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拔卯榫式结构的水面光伏支架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46789发布日期:2019-07-24 09:24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拔卯榫式结构的水面光伏支架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插拔卯榫式结构的水面光伏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水面光伏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光伏组件需要安装到水面漂浮平台上,目前的主要安装形式有以下几种:

(1)通过钢结构支架安装,与地面光伏支架结构类似,通过钢结构安装成一定角度并将光伏组件安装于其上。

(2)采用平铺的形式,即光伏组件直接平铺到漂浮平台上。漂浮平台可以水平的,也可预制成一定角度的漂浮浮体。

第(1)种形式安装部件较多,钢结构用于水面光伏会容易腐蚀,且受长期风浪影响,也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第(2)种形式的预制带角度的漂浮浮体虽然安装较为简单,但浮体的制造成本较高,而如果预制成水平的浮体直接安装组件则会大大影响发电效益,并且水平安装的组件不利于排雨水及污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拔卯榫式结构的水面光伏支架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述插拔卯榫式结构的水面光伏支架及其安装方法具有经济、便于快捷拆装的水面光伏组件支架安装形式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拔卯榫式结构的水面光伏支架,包括主漂浮浮体、光伏组件前支架及光伏组件后支架,光伏组件前支架及光伏组件后支架插拔卯榫式安装在主漂浮浮体上。

优选的,在主漂浮浮体的四周边开凿有条形安装槽,每个条形安装槽的外侧上对应开设有螺纹孔Ⅰ。

优选的,光伏组件前支架及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的底部均设置有螺纹孔Ⅱ,在支腿插入与其适配的条形安装槽内后,螺栓由螺纹孔Ⅰ插入直至旋入螺纹孔Ⅱ内。

优选的,光伏组件前支架及光伏组件后支架呈两边粗中间细的哑铃,其上分别对应掏有窗口Ⅰ、窗口Ⅱ。

优选的,光伏组件前支架及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的底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前扣件、后扣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插拔卯榫式结构的水面光伏支架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光伏组件前支架与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底部顺条形安装槽开口处插入后向下平推,到达条形安装槽底部后,然后将螺栓前端对准螺纹孔Ⅰ,从螺纹孔Ⅰ向螺纹孔Ⅱ拧入,直至螺栓前端与螺纹孔Ⅱ完全紧固,此时再将光伏组件安装,通过前扣件、后扣件进行固定,即可完成支架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插拔卯榫式结构的水面光伏支架,主要涉及水面光伏系统的3个部件,即主漂浮浮体、光伏组件前支架及光伏组件后支架。

在主漂浮浮体上设置四个条形安装槽,均匀分布在主漂浮浮体1上表面的四周,主漂浮浮体上光伏组件前支架与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支架)底部均可以插设到条形安装槽,与条形安装槽在结构尺寸上可进行配合,在光伏组件前支架与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支架)底部均设置有螺纹孔Ⅱ,而在条形安装槽的外侧均开设有螺纹孔Ⅰ,安装时将光伏组件前支架与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支架)底部顺条形安装槽开口处插入后向下平推,到达条形安装槽底部后,然后将螺栓前端对准螺纹孔Ⅰ,从螺纹孔Ⅰ向螺纹孔Ⅱ拧入,直至螺栓前端与螺纹孔Ⅱ完全紧固,此时再将光伏组件安装,通过前扣件、后扣件进行固定,即可完成支架的安装,由于光伏组件前支架与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底部均可以插设到条形安装槽,再采用螺栓从螺纹孔Ⅰ向螺纹孔Ⅱ拧入,实现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支架,插拔卯榫式安装形式,组件在安装后则整体形成一个稳定结构,需要检修或拆卸支架时只需将组件拆下来,再反向拉出前支架和后支架即可。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提出了一种插拔卯榫式结构式安装的支架安装形式(及安装方法),一方面只采用极少的螺栓,节约了开模加工成本,安装拆卸较为方便,另一方面,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插拔卯榫式安装方式,安装简便快捷,可大大提高水面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而且便于后期水面光伏电站检修时支架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未安装光伏组件前支架、光伏组件后支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3的立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光伏组件前支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5的立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光伏组件后支架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的立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螺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安装光伏组件的立式示意图。

图中:1主漂浮浮体、2光伏组件前支架、3光伏组件后支架、4螺栓、5条形安装槽、6螺纹孔Ⅰ、7螺纹孔Ⅱ、8窗口Ⅰ、9窗口Ⅱ、10前扣件、11后扣件、12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插拔卯榫式结构的水面光伏支架,主要涉及水面光伏系统的3个部件,即主漂浮浮体1、光伏组件前支架2及光伏组件后支架3。

对于本实施例的插拔卯榫式安装形式,需要在主漂浮浮体1上设置四个条形安装槽5,均匀分布在主漂浮浮体1上表面的四周,主漂浮浮体1上光伏组件前支架2与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支架)底部均可以插设到条形安装槽5,与条形安装槽5在结构尺寸上可进行配合,在光伏组件前支架2与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支架)底部均设置有螺纹孔Ⅱ7,而在条形安装槽5的外侧均开设有螺纹孔Ⅰ6,安装时将光伏组件前支架2与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支架)底部顺条形安装槽5开口处插入后向下平推,到达条形安装槽5底部后,然后将螺栓4前端对准螺纹孔Ⅰ6,从螺纹孔Ⅰ6向螺纹孔Ⅱ7拧入,直至螺栓4前端与螺纹孔Ⅱ7完全紧固,此时再将光伏组件12安装,通过前扣件10、后扣件11进行固定,即可完成支架的安装,由于光伏组件前支架2与光伏组件后支架的支腿底部均可以插设到条形安装槽5,再采用(塑料)螺栓4从螺纹孔Ⅰ6向螺纹孔Ⅱ7拧入,实现用于固定光伏组件12的支架,插拔卯榫式安装形式,组件在安装后则整体形成一个稳定结构,需要检修或拆卸支架时只需将组件拆下来,再反向拉出前支架2和后支架3即可。

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前支架2、光伏组件后支架3上分别对应开设有镂空的窗口Ⅰ8、窗口Ⅱ9,开设窗口Ⅰ8、窗口Ⅱ9在保证承重强度下,可以大大降低组装后支架的重量,光伏组件前支架2、光伏组件后支架3呈两边粗中间细的哑铃状,强度好,质轻光伏组件前支架2及光伏组件后支架3与光伏组件5接触面的形状可与光伏组件12表面相适配,便于安装配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