡止面653衔接该第四挡止面654,该第五挡止面655衔接该第六挡止面656,该第三挡止面653、该第四挡止面654、该第五挡止面655、该第六挡止面656于该滑移方向X的位置皆不相同,该第三侧面651具有该第三插设部651A,该第四侧面652具有一第四插设部652A,该第三插设部651A与该第四插设部652A供以插设于该插设槽43,由此,该插设件65可具有四种不同结合于该本体41的状态,以使该插设件65与该剥线剪A之间沿着该滑移方向X距离不同;

详言之,请参照图8A,于第一种装设状态下,该第三端65A于该第四端65B上方,意即该第四端65B较该第三端65A接近该剥线剪A的刀柄A2,该第三侧面651面对该本体41,该第三插设部651A插设于该插设槽43内,此时该第三挡止面653面对该刃部A1,且该第三挡止面653与该刃部A1之间具有一第五距离D5;

于第二种状态下,请参照图8B,该第四端65B于该第三端65A上方,意即该第四端65B较该第三端65A接近该剥线剪A的刀柄A2,该第三侧面651面对该本体41,该第三插设部651A插设于该插设槽43内,此时该第五挡止面655面对该刃部A1,且该第五挡止面655与该刃部A1之间具有一第六距离D6;

于第三种状态下,请参照图8C,该第三端65A于该第四端65B上方,意即该第四端65B较该第三端65A接近该剥线剪A的刀柄A2,该第四侧面652面对该本体41,该第四插设部652A插设于该插设槽43内,此时该第四挡止面654面对该刃部A1,且该第四挡止面654与该刃部A1之间具有一第七距离D7;

于第四种状态下,请参照图8D,该第四端65B于该第三端65A上方,意即该第三端65A较该第四端65B接近该剥线剪A的刀柄A2,该第四侧面652面对该本体41,该第四插设部652A插设于该插设槽43内,此时该第六挡止面656面对该刃部A1,且该第六挡止面656与该刃部A1之间具有一第八距离D8;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五距离D5大于该第七距离D7、该第七距离D7大于该第八距离D8、该第八距离D8大于该第六距离D6,由此,于本实施例中,便能够通过使该插设件65用不同的插设方式插设于该插设槽43内,以控制剥线长度。

较佳的,该插设槽43的数量为复数,各该插设槽43沿着该滑移方向X排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