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水力发电机转子阻尼接头矫形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438发布日期:2019-11-09 00:0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水力发电机转子阻尼接头矫形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机转子阻尼接头矫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水力发电机转子阻尼接头矫形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阻尼绕组在结构上相当于在转子励磁绕组外叠加的一个短路鼠笼环,其作用类似一个随转子同步转动的“鼠笼异步电机”,对发电机的动态稳定起调节作用。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定转子磁场同步旋转,在阻尼绕组没有切割磁通因而也没有感应电流。当发电机出现扰动使转子转速低于定子磁场的转速时,阻尼绕组切割定子磁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阻尼绕组上产生的力矩使转子加速。反之,当转子转速高于定子磁场转速时,此力矩方向相反,使转子减速。因此,阻尼绕组对发电机运行的动态稳定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发电机在正常运行时阻尼绕组没有电流流过,当发电机发生故障时,电流突然变化产生磁场使阻尼绕组流过很大电流,巨大的电动力作用在阻尼接头上,使阻尼接头断裂或者变形。

一旦机组发生过非正常工况运行或短路跳机,其转子阻尼接头可能出现严重变形或开裂,应更换磁极,轻微变形则要对接头矫形后再投入运行。现有的矫形方法是用橡皮榔头敲击使其复原,矫形度难以控制,还容易造成阻尼接头因震动或金属性疲劳导致损伤。为了保障发电机安全运行,解决转子阻尼接头变形问题,需要研制发电机转子阻尼接头矫形专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大型水力发电机转子阻尼接头矫形专用装置,可以通过缓慢施压的方式对阻尼接头进行矫形,保证矫形度直观可控,避免阻尼接头再次受损,一人即可完成矫形作业,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具有安全可靠、提高效率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型水力发电机转子阻尼接头矫形专用装置,包括“C”型夹,“C”型夹一端设有固定矫形压板,“C”型夹另一端设有活动矫形压板;所述的活动矫形压板与螺杆连接,螺杆与“C”型夹螺纹连接;固定矫形压板和活动矫形压板平行设置,通过旋转螺杆使活动矫形压板靠近或远离固定矫形压板方向运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矫形压板和活动矫形压板相对设置的两个面均设有铜箔层。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活动矫形压板与螺杆连接处,活动矫形压板设有圆形凹槽,螺杆插入至所述的圆形凹槽内并通过轴承与圆形凹槽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螺杆一端设有内六角凹槽,所述的内六角凹槽位于活动矫形压板相对一端;内六角凹槽内插入有棘轮扳手,通过旋转棘轮扳手驱动螺杆旋转。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C”型夹为一体铸造成型。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在转子磁极挂装的情况下可同时对两个阻尼接头进行矫形,通过棘轮扳手缓慢施压,保证矫形度可控,操作方便,一人即可完成矫形作业,工作效率较原榔头敲击矫形方法大大提高;

2、固定矫形压板和活动矫形压板相对设置的两个面均设有铜箔层,可防止损伤阻尼接头镀银面;

3、螺杆一端设有内六角凹槽,内六角凹槽内插入有棘轮扳手,通过旋转棘轮扳手驱动螺杆旋转,使得本装置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快捷;

4、“C”型夹为一体铸造成型,避免焊接或螺栓固定减少“C”型夹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中:“C”型夹1、固定矫形压板2、活动矫形压板3、螺杆4、铜箔层5、棘轮扳手6。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的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水力发电机转子阻尼接头矫形专用装置,包括“C”型夹1,“C”型夹1一端设有固定矫形压板2,“C”型夹1另一端设有活动矫形压板3;所述的活动矫形压板3与螺杆4连接,螺杆4与“C”型夹1螺纹连接;固定矫形压板2和活动矫形压板3平行设置,通过旋转螺杆4使活动矫形压板3靠近或远离固定矫形压板2方向运动;

固定矫形压板2与“C”型夹1之间焊接固定或螺栓固定;螺杆4与“C”型夹1连接处,“C”型夹1呈圆筒结构,圆筒结构内壁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固定矫形压板2和活动矫形压板3相对设置的两个面均设有铜箔层5;铜箔层5的厚度优选为1-2mm。

进一步地,活动矫形压板3与螺杆4连接处,活动矫形压板3设有圆形凹槽,螺杆4插入至所述的圆形凹槽内并通过轴承与圆形凹槽连接。

进一步地,螺杆4一端设有内六角凹槽,所述的内六角凹槽位于活动矫形压板3相对一端;内六角凹槽内插入有棘轮扳手6,通过旋转棘轮扳手6驱动螺杆4旋转;当棘轮扳手施拧起来费劲时,可在棘轮扳手6上套接加长套管增加力臂。

进一步地,“C”型夹1为一体铸造成型;“C”型夹1的材质为Q275碳素钢。

整个装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将本装置固定矫形压板2夹持在转子阻尼接头上,活动矫形压板3夹在磁轭底部,使用棘轮扳手6旋紧螺杆4,作用力通过固定矫形压板2和活动矫形压板3传导到阻尼接头上,逐步压紧直到阻尼接头矫形到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