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容充电灭USB手机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3276发布日期:2019-07-27 10:4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容充电灭USB手机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阻容充电灭USB手机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阻容充电电路即为将市电经过金属化电容转变为交流恒流输出,再通过整流桥堆和滤波电路将交流电流转变成直流电流,常用于较低成本的充电电路上。由于其输出为恒流输出,输出电压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负载出现空载等异常情况下,输出电压会产生一个高电压。而对于使用该种充电方式同时搭配着USB手机充电方式的产品时,容易由于负载异常的情况下,使USB输出处产生一个较高电压,导致产品的使用安全性降低,同时存在损坏外部仪器的风险。因此需要对该种充电方式同时有USB手机充电功能的电路上添加一个隔离电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容充电灭USB手机充电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容充电灭USB手机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6、PMOS管Q1、电池BT、电压源BT、整流桥堆MD1和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所述电阻R7的一端分别与市电的火线L、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3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与所述电阻R7并联,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阻R8并联,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4与市电的零线N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1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电容C2、所述电池BT的负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的一个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并联在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1和引脚2两端,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2、所述电容C2、所述电池BT的负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的一个输入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所述电阻R2串联,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于所述电压源BT、所述电池BT的正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PMOS管Q1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P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的另一个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PMOS管Q1的栅极和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为金属化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P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电性连接一个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PMOS管Q1的漏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P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电性连接的二极管为阻尼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2为电解电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负载发生异常时,能够达到保护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的功能,同时能够保护外置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阻容充电灭USB手机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容充电灭USB手机充电电路。

请参阅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阻容充电灭USB手机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6、PMOS管Q1、电池BT、电压源BT、整流桥堆MD1和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所述电阻R7的一端分别与市电的火线L、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3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与所述电阻R7并联,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阻R8并联,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4与市电的零线N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1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电容C2、所述电池BT的负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的一个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并联在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1和引脚2两端,所述整流桥堆MD1的引脚2、所述电容C2、所述电池BT的负极、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的一个输入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所述电阻R2串联,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于所述电压源BT、所述电池BT的正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PMOS管Q1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P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的另一个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PMOS管Q1的栅极和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容C1为金属化电容。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电性连接一个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PMOS管Q1的漏极电性连接。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电性连接的二极管为阻尼二极管。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容C2为电解电容。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化电容C1、电阻R4-R8、整流桥堆MD1、电解电容C2和二极管D6组成金属化电容充电电路给电池充电,而二极管D1、电阻R1-R3和PMOS管Q1组成隔离电路,使用金属化电容充电时,PMOS管Q1将被隔离,断开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供电,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在没有使用金属化电容充电时,电池两端电压经过电阻R1和电阻R3分压,使PMOS管Q1的GS极之间产生一个电压差,G极电压低于S极电压,因此PMOS管Q1导通,电池可通过PMOS管Q1给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供电本体。当使用金属化电容充电时,电解电容C2两端存在一个电压。二极管D6和二极管D1正极相连,因此该点电压为电池电压加上二极管导通压降,而二极管D1的负极端电压与电池电压一样。电阻R2的阻值较少,以此PMOS管Q1的S极与G极电压基本一致相同,由于GS极之间需要一个电压差方可使PMOS管Q1导通,因此该情况下,PMOS管Q1的SD极截止,截断了供电USB手机充电电路,从而达到了保护USB手机充电电路本体的功能,同时保护了外置设备的安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