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开关电源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2355发布日期:2019-09-20 22:11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频开关电源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端电源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频开关电源机壳。



背景技术:

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是各种大功率开关电源(逆变焊机、通讯电源、高频加热电源、激光器电源、电力操作电源等)的核心技术。由于高频开关电源存在损耗大、效率低、以及不易实现隔离等问题,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配备散热设施进行排热,传统高频开关电源的散热工作主要是通过风冷设备进行,使用时间增长之后,设备内部常常会堆积大量的灰尘,容易造成开关短路等问题,高频开关电源使用安全性较低,寿命短,造价高,容易对设备造成损坏,工作过程中需要工人进行长时间监管,实用性较差,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频开关电源机壳,机壳的箱体部分装配结构更加科学化,利于快速拆装,同时增设散热结构,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频开关电源机壳,包括电源箱体及可拆卸的固定于电源箱体前端面上的前板、可拆卸的固定于电源箱体后端面上的后板,所述电源箱体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两侧向上弯折设置有底板竖边,所述底板竖边与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底板插孔;所述侧板的下端设置有向电源箱体内侧弯折的侧板插条,所述侧板插条插入到底板插孔中,将底板和侧板连接,所述侧板的上端设置有向电源箱体内侧弯折的侧板横边,所述侧板横边与侧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侧板插孔;所述顶板两侧向下弯折设置有顶板插条,所述顶板插条插入到侧板插孔中,将侧板和顶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电源箱体的组装时,先将底板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将两个侧板通过侧板插条插入到底板上的底板插孔中,将侧板卡接在底板上,再将顶板两端的顶板插条分别插入到两个侧板的侧板插孔中,将两个侧板卡紧固定,同时顶板也被两个侧板限制卡紧,使整个电源箱体能够快速拼装,不需要螺栓,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插条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侧板折边,所述侧板折边卡在底板插孔位于电源箱体内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侧板折边将侧板插条卡在底板插孔中,使底板和侧板不易分离和变形,底板与侧板的连接结构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插条的端部向电源箱体内的方向弯折形成顶板折边,所述顶板折边卡在侧板插孔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顶板折边将顶板插条卡在侧板插孔中,使顶板和侧板不易分离和变形,顶板与侧板的连接结构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板的侧面中间设置有矩形的前板插环,所述前板插环插入到电源箱体内,并与电源箱体内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板上设置有前板插环,通过前板插环与电源箱体插接,不需要螺栓连接,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快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板的侧面边缘设置有矩形的后板插环,所述后板插环插入到电源箱体内,并与电源箱体内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板上设置有前板插环,通过后板插环与电源箱体插接,不需要螺栓连接,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快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中部设有通气孔,在其中一侧板的通气孔内侧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电源箱体内的一端连接有折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通气孔和风扇,能够对电源箱体内的电器元件进行冷却散热,折流板的设置能够避免对电器元件造成直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流板包括顶部的倾斜段和下部的直段,倾斜段的宽度与直段的顶部宽度一致,直段的宽度向下端逐渐增大,所述折流板上均匀布置有条形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流板能够将风扇吹出的风进行分散,增大了吹风的面积,使电源箱体内部的散热更均匀,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孔的外侧设有防尘过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过滤罩能够阻挡外界的尘土进入到电源箱体内,保证电器元件的正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高频开关电源机壳采用全拼装结构,不需要螺栓螺钉连接,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快速拆装,提高组装效率,同时组装的机壳结构牢固,能够更好地保护内部的电器元件,整个电源的使用寿命长。

2、顶板和底板与侧板均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并且相互限制,能够保持电源箱体的结构稳定牢固,同时利用折边将连接处进行限位,避免顶板和底板与侧板的连接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源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源箱体的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电源箱体的结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箱体;11、底板;111、底板竖边;12、侧板;121、侧板插条;122、侧板横边;123、侧板折边;124、通气孔;13、顶板;131、顶板插条;132、顶板折边;2、前板;21、前板插环;3、后板;31、后板插环;4、风扇;41、折流板;42、条形通孔;5、防尘过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频开关电源机壳,包括电源箱体1、前板2和后板3,电源箱体1两端开口设置成开口,前板2可拆卸固定于电源箱体1的前端面上,后板3可拆卸固定于电源箱体1的后端面上;前板2的后侧面中间焊接有矩形的前板插环21,前板插环21向电源箱体1方向延伸,插入到电源箱体1内,并与电源箱体1的内壁贴合;后板3的前侧面边缘设置有矩形的后板插环31,后板插环31向电源箱体1方向延伸,后板插环31插入到电源箱体1内,并与电源箱体1的内壁贴合。

参照图2,电源箱体1包括底板11、两个侧板12和顶板13三部分,其中,两个侧板12下端与底板两端连接,顶板13两端插接在两个侧板12的上端,整个电源箱体1采用插接安装,不需要螺钉或螺栓紧固,能够实现快速拆装。

参照图3,底板11的两侧向上弯折形成底板竖边111,底板竖边111与底板11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底板插孔,底板插孔沿底板竖边11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并且形状为条形通孔;侧板12的下端设置有向电源箱体1内侧弯折的多个等间隔设置的侧板插条121,侧板插条121与侧板12平行设置,侧板插条121与底板插孔对应插入到底板插孔中,将底板11和侧板12连接;为了使底板11和侧板12连接的更紧密,侧板插条121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侧板折边123,侧板折边123卡在底板插孔位于电源箱体1内的一侧上,避免侧板插条121从底板插孔中脱离。

侧板12的上端设置有向电源箱体1内侧弯折的侧板横边122,侧板横边122与侧板12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侧板插孔,侧板插孔沿着侧板横边122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并且形状为条形通孔;顶板13的两侧向下弯折设置有多个等间隔的顶板插条131,顶板插条131与侧板插孔对应插入到侧板插孔中,将侧板12和顶板13连接;为了使侧板12和顶板13连接的更紧密,顶板插条131的端部向电源箱体1内的方向弯折形成顶板折边132,顶板折边132卡在侧板插孔的下侧,避免顶板插条131从侧板插孔中分离。

参照图4和5,侧板12的中部设有贯通电源箱体1内外两侧的通气孔124,在其中一侧侧板12的通气孔124内侧设有风扇4,向电源箱体1内进行吹风,为了避免风扇4对电源箱体1内的电器元件造成直吹,风扇4位于电源箱体1内的一端连接有折流板41。通气孔124的外侧设有防尘过滤罩5,将通气孔124罩住,避免尘土通过通气孔124进入到电源箱体1中。折流板41包括顶部的倾斜段和下部的直段,倾斜段的宽度与直段的顶部宽度一致,直段的宽度向下端逐渐增大,折流板41上均匀布置有条形通孔42,将风扇吹出的风进行分散,增大了吹风的面积,使电源箱体1内部的散热更均匀,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机壳的组装时,先将底板11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将两个侧板12通过侧板插条121插入到底板11上的底板插孔中,将侧板12卡接在底板11上,再将顶板13两端的顶板插条131分别插入到两个侧板12的侧板插孔中,将两个侧板12卡紧固定,同时顶板13也被两个侧板12限制卡紧;然后分别将前板2和后板3插入到电源箱体1两端,对底板11、侧板12和顶板13的连接处进行挤紧固定,使整个开关电源机壳能够快速拼装,不需要螺栓,省时省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