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点烟器的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3686发布日期:2019-08-09 21:5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带有点烟器的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点烟器的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在途中使用移动电子设备,车载充电器利用车内点烟器接口取电,带有点烟器功能的车载充电器,不仅可以给移动电子设备充电,还不影响点烟器的使用,受到人们的喜爱。现有的带有点烟器的车载充电器,通常将充电器接口与点烟器口并列排放,使产品整体体积较大,占用车内空间,使车内显得狭窄拥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小巧、可同时提供点烟器和车载充电器功能的带有点烟器的车载充电器。

一种带有点烟器的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和点烟器,所述壳体包括外壳本体和USB端盖,所述点烟器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所述USB端盖内设有USB接口,所述外壳本体和所述USB端盖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USB端盖以所述连接件为节点旋转盖合所述壳体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本体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下半部分的底端穿设有用于取电的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所述下半部分内设有控制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半部分内设有点烟器槽,所述点烟器设于所述点烟器槽内,所述点烟器槽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壳本体顶部侧壁,所述点烟器与所述正极弹片和所述负极弹片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SB端盖内侧具有凸起的平台,所述平台上具有充电面板,所述充电面板上设有多个所述USB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USB端盖内侧设有磁铁,所述磁铁用于吸附所述壳体本体顶端和所述点烟器槽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本体的侧壁顶端一侧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沿具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凸缘;所述USB端盖的侧壁底端一侧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沿具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形成一个完整的通孔,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二凸缘对应形成一个环形凸缘,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环形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凸缘的内侧壁以旋转轴连接,使所述USB端盖以所述旋转轴为轴旋转,打开或者盖合于所述外壳本体顶端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内穿设有连接线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线缆连接至所述USB接口。

上述带有点烟器的车载充电器中,所述USB端盖盖合于所述车载充电器顶端,打开所述USB端盖,对外展开充电面板,所述车载充电器壳体内设有点烟器,充电面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车载充电器主体连接,所述充电面板上的USB接口通过连接件内设的连接线缆连接至控制电路板,实现对移动电子设备的充电功能。充电或者使用点烟器使用时,打开所述USB端盖即可,此时USB接口和点烟孔并列排放;不使用时,所述USB端盖扣合在所述壳体顶端,使所述车载充电器体积小巧,也减小了占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巧,结构紧凑,易于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点烟器的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点烟器的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点烟器20的车载充电器100,包括壳体和点烟器20,所述壳体包括外壳本体11和USB端盖12,所述点烟器20设于所述外壳本体11内,所述USB端盖12内设有USB接口121,所述外壳本体11和所述USB端盖12通过连接件50相连,所述USB端盖12以所述连接件50为节点旋转盖合所述壳体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本体11优选为顶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外壳本体11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下半部分的底端穿设有用于取电的正极弹片41和负极弹片41,所述下半部分内设有控制电路板31。所述上半部分内设有点烟器槽,所述点烟器20设于所述点烟器槽内,所述点烟器槽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壳本体11顶部侧壁,所述点烟器20与所述正极弹片41和所述负极弹42电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正极弹片41和所述负极弹片42之间由隔离件43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USB端盖12内侧具有凸起的平台123,所述平台123上具有充电面板122,所述充电面板122上设有多个所述USB接口121。所述USB端盖12内侧设有磁铁,所述磁铁用于吸附所述壳体本体顶端和所述点烟器槽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本体11的侧壁顶端一侧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凹槽114,所述第一凹槽114的槽沿具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凸缘115;所述USB端盖12的侧壁底端一侧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凹槽124,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沿具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凸缘125。所述第一凹槽114与所述第二凹槽124对应形成一个完整的通孔,所述第一凸缘124与所述第二凸缘125对应形成一个环形凸缘,所述连接件50穿设于所述环形凸缘。所述连接件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凸缘的内侧壁以旋转轴连接,使所述USB端盖12以所述旋转轴为轴旋转,打开或者盖合于所述外壳本体11顶端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50内穿设有连接线缆。所述控制电路板31通过所述连接线缆连接至所述USB接口121。

具体地,所述USB端盖12打开时,所述USB接口121与所述点烟器20均可展示出来;盖合所述USB端盖12,所述USB接口121扣合在所述点烟槽内,展现出所述USB端盖12光滑的盖顶,不仅使所述车载充电器占用空间减小,还可以防止杂质进入USB接口121和点烟器20孔内。

具体地,所述点烟器槽与所述外壳本体11内侧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连接线缆穿设于所述空隙,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板31和所述USB接口121。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31采用智能控制电路板31,使所述控制电路板31体积更加小巧,所述车载充电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50可以简化为所述连接线缆穿设所述通孔,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31和所述USB接口121,所述USB端盖12直接通过所述连接线缆连接至所述外壳本体11。此连接方式可以降低成本,但稳定性较差。其他部件功能相同,不再赘述。

上述带有点烟器20的车载充电器100中,所述USB端盖12盖合于所述车载充电器顶端,打开所述USB端盖12,对外展开充电面板122,所述车载充电器壳体内设有点烟器20,充电面板122通过连接件50与所述车载充电器主体连接,所述充电面板122上的USB接口121通过连接件50内设的连接线缆连接至控制电路板31,实现对移动电子设备的充电功能。充电或者使用点烟器20可以同时进行,打开所述USB端盖12即可,此时USB接口121和点烟孔21并列排放;不使用时,所述USB端盖12扣合在所述外壳本体12的顶端,使所述车载充电器100体积减小,也减小了占用的空间。由于所述USB端盖12外置,USB充电面板、USB接口等移出到车充本体之外,由此车充本体的体积可以做到最小化,避免现有产品中由于充电电路板内置于本体内导致车充本体体积过大的缺陷,例如,车充高度(即壳体本体11+USB端盖12)可以由传统的100-110mm缩减为80-90mm,上半部分的直径也可做到最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巧,结构紧凑,易于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