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2836发布日期:2020-05-15 18:2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及工业机电安装工程中,电缆敷设是一项及其重要的施工工序。传统电缆敷设方法为人工敷设或辅以卷扬机等拖拉设备配以滑轮进行电缆敷设,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电缆主要集中在桥架内,其施工难点为电缆的直径大、重量重、数量多、操作空间狭小等。采用传统施工方法时因桥架高度较高,转弯较多,无法采取卷扬机拖拉方式敷设,多采用为人工敷设方法,在此施工环境中,人工敷设方法的缺点为安全隐患大,施工成本高,此装置旨在解决桥架内人工敷设电缆时的安全、效率及美观等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且可拆卸及重复利用的电缆敷设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且可拆卸及重复利用的电缆敷设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底板、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卷扬机、与卷扬机连接的钢丝绳,还包括与桥架固定连接且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架,支撑架的左端设有使电缆进入支撑架的第一导向机构,支撑架的右端设有使电缆穿出支撑架的第二导向机构,支撑架上设有使电缆穿过的若干传动机构,电缆沿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从右向左移动,传动机构包括与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垂直且处于水平面上的横梁、套设在横梁上且沿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传动体、套设在横梁上且沿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二传动体。

所述第一传动体包括套设在横梁上的第一套筒、与第一套筒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一定滑轮,第二传动体包括套设在横梁上的第二套筒、与第二套筒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二定滑轮,电缆从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通过。

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定位孔,第一套筒上和第二套筒上均设有与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横梁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

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桥架连接且处于竖直方向的连接机构、与连接机构连接且处于水平方向的支撑机构,横梁与支撑机构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位于处于竖直方向的若干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一连接杆的后侧且处于竖直方向的第二连接杆,支撑机构包括与第一连接杆的后侧面固定连接且处于水平方向的第一横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前侧面固定连接且处于水平方向的第二横杆,第一横杆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向上且与第一卡块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二横杆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向上且与第二卡块配合的第二卡槽。

第一导向机构包括与第一横杆的后侧面和第二横杆的前侧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三定滑轮,第二导向机构包括与第一横杆的后侧面和第二横杆的前侧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四定滑轮。

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与第一横杆的后侧面和第二横杆的前侧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五定滑轮、与第一横杆上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六定滑轮、与第二横杆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七定滑轮,第六定滑轮的中心轴线与第七定滑轮的中心轴均处于竖直方向。

所述第五定滑轮设置两个,两个第五定滑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第六定滑轮的顶部通过第一支架与第一横梁连接,第七定滑轮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架与第二横杆连接。

所述钢丝绳的端部通过挂钩与电缆的端部连接。

积极有益效果:本发明支撑架和传动机构的设置,便于电缆的输送,传动机构的两个滑轮之间的距离可调整,适用不同尺寸的电缆,第二导向滑轮组采用定滑轮或转角滑轮组,便于电缆顺利转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第二导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中为:底板1、卷扬机2、钢丝绳3、挂钩4、支撑架5、第一导向机构6、第二导向机构7、连接机构8、水平支撑机构9、第一横杆10、第二横杆11、第一竖杆12、第二竖杆13、传动机构14、横梁15、第一定滑轮16、第二定滑轮17、第一套筒18、第二套筒19、定位孔20、第一卡块21、第二卡块22、第三定滑轮23、第一卡槽24、第二卡槽25、第四定滑轮26、第五定滑轮27、第六定滑轮28、第七定滑轮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底板1、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卷扬机2、与卷扬机2连接的钢丝绳3,所述钢丝绳3的端部通过挂钩4与电缆的端部连接,卷扬机2通过钢丝绳3带动电缆移动,从而节省人力,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还包括与桥架固定连接且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架5,支撑架5的左端设有使电缆进入支撑架5的第一导向机构6,支撑架5的右端设有使电缆穿出支撑架的第二导向机构7,第一导向机构6和第二导向机构7便于对电缆的移动进行导向,支撑架5上设有使电缆穿过的若干传动机构14,电缆沿支撑架5的长度方向从右向左移动,传动机构14包括与支撑架5的长度方向垂直且处于水平面上的横梁15、套设在横梁15上且沿横梁15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传动体、套设在横梁15上且沿横梁15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二传动体,第一传动体和第二传动体的共同作用将电缆由右至左移动,从而完成电缆的敷设,第一传动体和第二传动体的设置,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所述第一传动体包括套设在横梁15上的第一套筒18、与第一套筒18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一定滑轮16,第二传动体包括套设在横梁15上的第二套筒19、与第二套筒19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二定滑轮17,电缆从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17之间通过,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17采用尼龙材质,重量轻,硬度和柔韧性好。第一定滑轮16的凹槽和第二定滑轮17的凹槽能够承担最大电缆的敷设。所述横梁5上设有若干定位孔20,第一套筒18上和第二套筒19上均设有与定位孔20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横梁15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卡块21和第二卡块22,横梁15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卡块21和第二卡块22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第一套筒18通过螺栓组件穿过定位孔20和第二定位孔与横梁15固定,第二套筒19通过螺栓组件穿过定位孔20和第二定位孔与横梁15固定,当需要套装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17之间的距离,将螺栓组件从定位孔20和第二定位孔拔出,然后移动第一套筒18和第二套筒19,从而调整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17之间的距离,当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17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值时,将螺栓组件穿过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从而将第一套筒18和第二套筒19与横梁15固定。

所述支撑架5包括与桥架连接且处于竖直方向的连接机构8、与连接机构8连接且处于水平方向的支撑机构9,支撑机构9位于桥架的上方,横梁15与支撑机构9连接。所述连接机构8包括位于处于竖直方向的若干第一连接杆12、位于第一连接杆12的后侧且处于竖直方向的第二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的顶部通过螺栓组件与桥架固定连接,支撑机构9包括与第一连接杆1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且处于水平方向的第一横杆10、与第二连接杆13的前侧面固定连接且处于水平方向的第二横杆11,第一横杆10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向上且与第一卡块21配合的第一卡槽24,第二横杆11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向上且与第二卡块22配合的第二卡槽25,第一横杆10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的两侧面通过螺栓组件或焊接固定,第一卡块21插入第一卡槽24内后,用螺栓组件将第一卡块21和第一卡槽24固定,第二卡块22插入第二卡槽25后,用螺栓组件将第二卡块22和第二卡槽25固定。

第一导向机构6包括与第一横杆10的后侧面和第二横杆11的前侧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三定滑轮23,第二导向机构7包括与第一横杆10的后侧面和第二横杆11的前侧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四定滑轮26,第三定滑轮23对进入支撑架5的电缆进行导向,第四定滑轮26对穿出支撑架5后继续直线移动的电缆进行导向。

工作时,将电缆卷筒放置在支撑架5的右端,电缆的起始端通过挂钩与钢丝绳3固定连接,然后将钢丝绳3连接至卷扬机2的滚轮上,钢丝绳置于第一导向机构6、传动机构14和第二导向机构7上,然后地洞卷扬机2开始转动,电缆在钢丝绳3的牵引下相支撑架5移动,当电缆达到支撑架5上后,可适当增加卷扬机的转速,使电缆被牵引至指定位置,然后敷设人员预留相应的电缆余量后,拆除支撑架5,则电缆位于桥架的上方,开始下一电缆的敷设作业。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底板1、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卷扬机2、与卷扬机2连接的钢丝绳3,所述钢丝绳3的端部通过挂钩4与电缆的端部连接,卷扬机2通过钢丝绳3带动电缆移动,从而节省人力,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还包括与桥架固定连接且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架5,支撑架5的左端设有使电缆进入支撑架5的第一导向机构6,支撑架5的右端设有使电缆穿出支撑架的第二导向机构7,第一导向机构6和第二导向机构7便于对电缆的移动进行导向,支撑架5上设有使电缆穿过的若干传动机构14,电缆沿支撑架5的长度方向从右向左移动,传动机构14包括与支撑架5的长度方向垂直且处于水平面上的横梁15、套设在横梁15上且沿横梁15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传动体、套设在横梁15上且沿横梁15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二传动体,第一传动体和第二传动体的共同作用将电缆由右至左移动,从而完成电缆的敷设,第一传动体和第二传动体的设置,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所述第一传动体包括套设在横梁15上的第一套筒18、与第一套筒18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一定滑轮16,第二传动体包括套设在横梁15上的第二套筒19、与第二套筒19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二定滑轮17,电缆从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17之间通过。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17采用尼龙材质,重量轻,硬度和柔韧性好。第一定滑轮16的凹槽和第二定滑轮17的凹槽能够承担最大电缆的敷设,所述横梁5上设有若干定位孔20,第一套筒18上和第二套筒19上均设有与定位孔20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横梁15的两端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卡块21和第二卡块22,横梁15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卡块21和第二卡块22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第一套筒18通过螺栓组件穿过定位孔20和第二定位孔与横梁15固定,第二套筒19通过螺栓组件穿过定位孔20和第二定位孔与横梁15固定,当需要套装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17之间的距离,将螺栓组件从定位孔20和第二定位孔拔出,然后移动第一套筒18和第二套筒19,从而调整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17之间的距离,当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17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值时,将螺栓组件穿过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从而将第一套筒18和第二套筒19与横梁15固定。

所述支撑架5包括与桥架连接且处于竖直方向的连接机构8、与连接机构8连接且处于水平方向的支撑机构9,支撑机构9位于桥架的上方,横梁15与支撑机构9连接。所述连接机构8包括位于处于竖直方向的若干第一连接杆12、位于第一连接杆12的后侧且处于竖直方向的第二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的顶部通过螺栓组件与桥架固定连接,支撑机构9包括与第一连接杆1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且处于水平方向的第一横杆10、与第二连接杆13的前侧面固定连接且处于水平方向的第二横杆11,第一横杆10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向上且与第一卡块21配合的第一卡槽24,第二横杆11的上表面设有开口向上且与第二卡块22配合的第二卡槽25,第一横杆10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的两侧面通过螺栓组件或焊接固定,第一卡块21插入第一卡槽24内后,用螺栓组件将第一卡块21和第一卡槽24固定,第二卡块22插入第二卡槽25后,用螺栓组件将第二卡块22和第二卡槽25固定。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导向机构6包括与第一横杆10的后侧面和第二横杆11的前侧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三定滑轮23,所述第二导向机构7包括与第一横杆10的后侧面和第二横杆11的前侧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五定滑轮27、与第一横杆10上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六定滑轮28、与第二横杆11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连接的第七定滑轮30,第六定滑轮28的中心轴线与第七定滑轮30的中心轴均处于竖直方向,所述第五定滑轮27设置两个,两个第五定滑轮27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第五定滑轮27对穿出支撑架5后继续直线移动的电缆进行导向,两个第五定滑轮27以更好地对转弯处的电缆进行导引,第六定滑轮28设置在两个第五定滑轮27之间,第七定滑轮30设置在两个第五定滑轮27之间,第六定滑轮28和第七定滑轮30对穿出支撑架5后转弯的导线进行侧向限位,便于电缆转弯顺利。

第六定滑轮28的顶部通过第一支架29与第一横梁10连接,第六定滑轮28的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架29连接,第一支架29与第一横杆10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便于第六定滑轮28固定在竖直方向且自由转动,第七定滑轮30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架31与第二横杆11,第七定滑轮30的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架31连接,第二支架31与第二横杆11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便于第七定滑轮30固定在竖直方向且自由转动。

工作时,将电缆卷筒放置在支撑架5的右端,电缆的起始端通过挂钩与钢丝绳3固定连接,然后将钢丝绳3连接至卷扬机2的滚轮上,钢丝绳置于第一导向机构6、传动机构14和第二导向机构7上,然后地洞卷扬机2开始转动,电缆在钢丝绳3的牵引下相支撑架5移动,当电缆达到支撑架5上后,可适当增加卷扬机的转速,使电缆被牵引至指定位置,然后敷设人员预留相应的电缆余量后,拆除支撑架5,则电缆位于桥架的上方,开始下一电缆的敷设作业。

本发明支撑架和传动机构的设置,便于电缆的输送,传动机构的两个滑轮之间的距离可调整,适用不同尺寸的电缆,第二导向滑轮组采用定滑轮或转角滑轮组,便于电缆顺利转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