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自检的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9014发布日期:2020-01-21 23:4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自检的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型断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自检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微型断路器,简称mcb(microcircuitbreaker/miniaturecircuitbreaker),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用于125a以下的单相、三相的短路、过载、过压等保护,包括单极1p,二极2p、三极3p、四极4p等四种。

微型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开关电器,承担着终端配电线路,尤其是住宅内用电回路与电器设备的监控与保护重任,可即时接通、分断线路并处理短路、接地、过负荷及过压等电气故障,对供用电的安全、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微断,会加装漏电检测功能,对于漏电检测,则需要经常性进行漏电试验按钮的测试,而目前用户一般没有实用漏电试验按钮的习惯和意思,从而导致断路器可能处于失效状态下也不知道,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自检的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自检的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本体,所述断路器本体内设有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包括:

控制芯片,可人为设定自检周期或接收外部设定的自检周期信号,并按照自检周期输出控制信号;

控制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4,所述场效应管q4的g极与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4的s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4的d极与继电器k1的线圈一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端则与漏电试验按钮并联设置。

所述场效应管q4的g极与s极之间依次并联电阻r31和电容c24。

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两端并联反向二极管。

所述控制线路板还设有漏电检测电路。

所述控制线路板还设有漏电脱扣控制电路。

所述漏电脱扣控制电路包括基于可控硅的开关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可控硅q2,所述可控硅q2的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相连,所述可控硅q2的阳极与脱扣线圈电连接,所述可控硅q2的阴极接地。

所述可控硅q2的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之间设有三极管开关电路。

所述三极管开关电路并联设有脱扣指示电路。

所述控制线路板设有后端带电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定自检时间,使得控制芯片能够按照一定周期自动进行自检,以便用户能够了解断路器的状态,避免其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漏电脱扣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端带电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自检的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本体,所述断路器本体内设有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包括:

控制芯片,其中控制芯片可以采用ht5019,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芯片,其具有一定的闪存,可存储数据,控制芯片,可人为设定自检周期或接收外部设定的自检周期信号,并按照自检周期输出控制信号;

可以直接对控制芯片进行自检周期设定,也可以设置网关,利用网关发送自检周期信号至该断路器的通讯模组,利用远程数据传输进行自检的自动控制。

控制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4,所述场效应管q4的g极与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4的s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4的d极与继电器k1的线圈一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端则与漏电试验按钮并联设置。

其中继电器的常开端与漏电试验按钮并联设置,而漏电试验按钮则设置漏电试验电路内,漏电试验电路包括与漏电试验按钮s1串联的电阻r1,手动操作时,则直接操作漏电试验按钮即可,而需要自动自检时,该控制芯片根据设定的周期,自动发送控制信号驱使场效应管q4导通,进而驱使继电器闭合,使得漏电试验电路导通,实现自检。

所述场效应管q4的g极与s极之间依次并联电阻r31和电容c24,利用电阻和电容进行滤波,使得控制信号更加精准,减少干扰。

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两端并联反向二极管d8,对继电器的线圈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控制线路板还设有漏电检测电路,其包括与检测端口串联的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电连接,其中电阻r4的前端并联电阻r7接地,电阻r4的后端并联电容c7接地。

所述控制线路板还设有漏电脱扣控制电路。所述漏电脱扣控制电路包括基于可控硅的开关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可控硅q2,所述可控硅q2的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相连,所述可控硅q2的阳极与脱扣线圈电连接,所述可控硅q2的阴极接地。所述可控硅q2的阳极与脱扣线圈之间串联二极管d4,所述可控硅q2的控制端依次并联电容c23和电阻r40后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而进一步的,在所述可控硅q2的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之间设有三极管开关电路,所述三极管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电阻后与控制芯片的控制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源vdd5,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则与可控硅控制电路连接,其中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9接地,且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38后与可控硅q1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控制芯片的控制端之间并联电阻r18。

所述三极管开关电路并联设有脱扣指示电路,该脱扣指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0,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阳极与电源vdd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0的阴极串联电阻r32后与控制芯片的控制端电连接,通过控制芯片的控制端输出低电平,使得发光二极管d10发光,起到脱扣指示的作用。

所述控制线路板设有后端带电检测电路。其包括光耦u3,光耦u3的发光管的阳极依次串联电阻r24和r23后接断路器前端,发光管的阴极则接断路器后端,且断路器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并联电阻r41,光耦u3的受光管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控制芯片的一个引脚,其中受光管的两端之间并联电容c16,集电极则上拉电阻r21接电源vdd5。

控制芯片通过漏电得到后端断电的时间是否<0.1s来判断漏电功能是否正常,若判断为不正常状态,则进行报警。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