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3410发布日期:2019-08-20 23:57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马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



背景技术:

马达也称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马达在组成结构上一般包括机壳、前端盖、后端盖以及装配在机壳内的定子、转子(电枢)、轴承和电刷等组成部件。其中机壳的作用主要是固定和保护内部定子、转子、轴承、电刷等功能部件。可以说,机壳的性能优劣,是反映马达控制精度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技术中,由于微型马达外壳结构、加工工艺和材质等多方面的原因,现有微型马达外壳壳体同心度为0.05mm、平面度0.04mm,以及机壳轴承室内径真圆度0.006mm,既存在着外壳厚度不均匀、同心度偏大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提供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其结构包括机壳本体以及该机壳本体表面上的轴孔、定位孔、装配孔,机壳本体的内部限定出用于安装马达的容纳腔;机壳本体基本呈柱状结构,具有开放端与封闭端,所述轴孔、定位孔、装配孔均位于封闭端,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机壳本体内径圆度可以达到0.03mm。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结构中,轴孔为外翻孔,可以配套较长的轴承,增加马达运转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结构中,轴孔外翻限定出用于固定轴承的轴承室,该轴承室圆度可以达到0.02mm。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中,轴孔位于封闭端中心位置,装配孔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在轴孔两侧,定位孔数量为1个。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中,其机壳本体临近封闭端一侧上还设置有压筋,向容纳腔内凹陷,用于提高装配精度。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中,机壳本体同心度可以达到0.03mm之内。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中,机壳本体平面度可以达到0.03mm之内。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中,轴承室内径真圆度为0.003mm。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中,机壳本体与轴孔,采用拉伸成型加翻孔的工艺一步完成。

本申请相比现有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对微型马达外壳结构细节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实现了机壳厚度均匀、同心度较小的技术优势。其中机壳同心度、平面度缩小至0.03mm之内,机壳内径圆度为0.03mm,机壳轴承室圆度缩小至0.02mm,轴承室内径真圆度缩小至0.003mm。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附图说明

图1: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正面透视图;

图2: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侧面图;

图3: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俯视图。

标识说明:

10-机壳本体,20-轴孔,30-定位孔,40-装配孔,50-压筋,60-容纳腔;

110-开放端,120-封闭端,210-轴承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包括机壳本体10以及设置在该机壳本体10表面上的轴孔20、定位孔30、装配孔40和压筋50;机壳本体10的内部限定出用于安装马达的容纳腔60。机壳本体10与外翻的轴孔20,采用拉伸成型加翻孔的冲压工艺一步完成。

机壳本体10基本呈柱状结构或者圆筒状结构,具有开放端110与封闭端120;轴孔20、定位孔30、装配孔40均位于封闭端120,且与容纳腔60连通;其中轴孔20为外翻孔,位于封闭端120的中心位置,可配套较长的轴承,以增加电机运转的平稳性。装配孔40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在轴孔20两侧,定位孔30数量为1个,定位孔与装配孔呈对称三角形分布于封闭端120表面,压筋50位于机壳本体10临近封闭端120的一侧,向容纳腔内凹陷,用于提高装配精度。

机壳本体10同心度、平面度均为0.03mm,其内径圆度为0.03mm,轴孔20外翻限定出用于固定轴承的轴承室210,轴承室210的圆度为0.02mm,轴承室210内径真圆度为0.003mm。

由于对微型马达外壳结构细节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优化的微型马达外壳实现了机壳厚度均匀、同心度较小的技术优势。其中机壳同心度、平面度缩小至0.03mm之内,机壳内径圆度为0.03mm,机壳轴承室圆度缩小至0.02mm,轴承室内径真圆度缩小至0.003mm。

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公开的具体结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实用新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