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专用新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2912发布日期:2020-05-20 03:0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专用新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风扇专用新型电机。



背景技术:

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电风扇需要电机驱动,通常现有的风扇电机的电机外壳采用全密封的结构设计,该种设计为了防尘作用,但是有些较高功率的风扇电机需要一定的散热性能的提高,但是全封闭的电机外壳电机内部并未与外界接触进行有效的散热。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扇专用新型电机,该电机的内部通过电机外壳与外界接触进行有效的散热,兼顾电机的防尘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风扇专用新型电机,包括电机外壳、电机端盖、安装环机构、电机转子及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外壳的第一安装腔开口处附近设有安装环机构,所述安装环机构内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前半段安装有弹簧及与所述弹簧互相抵持的钢珠,所述第二安装腔的中部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与钢珠的外轮廓形状互相配合的凸出部,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前半段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后半段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的第二通道,所述电机外壳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通气口,所述电机端盖与电机外壳卡合连接,所述电机定子及电机转子均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口上安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机构包括上安装环及下安装环,所述上安装环与下安装环上、下贴合安装,所述上安装环的安装面上设有安装柱,所述下安装环的安装面上设有与安装柱互相配合安装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有伸入弹簧中部的限位柱,所述弹簧完全伸展时的长度为限位柱的长度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端盖与电机外壳的连接处设有软胶垫,所述软胶垫与电机外壳边缘互相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外壳的外轮廓形状为六边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转子运作时,电机内产生热量,电机内的空气因为有热量膨胀,由于膨胀的热空气大于电机外部的大气压,热空气进入安装环结构内的第二通道,推动钢珠往第二安装腔的底壁移动,待钢珠接近第二安装腔的底壁时,第二安装腔连通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热空气可以从第一通道再经过电机外壳的通气口排出外界,实现电机的内部通过电机外壳与外界接触进行有效的散热,只要电机工作时产生一定的热量时电机内部即可与外界连通散热,当电机工作未能产生足够的热量推开钢珠使电机内部与外界连通,即电机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的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电机内部与外界连通,这样外界的灰尘并不能通过第一通道进入电机外部,兼顾电机的防尘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部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专用新型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电机端盖2、安装环机构3、电机转子4及电机定子5,电机外壳1的第一安装腔开口处附近设有安装环机构3,安装环机构3内设有第二安装腔6,第二安装腔6的前半段安装有弹簧7及与弹簧7互相抵持的钢珠8,第二安装腔6的中部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与钢珠8的外轮廓形状互相配合的凸出部9,第二安装腔6的前半段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通道10,第二安装腔6的后半段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的第二通道11,电机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通道10连通的通气口12,电机端盖2与电机外壳1卡合连接,电机定子5及电机转子4均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当电机转子4运作时,电机内产生热量,电机内的空气因为有热量膨胀,由于膨胀的热空气大于电机外部的大气压,热空气进入安装环结构内的第二通道11,推动钢珠8往第二安装腔6的底壁移动,待钢珠8接近第二安装腔6的底壁时,第二安装腔6连通第一通道10及第二通道11,热空气可以从第一通道10再经过电机外壳1的通气口12排出外界,实现电机的内部通过电机外壳1与外界接触进行有效的散热,只要电机工作时产生一定的热量时电机内部即可与外界连通散热,当电机工作未能产生足够的热量推开钢珠8使电机内部与外界连通,即电机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的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电机内部与外界连通,这样外界的灰尘并不能通过第一通道10进入电机外部,兼顾电机的防尘功能。

此外,为了防止灰尘通过通气口12进入第一通道10堵塞该通道,通气口12上安装有过滤网13。安装环机构3包括上安装环14及下安装环15,上安装环14与下安装环15上、下贴合安装,上安装环14的安装面上设有安装柱16,下安装环15的安装面上设有与安装柱16互相配合安装的安装孔17,为了使失去弹力的弹簧能够方便更换,安装环结构采用安装柱配合安装孔配合安装的方式住装配。

第二安装腔6内设有伸入弹簧7中部的限位柱18,弹簧7完全伸展时的长度为限位柱18的长度的两倍,弹簧收缩时由于有限位柱限位,弹簧形变收缩并非最大化,有利于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

电机端盖2与电机外壳1的连接处设有软胶垫19,软胶垫19与电机外壳1边缘互相抵持,使电机的壳体配合端盖安装更加紧密不漏气。

电机外壳1的外轮廓形状为六边形,该形状的外壳配合风扇对应的六边形形状安装更加稳固,不容易移位。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扇专用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1)、电机端盖(2)、安装环机构(3)、电机转子(4)及电机定子(5),所述电机外壳(1)的第一安装腔开口处附近设有安装环机构(3),所述安装环机构(3)内设有第二安装腔(6),所述第二安装腔(6)的前半段安装有弹簧(7)及与所述弹簧(7)互相抵持的钢珠(8),所述第二安装腔(6)的中部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与钢珠(8)的外轮廓形状互相配合的凸出部(9),所述第二安装腔(6)的前半段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通道(10),所述第二安装腔(6)的后半段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的第二通道(11),所述电机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通道(10)连通的通气口(12),所述电机端盖(2)与电机外壳(1)卡合连接,所述电机定子(5)及电机转子(4)均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专用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12)上安装有过滤网(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专用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机构(3)包括上安装环(14)及下安装环(15),所述上安装环(14)与下安装环(15)上、下贴合安装,所述上安装环(14)的安装面上设有安装柱(16),所述下安装环(15)的安装面上设有与安装柱(16)互相配合安装的安装孔(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专用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腔(6)内设有伸入弹簧(7)中部的限位柱(18),所述弹簧(7)完全伸展时的长度为限位柱(18)的长度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专用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2)与电机外壳(1)的连接处设有软胶垫(19),所述软胶垫(19)与电机外壳(1)边缘互相抵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专用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外轮廓形状为六边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专用新型电机,包括电机外壳、电机端盖、安装环机构、电机转子及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外壳的第一安装腔开口处附近设有安装环机构,所述安装环机构内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前半段安装有弹簧及与所述弹簧互相抵持的钢珠,所述第二安装腔的中部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与钢珠的外轮廓形状互相配合的凸出部,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前半段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后半段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的第二通道,所述电机外壳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通气口。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风扇专用新型电机,该电机的内部通过电机外壳与外界接触进行有效的散热,兼顾电机的防尘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信科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