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型护套电缆登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2046发布日期:2019-07-24 09:4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加强型护套电缆登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输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加强型护套电缆登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杆在设置于某些地面时需要增加基础保护墩,而基础保护墩的增设会导致地下电缆无法直接贴着电杆从其根部登杆,导致施工中采用不规则的方式,将登杆电缆设置呈悬空状态。

这种不规则的方式,会造成电缆出现低高度的悬空状态,处在视野线以下,所以很可能对周边行人、宠物、行车带来不便,如发生绊倒;而且长时间使原本没有悬空功能电缆处于悬空状态,也对对电缆本身造成损害,缩短实用寿命,或者产生一些不可预计的安全隐患,如电缆拉断造成铜芯外露等情况。

因此,需要对电杆周边存在电缆登杆障碍物时所采用的登杆装置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加强型护套电缆登杆装置,实现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特殊地形及位置,因存在电缆登杆障碍物妨碍电缆正常登杆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加强型护套电缆登杆装置,包括电杆主体,所述电杆主体设置于地面的根部设有基础保护墩,地下电缆无法从所述电杆主体根部直接登杆。

其中,所述电杆主体靠近所述基础保护墩的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最少2个加强型护套强化器。

每一所述加强型护套强化器均包括螺杆。

每一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与登杆电缆和所述电杆主体呈螺纹连接。

所述登杆电缆外设有硬质登杆保护套,所述硬质登杆保护套包括竖直部和向所述电杆主体方向倾斜的过渡部。

所述竖直部与所述基础保护墩固定。

所述过渡部朝向所述电杆主体的一侧与每一所述螺杆之间呈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直部与所述基础保护墩籍由加强型螺栓固定。

优选的,每一所述加强型护套强化器还包括抱箍,并籍由所述抱箍与所述电杆主体固定,每一所述螺杆均与相应的所述抱箍呈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杆主体和所述硬质登杆保护套之间设有多个所述加强型护套强化器;

多个所述加强型护套强化器互相平行设置,在所述电杆主体和所述硬质登杆保护套之间呈栅状分布,将所述电杆主体和所述硬质登杆保护套之间的间隙封闭。

更优选的,每两个所述加强型护套强化器之间的间隔在10至30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更美观,简化安装难度,更符合安全安装设计规范要求,可以完全消除因现有技术只能采用不规范的安装方式所产生的安全隐患;而且加强型护套成本低廉,轻巧便携,使用灵活方便,可以在配网线路工程中广泛使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加强型护套电缆登杆装置,包括电杆主体9,电杆主体9设置于地面的根部设有基础保护墩7,地下电缆6无法从电杆主体9根部直接登杆。

其中,电杆主体9靠近基础保护墩7的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最少2个加强型护套强化器1。

每一加强型护套强化器1均包括螺杆2。

每一螺杆2的两端分别与登杆电缆8和电杆主体9呈螺纹连接。

登杆电缆8外设有硬质登杆保护套3,硬质登杆保护套3包括竖直部32和向电杆主体9方向倾斜的过渡部31。

竖直部32与基础保护墩7固定。

过渡部31朝向电杆主体9的一侧与每一螺杆2之间呈螺纹连接。

在实际使用中,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螺杆2和硬质登杆保护套3对悬空的登杆电缆8进行固定,完全消除了现有技术因采用不规范的安装方式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在某些实施例中,竖直部32与基础保护墩7籍由加强型螺栓71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加强型护套强化器1还包括抱箍,并籍由抱箍与电杆主体9固定,每一螺杆2均与相应的抱箍呈螺纹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电杆主体9和硬质登杆保护套3之间设有多个加强型护套强化器1;

多个加强型护套强化器1互相平行设置,在电杆主体9和硬质登杆保护套 3之间呈栅状分布,将电杆主体9和硬质登杆保护套3之间的间隙封闭。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两个加强型护套强化器1之间的间隔在10至30厘米。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