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0956发布日期:2020-06-09 21:1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新能源客车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掌握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电机、电池、电控等的生产技术成为一项重点攻关事项,电机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电机定子生产关键工序的浸漆、烘干生产工序需在专用设备中完成,电机定子需成批转运。

目前,浸漆工序中的浸漆工装只能放置单个电机定子,从浸漆工序所在设备到烘干工序所在设备无法实现批量转运,因此需要设计可以实现批量转运的专用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有效了解决了浸漆、烘干工序间的转运,保障生产需求,提升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包括用于放置单个电机定子的浸漆工装、以及能装载若干浸漆工装的起吊工装,其中,所述起吊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包括下层支撑板总成和若干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以形成上端开口的笼式结构,所述工装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吊装装置;以及上层支撑板总成,从工装主体的上端开口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工装主体中部,并由若干限位块支撑限位,其中,若干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若干支撑立柱上,其中,所述上层支撑板总成位于所述下层支撑板总成上方,二者均能放置若干浸漆工装,用于批量转运浸漆后的电机定子。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支撑板总成和所述上层支撑板总成均包括框架和焊接在框架内部的放置台面构成,且所述放置台面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框架上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装置为轻型槽钢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吊装装置的框架上焊接两对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主体还包括在所述下层支撑板总成下侧设置的工装底座,所述工装底座与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底座包括外部的底座框架、以及内部能增加底座框架结构强度的连接梁。

进一步地,所述浸漆工装包括支撑部分和吊装部分,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圆盘状的底座、圆环状的支撑板、以及支撑柱,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底座上方一定距离位置平行设置,并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内圈大于所述底座外圈,用于避让电机定子两端凸出的电机定子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部分包括三根斜撑、圆形连接板、以及吊环,三根所述斜撑底部穿过所述支撑板与底座固定连接,顶部聚集在一起并分别与所述圆形连接板固定连接,吊环固定连接在圆形连接板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端靠近外圈位置设置有若干挡板,所述挡板以所述支撑板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用于对电机定子外环进行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笼式结构的吊装工装,并能直接装载若干个浸漆工装,有效的解决了浸漆、烘干工序间的转运,保障生产需求;同时,本工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活动式,满足批量转运,彻底解决只能单个转运难题,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本工装整体结构为笼型结构,稳定性好,采用常见的物料制作,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电机中电机定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电机中电机定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中浸漆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中浸漆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中起吊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装载电机定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中上层支撑板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中上层支撑板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中工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吊环;2、圆形连接板;3、斜撑;4、挡板;5、支撑板;6、支撑柱;7、底座;8、吊装装置;9、支撑立柱;10、上层支撑板总成;11、限位块;12、下层支撑板总成;13、吊耳;14、工装底座;101、框架;102、放置台面;141、底座框架;142、连接梁;100、电机定子。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2示出了永磁电机中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电机定子包括空心圆柱状的电机定子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部的电机定子线圈,其中,电机定子线圈的两端凸出于电机定子外壳的两端。

结合参照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包括:起吊工装和浸漆工装,每个浸漆工装上能放置一个电机定子,起吊工装为笼型结构,可以一次存放十二个装有电机定子的浸漆工装,即整个工装可以一次存放十二个电机定子。

具体地,如图3、4所示,浸漆工装包括由圆盘状的底座7、圆环状的支撑板5构成的支撑部分和由三根斜撑3、圆形连接板2、以及吊环1构成的吊装部分,其中,支撑板5通过支撑柱6固定连接在底座7上侧,且支撑板5与底座7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可以有效避让电机定子两端凸出的电机定子线圈;此外,支撑板5上端靠近外圈位置设置有若干挡板4,挡板4以支撑板5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用于对电机定子外环进行限位,防止电机定子向外滑动。

其中,三根斜撑3倾斜设置,底部穿过支撑板5与底座7固定连接,顶部聚集在一起并分别与圆形连接板2固定连接,吊环1固定连接在圆形连接板2上端,用于装吊整个浸漆工装。

本实施例,电机定子外壳放置在支撑板5上,挡板4用来定位电机定子100,支撑板与底座之间的间距用来保护电机定子线圈,吊环焊接在斜撑上方,起吊点位于电机定子重心上方,保证了起吊、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电机定子竖直放置,可以增加喷漆、烘烤时的放置数量及减少油漆滴挂现象。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机定子喷涂、烘烤时采用卧式放置,空间利用率不足,且漆容易在定子外壳上形成滴挂堆积,需要后道工序打磨平整,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起吊工装包括笼式结构的工装主体和活动式的上层支撑板总成10,其中,工装主体包括底部的工装底座14、顶部的吊装装置8、连接工装底座14与吊装装置8的若干支撑立柱9、以及连接在工装底座14上端的下层支撑板总成12,其中,下层支撑板总成12的框架与支撑立柱9焊接,下层支撑板总成12通过支撑立柱9与工装底座14焊接连接成一体,让本工装形成笼型结构。

其中,在支撑立柱9中部焊接限位块11,且每个限位块11的水平高度一致,上层支撑板总成10放置在限位块11上,其中,上层支撑板总成10为可拆卸式的,上层支撑板总成10的外部框架101与工装主体的支撑立柱9预留一定空隙,便于起吊及放置,可以从工装主体顶部拿出来,以便装有电机定子的浸漆工装能够放置到下层支撑板总成12上。

具体地,如图7、8所示,下层支撑板总成12和上层支撑板总成10均由框架101和放置台面102构成,其中,框架101由型号为100×46×4.5的轻型槽钢焊接,在框架101内部焊接若干纵横排列型号为50×32×4.4的轻型槽钢,这些纵横排列焊接为一体的轻型槽钢作为放置浸漆工装的放置台面102,并使放置台面102低于框架101上平面,防止浸漆工装及电机定子向工装外部滑移。

其中,如图8所示,框架101为四个拐角倒圆的长方形框架结构,下层支撑板总成12和上层支撑板总成10每层可以放置六个电机定子,并且,上层电机定子需在下层六个电机定子及上层支撑板总成10放置完成后再进行放置。

具体地,如图9所示,工装底座14由型号为50×32×4.4的轻型槽钢焊接而成,为保证设计要求及焊接精度,将工装底座14设计成外部的底座框架141和内部纵横排列的连接梁142,其中,底座框架141为四个拐角倒圆的长方形框架结构。

具体地,吊装装置8由型号为100×46×4.5的轻型槽钢焊接成框架,在框架上焊接四个吊耳13,吊耳13有20mm厚钢板制作。吊装装置8通过笼型结构的支撑立柱9将工装底座14、下层支撑板总成12连接成整体结构,强度及刚度好,满足吊装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转运专用工装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电机定子100外壳放置在支撑板5上,挡板4用来定位电机定子,支撑板与底座之间的间距用来保护电机定子线圈,吊环焊接在斜撑上方,起吊点位于电机定子重心上方,保证了起吊、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然后,将上层支撑板总成10从起吊工装内部吊离,在下层支撑板总成12上放置六个装有电机定子的浸漆工装,完成放置后将上层支撑板总成10吊装到起吊工装内,并由限位块11支撑,再在上层支撑板总成10上放置装有电机定子的浸漆工装。

最后,通过吊耳13起吊,将整个工装吊装到指定位置,达到转运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