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7755发布日期:2020-06-17 00:51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具体地说是一种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主要应用于两轮、三轮车、四轮电动助力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助力车上所使用的中置电机,均采用的是带有减速装置的内转子永磁式电机。该类型的电机存在如下不足:传动链长,技术部件多,因此,其制造技术难度、材料成本比一般电机要高,并且由于转速高,升温快,容易使电机产生热效应,降低电机的工作效能。且带减速装置的内转子永磁式中置电机,是普通外转子永磁电机价格的5倍以上。

众所周知,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永磁式外转子电机的转动惯量、输出扭矩、散热性能均优于永磁式内转子电机。且价格远远低于带减速装置的永磁式内转子中置电机。

但是,由于传统的永磁式外转子电机主要包括中心轴、定子和转子。中心轴和定子固定在一起,而连接定子线圈的电机线,是从中心轴的l形或斜形穿线孔内穿过的,所以中心轴是不可转动的。然而,2018年5月15日发布,2019年4月15日强制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规定,电动助力车“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作为中置电机来讲,传统结构的永磁式外转子电机是无法做到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没有减速装置的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包括中轴、轴套、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左端盖、右端盖、电机线和电机传动轮。所述轴套通过轴承设置在中轴上,电机定子固定在轴套上,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电机定子左右两侧的轴套上,并通过电机转子连接成电机外壳,电机转子包括电机磁钢和电机钢环;

所述轴套的中心开设有与中轴配合的通孔,在通孔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座,在轴套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电机线缆槽;

所述电机线一端接电机定子线圈,电机线的另一端穿过电机线缆槽后从左端盖或右端盖的外侧引出;

所述左端盖或右端盖的外侧还设置有电机传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中轴为阶梯轴,其两端部与脚踏曲柄连接处开设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传动轮为链轮或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不设有减速装置,只需一级传动,就可驱动行驶轮行驶。

2)不用任何控制装置,即可实现人力蹬踏驱动、纯电驱动、人电相互助力驱动的自由离合;当车辆在滑行及人力蹬踏行驶时,电机即可自动与行驶轮完全脱离,其行驶效果与传统自行车基本一样。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车,骑行操作更加简单、安全,剩力、节能,并可提高电动助力车的续行里程和动力性能,降低电动助力车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轴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内螺纹);

附图3为图1中轴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外螺纹);

附图4为图1中轴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与第一种电机支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框架支撑);

附图10为图9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与第2种电机支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侧支撑);

附图12为图1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中轴与脚踏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框架支撑设置在电动助力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侧支撑设置在电动助力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轴,2、轴套,201、通孔,202、轴承座,203、机线缆槽,204、密封圈座,3、电机定子,4、电机转子,5、左端盖,6、右端盖,7、电机线,8、电机传动轮,9、框架支撑,10、侧支撑,11、脚踏,12、脚踏曲柄,13、脚踏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5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其结构包括中轴1、轴套2、电机定子3、电机转子4、左端盖5、右端盖6、电机线7和电机传动轮8,所述轴套2通过轴承设置在中轴1上,电机定子3固定在轴套2上,左端盖5和右端盖6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电机定子3左右两侧的轴套2上,并通过电机转子4连接成电机外壳,电机转子4包括电机钢环和设置在电机钢环内圆面上的电机磁钢;所述左端盖5或右端盖6的外侧还设置有电机传动轮8,电机传动轮8为链轮或皮带轮。

如附图2、3、13所示,所述中轴1为阶梯轴,其两端部与脚踏曲柄12连接处开设有内螺纹或外螺纹,脚踏曲柄12连接脚踏11,在脚踏曲柄12与中轴1连接处还设置有脚踏链轮13。

如附图4-7所示,所述轴套2的中心开设有与中轴1配合的通孔201,在通孔201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座202和密封圈座204,分别用以固定轴承和密封圈,在轴套2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电机线缆槽203,所述电机线7一端接电机定子线圈,电机线7的另一端穿过电机线缆槽203后从左端盖5或右端盖6的外侧引出。

如附图9、10、14所示,所述电机与框架支撑连接,框架支撑用长方形或正方形钢板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框架支撑安装在电动助力车中轴位置。

如附图11、12、15所示,所述电机与侧支撑连接,侧支撑为左右两块支撑板,侧支撑安装在电动助力车中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其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其利用电机轴套的两端部,将电机安装固定在电动助力车车架的中轴蹬踏位置上,轴套连同电机定子固定不动。骑行装有该电机的电动助力车时,可以脚踏助力,即利用脚蹬踏脚踏板,驱动中轴转动,同时带动链轮旋转,在链条的作用下,驱动后轮转动;另外,电机工作时,电机外转子转动,带动电机传动轮旋转,向后轮输出动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包括中轴(1)、轴套(2)、电机定子(3)、电机转子(4)、左端盖(5)、右端盖(6)、电机线(7)和电机传动轮(8),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套(2)通过轴承设置在中轴(1)上,电机定子(3)固定在轴套(2)上,左端盖(5)和右端盖(6)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电机定子(3)左右两侧的轴套(2)上,并通过电机转子(4)连接成电机外壳,电机转子(4)包括电机磁钢和电机钢环;

所述轴套(2)的中心开设有与中轴(1)配合的通孔(201),在通孔(201)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座(202),在轴套(2)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电机线缆槽(203);

所述电机线(7)一端接电机定子线圈,电机线(7)的另一端穿过电机线缆槽(203)后从左端盖(5)或右端盖(6)的外侧引出;

所述左端盖(5)或右端盖(6)的外侧还设置有电机传动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为阶梯轴,其两端部与脚踏曲柄连接处开设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传动轮(8)为链轮或皮带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式同心轴双驱外转子中置电机,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中轴、轴套、电机定子和转子、左右端盖、电机线和电机传动轮。轴套通过轴承设置在中轴上,电机定子固定在轴套上,左右端盖通过轴承设置在电机定子两侧,并与电机转子连接成电机外壳。电机转子包括磁钢和电机钢环;所述轴套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电机线缆槽;电机线一端接定子线圈,另一端穿过电机线缆槽,并从左端盖或右端盖引出电机外。所述左端盖或右端盖的外侧设置有电机传动轮。本实用新型不用控制装置,即可实现人力、电力驱动及相互助力驱动的自由离合。当滑行及蹬踏行驶时,电机与行驶轮脱离,骑行效果与自行车基本一样。

技术研发人员:隗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隗俊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