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4375发布日期:2020-10-28 12:4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车辆的驱动装置,其具有检测马达的旋转的旋转检测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旋转变压器作为旋转检测装置的车辆驱动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1732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驱动装置中,例如存在与旋转检测装置连接的布线组件的绕线复杂化的情况。因此,驱动装置的组装所需的工时和时间有可能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能够抑制与旋转检测装置连接的布线组件的绕线复杂化的结构。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式是使车辆的车轴进行旋转的驱动装置,其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和包围所述转子的定子;减速装置,其与所述马达连接;差动装置,其经由所述减速装置而与所述马达连接;壳体,其具有马达收纳部,该马达收纳部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旋转检测装置,其能够检测所述转子的旋转;以及布线组件,其与所述旋转检测装置连接,具有第1连接器和从所述第1连接器延伸的第1布线。所述壳体具有收纳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的装置收纳部。所述装置收纳部在所述马达轴线的轴向上位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一侧。所述马达收纳部具有供所述布线组件通过的布线通路。所述布线组件从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经由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内部而延伸到所述布线通路。所述旋转检测装置具有第2连接器,该第2连接器供所述第1连接器从所述轴向的另一侧连接。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式是使车辆的车轴进行旋转的驱动装置,其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和包围所述转子的定子;减速装置,其与所述马达连接;差动装置,其经由所述减速装置而与所述马达连接;壳体,其具有马达收纳部,该马达收纳部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旋转检测装置,其能够检测所述转子的旋转;以及布线组件,其与所述旋转检测装置连接,具有第1连接器和从所述第1连接器延伸的第1布线。所述壳体具有收纳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的装置收纳部。所述装置收纳部在所述马达轴线的轴向上位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一侧。所述旋转检测装置具有第2连接器,该第2连接器供所述第1连接器从所述轴向的另一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驱动装置中,能够抑制与旋转检测装置连接的布线组件的绕线复杂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3中的iv-iv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收纳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承保持架和旋转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驱动装置;2:马达;4:减速装置;5:差动装置;6:壳体;20:转子;21:轴;21b:台阶部;24:转子主体;26:轴承;30:定子;55:车轴;70:旋转检测装置;71:旋转变压器转子;72:旋转变压器定子;76:第2连接器;78:固定部件;83:马达收纳部;83a:布线通路;84a:分隔壁部;84c:保持部;84d:布线贯通孔;84g:保护壁部;84h:装置收纳部;101、201:布线组件;101a、201a:第1布线;101b:第2布线;101c:第1连接器;101d、101e:中继连接器;110、210:汇流条保持架;111:汇流条;210b:布线保持部;j1:马达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搭载于位于水平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为基础来规定铅垂方向并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z侧是铅垂方向上侧,-z侧是铅垂方向下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铅垂方向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铅垂方向下侧简称为“下侧”。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是搭载有驱动装置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x侧是车辆的前侧,-x侧是车辆的后侧。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者垂直的方向,是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y侧是车辆的左侧,-y侧是车辆的右侧。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是与铅垂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

另外,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x侧是车辆的后侧,-x侧是车辆的前侧。在该情况下,+y侧是车辆的右侧,-y侧是车辆的左侧。

各图中适当示出的马达轴线j1沿y轴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与马达轴线j1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即绕马达轴线j1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垂直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右侧(-y侧)相当于轴向的一侧,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左侧(+y侧)相当于轴向的另一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右侧称为“轴向一侧”,将左侧称为“轴向另一侧”。

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车辆,并作为其动力源来使用。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具有马达2、减速装置4、差动装置5、壳体6、逆变器单元8、油冷却器97以及油泵96。壳体6具有:壳体主体81,其收纳马达2和后述的旋转检测装置70;以及齿轮收纳部82,其在内部收纳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齿轮收纳部82位于壳体主体81的轴向另一侧(+y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是内转子型的马达。马达2具有转子20、定子30以及轴承26、27。转子20能够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1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20具有轴21和转子主体24。转子主体24固定在轴21的外周面上。转子主体24在定子30的径向内侧与定子30隔着间隙而对置。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转子主体24具有转子铁芯和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子磁铁。转子20的转矩被传递到减速装置4。

轴21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沿轴向延伸。轴21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进行旋转。轴21是在内部设置有中空部22的中空轴。在轴21上设置有连通孔23。连通孔23沿径向延伸并连接中空部22和轴21的外部。

轴21横跨壳体6的壳体主体81和齿轮收纳部82而延伸。轴21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向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突出。在轴2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固定有减速装置4的后述的第1齿轮41。轴21被轴承26、27支承为能够旋转。如图4所示,轴21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向后述的装置收纳部84h的内部突出。在轴2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使轴21的外径减小的台阶部21b。由此,轴2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成为外径变小的缩径部21a。

如图1所示,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隔开间隙而对置。更详细地说,定子30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30包围转子20。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和线圈组件33。定子铁芯32固定在壳体主体81的内周面上。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定子铁芯32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铁芯背部和从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

线圈组件33具有沿周向安装在定子铁芯32上的多个线圈31。多个线圈31经由未图示的绝缘件而分别安装在定子铁芯32的各齿上。多个线圈31沿周向配置。更详细地说,多个线圈31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一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线圈组件33可以具有将各线圈31捆扎起来的捆扎部件等,也可以具有将各线圈31彼此连接起来的搭接线。

线圈组件33具有从定子铁芯32沿轴向突出的线圈端部33a、33b。线圈端部33a是从定子铁芯32向轴向一侧(-y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部33b是从定子铁芯32向轴向另一侧(+y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部33a包括线圈组件33所含的各线圈31中的比定子铁芯32向轴向一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部33b包括线圈组件33所含的各线圈31中的比定子铁芯32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端部33a、33b是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圆环状。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线圈端部33a、33b可以包含将各线圈31捆扎起来的捆扎部件等,也可以包含将各线圈31彼此连接起来的搭接线。

轴承26、27将转子20支承为能够旋转。更详细地说,轴承26、27将轴21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26、27例如是球轴承。轴承26是将转子20中的位于比定子铁芯32靠轴向一侧(-y侧)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6对轴21中的位于比固定转子主体24的部分靠轴向一侧的部分进行支承。轴承26被保持在壳体主体81中的后述的轴承保持架84上。

轴承27是将转子20中的位于比定子铁芯32靠轴向另一侧(+y侧)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7对轴21中的位于比固定转子主体24的部分靠轴向另一侧的部分进行支承。轴承27保持在后述的隔壁61c上。

如图4所示,马达2具有汇流条保持架110和汇流条111。汇流条保持架110保持汇流条111。汇流条保持架110设置在定子30上。更详细地说,汇流条保持架110设置在定子铁芯32中的位于后侧(-x侧)斜上方的部分。汇流条保持架110支承在定子铁芯32的外周面上。汇流条111与定子30电连接。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汇流条111上连接有从线圈31引出的线圈引出线。

减速装置4与马达2连接。更详细地说,减速装置4与轴21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连接。减速装置4减小马达2的旋转速度而使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按照减速比来增大。减速装置4将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向差动装置5传递。减速装置4具有第1齿轮41、第2齿轮42、第3齿轮43以及中间轴45。

第1齿轮41固定在轴21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的外周面上。第1齿轮41与轴21一起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进行旋转。中间轴45沿着中间轴线j2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轴线j2与马达轴线j1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轴线j2位于比马达轴线j1靠下侧的位置。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中间轴线j2例如位于比马达轴线j1靠后侧(-x侧)的位置。中间轴45以中间轴线j2为中心进行旋转。

第2齿轮42和第3齿轮43固定在中间轴45的外周面上。第2齿轮42和第3齿轮43经由中间轴45而连接。第2齿轮42和第3齿轮43以中间轴线j2为中心进行旋转。第2齿轮42与第1齿轮41啮合。第3齿轮43与差动装置5的后述的齿圈51啮合。第2齿轮42的外径大于第3齿轮43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齿轮42的下侧的端部是减速装置4中的位于最下侧的部分。

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到差动装置5。更详细地说,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经由轴21、第1齿轮41、第2齿轮42、中间轴45以及第3齿轮43而依次向差动装置5的齿圈51传递。各齿轮的齿轮比和齿轮的个数等可以根据需要的减速比进行各种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装置4是各齿轮的轴芯平行配置的平行轴齿轮型的减速器。

差动装置5与减速装置4连接。由此,差动装置5经由减速装置4而与马达2连接。差动装置5是用于将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传递到车辆的车轮的装置。在车辆转弯时,差动装置5吸收左右车轮的速度差,并且向左右两轮的车轴55传递相同的转矩。差动装置5使车轴55绕差动轴线j3进行旋转。由此,驱动装置1使车辆的车轴55进行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差动轴线j3与马达轴线j1平行。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轴线j1沿与差动轴线j3平行的方向延伸。另外,前后方向是与差动轴线j3的轴向和铅垂方向这两者垂直的方向。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差动轴线j3位于比马达轴线j1靠后侧(-x侧)的位置。差动轴线j3位于比马达轴线j1靠下侧的位置。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差动轴线j3位于比中间轴线j2靠后侧的位置。另外,在图1中示意性地将差动轴线j3记载在比中间轴线j2靠下侧的位置,但差动轴线j3例如在铅垂方向上位于与中间轴线j2大致相同的位置。差动轴线j3例如位于比中间轴线j2稍靠上侧的位置。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差动装置5在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位于减速装置4的后侧(-x侧)。如图1所示,差动装置5具有齿圈51、未图示的齿轮箱、未图示的一对小齿轮、未图示的小齿轮轴以及未图示的一对侧齿轮。齿圈51是绕差动轴线j3进行旋转的齿轮。齿圈51与第3齿轮43啮合。由此,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到齿圈51。齿圈51的下侧的端部位于比减速装置4靠下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齿圈51的下侧的端部是差动装置5中的位于最下侧的部分。

壳体6是构成驱动装置1的外壳的部件。如图1所示,壳体6具有隔壁61c,该隔壁61c沿轴向划分出壳体主体81的内部和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在隔壁61c上设置有隔壁开口68。壳体主体81的内部和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经由隔壁开口68而相互连接。

在壳体6的内部收纳有油o。更详细地说,在壳体主体81的内部和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收纳有油o。在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的下部区域设置有积存油o的油积存部p。油积存部p的油面s位于比齿圈51的下侧的端部靠上侧的位置。由此,齿圈51的下侧的端部浸渍在齿轮收纳部82内的油o中。油积存部p的油面s位于比差动轴线j3和车轴55靠下侧的位置。

油积存部p的油o通过后述的油路90被输送到壳体主体81的内部。输送到壳体主体81的内部的油o积存在壳体主体81的内部的下部区域。积存在壳体主体81的内部的油o的至少一部分经由隔壁开口68向齿轮收纳部82移动,并返回到油积存部p。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某部分的内部收纳油”是指,只要在马达正在进行驱动的至少一部分中,油位于某部分的内部即可,在马达停止时,油也可以不位于某部分的内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主体81的内部收纳油o是指,只要在马达2正在进行驱动的至少一部分中,油o位于壳体主体81的内部即可,在马达2停止时,壳体主体81的内部的油o也可以全部通过隔壁开口68而移动到齿轮收纳部82。另外,也可以为,被后述的油路90向壳体主体81的内部输送的油o的一部分在马达2停止的状态下残留在壳体主体81的内部。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齿圈的下侧的端部浸渍在齿轮收纳部内的油中”是指,只要在马达正在进行驱动的至少一部分中,齿圈的下侧的端部浸渍在齿轮收纳部内的油中即可,在马达正在进行驱动或马达停止的期间的一部分中,齿圈的下侧的端部也可以不浸渍在齿轮收纳部内的油中。例如,作为油积存部p的油o被后述的油路90输送到壳体主体81的内部的结果,油积存部p的油面s下降,齿圈51的下侧的端部也可以暂时成为未浸渍在油o中的状态。

油o在后述的油路90内循环。油o被用于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的润滑。另外,油o被用于马达2的冷却。作为油o,为了实现润滑油和冷却油的功能,优选使用粘度比较低的与自动变速器用润滑油(atf:automatictransmissionfluid)同等的油。

如图1所示,齿轮收纳部82的底部82a位于比壳体主体81的底部81a靠下侧的位置。因此,从齿轮收纳部82内输送到壳体主体81内的油o容易经由隔壁开口68流向齿轮收纳部82内。如图2所示,齿轮收纳部82沿前后方向延伸。齿轮收纳部82的前侧(+x侧)的端部与壳体主体81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连接。齿轮收纳部82的后侧(-x侧)的端部比壳体主体81向后侧突出。

齿轮收纳部82具有突出部82b。突出部82b是比壳体主体81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向后侧(-x侧)和下侧突出的部分。突出部82b具有以差动轴线j3为中心的圆形状的孔部82c。孔部82c沿轴向贯通突出部82b。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车轴55穿过孔部82c。

壳体主体81呈包围马达轴线j1的筒状。壳体主体81例如呈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壳体主体81具有马达收纳部83、轴承保持架84以及盖部85。即,壳体6具有马达收纳部83。如图4所示,马达收纳部83在内部收纳马达2。更详细地说,马达收纳部83在内部收纳轴21的一部分、转子主体24以及定子30。马达收纳部83是在轴向一侧(-y侧)开口的大致圆筒状。如图5所示,马达收纳部83具有连接器安装部83d。连接器安装部83d设置在马达收纳部83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中的后侧(-x侧)的端部。连接器安装部83d向后侧斜轴向一侧突出。如图3所示,在连接器安装部83d上安装有第3连接器100。第3连接器100向后侧斜轴向一侧突出。

如图5所示,马达收纳部83具有布线通路83a和汇流条贯通孔83e。布线通路83a是供后述的布线组件101通过的通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通路83a贯通马达收纳部83的周壁部,连接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和外部。布线通路83a设置在马达收纳部83的周壁部中的后侧(-x侧)的部分。布线通路83a从马达收纳部83的内周面向后侧斜轴向一侧(-y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通路83a设置在连接器安装部83d上。布线通路83a具有在马达收纳部83的内周面上开口的内侧开口部83b和在连接器安装部83d的前端面开口的外侧开口部83c。在外侧开口部83c插入第3连接器100。

汇流条贯通孔83e沿前后方向贯通马达收纳部83的周壁部中的后侧(-x侧)的部分。汇流条贯通孔83e位于布线通路83a的轴向另一侧(+y侧)。汇流条贯通孔83e设置在马达收纳部83中的轴向的中央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汇流条111穿过汇流条贯通孔83e。穿过汇流条贯通孔83e的汇流条111经由汇流条贯通孔83e向壳体6的外部突出。

如图4所示,轴承保持架84固定于马达收纳部83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轴承保持架84具有分隔壁部84a、固定部84i、保持部84c、环状壁部84b以及筒部84e。即,壳体6具有分隔壁部84a、固定部84i、保持部84c、环状壁部84b以及筒部84e。另外,如图6所示,轴承保持架84具有多个肋84j。

分隔壁部84a在径向上扩展。如图4所示,分隔壁部84a从轴向一侧(-y侧)覆盖转子主体24和定子30。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部84a分隔出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和后述的装置收纳部84h的内部。分隔壁部84a呈包围马达轴线j1的环状。在分隔壁部84a上设置有沿轴向贯通分隔壁部84a的布线贯通孔84d。即,壳体主体81具有布线贯通孔84d。布线贯通孔84d连接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和后述的装置收纳部84h的内部。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贯通孔84d设置在分隔壁部84a中的位于马达轴线j1的后侧(-x侧)斜上方的部分。如图4所示,布线贯通孔84d在轴向上与定子30对置。更详细地说,布线贯通孔84d在轴向上与线圈端部33a对置。

固定部84i从分隔壁部84a的径向外周缘部向轴向另一侧(+y侧)突出。固定部84i呈包围马达轴线j1的环状。固定部84i通过螺钉固定在马达收纳部83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由此,轴承保持架84被固定于马达收纳部83。

保持部84c对轴承26进行保持。保持部84c设置在分隔壁部84a的径向内周缘部。如图4和图6所示,保持部84c呈向轴向另一侧(+y侧)突出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84c呈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圆筒状。在保持部84c的内侧嵌合有轴承26。

如图3所示,环状壁部84b从分隔壁部84a向轴向一侧(-y侧)突出。环状壁部84b呈包围马达轴线j1的环状。环状壁部84b被配置成比分隔壁部84a的径向外周缘部向径向内侧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环状壁部84b和分隔壁部84a来构成装置收纳部84h。即,壳体6具有装置收纳部84h。装置收纳部84h位于马达收纳部83的轴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收纳部84h位于比轴承26靠轴向一侧的位置。装置收纳部84h收纳后述的旋转检测装置70。

如图6所示,筒部84e从分隔壁部84a向轴向另一侧(+y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筒部84e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筒状。筒部84e位于比固定部84i靠径向内侧且比保持部84c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筒部84e的周向的一部分例如被切除。

多个肋84j从分隔壁部84a向轴向另一侧(+y侧)突出。肋84j沿径向延伸,连接筒部84e的内周面和保持部84c的外周面。多个肋84j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

轴承保持架84具有保护壁部84g。即,壳体6具有保护壁部84g。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壁部84g从保持部84c向径向外侧延伸。更详细地说,保护壁部84g从保持部84c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向后侧(-x侧)斜上方延伸。保护壁部84g是沿轴向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状的壁部。如图4所示,保护壁部84g位于转子主体24的轴向一侧(-y侧)。保护壁部84g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位于比定子30的内周缘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保护壁部84g与定子30发生干涉。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壁部84g从轴向另一侧覆盖布线贯通孔84d中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保护壁部84g位于比定子30靠轴向一侧的位置。

盖部85固定在轴承保持架84的轴向一侧(-y侧)的面上。盖部85是板面朝向轴向的板状。盖部85堵住装置收纳部84h的轴向一侧的开口。盖部85覆盖轴2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盖部85的外周缘部例如通过螺钉固定在环状壁部84b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盖部85中的径向的中央部85a向轴向一侧鼓起。另外,在图3中,省略了盖部85的图示。

如图2和图3所示,逆变器单元8固定在壳体主体81的后侧(-x侧)。逆变器单元8位于比油泵96和油冷却器97靠上侧的位置。逆变器单元8位于差动轴线j3的上侧。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逆变器单元8位于穿过孔部82c的车轴55的上侧。如图1所示,逆变器单元8具有逆变器外壳8a和控制部8b。

逆变器外壳8a在内部收纳控制部8b。如图3所示,在逆变器外壳8a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的前侧(+x侧)的部分安装有第4连接器104。

第4连接器104从逆变器外壳8a向轴向一侧(-y侧)斜前方突出。第4连接器104位于设置在壳体主体81的第3连接器100的上侧。第4连接器104通过线缆103而与第3连接器10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连接器100、第4连接器104以及线缆103被图2所示的罩99从轴向一侧覆盖。另外,在图3中,省略了罩99的图示。

控制部8b对马达2和油泵96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控制部8b收纳在逆变器外壳8a的内部。控制部8b具有向马达2提供电力的逆变器8c。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逆变器8c与汇流条111电连接。由此,逆变器8c经由汇流条111向线圈31提供电力。

在驱动装置1上设置有供油o在壳体6的内部进行循环的油路90。油路90是从油积存部p向马达2提供油o并再次引导至油积存部p的油o的路径。油路90横跨壳体主体81的内部和齿轮收纳部82的内部而设置。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油路”是指油的路径。因此,“油路”的概念不仅包括使油稳定地向一个方向流动的“流路”,还包括使油暂时滞留的路径以及使油滴落的路径。使油暂时滞留的路径例如包括贮存油的贮存器等。

油路90具有第1油路91和第2油路92。第1油路91和第2油路92分别使油o在壳体6的内部进行循环。第1油路91具有上送路径91a、轴提供路径91b、轴内路径91c以及转子内路径91d。另外,在第1油路91的路径中设置有第1贮存器93。第1贮存器93设置在齿轮收纳部82内。

上送路径91a是通过差动装置5的齿圈51的旋转而从油积存部p上送油o并由第1贮存器93接受油o的路径。第1贮存器93在上侧开口。第1贮存器93接受由齿圈51上送的油o。另外,在马达2刚驱动之后等油积存部p的油面s较高的情况下等,第1贮存器93除了接受由齿圈51上送的油o之外,还接受由第2齿轮42和第3齿轮43上送的油o。

轴提供路径91b将油o从第1贮存器93引导至轴21的中空部22。轴内路径91c是供油o在轴21的中空部22内通过的路径。转子内路径91d是从轴21的连通孔23通过转子主体24的内部向定子30飞散的路径。

在轴内路径91c中,对转子20的内部的油o施加与转子20的旋转相伴的离心力。由此,油o从转子20向径向外侧连续地飞散。另外,伴随着油o的飞散,转子20内部的路径处于负压,积存在第1贮存器93中的油o被吸引到转子20的内部,在转子20内部的路径中充满油o。

到达定子30的油o从定子30夺走热量。对定子30进行了冷却的油o向下侧滴下,并积存在壳体主体81内的下部区域。积存在壳体主体81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设置在隔壁61c上的隔壁开口68向齿轮收纳部82移动。如上所述,第1油路91向转子20和定子30提供提供油o。

在第2油路92中,油o从油积存部p被提升至定子30的上侧而向定子30提供。即,第2油路92从定子30的上侧向定子30提供油o。在第2油路92中设置有油泵96、油冷却器97以及第2贮存器10。第2油路92具有第1流路92a、第2流路92b以及第3流路92c。

第1流路92a、第2流路92b以及第3流路92c设置在壳体6的壁部。第1流路92a连接油积存部p和油泵96。第2流路92b连接油泵96和油冷却器97。第3流路92c从油冷却器97向上侧延伸。第3流路92c设置在壳体主体81的壁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3流路92c在定子30的上侧具有向壳体主体81的内部开口的提供口。该提供口向壳体主体81的内部提供油o。

油泵96是由电进行驱动的电动泵。油泵96向马达2输送收纳在壳体6的内部的油o。在本实施方式中,油泵96经由第1流路92a从油积存部p吸取油o,并经由第2流路92b、油冷却器97、第3流路92c以及第2贮存器10向马达2提供油o。

油冷却器97对收纳在壳体6的内部的油o进行冷却。更详细地说,油冷却器97对通过第2油路92的油o进行冷却。在油冷却器97上连接第2流路92b和第3流路92c。第2流路92b和第3流路92c经由油冷却器97的内部流路而连接。油冷却器97的内部流路是供由未图示的散热器冷却后的冷却水w流动的冷却流路98的一部分。通过油冷却器97的内部的油o在其与通过油冷却器97的内部流路的冷却水w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

冷却流路98包含设置于逆变器外壳8a的流路。通过在设置于逆变器外壳8a的流路中流动的冷却水w来冷却逆变器8c。冷却流路98包含配管98a,该配管98a连接设置于逆变器外壳8a的流路和油冷却器97的内部流路。另外,在图3中,省略了配管98a的图示。

第2贮存器10构成第2油路92的一部分。第2贮存器10位于壳体主体81的内部。第2贮存器10位于定子30的上侧。第2贮存器10被定子30从下侧支承,并设置在马达2上。第2贮存器10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贮存器10呈向上侧开口的流槽状。第2贮存器10贮存油o。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贮存器10贮存经由第3流路92c向壳体主体81内提供的油o。第2贮存器10具有向线圈端部33a、33b提供油o的提供口。由此,能够向定子30提供贮存在第2贮存器10中的油o。

从第2贮存器10提供到定子30的油o向下侧滴下,并积存在壳体主体81内的下部区域。积存在壳体主体81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设置在隔壁61c上的隔壁开口68而向齿轮收纳部82移动。如上所述,第2油路92向定子30提供油o。

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1还具有:旋转检测装置70,其能够检测转子20的旋转;以及布线组件101,其与旋转检测装置70连接。旋转检测装置70收纳在装置收纳部84h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检测装置70位于轴承26的轴向一侧(-y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检测装置70是旋转变压器。旋转检测装置70例如是vr(variablereluctance)型旋转变压器。旋转检测装置70具有旋转变压器转子71、旋转变压器定子72、固定部件78以及罩77。

旋转变压器转子71呈包围马达轴线j1的环状。旋转变压器转子71呈板面朝向轴向的板状。旋转变压器转子71嵌合在轴21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变压器转子71被固定部件78固定。

固定部件78是环状部件,被压入到轴21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中的位于比旋转变压器转子71靠轴向一侧的部分。固定部件78将旋转变压器转子71从轴向一侧向台阶部21b进行按压而将旋转变压器转子71固定。由此,旋转变压器转子71被固定于轴21中的向装置收纳部84h的内部突出的部分。这样,由于能够将固定部件78向轴21进行压入以固定旋转变压器转子71,因此不需要例如在轴21的外周面设置螺纹部等,能够降低驱动装置1的制造成本。固定部件78的外径比旋转变压器转子71的外径小。

旋转变压器定子72位于旋转变压器转子71的径向外侧。旋转变压器定子72呈包围旋转变压器转子71的环状。旋转变压器定子72具有旋转变压器定子铁芯73、绝缘件74以及多个旋转变压器线圈75。旋转变压器定子铁芯73具有旋转变压器铁芯背部73a和多个旋转变压器齿73b。

旋转变压器铁芯背部73a呈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圆环状。如图3所示,旋转变压器铁芯背部73a在径向外周缘部具有多个固定孔部73c。多个固定孔部73c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固定孔部73c是沿周向延伸的长孔。旋转变压器铁芯背部73a是通过将从轴向一侧(-y侧)穿过固定孔部73c的螺钉拧入到设置于分隔壁部84a的未图示的内螺纹孔中而固定在轴承保持架84上的。由此,旋转变压器定子72固定于轴承保持架84。

如图4所示,多个旋转变压器齿73b从旋转变压器铁芯背部73a向径向内侧延伸。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多个旋转变压器齿73b沿着周向等间隔地配置一周。旋转变压器齿73b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旋转变压器转子71的径向外侧面隔着间隙而对置。

绝缘件74安装于旋转变压器定子铁芯73。绝缘件74例如是树脂制的。多个旋转变压器线圈75隔着绝缘件74而分别安装在多个旋转变压器齿73b上。罩77固定于旋转变压器定子72的轴向一侧(-y侧)。罩77从轴向一侧覆盖旋转变压器线圈75。

旋转检测装置70具有第2连接器7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器76设置在旋转变压器定子72中的径向外缘部。第2连接器76向轴向另一侧(+y侧)突出。第2连接器7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布线贯通孔84d的内部。第2连接器76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位于保持部84c的径向外侧。第2连接器76位于转子主体24的轴向一侧(-y侧)。保护壁部84g位于第2连接器76与转子主体24的轴向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器76的整体被保护壁部84g从轴向另一侧覆盖。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器76是阳型连接器。第2连接器76具有筒部76a和端子部76b。筒部76a呈向轴向另一侧(+y侧)突出的筒状。筒部76a具有在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开口部76c。在本实施方式中,筒部76a是与绝缘件74一体成型的树脂制。端子部76b保持于筒部76a。端子部76b沿轴向延伸,在筒部76a的内部露出。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端子部76b与旋转变压器线圈75电连接。

通过旋转变压器转子71与轴21一起旋转,在旋转变压器定子72的旋转变压器线圈75中产生与旋转变压器转子71的周向位置对应的感应电压。旋转检测装置70能够基于在旋转变压器线圈75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变化,检测旋转变压器转子71和轴21的旋转。由此,旋转检测装置70能够检测转子20的旋转。

布线组件101将旋转检测装置70的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部8b。更详细地说,布线组件101将在旋转变压器线圈75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信号发送到控制部8b。布线组件101从旋转检测装置70经由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而延伸至布线通路83a。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组件101从第2连接器76经由布线贯通孔84d向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延伸。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布线组件101在布线通路83a的内部与第3连接器100连接。旋转检测装置70的检测结果依次经由布线组件101、第3连接器100、线缆103以及第4连接器104而被发送到控制部8b。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组件101具有第1布线101a、第2布线101b、第1连接器101c、中继连接器101d、101e。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101c是阴型连接器。第1连接器101c从轴向另一侧(+y侧)与第2连接器76连接。更详细地说,第1连接器101c从轴向另一侧插入到筒部76a中而与第2连接器76连接。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1连接器101c具有与第2连接器76的端子部76b电连接的端子部。

第1布线101a是从第1连接器101c延伸的布线。第1布线101a在从第1连接器101c向轴向另一侧(+y侧)延伸之后,沿着保护壁部84g向径向外侧弯曲并延伸至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在第1布线101a中的与设置第1连接器101c这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中继连接器101d。即,第1布线101a是在两端设置有连接器的带连接器的布线。中继连接器101d例如是阳型连接器。

第2布线101b是与第1布线101a连接并通过布线通路83a的布线。第2布线101b从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经由内侧开口部83b插入到布线通路83a内。在第2布线101b中的位于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的端部设置有中继连接器101e。中继连接器101e与中继连接器101d连接。由此,第1布线101a和第2布线101b经由中继连接器101d、101e而连接。中继连接器101e例如是阴型连接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第2布线101b中的位于布线通路83a的内部的端部设置有与第3连接器100连接的连接器。即,第2布线101b是在两端设置有连接器的带连接器的布线。

连接第1布线101a和第2布线101b的中继连接器101d、101e被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110。因此,能够将布线组件101稳定地保持在壳体主体81内。另外,中继连接器101d和中继连接器101e也可以是仅任意一方直接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110,另一方通过与一方的中继连接器连接而间接地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110。汇流条保持架110保持中继连接器101d、101e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在汇流条保持架110上设置未图示的钩状的保持部,将中继连接器101d、101e挂在该钩状的保持部的内侧而进行保持。

第1布线101a例如在与旋转检测装置70连接的状态下与旋转检测装置70一起配置在壳体主体81内。此时,设置于第1布线101a的中继连接器101d从装置收纳部84h的内部经由布线贯通孔84d插入到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

另一方面,第2布线101b在与未图示的第3连接器100连接的状态下,在第3连接器100安装于连接器安装部83d时从壳体6的外部插入到布线通路83a内。此时,中继连接器101e从布线通路83a的内侧开口部83b插入到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插入到内部的中继连接器101d和中继连接器101e在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连接,并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110。

根据本实施方式,旋转检测装置70具有第2连接器76,该第2连接器76供布线组件101的第1连接器101c从轴向另一侧(+y侧)连接。因此,容易将与旋转检测装置70连接的布线组件101从第2连接器76向轴向另一侧引出,容易通过设置于马达收纳部83的布线通路83a。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布线组件101从旋转检测装置70引绕至布线通路83a。因此,与例如布线组件101从径向外侧与旋转检测装置70连接等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与旋转检测装置70连接的布线组件101的绕线复杂化。因此,能够抑制驱动装置1的组装所需的工时和时间的增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6具有保护壁部84g,该保护壁部84g位于第2连接器76与转子主体24的轴向之间。因此,能够通过保护壁部84g来抑制从轴向另一侧(+y侧)与第2连接器76连接的布线组件101向轴向另一侧移动的情况,能够抑制布线组件101与转子主体24接触。由此,能够抑制布线组件101损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保护壁部84g来抑制第1布线101a向轴向另一侧移动,能够抑制第1布线101a与转子主体24接触。由此,能够抑制第1布线101a损伤。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2连接器76的整体被保护壁部84g从轴向另一侧(+y侧)覆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布线组件101与转子主体24接触,能够进一步抑制布线组件101损伤。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保护壁部84g从保持部84c向径向外侧延伸。因此,能够通过保护壁部84g来抑制布线组件101向轴向另一侧(+y侧)移动,并且能够通过保持部84c来抑制布线组件101向径向内侧移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6具有分隔壁部84a,该分隔壁部84a分隔出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和装置收纳部84h的内部。并且,布线组件101从第2连接器76经由设置在分隔壁部84a上的布线贯通孔84d向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延伸。因此,能够通过布线贯通孔84d来引导布线组件101,能够确定在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引出布线组件101的位置。由此,能够更容易地引绕布线组件101。

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贯通孔84d与定子30在轴向上对置。因此,能够将经由布线贯通孔84d向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引出的布线组件101引出到定子30的附近。由此,容易将布线组件101引绕到由定子30支承的汇流条保持架110。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容易将第1布线101a引绕到汇流条保持架110。由此,容易将设置于第1布线101a的中继连接器101d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11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向轴21的内部提供油o,因此油o从轴21的中空部22的轴向一侧(-y侧)的开口流入到装置收纳部84h的内部。因此,油o与旋转检测装置70接触。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检测装置70是旋转变压器。旋转变压器与能够检测旋转的其他传感器等相比,不容易受到油o的影响。因此,即使向装置收纳部84h的内部提供油o,也能够抑制旋转检测装置70产生不良情况。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旋转变压器转子的固定部件也可以是螺母等。旋转检测装置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够检测转子的旋转即可。旋转检测装置也可以是具有霍尔元件和磁阻元件等磁传感器的装置。旋转检测装置的第2连接器也可以是阴型。在这种情况下,布线组件的第1连接器是阳型。与第2连接器连接的布线组件也可以不通过马达收纳部的内部。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布线组件101也可以从旋转检测装置70贯通盖部85向壳体6的外部引出,而不经由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

中继连接器也可以不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中继连接器可以保持于定子铁芯等汇流条保持架以外的部件,也可以不被保持。另外,布线组件除了具有第1布线和第2布线之外,还可以具有与第2布线连接的第3布线。布线组件可以不具有第2布线。在这种情况下,不设置中继连接器,第1布线延伸到布线通路。在该情况下,具体而言,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图7所示的变形例那样的结构。

如图7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布线组件201的第1布线201a在从第1连接器101c向轴向另一侧(+y侧)延伸之后,沿着保护壁部84g向径向外侧弯曲并延伸至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接着,第1布线201a从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经由内侧开口部83b插入到布线通路83a内。这样,在本变形例中,第1布线201a通过布线通路83a。

在本变形例中,汇流条保持架210具有保持架主体210a和布线保持部210b。保持架主体210a对汇流条111进行保持。保持架主体210a例如采用了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汇流条保持架110中的除了保持中继连接器101d、101e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相同的结构。

布线保持部210b例如从保持架主体210a向轴向一侧(-y侧)突出。布线保持部210b例如呈钩状。第1布线201a中的位于马达收纳部83的内部的部分挂在钩状的布线保持部210b上。由此,布线保持部210b对第1布线201a进行保持。根据该结构,不需要设置第2布线,能够减少布线的数量。因此,能够减少连接布线的作业的工时。另外,由于通过布线保持部210b保持第1布线201a,因此能够抑制第1布线201a在壳体6内松弛地摆动等。由此,与设置第2布线的情况相比,即使第1布线201a的全长变长,也能够抑制第1布线201a与转子20等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第1布线201a断线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另外,布线保持部210b只要能够保持第1布线201a,则可以是任何形状,也可以是任何结构。例如,布线保持部210b也可以具有供第1布线201a通过的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第1布线201a穿过该孔而使第1布线201a被布线保持部210b保持。另外,例如,布线保持部210b也可以具有供第1布线201a嵌入的槽。在该情况下,通过将第1布线201a嵌入到该槽中,第1布线201a被布线保持部210b保持。

关于保护壁部的结构,只要位于第2连接器与转子主体的轴向之间,则没有特别限定。保护壁部也可以从轴向另一侧仅覆盖第2连接器的一部分。保护壁部也可以设置在分隔壁部上。也可以不设置分隔壁部。收纳旋转检测装置的装置收纳部只要位于马达收纳部的轴向一侧,则可以是任意结构。装置收纳部也可以设置在轴承保持架的轴向另一侧。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旋转检测装置70位于比轴承26靠轴向另一方侧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旋转变压器转子71固定在轴21中的位于被轴承26支承的部分与固定转子主体24的部分的轴向之间的部分。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结构可以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