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5328发布日期:2020-09-25 18:3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



背景技术:

电力输送塔是呈梯形或三角形等塔状建筑物,高度通常为25到40米,为钢架结构,电力输送塔多数建设在野外的发电厂、配电站附近,它是电力部门的重要设施,能架空电线并起保护和支撑的作用,电力铁塔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及质量检测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现在对电力输送塔的线缆排布安装后,当维护工人在定期对线缆进行维护或检修工作时,因线缆的数量较多,对多条线缆区别的效率比较低,不容易快速的判断每一个线缆的连接点,从而造成维护工作时间的延长,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包括排布台和设有四个支架的塔体,所述排布台内滑动连接有卡块,每个所述支架均固定连接有六个呈横向分布的所述排布台,所述卡块的一端通过螺杆与所述排布台螺接固定,所述排布台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识别部件,所述识别部件包括安装台和滑动板,所述安装台贯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且与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台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外部套设有皮套,所述皮套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安装台之间,所述识别部件内滑动连接有置放台,所述识别部件上端粘接固定有观察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台的顶壁开设有通槽,所述观察板粘接固定于所述通槽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台开设有置放槽,所述置放台滑动连接于所述置放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内螺接固定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开设有配合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布台开设有卡合槽,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卡合槽卡合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合孔的为倒置u形,且宽度大于线缆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观察板为玻璃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导线穿过每个支架上横向分布的排布台,并通过卡块进行固定,每个排布台之间具有间隔,使线缆不会互相接触,人眼更容易进行区分,然后在置放台上放入标识后通过滑动放置于安装台内,通过通槽进行观察,且滑动板的滑动后对置放槽进行封堵,皮套的设置对滑动板的贯穿处进行封堵,从而使安装台内相对密封,减少安装台内进入水分或尘灰影响到人们对置放台上方的标识的识别的可能性,且即使长时间使用后对线缆的连接处进行更换,或置放台上方的标识模糊不清,也可在维护时通过滑动板和置放台的滑动对标识进行更换,操作方法快速且简单,从而使得本方案可通过不同置放台内与线缆对应的标识快速的判断每一个线缆的连接点,缩短维护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中识别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中保护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中识别部件的俯视图。

图中:1、塔体;2、支架;3、排布台;301、卡合槽;31、卡块;311、螺杆;4、识别部件;401、置放槽;402、通槽;41、安装台;42、滑动板;43、连接板;44、皮套;45、观察板;46、置放台;5、保护壳;51、配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有线缆均匀排布机构的电力输送塔,包括排布台3和设有四个支架2的塔体1,排布台3内滑动连接有卡块31,每个支架2均固定连接有六个呈横向分布的排布台3,卡块31的一端通过螺杆311与排布台3螺接固定,排布台3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识别部件4,识别部件4包括安装台41和滑动板42,安装台41贯穿滑动板42的一侧且与滑动板42滑动连接,安装台4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板42,两个滑动板42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3,连接板43外部套设有皮套44,皮套44固定连接于连接板43和安装台41之间,识别部件4内滑动连接有置放台46,识别部件4上端粘接固定有观察板45;对线缆进行排布工作时,将线缆分别穿过支架2中的排布台3,每个支架2中固定的排布台3的数量为六个,且可根据塔体1固定的支架2中的线缆的增加和减少,对排布台3进行相应的增加和减少,例如每个支架2上的线缆为十条,就安装十个对应的排布台3,每个支架2上的线缆为四条,就安装四个对应的排布台3,且每个排布台3之间留出最少五厘米的间隙,使线缆不会贴合在一起,更方便进行区分,将线缆穿过排布台3后,通过下压卡块31对线缆进行固定,卡块31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通孔,排布台3开设有螺纹槽,通过螺杆311穿过卡块31的通孔拧入排布台3开设的螺纹槽之中,完成对卡块31的固定,使线体受到卡块31的挤压而稳定,然后将与线缆对应连接点的写在纸上制作为标识卡,并把标识卡放在置放台46的上端,然后人手拉动滑动板42使滑动板42上升,安装台41的前端开设有用于滑动板42滑动的槽,将安装台41开设的置放槽401开口端漏出,将置放台46推动至安装台41内,滑动板42的底部具有橡胶块,置放台46进入安装台41内后,人手下压滑动板42使滑动板42底部的橡胶块通过弹性卡合于卡合槽301中,完成对滑动板42的固定,滑动板42通过连接板43连接有皮套44,皮套44将滑动板42和安装台41的整体进行包裹,且通过皮套44的弹性在不会影响到滑动板42上下滑动的同时,对安装台41开设的用于滑动板42滑动的槽进行封堵,使灰尘和水分不会通过槽进入安装台41内,防止水和灰尘影响到对标识卡的观察,滑动板42固定后,即可通过通槽402对安装台41中的置放台46进行观察,从而在操作工人后续的检修作业时方别工人对线缆进行区分,完成对多个线缆的快速找准,操作方法简单快捷,可提高安装时的工作效率,且通槽402内设置的观察板45在不影响进行观察的同时,对通槽402进行封堵,防止水和灰尘影响到对置放台46上的标识卡的观察,观察板45通过玻璃胶粘接与通槽402的内侧,且在对线缆进行改接时,可按照上述操作再次将滑动板42上拉,并将置放台46从安装台41内取出,将标识卡与更换的线缆进行对应的更换即可,本方案可快速的判断每一个线缆的连接点,缩短维护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图1、图2、图3和图5中:安装台41的顶壁开设有通槽402,观察板45粘接固定于通槽402的内壁,安装台41开设有置放槽401,置放台46滑动连接于置放槽401内,排布台3开设有卡合槽301,滑动板42与卡合槽301卡合固定,观察板45为玻璃材质;将与线缆对应连接点的写在纸上制作为标识卡,并把标识卡放在置放台46的上端,然后人手拉动滑动板42使滑动板42上升,安装台41的前端开设有用于滑动板42滑动的槽,将安装台41开设的置放槽401开口端漏出,将置放台46推动至安装台41内,滑动板42的底部具有橡胶块,置放台46进入安装台41内后,人手下压滑动板42使滑动板42底部的橡胶块通过弹性卡合于卡合槽301中,完成对滑动板42的固定,且连接板43两侧固定的皮套44在不会影响到滑动板42上下滑动的同时,对安装台41开设的用于滑动板42滑动的槽进行封堵,使灰尘和水分不会通过槽进入安装台41内,防止水和灰尘影响到对置放台46上标识卡的观察,滑动板42固定后,即可通过通槽402即可对安装台41中的置放台46进行观察。

在图4中:支架2内螺接固定有保护壳5,保护壳5开设有配合孔51,配合孔51的为倒置u形,且宽度大于线缆的直径;在线缆在排布台3中固定完成后,将保护壳5套设于排布台3的上方,支架2开设有螺纹槽,保护壳5的两侧开设有与支架2的螺纹槽相配合的安装孔,通过螺丝穿过保护壳5两侧的安装孔,拧入支架2开设的螺纹槽内完成对保护壳5的安装,且保护壳5开设配合孔51用于穿过电缆,不会影响电缆的正常安装,通过保护壳5的设置可减少灰尘和水分接触排布台3和识别部件4的可能性,对排布台3和识别部件4进行初步的保护,且进行维护时只需要将支架2的螺纹槽中的螺丝拆卸,将保护壳5取下即可进行观察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对线缆进行排布工作时,将线缆分别穿过支架2中的排布台3后,通过下压卡块31对线缆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螺杆311穿过卡块31的通孔拧入排布台3开设的螺纹槽之中,完成对卡块31的固定,使线体受到卡块31的挤压而稳定,将与线缆对应连接点的写在纸上制作为标识卡,并把标识卡放在置放台46的上端,然后人手拉动滑动板42使滑动板42上升,将安装台41开设的置放槽401开口端漏出,把置放台46推动至安装台41内,滑动板42的底部具有橡胶块,置放台46进入安装台41内后,人手下压滑动板42使滑动板42底部的橡胶块通过弹性卡合于卡合槽301中,完成对滑动板42的固定,且通过滑动板42和连接板43外固定的皮套44的弹性在不会影响到滑动板42上下滑动的同时,对安装台41开设的用于滑动板42滑动的槽进行封堵,使灰尘和水分不会通过槽进入安装台41内,防止水和灰尘影响到对标识卡的观察,滑动板42固定后,即可通过通槽402对安装台41中的置放台46进行观察,从而在操作工人后续的检修作业时方别工人对线缆进行区分,完成对多个线缆的快速找准,且操作方法简单快捷,可提高安装时的工作效率,且通槽402内设置的观察板45在不影响进行观察的同时,对通槽402进行封堵,防止灰尘和水分进入安装台41内,本方案可快速的判断每一个线缆的连接点,缩短维护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