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2470发布日期:2020-05-26 17:1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



背景技术:

三相异步电机是感应电动机的一种,是靠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一类电动机,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与定子旋转磁场以相同的方向、不同的转速成旋转,存在转差率,所以叫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现能量变换。

三相异步电机的前后端盖和壳体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孔,在进行装配时,通过螺栓将前后端盖固定安装到壳体上,这一装配过程通常由人工来进行,即将三相异步电机的壳体放置平稳,然后手持前后端盖将前后端盖和壳体上的螺孔对准,再将螺栓转动安装进入螺孔内。实际生产过程中,这种装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人员将端盖和壳体上的螺孔对准后需要一只手持端盖,另一只手用紧固工具将紧固螺栓转动安装进入螺孔内,在此过程中一只手很难将端盖完全固定,容易导致端盖发生偏移,从而造成端盖和壳体上的螺孔偏移,紧固螺栓拧入螺孔过程中会损伤螺纹,大大降低了紧固的效果;(2)三相异步电机在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端盖和壳体上的螺孔与紧固螺栓之间会产生锈蚀,使得电机在后期拆卸维修过程中较为困难,且同样会降低紧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人工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前后端盖和壳体进行装配时存在的以下问题:(1)操作人员将端盖和壳体上的螺孔对准后需要一只手持端盖,另一只手用紧固工具将紧固螺栓转动安装进入螺孔内,在此过程中一只手很难将端盖完全固定,容易导致端盖发生偏移,从而造成端盖和壳体上的螺孔偏移,紧固螺栓拧入螺孔过程中会损伤螺纹,大大降低了紧固的效果;(2)三相异步电机在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端盖和壳体上的螺孔与紧固螺栓之间会产生锈蚀,使得电机在后期拆卸维修过程中较为困难,且同样会降低紧固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包括水平的输送底座,输送底座的底部竖直固定安装有支撑腿。输送底座上表面开设有与电机外壳底座相互配合的输送滑槽,输送滑槽的前端对接前序装配设备,输送滑槽的末端对接后序装配设备。输送底座上表面位于输送滑槽两侧开设有与输送滑槽平行的导向槽,每个导向槽内滑动配合有两个安装座,每个安装座上竖直固定连接有安装柱。相对的两个安装柱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处于竖直状态时垂直于导向槽。安装板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有与其平行的圆形安装盘。安装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安装盘连接的微调机构。安装板的两侧和安装柱上设置有限位机构。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前后端盖进行装配时,先将安装板向上转动,将电机外壳从输送滑槽推送至两个安装板之间。转动安装板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后通过限位机构对安装板进行限位,使其保持在竖直状态。

圆形安装盘的内表面沿其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限位套,限位套垂直于圆形安装盘且限位套的个数与电机外壳单侧的螺孔个数相同。圆形安装盘处于竖直状态时限位套的位置与电机外壳单侧的螺孔位置一一对应。圆形安装盘圆周面上对应限位套的位置安装有紧固机构。限位套内安装有可沿其轴向运动的滑动柱,滑动柱的外直径与电机端盖螺孔和电机壳体螺孔的小径大小相同。限位套和滑动柱上设置有上油机构。滑动柱的外端面上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三个垂直于圆形安装盘的滑动杆,滑动杆的外端转动安装有滚珠,滚珠与滑动柱外表面所在的圆柱面内切。滑动杆的内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垂直于圆形安装盘的第一复位弹簧。将电机前后端盖的螺孔套入滑动柱内,并推送电机前后端盖直至端盖抵触到限位套,然后转动圆形安装盘,使得滑动柱外端面与电机端盖螺孔位置大致对应。通过推动安装座带动电机端盖向电机外壳移动,当滚珠抵触到电机外壳端面上后,继续推动安装座带动电机端盖移动,直至滚珠推动滑动杆压缩第一复位弹簧至最短状态。通过微调机构带动圆形安装盘缓慢转动,同时带动滚珠在电机外壳端面上滚动,直至三个滑动杆和滚珠全部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入电机壳体的螺孔内,此时由于滚珠与滑动柱外表面所在的圆柱面内切,所以圆形安装盘在滑动杆和滚珠的限制作用下无法再继续转动,即完成了对电机端盖和壳体上螺孔的对位和固定。将螺栓安装到紧固机构上,通过紧固机构将紧固螺栓旋转依次拧入电机壳体和端盖的螺孔中,在此过程中,紧固螺栓推动上油机构对电机壳体和端盖的螺孔表面涂覆防锈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调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旋钮。第一齿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板的外表面,第一齿轮与圆形安装盘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第二齿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板的外表面且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轮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旋钮。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通过转动旋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圆形安装盘转动。由于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故转动第一齿轮可以对圆形安装盘的转动角度进行微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杆、球形限位块、第二复位弹簧、限位槽、第二限位杆、滚轮和按压块。第一限位杆水平滑动安装在安装板两侧,第一限位杆外端固定安装有球形限位块,第一限位杆内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安装柱内侧开设有与球形限位块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安装柱上水平滑动安装有两个水平且垂直于第一限位杆的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内端铰接有与球形限位块滚动配合的滚轮,第二限位杆外端固定安装有按压块。安装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球形限位块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位于限位槽内,将安装板限制在竖直状态。当需要转动安装板时,通过按压块推动第二限位杆和滚轮相向运动,滚轮抵触到球形限位块表面后在球形限位块表面滚动,并将球形限位块推出限位槽,安装板即可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转动板、导向杆、支撑板、套筒、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螺旋导向槽和第一导向块。转动板通过扭转弹簧转动安装在圆形安装盘的圆周面上,转动板在初始状态下和圆形安装盘的表面相互垂直。转动板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杆,导向杆的外端连接有垂直于转动板的支撑板。导向杆外端与支撑板转动配合。支撑板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垂直于支撑板且与紧固螺栓头部相互配合的套筒。导向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套筒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转动板内开设有第一螺旋导向槽,导向杆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螺旋导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块。将安装板转动至竖直状态过程中,推动转动板使得转动板处于和安装板平行的状态,避免紧固机构和电机壳体之间产生干涉。电机端盖和壳体上螺孔的对位完成后,松开转动板使其恢复至初始状态,将紧固螺栓头部插入套筒中。推动支撑板带动导向杆向转动板内运动,同时带动紧固螺栓向电机壳体螺孔内运动。导向杆向转动板内运动过程中,第一导向块沿着第一螺旋导向槽运动,从而带动导向杆转动。导向杆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和套筒转动,从而带动紧固螺栓转动;直至紧固螺栓将电机壳体和端盖上的螺孔连接在一起。通过紧固机构对紧固螺栓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只需在导向杆的限位作用下推动支撑板即可,不会发生因紧固螺栓的安装偏差导致紧固效果降低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油机构包括有储油箱、进油孔、出油孔、油道和第三复位弹簧。储油箱固定安装在限位套的外侧,限位套上开设有连通其内部和储油箱的进油孔。滑动柱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油孔,滑动柱内部开设有连通出油孔和限位套内部的油道。滑动柱的内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垂直于圆形安装盘的第三复位弹簧。紧固螺栓进入电机壳体和端盖螺孔的过程中,端面抵触到滚珠后通过滑动杆和第一复位弹簧对滑动柱施加向限位套内部的推力,滑动柱在推力作用下向限位套内部运动并压缩第三复位弹簧。限位套内部的油液通过油道进入出油孔,并接触到电机壳体和端盖上螺孔的表面。紧固螺栓安装完成后,滑动柱在第三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限位套外侧移动,并将储油箱内的油液通过进油孔吸入限位套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油机构包括还包括海绵柱,海绵柱填充在出油孔内。油液通过油道进入出油孔后被海绵柱吸附,浸有油液的海绵柱将油液涂覆到螺孔表面,提高了油膜的均匀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油机构还包括第二螺旋导向槽、第二导向块和转动块。第二螺旋导向槽开设在限位套内侧壁上,第二导向块固定安装在滑动柱外侧壁上并与第二螺旋导向槽滑动配合。转动块与滑动柱同轴并转动安装在限位套内端面上。第三复位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转动块上。滑动柱在推力作用下向限位套内部运动过程中,第二导向块沿着第二螺旋导向槽运动,同时带动滑动柱旋转运动,滚珠在紧固螺栓的端面上滚动。滑动柱旋转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三复位弹簧带动转动块转动,并对电机壳体和端盖上的螺孔进行旋转涂覆油液,进一步提高了油膜的均匀性,避免了螺栓和螺孔发生锈蚀。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前后端盖和壳体进行装配时,将滑动柱插入端盖的螺孔中对端盖进行固定,并通过将滑动柱插入壳体的螺孔中对端盖进行定位,整个过程无需操作人员手持端盖,避免了端盖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从而确保整个装配过程中端盖和壳体上的螺孔不会发生偏移,进而保证了紧固的效果。

(2)采用本发明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前后端盖和壳体进行装配时,在将紧固螺栓拧入端盖和壳体上的螺孔过程中,通过紧固螺栓推动上油机构持续不断地在端盖和壳体上的螺孔内表面涂覆防锈油,使得电机装配完成后紧固螺栓和螺孔之间形成一层油膜,避免了后期使用过程中螺孔与紧固螺栓之间产生锈蚀,提高了紧固效果的同时也方便了后期拆卸进行保养维修。

(3)采用本发明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前后端盖和壳体进行装配时,通过紧固机构对紧固螺栓进行安装,整个安装过程只需在导向杆的限位作用下推动支撑板即可,避免了因紧固螺栓的安装偏差导致紧固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上油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限位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转动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底座、2-输送滑槽、3-导向槽、4-安装座、5-安装柱、6-安装板、7-圆形安装盘、8-微调机构、81-第一齿轮、82-第二齿轮、83-旋钮、9-限位机构、91-第一限位杆、92-球形限位块、93-第二复位弹簧、94-限位槽、95-第二限位杆、96-滚轮、97-按压块、10-限位套、11-紧固机构、111-转动板、112-导向杆、113-支撑板、114-套筒、115-第三齿轮、116-第四齿轮、117-第一螺旋导向槽、118-第一导向块、12-滑动柱、13-上油机构、131-储油箱、132-进油孔、133-出油孔、134-油道、135-第三复位弹簧、136-海绵柱、137-第二螺旋导向槽、138-第二导向块、139-转动块、14-滑动杆、15-滚珠、16-第一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制造装配机,包括水平的输送底座1,输送底座1的底部竖直固定安装有支撑腿。输送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与电机外壳底座相互配合的输送滑槽2,输送滑槽2的前端对接前序装配设备,输送滑槽2的末端对接后序装配设备。输送底座1上表面位于输送滑槽2两侧开设有与输送滑槽2平行的导向槽3,每个导向槽3内滑动配合有两个安装座4,每个安装座4上竖直固定连接有安装柱5。相对的两个安装柱5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处于竖直状态时垂直于导向槽3。安装板6的内表面转动安装有与其平行的圆形安装盘7。安装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安装盘6连接的微调机构8。安装板6的两侧和安装柱5上设置有限位机构9。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前后端盖进行装配时,先将安装板6向上转动,将电机外壳从输送滑槽2推送至两个安装板6之间。转动安装板6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后通过限位机构9对安装板6进行限位,使其保持在竖直状态。

圆形安装盘7的内表面沿其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限位套10,限位套10垂直于圆形安装盘7且限位套10的个数与电机外壳单侧的螺孔个数相同。圆形安装盘7处于竖直状态时限位套10的位置与电机外壳单侧的螺孔位置一一对应。圆形安装盘7圆周面上对应限位套10的位置安装有紧固机构11。限位套10内安装有可沿其轴向运动的滑动柱12,滑动柱12的外直径与电机端盖螺孔和电机壳体螺孔的小径大小相同。限位套10和滑动柱12上设置有上油机构13。滑动柱12的外端面上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三个垂直于圆形安装盘7的滑动杆14,滑动杆14的外端转动安装有滚珠15,滚珠15与滑动柱12外表面所在的圆柱面内切。滑动杆14的内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垂直于圆形安装盘7的第一复位弹簧1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调机构8包括第一齿轮81、第二齿轮82和旋钮83。第一齿轮81转动安装在安装板6的外表面,第一齿轮81与圆形安装盘7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第二齿轮82转动安装在安装板6的外表面且与第一齿轮81相互啮合,第二齿轮82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旋钮83。第一齿轮81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82。通过转动旋钮83带动第二齿轮82转动,第二齿轮82带动第一齿轮81转动,第一齿轮81带动圆形安装盘7转动。由于第一齿轮81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82,故转动第一齿轮81可以对圆形安装盘7的转动角度进行微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9包括第一限位杆91、球形限位块92、第二复位弹簧93、限位槽94、第二限位杆95、滚轮96和按压块97。第一限位杆91水平滑动安装在安装板6两侧,第一限位杆91外端固定安装有球形限位块92,第一限位杆91内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93。安装柱5内侧开设有与球形限位块92相互配合的限位槽94。安装柱5上水平滑动安装有两个水平且垂直于第一限位杆91的第二限位杆95,第二限位杆95内端铰接有与球形限位块92滚动配合的滚轮96,第二限位杆95外端固定安装有按压块97。安装板6处于竖直状态时,球形限位块92在第二复位弹簧93的弹力作用下位于限位槽94内,将安装板6限制在竖直状态。当需要转动安装板6时,通过按压块97推动第二限位杆95和滚轮96相向运动,滚轮96抵触到球形限位块92表面后在球形限位块92表面滚动,并将球形限位块92推出限位槽94,安装板6即可进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机构11包括转动板111、导向杆112、支撑板113、套筒114、第三齿轮115、第四齿轮116、第一螺旋导向槽117和第一导向块118。转动板111通过扭转弹簧转动安装在圆形安装盘7的圆周面上,转动板111在初始状态下和圆形安装盘7的表面相互垂直。转动板111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杆112,导向杆112的外端连接有垂直于转动板111的支撑板113。导向杆112外端与支撑板113转动配合。支撑板113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垂直于支撑板113且与紧固螺栓头部相互配合的套筒114。导向杆112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15,套筒114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115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116。转动板111内开设有第一螺旋导向槽117,导向杆112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螺旋导向槽117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块118。将安装板6转动至竖直状态过程中,推动转动板111使得转动板111处于和安装板6平行的状态,避免紧固机构11和电机壳体之间产生干涉。电机端盖和壳体上螺孔的对位完成后,松开转动板111使其恢复至初始状态,将紧固螺栓头部插入套筒114中。推动支撑板113带动导向杆112向转动板111内运动,同时带动紧固螺栓向电机壳体螺孔内运动。导向杆112向转动板111内运动过程中,第一导向块118沿着第一螺旋导向槽117运动,从而带动导向杆112转动。导向杆112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三齿轮115转动,第三齿轮115带动第四齿轮116和套筒114转动,从而带动紧固螺栓转动;直至紧固螺栓将电机壳体和端盖上的螺孔连接在一起。通过紧固机构11对紧固螺栓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只需在导向杆112的限位作用下推动支撑板113即可,不会发生因紧固螺栓的安装偏差导致紧固效果降低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油机构13包括有储油箱131、进油孔132、出油孔133、油道134和第三复位弹簧135。储油箱131固定安装在限位套10的外侧,限位套10上开设有连通其内部和储油箱131的进油孔132。滑动柱12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油孔133,滑动柱12内部开设有连通出油孔133和限位套10内部的油道134。滑动柱12的内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垂直于圆形安装盘7的第三复位弹簧135。紧固螺栓进入电机壳体和端盖螺孔的过程中,端面抵触到滚珠15后通过滑动杆14和第一复位弹簧16对滑动柱12施加向限位套10内部的推力,滑动柱12在推力作用下向限位套10内部运动并压缩第三复位弹簧135。限位套10内部的油液通过油道134进入出油孔133,并接触到电机壳体和端盖上螺孔的表面。紧固螺栓安装完成后,滑动柱12在第三复位弹簧135的弹力作用下向限位套10外侧移动,并将储油箱131内的油液通过进油孔132吸入限位套1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油机构13包括还包括海绵柱136,海绵柱136填充在出油孔133内。油液通过油道134进入出油孔133后被海绵柱136吸附,浸有油液的海绵柱136将油液涂覆到螺孔表面,提高了油膜的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油机构13还包括第二螺旋导向槽137、第二导向块138和转动块139。第二螺旋导向槽137开设在限位套10内侧壁上,第二导向块138固定安装在滑动柱12外侧壁上并与第二螺旋导向槽137滑动配合。转动块139与滑动柱12同轴并转动安装在限位套10内端面上。第三复位弹簧135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转动块139上。滑动柱12在推力作用下向限位套10内部运动过程中,第二导向块138沿着第二螺旋导向槽137运动,同时带动滑动柱12旋转运动,滚珠15在紧固螺栓的端面上滚动。滑动柱12旋转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三复位弹簧135带动转动块139转动,并对电机壳体和端盖上的螺孔进行旋转涂覆油液,进一步提高了油膜的均匀性,避免了螺栓和螺孔发生锈蚀。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前后端盖进行装配时,先将安装板6向上转动,将电机外壳从输送滑槽2推送至两个安装板6之间。推动转动板111使得转动板111处于和安装板6平行的状态,然后转动安装板6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后通过限位机构9对安装板6进行限位,使其保持在竖直状态。松开转动板111使其恢复至初始状态,将紧固螺栓头部插入套筒114中。将电机前后端盖的螺孔套入滑动柱12内,并推送电机前后端盖直至端盖抵触到限位套10,然后转动圆形安装盘7,使得滑动柱12外端面与电机端盖螺孔位置大致对应。通过推动安装座4带动电机端盖向电机外壳移动,当滚珠15抵触到电机外壳端面上后,继续推动安装座4带动电机端盖移动,直至滚珠15推动滑动杆14压缩第一复位弹簧16至最短状态。通过微调机构8带动圆形安装盘7缓慢转动,同时带动滚珠15在电机外壳端面上滚动,直至三个滑动杆14和滚珠15全部在第一复位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进入电机壳体的螺孔内,此时由于滚珠15与滑动柱12外表面所在的圆柱面内切,所以圆形安装盘7在滑动杆14和滚珠15的限制作用下无法再继续转动,即完成了对电机端盖和壳体上螺孔的对位和固定。将螺栓安装到紧固机构11上,通过紧固机构11将紧固螺栓旋转依次拧入电机壳体和端盖的螺孔中,在此过程中,紧固螺栓推动上油机构13对电机壳体和端盖的螺孔表面涂覆防锈油。推动支撑板113带动导向杆112向转动板111内运动,同时带动紧固螺栓向电机壳体螺孔内运动。导向杆112向转动板111内运动过程中,第一导向块118沿着第一螺旋导向槽117运动,从而带动导向杆112转动。导向杆112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三齿轮115转动,第三齿轮115带动第四齿轮116和套筒114转动,从而带动紧固螺栓转动;直至紧固螺栓将电机壳体和端盖上的螺孔连接在一起。推动转动板111使得转动板111处于和安装板6平行的状态,通过推动安装座4带动圆形安装盘7远离装配好的电机,直至滑动柱12完全退出螺孔。最后将安装板6向上转动,将装配好的电机从输送滑槽2推送进入下一工序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