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5048发布日期:2020-02-04 10:5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在出厂时以及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两端都必须是密封的。裸露的线缆头极容易受潮,电缆在密封性能破坏以后,潮气就侵入电缆内部,将会使其绝缘性能大大降低,因此,电缆的密封性极为重要。

现阶段电缆头加保护头套的方式较为传统,皆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即电缆分割之后,作业人员将保护套套在线缆头上,然后用喷灯密封热缩套管。但是使用这种热缩套管的方式以下缺陷:一是手持喷灯加热热缩管易导致热缩管受热不均,导致密封效果较差;二是喷灯属于明火装备,在工厂中使用明火具有较大危险。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冷缩套管来解决上述问题。冷缩套管一般是指冷收缩式电缆附件,冷收缩式电缆附件是利用弹性体材料(常用的有硅橡胶和乙丙橡胶)在工厂内注射硫化成型,再经扩径、衬以塑料螺旋支撑物构成各种电缆附件的部件。

但是这种方式,将冷缩套管套设在线缆头上后,需要再将冷缩套管内的扩张装置取出才能完成冷缩套管的装配过程,从而到最后装配冷缩套管的操作过程麻烦、繁琐,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头密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缩套管的装配不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头密封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头并呈直线状的线形卡槽,且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可在其上直线滑动且滑动方向与线形卡槽一致的冷缩套管装配组件,且所述线形卡槽一端设置有用于提供线缆头装配空间的u形断裂槽;

所述冷缩套管装配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底部设置有用于在u形断裂槽内活动的刚性连接板,所述刚性连接板上对应线形卡槽处设置有线缆穿插孔,且所述刚性连接板在远离线形卡槽一侧且对应线缆穿插孔处设置有套管扩张组件,且所述套管扩张组件上套设有冷缩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管扩张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刚性连接板上的锥形通管,且所述锥形通管内通孔与线缆穿插孔连通,且所述锥形通管上套设有分散管,且所述冷缩套管套装在分散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散管包括由一个圆柱体进行底面径向切割得到的若干拼接部,且若干所述拼接部之间通过弹性胶圈连接,且若干所述拼接部拼接成的圆柱体中心设置有用于锥形通管插入的挤压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防脱滑槽,所述推动块底部还设置有滑凸,且所述滑凸嵌套在防脱滑槽内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脱滑槽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滑凸一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缩套管轻松地套设在套管扩张组件,并利用套管扩张组件对冷缩套管进行扩张,并且通过固定底座上线性卡槽固定线缆头,通过人为驱动推动块,使线缆头进入推动块底部的套管扩张组件中并将套管扩张组件上的冷缩套管从密封端顶出,顶出的冷缩套管包裹并收缩固定在线缆头上,对线缆头实现密封,整个操作一气呵成,大大降低了冷缩套管的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冷缩套管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分散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防脱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底座;2-线形卡槽;3-冷缩套管装配组件;4-u形断裂槽;5-锥形通管;6-分散管;7-防脱滑槽;8-滑凸;9-复位弹簧;

301-推动块;302-刚性连接板;303-线缆穿插孔;304-套管扩张组件;305-冷缩套管;

601-拼接部;602-弹性胶圈;603-挤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头密封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头并呈直线状的线形卡槽2,且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可在其上直线滑动且滑动方向与线形卡槽2一致的冷缩套管装配组件3,且所述线形卡槽2一端设置有用于提供线缆头装配空间的u形断裂槽4。

将线缆头连同线缆头后方的部分线缆嵌入线性卡槽2内,并使线缆头暴露在线性卡槽2一端的u形断裂槽4中;而u形断裂槽4的作用在于提供冷缩套管305装配在线缆头上的空间;冷缩套管装配组件3是一种人为推动靠近线缆头并给线缆头进行装配,装配后回到原位预备下次配装的装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冷缩套管装配组件3包括滑动安装在固定底座1上的推动块301,所述推动块301底部设置有用于在u形断裂槽4内活动的刚性连接板302,所述刚性连接板302上对应线形卡槽2处设置有线缆穿插孔303,且所述刚性连接板302在远离线形卡槽2一侧且对应线缆穿插孔303处设置有套管扩张组件304,且所述套管扩张组件304上套设有冷缩套管305。

通过人为推动所述推动块301,推动块301即在固定底座1上进行直线滑动,且滑动的轨迹与线形卡槽2的方向一致,从而使得安装在推动块301下方的刚性连接板302可通过线缆穿插孔303套设在线缆头上滑动。

并且,在线缆穿插孔303的右侧安装有套管扩张组件304,所述套管扩张组件304可以简单内插装在冷缩套管305内部,并对冷缩套管305进行扩张。

当人为作用在推动块301上并使之向左侧滑动,推动块301带动刚性连接板302向左侧移动,在刚性连接板302逐渐向左侧移动过程中,线缆头经过线缆穿插孔303进入套管扩张组件304内,且线缆头的长度远大于套管扩张组件304的长度,并且伸缩套管305的右侧为封闭结构(便于套设在线缆头上并对线缆头进行密封),随着推动块301的移动,线缆头会顶住伸缩套管305的右侧密封端,推动块301继续向左移动,直至线缆头将伸缩套管305完全从套管扩张组件304上顶出,此时失去套管扩张组件304扩张作用的冷缩套管305将会套设在线缆头上,并且冷缩套管305通过本身的弹性将会收缩在线缆头表面,从而彻底固定在线缆头表面。

如图3所示,所述套管扩张组件304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刚性连接板302上的锥形通管5,且所述锥形通管5内通孔与线缆穿插孔303连通,且所述锥形通管5上套设有分散管6,且所述冷缩套管305套装在分散管6上。

分散管6一种可以进行扩张合收缩的细管,当分散管6在收缩状态时,呈半径较小的细圆杆,此时可以轻松地将细圆杆插装在冷缩套管305内,在将分散管6套装锥形通管5上。

其中,锥形通管5的作用在于,一是通过特殊的形状将分散管6撑开,从而使分散管6膨胀,从而从冷缩套管305内部对冷缩套管305进行扩张;二是锥形通管5内部存在直径与线缆穿插孔303内径相同圆形通道,便于线缆头穿过该通道从而顶住伸缩套管305的右端。

如图4所示,所述分散管6包括由一个圆柱体进行底面径向切割得到的若干拼接部601,且若干所述拼接部601之间通过弹性胶圈602连接,且若干所述拼接部601拼接成的圆柱体中心设置有用于锥形通管5插入的挤压孔603。

通过弹性胶圈602的弹性连接从而将若干拼接部601束缚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圆杆,此时分散管6处在收缩状态下,此时将所有拼接部602和弹性胶圈602作为一个整体插装在冷缩套管305内。

再人为移动冷缩套管305和分散管6整体,并将分散管6内部的挤压孔603对准锥形通管5,通过锥形通管5对挤压孔603施压,从而拼接部601受到挤压作用而向四周分散,所述弹性胶圈602被拉伸,从而分散管6整体形成膨胀的效果。

而从锥形通管5上取下分散管6时,拼接部601在弹性胶圈602的作用下重新收缩聚拢,为下一次装配做准备。

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防脱滑槽7,所述推动块301底部还设置有滑凸8,且所述滑凸8嵌套在防脱滑槽7内滑动,所述防脱滑槽7一端通过复位弹簧9与滑凸8一侧连接。

所述滑动块301通过推动块301底部的滑凸8嵌合在防脱滑槽7内滑动,且所述滑凸8和防脱滑槽7通过其特殊形状嵌合,不但可以稳定地进行直线滑动,且可以防止滑凸8从防脱滑槽7中滑出;且复位弹簧9的作用在于向右推动滑动块301时,复位弹簧9进行收缩,当滑动块301失去外力作用时,复位弹簧9使滑动块301恢复到初始位置,为下一次配装做准备,并且在复位弹簧9在滑动块301向左侧的过程中,会对滑动块301产生阻力,可以避免由于操作人员推动滑动块301时用力过猛而致使刚性连接板302与固定底座1发生强烈碰撞,从而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the)”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