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铸铝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1007发布日期:2020-03-20 06:5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铸铝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型铸铝箱。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用电量日益增加,城市配电网安全可靠性也日益重要。但近几年来,电力设备箱体类产品(比如:铸铝箱)仍然以钣金类箱体居多,导致外形单一,尤其是非不锈钢钣金类箱体的防护性能随着时间延长会发生锈蚀、漏水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目前的铸铝箱箱体和箱盖往往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当需要调试或维修或增加或接线某设备时,需要将箱盖打开,但是由于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箱盖往往会没有地方放置。

并且,铸铝箱的现场固定方式单一,现场固定支腿只能安装在铸铝箱的固定位置,无法充分适应现场安装环境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用型铸铝箱,充分考虑箱体结构会受到现场安装空间限制的问题,功能实用、防护性能高,能够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型铸铝箱,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箱盖和箱体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在箱盖和箱体之间设有密封胶圈;在箱体的左侧或右侧的至少一侧以及上侧或下侧的至少一侧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现场固定支腿的安装孔。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箱体和箱盖之间通过保险绳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箱体设定位置设有防水接头,所述防水接头与箱体之间依次设有组合垫片和防水胶垫。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放置密封胶圈的凹槽,先密封胶圈放置在箱体的凹槽内,再将箱盖用松不脱螺钉与箱体固定在一起。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箱体的设定位置设有透气阀,所述透气阀通过防水胶垫固定在箱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铸铝箱本身和各种防水接头都满足ip68要求,防水密封性能好,不会出现漏水现象;

现场固定支腿可以根据现场空间实际情况选择安装在铸铝箱的左、右侧或者上、下侧,安装灵活,可以充分适应现场空间要求。

为了解决现场打开铸铝箱后箱盖的现场放置问题,在箱盖和箱体之间安装有保险绳,这样即使现场不满足箱盖的放置条件,箱盖也可以利用保险绳吊挂在箱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保险绳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实施例一中防水接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现场固定支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密封胶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通用型铸铝箱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盖,2.箱体,3.保险绳,4.现场固定支腿,5.松不脱螺钉,6.密封胶圈,7.防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一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了通用型铸铝箱,参照图5,包括:箱盖1和箱体2,利用松不脱螺钉5将箱盖1和箱体2固定在一起,而且松不脱螺钉5是从箱体2穿到箱盖1上,这样从正面看不到螺钉,而且箱盖1和箱体2本身做了美化造型处理,保证了铸铝箱从各个方向观察尤其是正面观察的美观简洁性。

在箱盖1和箱体2之间有密封胶圈6,保证铸铝箱的防护满足ip68要求,参照图4,将密封胶圈6放置在箱体2对应槽内,再将箱盖1用松不脱螺钉5与箱体2固定在一起,同时密封胶圈6发生形变,起到密封效果。

箱体2和箱盖1之间通过保险绳3连接,参照图1,将保险绳3的螺柱拧在箱盖1对应的固定孔上,然后将保险绳3的闭口端子用螺钉拧在箱体2对应的孔上。在箱盖1和箱体2之间连接保险绳3,这样即使现场不满足箱盖1的放置条件,箱盖1也可以利用保险绳3吊挂在箱体2上。

参照图3,在箱体2的左侧或右侧的至少一侧以及上侧或下侧的至少一侧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现场固定支腿4的安装孔,现场支腿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2上,现场固定支腿4可以根据现场的安装空间情况,满足现场固定支腿4既可以安装在铸铝箱的左右两侧,也可以安装在铸铝箱的上下两侧。

另外,包括天线插座、网口在内的各种防水接头7满足ip68要求,参照图2,将防水接头7利用组合垫片和防水胶垫及防水接头7的自带螺母固定在箱体2上对应位置,拧紧后起到密封作用;将透气阀利用自带防水胶垫直接拧在箱体2对应孔内,起到密封作用。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